文/安徽医科大学 刘娜
干部人事档案是在党的建设和组织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并经组织审查或认可,客观记录干部职工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历史纪录材料,不仅能反映干部职工的人生轨迹,更与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等个人利益紧密挂钩。从严从实做好干部档案审核工作,有助于切实发挥干部人事档案在培养、选拔、任用、监督干部、评鉴人才和维护干部人才合法权益方面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频繁出现不同层级干部对其人事档案进行“包装”和“整容”现象,如随意改大小;凭空造履历,不断升学历;处分一笔勾,职级自己定等,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档案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继2014年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后,中组部于2020年底下发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通知》,审核范围覆盖到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通过集中审核,对档案内容涉嫌涂改造假,学习、工作等重要经历材料缺失,档案记载内容前后不一致等情况进行重点查核,并对发现的问题系统梳理,分类解决,提升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全面性,维护了干部工作的严肃性和公信力。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总结验收阶段,但仅靠专项审核集中“清淤”力度还不够,必须从源头上“防污”,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高度审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把好“入口关”“审核关”“利用关”,持之以恒在“严”“实”上下功夫。
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全覆盖”工作的开展,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效手段。每个环节步骤都会有“风险点”,提前做好分析防范,提高防范化解的能力,将大大提升专项审核的效率和质量。
(一)人为风险。1.思想不重视。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服务于干部人事的基础性工作,相较于其他重点工作见效慢,不易出成绩,也无法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存在“说起来重要,排起来可要可不要”的情况;干部职工档案意识薄弱,填写档案材料信息不规范,有的甚至存在“不求提拔重用,档案对自己无用”的错误思想;管档人员存在管理观念与管理方法落后、专业知识缺失、管理服务意识不足,导致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效率低等问题。2.人力配备不足。按照《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规定,每管理1000卷档案应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但实际工作中,专职管档人员不足,“一人多职”情况普遍,且多数为非档案专业出身,仅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积累业务经验。在专项审核时,因工作量剧增,一般会抽调人员协助审核,但是抽调的人员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流程规定了解不多,对审核认定政策理解不透彻,往往会出现认定不清晰的情况出现。
(二)档案的风险。1.档案材料信息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三龄两历”等基本信息不一致,如出生日期,有的存在相差1~3个月,不能直接进行认定的问题;有的存在因招工、入伍、入团等达不到年龄要求将年龄填大的情况;有的档案材料中出生日期有涂改的情况。认定出生日期,要把握“最先最早”“不重复得利”“综合研判”等原则,但有些单位在审核认定中仅以档案材料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作为认定依据,造成了认定不准确的情况。2.档案材料不完整。如档案中缺少早期学习、工作经历的关键性材料;档案材料归档不及时,缺少时效性;工作经历记载不清晰,缺少相关证明材料;国外工作材料缺失;奖惩材料不齐全等。档案内容衔接不到位,影响档案材料的完整。在审核中,干部职工学习和工作经历缺少相应的佐证材料,特别是国外引进人才,其在国外的工作经历缺少相应的支撑材料,大大增加了档案审核工作的难度。3.涂改造假现象。档案造假,是指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采取篡改、伪造等手段,造成干部信息失真失实的行为。从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发现,极少数干部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还存在伪造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等现象,对档案管理公平性造成了损害,也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恶劣影响。如档案中出生日期有涂改,需要判断是否为笔误,有无重复得利。如果涂改是为了某种利益,就说明不是简单的笔误,必须核实清楚,避免重复得利。遇到档案造假的,必须予以纠正,并根据《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处理办法》,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进行处理。
(三)容易疏忽的审核点。干部人事档案主要收集干部职工从中学以来的学习、工作、家庭等方方面面的材料,记载着干部职工的成长轨迹,各类档案材料不是割裂的、互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互相印证的。审核中,我们往往会忽略档案材料之间的联系,对家庭成员信息、笔迹、档案记载的信息没有一一核实,造成一部分档案成为“漏网之鱼”。1.家庭成员信息不一致。干部人事档案中,干部履历表、中学学籍表、学生登记表、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等材料中记载着家庭成员的信息,如果以上材料中出现多个不同的父母,要核查是否盗用他人学籍、顶替上学的情况。2.学习、工作经历不符常理。档案中出生日期记载虽一致,但根据记载的信息,出现3、4岁就已经上小学,14、15岁就参加工作的情形,与国家要求的入学、工作年龄相差甚远,不符合常理。要核查是否存在档案造假、虚填年龄的情况。3.早期材料填小。出生日期的认定一般以档案中最早的一份材料记载为基准点,可能出现伪造入团志愿书、中学学籍表等早期材料的情况。
(四)入党材料错漏多。一是“异地”入党的问题,即档案中记载的学习、工作与入党地点不一致;二是档案信息“未卜先知”。如1999年入党志愿书中出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用词;三是近期发表的入党志愿书缺少编号。2017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党员志愿书带有编号,如果入党志愿书缺少编号,要注意核查是否为假党员。
PDCA循环,即计划(P)、执行(D)、检查(C)和处理(A)。把专项审核看作一个PDCA循环,将《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规定的制定方案、组织培训、审核登记、汇总分析、调查核实、组织认定、问题处理、材料归档、总结归纳等“审核九步骤”融入循环之中,在每个阶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通过阶梯式上升,使得专项审核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一)P(计划)。P计划阶段主要涉及“制定方案”和“组织培训”两个步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计划阶段,确定预期目标,分析影响因素,统筹谋篇布局。具体来说,要根据上级关于专项审核的整体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成立审核工作领导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协作机制、方法步骤和完成时间等,准备审核过程中需要填写《干部(职工)信息采集表》《审核登记表》《干部(职工)信息审核表》《专项审核保密承诺》等材料,编制《专项审核工作操作手册》等操作指南。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对审核人员进行培训,详细讲解“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要求,确保审核人员熟悉政策、明确标准,以便规范操作。
(二)D(实施)。实施阶段是专项审核的关键环节,主要涉及“审核登记”“汇总分析”“调查核实”和“组织认定”等步骤。根据干部人事档案中的原始记录,按照“谁管理、谁把关,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统一协作,通过初审、复审,交叉互审,保证审核过程严谨高效,审核结果真实可靠。审核结束后,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认真分析,对“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信息无异议的,签字确认,审核盖章,归入档案;若对审核结果存在异议的,需要审核工作组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取证,并将最终调查结果、证明材料等提交审核组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后,交干部本人核对并签字确认。
(三)C(检查)。检查阶段主要是在P阶段制定的总体目标之下,通过D阶段的具体实施,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原因。专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档案材料不全、不规范。如学习经历方面,缺少入学登记表、硕博成绩单、授予学位通知书等;在工作经历方面,缺少转正定级表、劳动合同、社保缴纳凭证、干部任免材料等。二是重要信息记载不一致。如有的存在因招工、入伍、入团等达不到年龄要求将年龄改大的情况。三是涂改造假。档案中早期的材料有多处涂改,有造假的可能,审核人员要根据档案内部关联材料和前后信息反复印证核实,或通过查找原始户籍档案材料、亲属档案进行印证核实,如以上都无法判定,则可通过公安部门技术鉴定进行核实。
(四)A(处置)。处置阶段是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完成专项审核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对审核中的补充收集材料、个人说明、组织认定和处理材料进行认真鉴别,及时归档,更要针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剖析存在的问题根源。因此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并积极宣传推广专项审核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干部人事档案提质增效。
(一)严明“建”的职责。一是建好专业化管理队伍。要选配讲原则、守纪律、作风硬、甘奉献的中共党员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加强业务培养和能力培养,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二是建章立制。结合专项审核“全覆盖”工作,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进一步制定完善的政策规定和工作标准,推动档案审核和日常管理制度化,使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有规可依。三是要健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机制。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需要在各级党委(组)的领导下,建立组织人事部门和档案材料形成部门联系制度,织密档案材料收集网络,形成定期收集档案、按期归档的工作机制。
(二)严肃“管”的纪律。坚持把好“入口关”“收集关”“归档关”。对新接收的档案,要求移交部门时做到材料齐全完整,第一时间移交,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及人员补齐缺漏材料,确保档案“全”;根据收集整理的材料进行甄别、分类、编目,重点做好“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审核认定工作和学历学位的查询认证工作,确保档案“真”;加强与人事、纪检材料部门的协同配合,做好相关经历证明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切实当好“守门员”,坚决杜绝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事件的发生,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
(三)严密“审”的程序。一是严格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进一步完善政策规定和专项审核工作标准,严格审核认定程序。二是规范日常审核,对转入的档案进行认真的审查核定,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可靠、信息准确无误。三是落实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制度,对拟选拔任用干部、交流任职干部、军队转业干部和新进人员的档案,坚持“凡提必审”“凡进必审”,做到审核时间“更早一步”、审核范围“更广一层”、审核标准“更严一格”、问题查核“更实一招”。
(四)严格“用”的要求。要在确保档案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利用方式,充分发挥档案资政作用,体现凭证价值。一是要严格运用程序和要求,必须在查(借)阅事项范围,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提供干部人事档案利用服务。二是要严格运用纪律要求,牢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十一个严禁”,切实保证全面从严用档。在推进档案工作与干部工作、人事管理结合上持续用力,切实发挥档案效用,不断提升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巩固专项审核成果,及时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以抓铁有痕的韧劲,彻底解决专项审核遗留问题,切实增强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使命担当。必须坚持更高标准,严明“建”的职责、严肃“管”的纪律、严密“审”的程序、严格“用”的要求,切实提升从严从实管理干部人事档案的工作水平。要坚持强化保障,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健全工作体系,夯实工作基础,推动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