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里的盐

2023-02-21 17:52莫测
书屋 2023年2期
关键词:梦溪笔谈沈括盐井

莫测

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有几篇文章说到盐,如《盐南风》《盐品》和《巫咸河》《盐井雨盘》。沈括何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说盐呢?

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还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在中国古代,许多战事都是因盐而起,所以有“得盐者得天下”之说。

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科技和文化最发达的时代,盐业更是如日中天,按沈括所述,河北、福建、陕西等中国大多数地区都有了采盐术,其中川南的“卓筒井”采盐术最为先进,那一带有盐井數千口、盐灶房上百家。作为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关注科学就理所当然了。不仅沈括浓墨重彩地记录了盐,苏东坡的《蜀盐说》和文同的《丹渊集》等,也大书特书了盐,并为卓筒井的历史和地位留下了不可辩驳的依据。

那么,对人们见惯不惊的盐,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到底说了些什么呢?

沈括从盐产生的角度出发,把盐分为海盐、颗盐、井盐、崖盐等,把之前史书上提到的几十种盐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归纳分类。因为此分类定义准确、科学而成了后来相关专家的共识。

沈括说,盐“卤色正赤”。那么盐为何是“赤”色的呢?他没有解释。当地人认为那“赤”色是“蚩尤血”,显然,那是神话。准确地说,是盐水中的碘、泥沙、铁质等混杂所致。所以,那“赤”色呈泥红色,或桃红色。在茶马古道澜沧江上那红盐,就是那样形成的。反之,没有了那些混杂物,就是今天市面上普遍见到的白盐了。但是,不论红盐还是白盐,其作用和价值大同小异。

陵州的盐井,与都江堰的广都盐井一样,是典型的“大口浅井”,掘井技术远远落后于大英的“卓筒井”。沈括说,陵州的盐井中“阴气袭人,入者辄死”。那“阴气”到底是一种什么“气”呢?应该是沼气,或二氧化碳等。而“卓筒井”是“凿地植竹”的“小口深井”,掘井人不需要进入井中作业,即便有“阴气”,也不会“辄死”。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税种的盐税,一直是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经济来源。民国时期,盐税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大支柱之一。1937年,所收盐税占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九。“盐岁自抄三百万,供河北边籴,其他皆给本处经费而已”,说的就是收盐税的事。即每年从盐税中取三百万缗,供边防地区买粮,其他地区的盐税都给本地政府使用。其实,这只是桌面上的事。私下里,相当一部分盐税被贪官污吏中饱私囊。

《梦溪笔谈》关于盐的记述,不论是盐池还是盐井都是粗线条的,如果要更详细地了解生产盐的工具和工艺,还得看《蜀盐说》。不过,在沈括那个时代,《梦溪笔谈》能够著成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更何况苏东坡生长、生活于采盐技术高度发达的四川,而沈括却生活于采盐术相对简单的江浙。

猜你喜欢
梦溪笔谈沈括盐井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沈括的登山包
沈括与《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甲子纳音”构造方法的数学分析
沈括:一个通才的治水路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
20世纪以来《梦溪笔谈》语言研究综述
叩访盐井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