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奇,汪波,王新军,曹继平
(火箭军工程大学 作战保障学院,西安 710025)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为了主动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变化,支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新需求而启动实施的[1-3]。当前,我国新工科教育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在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打破高校思政课教育“孤岛”困境,“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现实需求[4]。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深化铸魂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5]。高校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6],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7]。因此,在新工科建设中协同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育人环境,实现“1+1>2”的成效,不断提升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新工科建设内涵式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8-9]。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2020 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这是人才培养的应用之义,也是必备内容。课程思政具有教育体系上的协同育人、教育内容上的专业特色、教育方式上的隐性教育等特点[10-11]。
新工科建设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着力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胸怀科技报国理想,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共创人类美好未来的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2-3]。新工科建设的本质在于“新”,体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需求,世界产业技术革命的新变化,具有战略性、创新性、跨界性、发展性和交叉融合性等基本特征[3]。
由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和新工科建设各自的内涵可知,二者在建设过程中应相互融合,协同育人。为此,新工科建设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需求。
课程思政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有机融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精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双融合的教学内容。一是弘扬爱国精神。将学科史、科技史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的“小我”融入到祖国建设的“大我”之中,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二是培养专业精神。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国家自主创新,注重工程伦理教育,激发学生立志行业专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骨气和志气。三是锻造创新精神。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四是培育实践精神。开展专业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专业行业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行业自豪感,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践行强国志。五是提升合作能力。新工科的交叉融合性需要具备不同学科背景和经历的人进行有效协同。通过系统有效的课程思政载体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对话和参与团队的工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新工科建设注重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结合新工科建设的特点,要系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提升的实施体系。一是围绕专业育人目标,根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等不同课程的特点,分类设计不同类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确保各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都指向专业的育人目标;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环境。二是依据具体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和元素,提炼加工成思政图谱进入课程教案和课堂教学,使思政内容春风化雨、如盐在水。三是积极探索适合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启发式、研究式和案例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
新工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对专业课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要锻造信仰坚定和业务精湛双强化的教师。一是要知识渊博、工程能力强。持续学习本学科专业相关的新兴、交叉和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具备运用多学科知识、原理和方法应对与处理本学科专业未来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教学水平高、综合素质好。要熟悉现代工程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具备工程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要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主动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国家的重大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人生价值,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典范。三是注重全程育人。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在课堂、在教室,而是在课程教学方方面面。要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机,积极与学生联系,把脉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离不开课程评价,要立足专业课程,探索构建以育人成效为导向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方法,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一是评价体系一体化设计。从课程思政评价的原则与模式、评价的体系与标准、评价的方法与主体和评价的结果与运用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评价设计与构建。二是突出评价方法育人成效导向。以学生成长发展为核心,重点考察通过课程教学对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实际效果。三是关注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推进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教师是关键,评价要关注教师育人意识的强化、育人能力的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深入推进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及评价激励政策制定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实现育才与育人相统一,知识引领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正确理解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内涵,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一体化设计与分工。结合新工科专业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系统设计专业的育人目标进入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分解设计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各门课程的具体思政教学目标。明确院系、教研室和专业课教师各自的职责,使各类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清晰,任务分工明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同效应。
其次,一体化组织与实施。依据具体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制订课程思政建设计划。深入挖掘课程教育资源,梳理加工,形成课程思政的知识图谱,然后细化成各知识点融入课程教案。加强课堂教学设计,革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使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使思政内容春风化雨、如盐在水,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最后,一体化评价与激励。从课程思政评价的原则与模式、评价的体系与标准、评价的方法与主体及评价的结果与运用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评价设计与构建;并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激发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动力;强化学生对课程所蕴含的价值引领的认同和践行,不断促进新工科建设的内涵式发展。
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分工、指标体系构建、教师能力培养、开发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手段创新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出建设举措,供高校各院系参考和借鉴。
院系职责。成立和健全由院系领导担任组长、教研室领导、各课程负责人、辅导员参加的院系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小组,从面上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与协调。其主要职责:一是制订完善制度机制。设计专业育人目标,制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制定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等制度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二是示范引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定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会,统筹部署相关工作,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广泛开展研讨交流和示范观摩,及时总结推广建设经验。三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设置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教研室职责。成立由教研室领导担任组长、各课程负责人参加的课程思政建设小组,在院系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从线上进行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一是依据专业育人目标,制订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立足各专业课程特点,探究挖掘思政元素、如何挖掘思政元素的原则。二是继承和发扬教学组集体备课制度,共同研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共同编写专业育人资源案例库,为专业课教师提供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三是安排教学经验丰富、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进行“传帮带”。
专业课教师职责。成立由课程负责人和课程成员组成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在教研室课程思政建设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从点上开展具体课程的思政建设。一是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框架,系统绘制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知识图谱,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编写进教案。二是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育人成效。三是提高专业课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基于以下几点系统构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标体系。一是需求牵引、创新发展。始终把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作为构建指标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接新工科建设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需求,着力解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子,推动课程思政内容精准滴灌、入脑入心。二是顶层设计、系统构建。以新工科专业育人目标带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加强顶层设计,从育人目标设计、课程团队培养、思政内容开发、课堂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特色六个维度,系统构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标体系。三是突出重点、质量为本。以新工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协同育人为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改进方法手段、建强教学团队,打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课程思政建设精品课程。
多措并举强化专业课教师“主力军”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一是强培训。将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培训纳入教师的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培训等全过程。通过定期开展专家讲座、专题研讨、教学交流、观摩示范和外出研修等培养培训活动,深化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解决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使广大教师认真负责对待课程教学,循循善诱,耐心解答学生困惑,在课内课外展示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这本身就是课程思政,这也是课程思政最基本的要求。二是重合作。继承和发扬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制度,共同研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方法。共同编写专业课程思政资源案例库,对青年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进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结合行业发展讲好中国赶超故事,结合国际比较讲好使命担当和理想信念,结合科研感悟讲好继承与创新。三是树表率。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教学比赛、微课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培育示范课程,总结推广经验,示范引领课程思政建设;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开发需遵循“上行-下行”复合路线[12]。一是结合专业育人目标,由深入挖掘上行至深入梳理。深入分析和发现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矿藏”,系统梳理加工,绘制形成专业的思政教育知识图谱。二是由专业的思政教育知识图谱下行至各专业课程,协调分工,二次开发形成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与图谱。三是依据各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进度,将知识图谱分解细化为每次课的思政元素切入点,编写进教案、实施于课堂。需要强调的是,在挖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时,要结合课程特点区分挖,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密切配合合作挖,多门专业课程相互配合系统挖。
结合课程特点,积极探索适合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手段。一是思政内容有效融合。选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隐性渗透式”等融合手段,推动专业教育“知识流”与思政教育“价值流”的双向融合。探索“科技国情法”“时事跟踪法”“发展对比法”“专业隐喻法”“学科典故法”“科研伦理法”“政策关联法”等策略,使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二是手段创新多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高高在上的满堂灌、说教式的单向输出式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在课程教学中深化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双向互动式手段和情景化、故事化、可视化的讲述方式;同时注重课堂语言传播的有效性,协调好“专业知识术语”与“生活化语言”、“教师话语”与“学生话语”的互通关系,使思政教育不仅入眼入耳,而且入脑入心。三是课内课外处处思政。课程思政不仅仅在课堂、教室,而是体现在课内与课外的方方面面,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认真批改每一次作业,认真释疑学生的每一次困惑,积极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这本身就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表率作用开展课程思政。
《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因此,课程思政评价离不开课程评价,要立足专业课程,从教的视角和学的视角两个维度考核评价教学效果。一是选模式。考核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以现有的状态来奖惩教师和学生,而是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改进、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13-15]。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应以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导向、引领和拉动作用,合理发挥奖惩性评价的激励、约束和推动作用,使二者有机结合,兼顾互补。二是研标准。考核评价标准凸显课程的建设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思政内容、实施方法、教学效果、反思改进等监测点和导向要求。三是评教师。采用专业课教师自评、学生测评、同行点评的方式,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方法、手段及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帮助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四是评学生。立足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采用学生自评、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综合评价的方式。评价要关注学生纵向的自我发展,减少横向比较;注重定性评价而非定量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而非结果性评价;注重描述性评价而非区分性评价。五是给建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而是改进,是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评价—反思—改进”的路线,推动教师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的不断提升;增加学生对课程所蕴含的价值引领的体验感、认同感与获得感。因此,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结果包括以下内容:给出具有诊断性的“你现在在哪里”的位置排序模糊区域;指出具有导向性的“你可以到哪里去”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提出具有教育性的“你如何到达哪里去”的建议和措施。此外,为了激发教师的内动力和积极性,可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成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评优奖励及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之一。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理论研究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践行问题。但其建设成效很难在短期内通过具体的指标量化或指标数量进行呈现,更多的还是要依赖典型的示范课程和示范课堂加以呈现和检验。高校在深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注重统筹部署、任务分工和协同发力,注重课程和课堂的内涵式发展、螺旋式上升,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助推专业课程的铸魂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从而达成新工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双提升,不断提高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