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存 曹海静 王文博
(沧州交通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表现与结晶,在历史、文化、艺术等众多方面均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大运河流经沧州200多公里,形成了极具沧州地域特色的技艺、曲艺、武术、杂技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文化是沧州六大文脉之一,沧州大运河文化展现给世人的是一幅具有豪爽、苍凉、悲壮韵味的历史画卷,远近闻名的沧州“武术戏”“木板大鼓”和沧州人的侠义豪爽之风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特点[1]。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本文深入探讨了将其融入沧州地方高校美育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
大运河流经沧州境内,各路文化在此汇聚,并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使得沧州成为了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运河城市,形成了众多与大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曲、民俗活动等领域。传统技艺如剪纸、泥塑、面塑、雕刻、刺绣等,流传时间久远,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传统戏曲、音乐如沧州落子、武术戏、哈哈腔、皮影戏、评剧、西路梆子、南锣剧、木板大鼓等,历史悠久,在内容和曲调上地方特色浓郁,表演风格雄浑、豪爽、悲壮、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传统杂技如吴桥杂技,吴桥是中国杂技技艺的发祥地,吴桥杂技历史悠久,具有技艺精湛、技高艺绝等特点,表演形式精彩绝伦、令人叹服。
“大运河既是一条河,更代表了一种制度、一个知识体系和一种生活方式。运河及其流经的线性区域所孕育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形塑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一”。[2]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极高的艺术价值,它见证了沧州区域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变迁,反映了当地人民的劳动智慧和风俗习惯,对研究沧州地区社会和传统文化发展乃至河北燕赵文化发展,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均有重要意义。
大运河文化是沧州的文化名片,沧州上下各界历来重视对大运河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谓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从制度上保驾护航。
勘测调查。深入一线进行实地勘测调查,做好做细非遗文化相关数据普查工作,摸清底数、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相关数据、图像等进行整理、复原、分类和存储等,建立目录清单,避免遗漏[3]。
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非遗文化展览场馆,建设主题公园和相关景观文化带,与城市建设紧密融合。
宣传普及。举办非遗文化展览、演出、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依托现代技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渠道对公众宣传普及非遗文化相关知识,使民众都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工作之中。
扶植创新。加大对民间非遗技艺的保护和扶植,部分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都是靠口口相传留存下来的,存在传承断层、技艺流失等问题。为努力解决面临的问题,成立一批非遗技艺传习所、文化基地等,大力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加大扶植支持力度。
推动非遗文化与其他行业结合。不断探索、创新传承模式,使传统非遗文化与时俱进。如目前发展迅速的文旅融合,为非遗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示平台。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艰巨任务。美育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和规划美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如2015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年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2020年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各级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国家对美育教育的日益重视,美育教育课程在很多高校得以开设、普及和发展。沧州域内高校众多,美育教育的开展总体势头良好。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各个高校的美育教育课程发展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沧州高校美育教育发展有如下特点:
不同高校的美育教育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有些高校办校时间久远,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美育已经发展成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课程体系。不但将美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体系,而且辅以其他多种形式进行开展。教学内容涵盖艺术、文学、音乐、戏剧、书法等众多领域,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性,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活动也开展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可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有些高校由于条件所限,如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有限等,初期暂将美育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进行开设,供学生分学期选修。
师资力量是高校美育课程能否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些高校师资队伍较为完备,培养了一支专门教师骨干团队,教师队伍从年龄、职称和学缘背景等构成较为合理。而有些高校则存在师资力量不足、人员构成不合理等问题。
各个高校美育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绝大部分课程设计合理、内容新颖,质量较高,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参与程度;而少量课程则由于内容陈旧、质量不高,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未能达到美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目标。
有些高校已制定出一系列较为严谨、科学的美育管理、评估等规章制度,并成立了校级层面的美育管理机构,对全校美育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筹划。而有些高校在制度上还不够完备,有待进一步细化、提升和改进。
高校美育教育课程的评价和监督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有些高校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备、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如定期举办艺术作品展览、文艺汇演、开展主题活动、组织校园景观文化设计等实践活动。受条件所限,也有部分高校的评价体系形式较为单一,仍停留在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层面上,美育教育课程的多样性、实践性和学生参与程度未充分展现。
总体上,沧州高校美育教育课程正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日趋成熟与完善阶段,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诸多挑战。
近年来,沧州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大运河非遗之城”新名片,作为扎根于沧州的地方高校,其长远发展有赖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支持,与地方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地方高校担负着服务沧州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责任和功能,振兴和弘扬沧州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并为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传承发展助力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从此种层面上来说二者有机融合的意义十分重大。
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美育教育课程可以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对沧州地域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历史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理解与认知。
将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引入地方高校美育课程,使其走进课堂、走入青年学子脑中,可以让更多学生关注大运河非遗文化,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大运河非遗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
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其融入美育教育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和能力,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投身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学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要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青年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的精髓。”[4]为了贯彻国家美育政策精神,地方高校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从以下实施路径将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有机融入美育课程教学实践中。
结合沧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高校实际,组织专人编写美育教材,提取、凝练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精华部分,以专题内容形式写入教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在教学设计、案例讲解等环节主动融入大运河非遗文化进行展示。
建立师资目录,成立美育教育教学团队,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注意提升专任美育教师非遗文化艺术素养。适当聘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担任兼职美育教师,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力争打造一支由专任教师、知名社会专家、非遗传承人等构成的师资团队。
开设大运河非遗文化的专题系列讲座,邀请社会知名学者讲述其历史渊源、内涵特点、艺术价值等;定期举办与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相关的主题艺术展览,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等走进校园,与学生近距离交流,使学生了解其传承与发展现状等。笔者所在高校艺术学院就曾主办剪纸、绘画展览活动并邀请渤海渔村剪纸传承人和烙画文化传承人走进校园,现场展示作品和技艺,并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创作,亲身体验非遗文化之美。也有其他沧州高校与博物馆等联合举办运河非遗文化校园巡回展等活动。
成立艺术工作坊,遴选骨干教师担任指导老师,鼓励引导学生创新设计理念,将大运河非遗文化要素加入现代作品设计与创作中,让二者有机融合,不仅可以加深青年学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可以与时俱进,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时代特色,从而创作出一批富有沧州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例如笔者所在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就曾以沧州渤海渔村文化为素材拍摄专题片作为毕业设计作品,以传承人视角讲述渤海渔村生活,反映渤海渔村百姓生活变化与历史的变迁;也有学生选取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元素为当地拍摄城市宣传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还有为沧州本土企业设计蕴含大运河非遗文化特征的企业品牌与标志,设计系列文创产品等等。这些案例都是二者有机融合的成功案例。组建音乐剧社,把沧州大运河非遗音乐、戏曲元素融入日常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学生进行改编、创作,组织学生参与民间非遗音乐、戏剧的展演活动,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大运河非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条件具备的高校可以申请建立大运河文化研究基地,专门从事大运河文化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美育教育和其他相关学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申请相关重大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成果转化为沧州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供服务。
与沧州域内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各类大运河非遗文化传习所等建立合作关系,将其作为实践基地,强化合作协同育人,为学生搭建学习、实践的平台。位于沧州的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是中国大运河沿线规模最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地。馆内汇聚了大运河流域沿线各省市的非遗精华,其中以“一船明月过沧州”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风貌,是学生了解和学习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基地。高校还可以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运河非遗文化传习所,近距离聆听传承人讲述非遗传承故事,观摩非遗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鼓励师生走出去,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组织举办的有关大运河非遗文化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吸收借鉴先进传承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
总之,将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可以丰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与沧州区域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为美育教育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与方向。另一方面,沧州大运河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课堂,也为其自身传承和发展创设了新的传播形式、空间与路径。二者的融合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