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小檬 蔡宗慧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德国哲学家习勒曾说过:“我们首先要培养一个人的审美,其次才能把他从感性变为理性”。美,总是与艺术、人性相关联;与感性、理性相关联。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他们未来人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阶段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时期,如上文所述,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需要自觉营造一个健康优美的文化氛围,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教育质量,帮助学生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在当今多样化网络信息资源和腐朽文化和丑恶现象不断出现的现实面前,不断提升辨析能力、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和创造者,成为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者,这项工作是十分迫切的。
审美能力培养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需要。联想到“人生三不朽”的著名论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说人要先树立德行,然后才能立下丰功伟绩,才会有恒久的思想,才能够不朽。我们引导学生对艺术家的文艺作品学习欣赏就是在进行向上向善的教育,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过程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学习过程[1],也是高尚的品格、正确的思想的涵育过程。
审美能力培养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需要。美可以激发我们内心的力量,让我们的精神更加健康、道德更加高尚、情感和信念更加坚定。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影视等不同类别的公共艺术教育形式来实现,它和知识型教育、技术技能教育有所不同,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同时也是推崇人文精神的教育[2],我国古代所讲到的“知书达理”抑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理念,同样强调了审美修养的重要性,让我们更加懂得如何欣赏美好的事物,从而更好地享受生活。习总书记曾在《生活情趣非小事》中指出:“切实解决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课题。利用艺术的巨大感染力让人们了解海瑞、屈原等历史人物,还有焦裕禄等当代人物的高风亮节,无疑会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思想教育再添动力”。
1.培养大学生感受美的能力。美存在于自然、艺术、社会、个人等客观世界和社会活动中。辽阔的大地、险峻的山峰,傲雪的红梅,盛开的夏花是美的,这是自然的美;伟大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钟南山为代表的抗疫英雄是美的,这是社会的美;唐诗宋词元曲、贝多芬的交响乐,达·芬奇的绘画是美的,这是艺术的美;契诃夫曾经说过:“人应当一切都是美的:脸、服装、灵魂、思想。”这是行为的美。对美的热爱是人的天性,但要欣赏自然、艺术的美、追求社会、心灵的美,却需要有感受美的能力。
2.提升大学生鉴赏美的能力。爱美之心,并不等于审美能力。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关键目标之二,是培养大学生对美的鉴赏力。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从能够区分美与丑,上升到甄别和鉴识高雅与鄙俗、崇高与低劣的鉴赏美的境界。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三观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非常重要。当然,艺术审美鉴赏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条件,遵循正确的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被艺术形象所感染而动情,从而产生情感的互通与共鸣,方能获得高层次的审美享受。因此,学生鉴赏美的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引导的难点。
3.涵育大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具备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丰富精神、以美育人的初级目标。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对美的感知,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知其本质力量能够发挥作用,形成的一种生活乐趣。”大学阶段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科特点科学设定公共艺术教育的侧重点,在感受、鉴别美、树立崇尚真善美的愿望的基础上,通过以素质提升的视角选择开设的艺术教育课程、通过有针对性的艺术实践活动、通过专业视角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熏陶,教给学生创造美的必要技能、技巧,让学生亲身感悟、体验艺术过程,引导学生不仅具有的欣赏者的审美能力,而且学会将美的意识同所学专业相结合,并转化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
1.对高校美育工作的认识不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特性把握不准。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指出了公共艺术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同时也可以为社会的文化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3]但长期以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局限,高等学校美育工作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不够。
2.高校美育工作缺乏组织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运行体制不顺畅。诚然,很多学校在美育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大多数高校给予的关注度并不够,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较少设立独立的美育教育教学机构。
3.部分高校美育工作缺乏系统设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目前,一些高校并没有针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关键目标开展有效的调研和充分的分析,较少能考虑到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学科衔接、目标整合和教材贯通。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宽泛的美育形式,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修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开展,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比如在进行公共美术教育课程教学中,可能有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基本的绘画知识,这是正常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成为画家和设计师,而是通过对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进而提高艺术修养、陶冶艺术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培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公共艺术的学习来提升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
3.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艺术教育”取代“美育”已经成为一种过时的观念,过度依赖“艺术教育”来推进“美育”工作也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部曾明确指出高等学校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强化普及艺术教育的力度,规范公共艺术课程,加强美育教育教材建设,并修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此外,各高校还需要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同时,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高校应该积极探索构建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同时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4]
1.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落实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就像习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时充分肯定的那样,“塑造感悟美的心灵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美的教育”,“我们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做好美的教育建设工作,深入生活、扎根时代,遵循美育的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祖国的青年一代在身心健康方面都得到良好的成长。”。将公共艺术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一样,不仅是学生必修的课程,更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5]美育相关的支持文件意见出台,显现出国家对高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关键在落实,高等学校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学校美育工作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从事学校美育工作。
2.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落实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规范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法规,并将学校美育工作纳入教师的培训计划。同时,高等院校也应该出台美育工作制度性文件,为推动学校美育发展提供法治和政策保障。只有不断健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才能确保好的政策措施得到落实。对于政策、制度落实不到位,经费、人员保障不到位的学校负责人进行问责。此外,鼓励社会、企业支持学校美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采取多种措施支持学校美育工作。
3.科学布局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艺术教育的过程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具有公共课程性质又具有其特殊性的公共艺术教育,其培养目标、技能要求、课程设置等需要不同于专业的艺术课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以优化课程结构为基点,依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学校教学资源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艺术概论》《音乐之美》《美术之美》《舞蹈之美》《戏剧之美》《书法之美》等八门选修课程。将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分为理论知识为主的日常讲授教学部分和以艺术欣赏为主的信息化课堂两个教学模块。这种分类设置的课程模块应充分体现出公共艺术课程综合性与专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6]。
1.优化教学理念,唤醒学生的审美情趣。优化教学理念的关键点在于以人为本。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兴趣点应是教学的出发点,感兴趣是激发学习动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最好的老师。在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中,应创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去自行选择公共艺术课程的条件,同时,教师应在充分重视学生兴趣及专业需要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课上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实践项目,这是保有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其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审美情趣。在喜爱和感动中升华共鸣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淡化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心灵涤荡、情操陶冶、情感升华是艺术教育的魅力。
2.优化美育场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优化美育场域的关键点在于考虑专业特性和学生个性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的独特性。可以考虑两个落脚点,其一:摒弃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块白板、一幅画架、一种乐器的原始教学方式,采用直观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营造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强化艺术感知,提升艺术体验与鉴赏能力。其二:学校需注重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可通过结合所在地域教育资源优势、地域风情、地域特色文化及特色遗址建筑等审美亮点开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和创作,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优化教学内容的关键点在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两条主线入手,其一:高校可以创设“三阶段”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一阶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开设16学时的全院限选课,介绍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历史沿革,培养学生感受美的基本能力。第二阶段,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开设16-24学时包括《交响音乐欣赏》《民间艺术欣赏》《世界现代设计史》《影视评论》《现代艺术评论》《新媒体制作》等内容的供学生任意自由选择的选修课程,提升学生鉴赏美的基本能力。第三阶段,开设16学时的《视听艺术》《艺术与科技》《艺术实践》等专业选修课,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其二: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开设“国乐”“国画”“国礼”“国韵”“国风”五方面“大美中国”的艺术鉴赏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可以开设《山海文化》《城市文化》《非遗文化》《中式美的艺术》等课程,在欣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爱国情怀,进一步构建“课内外联通、产学研贯通”的协同育人机制,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富有灵性,启发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同时,更大限度地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