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波
记叙使人知,描写使人见,议论使人信,抒情使人感。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是重要的表达方式。在讲解写作技巧之前,我们先看一篇文章:《一顿晚餐》。
妻子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招呼我与女儿上桌,每晚六点是我们家的吃饭时间,如此已有三年。(此段用记叙陈述一件动态的事件,作用是“使人知”。)
桌子上有道菜是昨日剩下的辣椒小炒肉,已回锅两次。辣椒有些无精打采,肉片因酱油给多有些焦黄,和粉色桌布显得不搭。(此段用描写呈现一个静态场景,作用是“使人见”。)
妻子夹了两块红烧肉放进女儿碗里,说道:“小朋友多吃肉,有营养,能长高,你爸爸就是小时候吃少了肉才个子矮!”(这一段话虽听着刺耳,但有活生生案例支撑的意见容易令人信服,此段是议论,作用是“使人信”。)
女儿看着碗里的红烧肉,眉头皱起,问一旁的妈妈:“爸爸个子矮,你是不是不爱爸爸了?”我一听,虎躯一震,刚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妻子便丢了根辣椒到我嘴里。女儿转头,眨眨眼睛:“爸爸没事!家里还有个人爱你!”(这一段则用了抒情,吐露人物的内心情绪,作用是“使人感”。)
在《一顿晚餐》中,我们看到了四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也认识到四种表达方式在形式上的区别、作用上的差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记叙和描写的技巧。
把一件事的起落记录下来需要技巧。很多同学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我们的生活往往两点一线:学校和家。若是把每天吃了什么、上了什么课,和同桌聊了什么都事无巨细进行记录,那就是典型的裹脚布和流水账——又臭又长。因此,我们要提炼出事件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事件的起和落,也可以理解为不同寻常的事,具备一定偶然性和标志性,并给以详细记录。
一个名人写传记,他会选择记录重要节点,比如记录在哪里上大学、和谁结婚、升职等标志性事件,还有碰到的一些挫折、取得的成就,或者导致他人生轨迹、性格产生重大变化的事件。对于学生写作而言,若写一次旅行,登山遇雨是选择继续还是返回,遇见一位70 岁患病仍坚持登山的老人,酒店房满在外面搭帐篷住了一晚,这些有波澜的事件就值得记录,而平平无奇的情节可一笔带过。选择作文素材时,要学会抓住事件的核心,徐徐记之,如此详略,便算得当。
叙事文体中起落可以是转折、是抑扬、是收放、是冲突,可通过人物对白、场景变化来具体呈现。以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为例,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对狗的态度是三起两落。狗咬人,奥楚蔑洛夫要处理狗;当有人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他立马由痛骂狗到为狗辩护;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他的态度又随之变化,打算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如此反复更迭,通过旁人的口说出狗主人的身份,让“变色龙”对狗和被咬者的态度快速变化,以此推进剧情,达到讽刺效果。
日常生活中,这种叙事技巧也很常见。播报获奖人员,一般是从末等奖到特等奖,这样观众的情绪才能递增,被吊起,倘若是最开始就把冠军公布了,那后面就没人听了。一些电视连续剧或者连载小说,也往往在片子或文段的结尾设置一处冲突,让人抓耳挠腮,想着主角会怎么解决这个冲突,继续追更。
这便是起落的奥妙所在。
描写使人见,主要作用是呈现一个静态的场景,这个场景可以是人、景、物等多元素构成的,也可以是独立的一个人,或者一个物。
我们看看鲁迅是如何做到的。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在这段描写中,短短一句话描写了孔乙己的喝酒和穿着。在后文中我们知道咸亨酒店站着喝酒的都是劳苦人,穿短帮子;穿长衫那是文化人、富贵人的穿法,穿长衫的人都去里间喝酒了。
这一句话写出了孔乙己身份的尴尬:读过几年书,却是穷苦命,不被真正的富贵人接纳,也不受底层民众待见,游离在长衫和短帮子的边缘。还有一个细节,孔乙己青白脸上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这是因为他偷东西挨的打。这就把以孔乙己代表的好吃懒做、墨守成规的扭曲腐朽文人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吴敬梓也是描写人物的高手。《儒林外史》中范进没有中举时,其岳父胡屠户辱骂他是现世宝,说他长得尖嘴猴腮。可范进当上举人老爷后,立马就成了胡屠户嘴里才学高、品貌好的贤婿老爷。
有个经典的细节描写——在范进犯癔症清醒回家的路上,胡屠户低头替范进把滚皱了的衣服后襟扯了几十回。此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把胡屠户对范进的“关爱”体现得活灵活现,和前文中胡屠户的恶劣态度进行对比,让人唏嘘不已,讽刺寓意不言而喻。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分析可知,人物的里层描写就是要将其性格的特征元素通过其外貌、动作、语言来体现。例如,写一个人刻薄泼辣,鲁迅笔下的妇人有着高颧骨、薄嘴唇,站立着像个圆规。高颧骨和薄嘴唇往往是刻薄妇人的特征,而如圆规般站立更是形象。施耐庵笔下的鲁提辖,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这些外形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鲁提辖的性格。
景物描写则可以起到烘托作用。落花归去马蹄香,可知骑马的主人刚踏花而归;老房子要卖了,母亲围绕着老房子默默转了几圈,老梨树落下些白花,掉在母亲头上。这是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情感,加之围屋转圈的动作特写,道出母亲对老屋的不舍。
记其起落,记录一件事、写好一个故事,要注意抓住情节的核心,以起落吸人眼球,引人入胜;描其表里,描写一人一景一物,要通过抓住景物和人的内在联系,抽丝剥茧,把人的性格特征具象外露。这就是本文分享的两个技巧,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