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晴 山东省荣成市财政局
随着“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层事业单位逐渐从“重速度”的观念转变为“重质量”,而财务管理作为支撑基层事业单位实现运营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进入了新阶段。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复杂程度持续增加,日常财务工作不再仅仅依靠单一部门,而是由多个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对精细化、系统化的要求较高,涵盖了基层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在新会计制度的框架体系内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有助于基层事业单位综合审视自身发展现状,细化组织管理结构,理清财务工作思路,再造内控内审流程,增强对行业发展动向的识别与应对的能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维持基层事业单位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面对日益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和层出不穷的各种风险和危机,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综合效率不仅是事业单位竞争力的直观体现,也是其战略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为其他职能工作开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推进力。以完善财务内部控制为开端,结合新会计制度的具体要求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形成集中化、标准化的财务内控体系,能够帮助基层事业单位实现财务内部控制效率的稳步提升,减少潜在风险点,在最大限度上规避风险挑战。同时,借助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会,回避劣势、应对威胁,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容忍的范围内,实现财务管理效率的持续提升,充分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运用。
战略目标是基层事业单位对未来发展的一个长期规划,包含其日常运行的各个方面,而财务管理作为基层事业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不仅是推动日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在新会计制度框架体系内,以充分分析基层事业单位的运行发展现状为基础,综合审视财务内部控制计划与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财务项目清单,有利于加速财务内部控制的精细化转变,达到“降本增效”的预期目标,推动基层事业单位运行与管理体系的优化升级,掌握发展平衡性,充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履行社会职责,提升基层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就本质而言,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需要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实务工作质效与工作团队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联系,但目前在以下几个方面仍存在缺失:一是基层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实施效率的低下,应对财务内控过程中困难和风险挑战的能力较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二是工作团队战斗力不强。基层事业单位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完善的基础是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建设,而现有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有待加强,且大多身兼数职,岗位职责不明确,业务机构与决策机构间的沟通有待加强;三是绩效评估难。当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务工作尚缺乏绩效评估标准,对具体推进缺乏制度监督机制,整体效率较低,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务资源浪费,甚至滥用,形成了阻碍基层事业单位整体发展的桎梏。
现阶段,财务内部控制的配套机制尚未健全,除常规财务工作外的其他职能工作开展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内部控制的统筹协调力度有待提高,且内部存有狭隘思想,认为此项工作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的责任,工作人员在实务工作中缺乏制度依据和理论指导,导致个人主观因素占主导地位,整体工作开展效率低下,易出现低级问题。同时,现阶段财务管理查询功能不够完善,对财务内部控制计划编制、计划执行和结果评估的全过程推进力度差,不能实现全生命周期监控,加剧了国有资源浪费和滥用。基于此,健全的联动机制建设,是基层事业单位推动财务内部控制完善的基本保障和根本动力,能够真正实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结合自身运行模式和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达到财务资产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现阶段,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多是沿用过去的思想,虽偶有创新,但总体理念保守,工作开展常常是照本宣科,对于管理制度和实务方式方法的创新意愿和力度不足,综合效用达不到既定目标,优化内部控制的进程缓慢且存在停滞风险。究其原因,是基层事业单位在实施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满足于现状,认为不出事就是最大的功绩,对管理环境和实务工作的新形势、新风险考虑不全,缺乏制度化、规范化思想,不能及时地总结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财务内控模式和实务方式方法必将落后于行业发展趋势,工作效率与质量随之降低,最终形成影响基层事业单位谋求持续发展的束缚。
基层事业单位应围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新会计制度下财务内部控制的研究谋划工作,强化团队建设:第一,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基层事业单位要召开专题管理层会议,分析学习新会计制度关于财务内部控制的新要求、新调整,制定整体规划,结合实际工作进展,分解和量化战略目标,阶段性推进。通过加强培训和内部交流,促使工作人员广泛认识到新会计制度下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战略意义,形成广泛共识,并在充分分析财务资产现状与未来趋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利益、行业发展规律的财务内部控制之路。同时,积极通过社会化招聘扩充复合型人才队伍,始终坚持科学选人、用人标准,做到因事择人、因人任命、人尽其用,提升团队工作能力;第二,定制方案、专业支撑。充分考虑单位自身组织管理与发展特点,利用电子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将涉及财务内部控制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高度集成,编制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内部控制指导手册,指导日常工作的开展与深化,为财务内控注入时代新特色,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效落地、见到实效,同时要时刻对标新会计制度要求指导具体工作,规范财务资产项目设置,做细做实财务内部控制计划,做好前期谋划管理、常态化申报与跨年度管理与财务资产项目滚动管理;第三,权责明晰、动态更新。建立财务内部控制责任制,成立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督导专班,专班成员分别对流程工作进行分片包管,并明确全流程工作开展的责任人,通过明岗明责、权责统一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做到全员有责、全员参与,出现问题第一时间锁定责任人,采取最优策略进行弥补,不仅如此,在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循财务内部控制手册,还要对其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实时检验,以实现财务内部控制模式的优化升级;第四,构建考核激励机制。除了加强对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履职情况和专业工作能力的考核,还需要对其工作考核结果进行激励,促使财务工作人员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就本质而言,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完善就是将重复性、基础性的内部控制环节,整理出一套符合自身运行发展特色和实际需求的标准化流程,实现财务内部控制模式和实务方式方法的优化升级,实现财务资产价值确保和增长。立足现状,在新会计制度下推动基层事业单位实现财务内控配套制度的完善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推动集中化财务内部控制。立足基层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战略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利用财务会计授信模式,打造高效联动机制,达到纵向工作流程和横向工作伙伴之间的密切合作,从而打通双向数据信息共享与传输渠道,以规范化数据结构为载体,形成点对点的业务帮扶架构,将内控意识、内控机制和内控能力浸入到各个业务活动之中,优化运转机制,实现“业务在哪儿,内控就在哪儿”的良好效果,构建“流程责任+组织责任”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出现财务管理问题及相关风险苗头时,实时上传下达,在“全民动员”的基础上妥善予以应对和解决,稳定财务资产价值;第二,提升资产配置效率。基层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科学分析方法对现有财务项目进行综合可行性分析,设定日常量化标准,这个标准不仅是对以往工作开展的总结,更是在充分吸取时代和市场发展趋势基础上总结得来的,从而在科学角度进行抉择,为战略发展决策提供支撑,提升资源配置产出比,实现经济收益和市场价值的双重提升。同时,利用信息化财务资产管理工具,通过赋QR码、图像留存、设置专职管理员等方式,加强对现有财务资产的日常管理,尤其是做好财务资产的定期盘点工作,防止财务资产流失,规避财务资源挪用、舞弊问题;第三,提升财务内控的科学化程度。一方面,通过神经网络、模拟仿真等数据分析方式规范、统一财务数据口径,对财务项目可行性和内部控制科学性进行综合分析,扭转以往工作中出现的低效率或失误,加速财务内部控制的强化进程;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推行财务自动化验收、核销体系,提升全流程的作业质量,提升财务综合质效。
基层事业单位应以构建信息化财务内部控制平台为载体,规范财务内部控制流程及数据信息备案等工作细节,结合新会计制度,推动管理模式与方式方法优化升级:一是建立总结与评价机制。基层事业单位在开展日常财务内控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其反复性和规律性,适时开展“回头看”,发挥总结与评价机制的功能效用,及时发现过去一段时间内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和弥补策略进行修正和补足,实现科学性、协调性增强,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点明思路。其中,要重点对账实,特别是债务是否匹配问题进行着重考察,建立财务管理目标清单机制,明确责任人,杜绝“放手”式监控模式,而是建立“全天候”管理模式,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的财务内部控制;二是构建信息化财务内控平台。基层事业单位要召开专题管理层会议,加强各职能部门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编制数据信息规范化格式,构建电子信息化财务数据操作与传输平台,上线现代化数据处理系统,优化财务数据信息治理流程;三是优化内部职权分工。立足于基层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妥善处置以往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权责不清、权力重复等问题,明确岗位职责,将财务授权审批制度规则嵌入管理框架设置,加快信息传输、流程审批的效率,杜绝将营运性开支反映为资本性开支等弄虚作假的现象,强化财务安全;四是做好数据转化。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化开展,需要多个职能工作协同配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协调与联系,而二者在数据格式、要求等细节方面存在着差异,是影响财务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因子。基于此,基层事业单位应在新会计制度下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数据信息格式的统一,实现数据无法伪造、全程留痕和公开透明可追溯,在进行工作对接和任务交付前,将涉及业务工作的专业语言转化为统一格式,从而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信息共享,帮助基层事业单位实现更高水平的财务内部控制。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再以速为先,而是追求高质量发展,敦促各基层事业单位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财务管理作为驱动基层事业单位运营与发展的“发动机”,通过结合新会计制度,合理设置和调整财务内控环节,以提升财务内部控制效率,对于基层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但不可否认,新体制机制的应用势必会带来一段“阵痛期”,财务内部控制效率提升不明显,甚至陷入停滞,但是,坚定发展信心,根据新会计制度带来的新要求、新调整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必将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财务内部控制新路子,确保基层事业单位充分发挥职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