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温潜”理论探讨抑郁症之病机与治法

2023-02-22 15:12陆忠文姬中杰刘西建
江苏中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潜阳温阳阳虚

滕 飞 陆忠文 姬中杰 刘西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

研究显示,世界范围内约有3亿人被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困扰,其患病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当代人身心健康的一大威胁[1]。目前从中医药角度寻找抑郁症的病机与治法是本病研究的方向之一[2]。而当下中医药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多局限于疏肝理气之法,忽视了阳气在人体中的推动、振奋作用,导致本病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温潜法”以温阳药配伍潜镇之品,既可振奋阳气,又可潜阳安神,从而使阳入于阴、阴平阳秘。现从“温潜”理论探讨抑郁症之病机与治法如下。

1 “温潜法”之历史溯源及理论内涵

《伤寒论》第118条载:“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为心阳受损、心神不安而设,具有温阳潜镇之功效。

“温潜法”由民国时期医家祝味菊首次明确提出。祝味菊在《伤寒质难》[3]中提出:“虚人而燥甚者,气怯于内,阳浮于上也。此非亢阳之有余,乃阳衰不能自秘也,气虚而兴奋特甚者,宜与温潜之药。温以壮其怯,潜以平其逆,引火归源,导龙入海,此皆古之良法。”创造性地针对素体虚弱之人阳不内守、浮阳外散提出“温潜”治法。据此可知,阳虚是导致长期精神不振、魂魄不安的重要原因。

“温潜法”之“温”即温阳、振奋阳气之意,“潜”有潜藏于水之意。《说文解字》载:“潜,涉水也。一曰藏也。”《周易·乾卦》曰:“潜龙勿用”,“潜”则代表阳气潜藏。温潜法是振奋阳气并将浮游在外之阳分潜藏于阴分之中,取阳入于阴,以使君相安位、精神内守。

本法运用附子、桂枝等温阳之品配伍砂仁、龙骨、牡蛎、酸枣仁等潜镇或敛阳之品治疗阳虚相火不安证,具有安魂定神、温阳补虚、调达气机之效。医家陈士铎[4]认为,附子具有引火归元之功效,可升下陷之清阳,又可引浮游之相火通行十二经脉,具有温通经脉之功。以附子补火助阳、振奋阳气,配伍龙骨、牡蛎,取“质重可镇浮阳,引附子归于下焦”之意,具有温潜之效。正如徐仲才先生所言,温潜的配合方法,一则可以抑制附子的毒性,二则可使阳气秘藏[5]。

2 抑郁症之病因病机分析与探讨

抑郁症临床多以持续的心情低落为主要表现,并伴有睡眠障碍、精神萎靡等症状,甚则出现自杀倾向。针对其症状,目前抑郁症大致可分为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肾虚肝郁证、肝胆湿热证五种证型[6]。而研究表明,阳虚体质发生抑郁症的风险约为非阳虚体质的3倍[7],阳虚体质患抑郁症的比例高达61.4%[8],由此可知,阳虚同样是抑郁症的重要病机之一。

2.1 阳虚为本,病郁为继中医学对阳气重要性的认识由来已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自然界所有生命活动的发生发展皆依赖于阳气的推动与温煦。阳气充足,人体气化正常,精、气、血、津液的生成与输布顺畅,机体生命活动正常,则精神平和、情志舒畅,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唐代医家王冰曾对阳气的作用进行过如下注解:“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阳气充足,水谷精微得以正常运化和输布,则神气得养。反之,则易情志低落、抑郁悲伤。

三焦为阳气巡行之所,扶阳派医家郑钦安[9]9在“三焦部位说”中将人身分为上中下三元,其指出:“三焦之气,分而为三,合而为一,乃人身最关要之府,一气不舒,则三气不畅,此气机自然之理。”若阳气不足,机体失于温煦,则三焦也易成为受邪之所[10]。阳虚为本,气之升降出入失常,阴阳失调,继而易发为郁证。

《灵枢·平人绝谷》云:“血脉合利,精神乃居”,同样指出气血流通是情志畅达的必要条件。肝脾左升不及,相火郁遏于内,气行失常,心阳化生不足,则神魂失养。《素问·藏气法时论》言:“虚则目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神魂失养则表现为淡漠、恐惧,出现抑郁症常见的不足之象,若气行则郁解,气滞则郁生。

2.2 心阳不足,神魂失养《素问·灵兰秘典论》载:“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而藏神,为阳中之太阳,主宰人身的生命活动和思维意识。心阳温煦,心神得养。《素问·宣明五气》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为五脏所藏。”即神、魂、魄、意、志分属五脏所主,而心主神明,为五神脏之首,故心神在思维意识上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灵枢·本神》记载:“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黄元御[11]阐释道:“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由此可见,阳气为精神、魂魄生成及相互转化的动力来源,在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景岳全书·中兴论》载:“气为阳,阳主神也。”心阳之温煦与推动作用是心神功能正常之根本。《灵枢·本神》亦载:“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心阳受损时,则易表现为悲伤、情绪低落,长此以往兴奋不足,则生抑郁诸证。

2.3 脾阳不振,清阳不升《灵枢·本神》曰:“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阳振奋,水谷得以运化,精微得以输布,人体的生命活动方有充足能量供应。《医宗金鉴》[12]认为郁病病因有二:“一为土虚不能升木也,一为血少不能养肝也。”二者皆与脾阳虚衰相关。脾阳虚衰,左旋失职,则肝木不升,神失所养,脑髓失充,而致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脾阳不振,肝血生化乏源,肝木升发无力,终致肝气郁结,进而出现神志不安、多疑、胆怯等症状。

现代医学同样表明,能量代谢障碍是抑郁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能量代谢障碍与脾阳亏虚、运化失常密切相关[13]。

综上,脾阳不振则肝气升发无力,肝血化生无源;中焦水湿停聚,津液输布障碍则脏腑失于濡养,清阳不升,头目不得清气濡养,则生倦怠懒言、悲观消极之症。

2.4 命门火衰,精损神伤抑郁发生与下阳虚衰息息相关。《医贯》[14]载:“元阳君主之所以为应事接物之用者,皆从心上起经纶,故以心为主。至于栖真养息,而为生生化化之根者,独藏于两肾之中。”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五脏阳气之本,在人体内发挥着气化与温煦的作用。生理状态下肾阳充足可使人身精神饱满,乐观向上,病理状态下肾阳不足则精损神伤,精神萎靡。同时,抑郁的发生与肾精亏损息息相关。《医方集解》[15]载:“人之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

肾主藏精,为人生长发育之根源,精气充足则志意坚定,而肾阳作为肾中精气化生之根源,在人体中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郑钦安[9]27指出:“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若肾阳虚衰,则肝木左升不及,脑髓失养,神机失用,最终产生情绪低迷、神志恍惚等抑郁表现。

3 温潜法治疗抑郁症之机理分析与证治思路

温潜法以温阳药配伍潜镇药,振奋五脏阳气,潜敛五脏浮阳,交通心肾,行气解郁,定神安魂。兹分述如下。

3.1 温阳固本,行气解郁针对阳虚为本、病郁为继,宜温补三焦阳气,振奋上、中、下三阳,以潜药治其神浮虚怯,稍佐疏肝之品,清泻相火郁热,调畅升降气机。可予天雄散、柴胡桂枝干姜汤,佐以越鞠丸行气解郁。

天雄散可补肾阳,敛神涩精。方中天雄补下阳,桂枝温上阳,白术补脾土,龙骨安心神,是温潜固本之代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可补脾阳、安心神,方中运用“柴胡-黄芩”配伍,又有清郁热、疏肝气之功。越鞠丸可调理中焦气机升降,行气解郁。诸方同用,即为温潜法治疗阳虚病郁的具体应用。温阳疏肝,则气血流通;升降调和,则气机条达。肝木不郁,三焦不寒,则阳虚所致抑郁症可解。

任登峰等[16]运用温阳固本、行气解郁法治疗由过劳而致的阳虚型抑郁症,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化裁,临床获效良好。

3.2 温通心阳,重镇安神针对心阳不足、神魂不安之证,可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第118条记载,针对火攻攻下、烧针误治引起的心阳虚烦躁证,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作为主治方剂。方中以桂枝振奋心阳,温通经脉;龙骨、牡蛎育阴潜阳,重镇安神;甘草温中培土。温阳与潜镇并用,使阳气内生而振奋之力充足,使浮阳沉降而有安神定惊之效。《医理真传》载龙骨、牡蛎具有交通阴阳之功效:“龙、牡有情之物,龙禀阳之灵,牡禀阴之灵,二物合而为一,取阴、阳互根之意。”[9]59全方既可安神定志,交通心肾;又可温通心阳,振奋机体虚怯之象。

张克艺[17]经临床观察发现,加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能够调节抑郁症病人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主诉为心悸、头昏头晕、胸闷、畏寒肢冷之心阳虚型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宋亚伟[18]运用温潜法治疗由心肾阳虚引起的失眠并伴有神情焦躁的抑郁症患者,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化裁,交通心肾,重镇潜阳,临床效佳。

3.3 温脾开郁,敛阳安神针对脾阳不振、神魂失养之证,可予附子理中汤化裁。《医理真传》载:“附子理中汤一方,乃先后并补之方也。”[9]27方中以干姜、白术温中补土,人参益气生津,达阴阳共济之效,甘草配伍附子,取其“伏火”之意,以附子补益先天,理中补养后天,先后并补,郑钦安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通过补后天元气,培先天真阳,从而一身阳气充足,即“土覆水上,水在地中,水中有龙,而水不至寒极,地得龙潜,而地即能冲和”,恢复“水土合德”的状态[9]6,治疗机体虚怯不足之证。以附子理中汤化裁,配伍潜镇之品,可发挥温脾开郁之效。

赵杰运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脾阳虚气化不利所致的抑郁,方中附子、干姜、白术、桂枝等温中暖脾,合牡蛎、蛤粉收敛浮阳,最终达到温脾开郁之效果[19]。

3.4 潜阳封髓,引火归元针对下阳虚损、精亏不足之证,可予潜阳封髓丹或附子药对化裁。神失所养而阳气浮动,郑钦安[9]23提出潜阳与封髓之法,并创潜阳丹与封髓丹以“潜镇浮阳”“纳气归肾”,巧用“砂仁-黄柏”“砂仁-甘草”的药对配伍,化湿和胃,潜阳封髓,以制阳虚阴火上浮诸证。著名火神派医家吴佩衡先生将两方合二为一,名潜阳封髓丹,临床应用具有良好的引火归元之效[20]。本类配伍巧用砂仁组合药对以达纳气归肾、同调脾肾之功,力缓而效佳,立法精妙。

医家祝味菊临床常用“附子药对”以奏温潜之功,即附子、磁石、龙齿与酸枣仁同用的配伍方法,为引火归元首选之法。祝氏创造性地将酸枣仁应用于温潜法配伍之中,《长沙药解》[21]载酸枣仁:“宁心胆而除烦,敛神魂而就寐”,既可增强安神定魂、敛阳归根之效,又可佐制附子辛燥之性,防其伤津动气,立法巧妙,临床效佳。

助阳开郁颗粒由桂枝、砂仁、黑附子、炙甘草、黄柏、茯苓、蛤壳、牡蛎组成,该方由潜阳封髓丹化裁而来,为温潜法之具体方药。董晨虹[22]在实验中证明助阳开郁颗粒组的小鼠体重增加且暴躁易怒的症状明显缓解,验证了“温潜法”在抗抑郁中的有效性。王彦恒采用温阳解郁法治疗肾阳亏虚、肝气郁滞型重度抑郁症患者,运用温阳药配伍酸枣仁、合欢皮等潜敛药物,临床效果显著[23]。

4 结语

《丹溪心法》[24]记载:“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调查研究显示,抑郁症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生活、工作压力增大,熬夜、运动量减少,加之饮食不节等皆易损耗三焦阳气,这使得阳生不足而消耗太过,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机体阳气不足,兴奋乏力,产生情绪低落、精神萎靡等抑郁的表现。重视阳虚在抑郁发病中的地位,对阳虚抑郁的患者,只有通过振奋阳气、潜镇安神才可从根本上得以治疗。温潜法为主的治法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潜阳温阳阳虚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潜阳封髓丹的临床研究进展
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的AECOPD伴呼衰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的研究
藿芪温阳丸醇提部分提取工艺的优化
基于热扫描成像系统探讨易筋经“托天桩”对阳虚质督脉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吴氏温阳助减汤治疗甲减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血淤型冠心病的有效性分析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