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黄慧雯,赖慕华,朱一心,姚晓,黄海燕
自2020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在当前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党团的引领与号召下,积极投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青春力量,彰显责任和担当。共青团中央制定的《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总数将突破1亿人。面对社会公共应急事件,青年志愿者作为一股新兴的社会力量已经不可忽视,越来越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主动参与到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社会的行动之中。
21世纪初受“西部计划”“苏北计划”的号召与影响,四万多名青年大学生志愿投身于西部地区的农村乡镇基层志愿服务。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创业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雷锋精神所具有的时代性、民族性,走入社会,走入民心。宣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成为当时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主要的志愿活动。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形式扩展到社区服务、环境治理等,涵盖了照顾社区老人、参与社区规范管理、普法宣传、引导组织社区中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等;环境治理志愿服务内容包含了植树造林、宣传环境保护文化知识以及维护自然植被等;社会援助服务包括了山区扶贫、支教、大项赛事服务等。
以广东省为例,2021年度广东(“i志愿”系统)志愿服务发展指数显示,全省注册志愿者超1407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超13.2万个,累计服务时长超过7亿小时,广东志愿者体量居全国前列,平均每十个广东人就有一位志愿者。其中,从志愿者年龄来看,14至40周岁区间的志愿者人数占比74.92%,即青年志愿者占比接近3/4;从志愿者政治面貌来看,党员、团员志愿者占比43.76%。年轻一代的志愿参与意愿较高,如冬奥会、广交会等青年志愿者都充分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勇担时代重任的群体责任、使命感和公益品格。[1]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态化管理,高校大学生自愿成立各种各样的志愿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他们组建多支志愿翻译分队,有超过15000名师生提供翻译志愿服务,志愿时长累计达一百万小时,在珠三角各地配合入境志愿翻译。[1]在社区防控志愿服务中,大学生主要进行严控人员进出、对人员进行测温、询问外来人员路径行程、协助检测工作开展等志愿活动。[2]由于大学生志愿者长时间生活在校内,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在实地协助检测中,大学生志愿者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实践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特别是医疗方面的知识,强化责任担当。
自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以来,首当其冲受害者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在这基础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衍生出许多与此相关的志愿活动,很大程度影响了原有志愿服务框架里的种类。以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为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的志愿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四项:一是专项服务,指志愿者利用一定的专业技能进行志愿活动,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二是公益赛事,指大学生参与赛事,担任志愿者的活动;三是社区服务,如照顾社区老人、传统节日送温暖等;四是生态环境保护,涵盖了植树造林、宣传环保知识以及维护自然植被等。据调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前志愿者更偏好参加青少年服务方面的活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加之交通便利,人口流通量较大,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问题尤为重要。目前的志愿服务活动皆要以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首位,志愿活动的类型多以参与基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如引导检测、扫码测温等为主。数据显示,自从2020年“i志愿”系统上线防控志愿这一活动类别以来,2021年开展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数已经和青少年服务活动数达成持平,均为15万多个活动,共同位居志愿者喜爱的活动类别的前列[1]。
1.从实践上达到志愿育人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前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党团的引领下,参加了不少的社会志愿活动如敬老院探访老人、清洁街道卫生等。在长期的志愿实践中也发现了不少大学生志愿存在重形式轻教育、“走过场”、质量低等现实问题。此外,由于高校社会化不足,许多学生志愿者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相对较少,存有社会认知盲区,自身能力本领不足[2]。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始之初,我们看到了大批中国青年冲锋在前、守护城市,“90后”“00后”成为抗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坚力量。如今的常态化防控下,众多高校学子纷纷加入各类相关的志愿活动中,引导测温、社区宣传、网格化管理等,无不活跃着当代青年的身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践育人思想,告诫广大青年要勤实践,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注重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在实践中积累人生经验。他鼓励青年深入基层,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3]。据统计,2021年和2022年招募的“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志愿者中,党团员比例均超过93%。2022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新招募的4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即将踏上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投身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服务岗、农业科技服务岗、农业信息化建设岗、乡村规划服务岗等十类服务岗位的服务中[1]。在党团的号召下,大学生投身志愿实践,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基层的冷暖,了解国情民情的基本情况。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志愿者行列,彰显了当代青年能担大任、无私奉献的底气和勇气,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让党建红引领志愿红,培育时代新人。
2.从精神上达到志愿育人
大学生是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传播者,是志愿精神的重要接班人。志愿活动的出现,高校大学生们有机会走向社会,在志愿奉献中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尚未能达到真正的志愿育人。有些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育人活动的动机不纯,部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带有明显的功利性,有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服务应该有报酬”,还有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只是为了学校综测能加分”。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学生奉行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发生了偏差,他们功利性的想法与推行的志愿者精神大相径庭,受此影响的大学生从过往的传统志愿项目中未能感受到服务别人带给自己的满足感与自豪感,志愿育人功能未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部分高校学生率先积极投身于防控的志愿工作中,为全国的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越来越多大学生受到榜样力量的影响,也纷纷加入志愿工作中,发挥着青年的光与热。“我志愿,我奉献”的精神,成为强化大学生的精神力量,由理论认知到情感共鸣,塑造公共关怀感和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精神内化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主体的公益性和价值认同,不断强化道德认知,以沉浸式教育让大学生志愿者学习志愿服务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坚持制度自信等,加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担当,将志愿服务精神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这促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也促进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前的志愿活动,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力、对社会大众的感召力,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的相比,程度是较低的。尽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觉悟也不断提高,人们愈发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对志愿活动的认识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慢慢接受。随着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人们对于奉献和友爱也有了新的认识。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让“志愿”二字深深扎根于广大学子和普通老百姓的心中。此次事件来势汹汹,在这场规模空前的保卫战中,仅仅依靠政府组织或者医护人员是不够的,仅仅依靠传统的志愿者和党员干部也是不够的。这场战争需要全社会各种力量团结合作,对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代,志愿服务是传统慈善思想与现代社会参与的融合。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来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5]。数据显示,截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5个月,全国范围内注册参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志愿者人数达到800多万,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志愿红”的迅速集结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志愿者成为抗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支重要力量[6]。越来越多新志愿者的加入,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来自各个年龄阶段,他们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以小我的牺牲成就大我的胜利。志愿者群体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让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阻击战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常态化防控。志愿的力量向中国社会传递了一种昂扬积极的力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深入人心。中国人民接受着志愿者精神的熏陶和洗礼,自助也互助的社会风气不断弘扬,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加速构建。
高校青年志愿活动应该多样化、多方面发展。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前的志愿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包括下乡支教、助农、敬老、主题宣传等活动。而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高校青年积极投身于防控的志愿服务中,包括辅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维护秩序、测温验码等活动。对于其他形式的志愿活动,由于防控的原因,只能搁置或受到诸多限制。从广东省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与活动类型来看,“应急救援”“法律援助”“卫生健康”“社区矫正”等专业服务的项目活动数量并不高[7]。随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常态化,丰富高校青年的各种志愿活动显得十分有必要,在不违反防控规则的情况下,让高校青年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不同的服务中,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常态化防控地区,应该适当降低开展志愿者服务的限制条件,并逐步放开一些多样化的志愿活动,如植树、义务辅导和拜访特殊人群等。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背景下,一些活动也可与防控工作结合展开,如在社区开展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活动、为老人提供智能手机演示和讲解服务等。随着防控的常态化,应逐步放开志愿服务的环境背景,让高校青年志愿者能够在不同环境中进行锻炼,使其服务类型更加多元化。
广东省团省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从数据看,广东志愿服务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但仍有一些需突破的瓶颈。如2021年度广东注册志愿者每人平均服务4.45小时,40.53%的广东注册志愿者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体量虽大,但活力仍有待激发。[7]
为引导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有效治理,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基本制度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方法也日益规范,探索形成了一套高效、可持续的项目运行机制,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市组建了常态化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了适应多领域、多需求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储备了专业志愿者。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参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严格按照地方党委、政府的整体部署,在相关部门统一指挥协调下,依法有序开展防控应急志愿服务。为保障志愿者权益,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激励反馈和保障体系,为高校防控青年志愿者提供必要保障。
当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依然复杂,这要求志愿服务要严格落实完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机制,强化志愿者管理。目前已经形成了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岗位培训、沟通联动、信息专业化建设等全流程实现规范化管理。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保障”的原则,认真细致做好高校志愿者资格审核和录用工作[8]。高校青年志愿者上岗期间,组织共同建立了志愿者工作纪律管理机制,参照《志愿者行为规范指引》加强志愿者纪律管理,并听取、了解志愿者反馈需求及意见建议,提醒、劝导存在不规范行为的志愿者。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常态化下,志愿服务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断优化,向更加专业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高校青年探索新载体、新思路、新方式,在防控常态化服务之中开展了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汇聚成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磅礴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