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彬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我国的陶瓷源远流长,被誉为陶瓷文明的摇篮。中国陶瓷文明源远流长,见证了历朝历代的兴衰更迭,呈现了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审美意趣,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从新石器时代至今,中国陶瓷走过了一条漫长却绚烂的锦绣之路。邢白瓷就是这锦绣之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邢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邢窑白瓷的创造突破了从商代开始青瓷统治世界的格局,构成了以越窑为典型代表的南方青瓷与以邢窑为典型代表的北方白瓷两大体系,在我国陶器史上创造了“南青北白”的新格局,在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光辉作用。
考古资料调查证实,邢窑起烧于南北朝晚期,衰于五朝,终于元代,烧造技术时间共延续了九百余年。
北朝时以青瓷为主,工匠们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工艺,选用含铁量较低的原料,烧制出白胎青瓷,后继续对胎釉原料的含铁量进行降低和控制,创造出早期白瓷,奠定了白瓷在隋以后的大发展。
隋朝时,人们开始用化妆土来装饰胎体,后进一步用白黏土制胎,制作粗白瓷。隋朝瓷器尤其是白瓷生产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大业4年(608年)李训墓、大业六年(610年)姬威墓和安阳开皇十四年(594年)的张威墓葬中,分别发现了很多白瓷。这些白瓷质地都很好,且胎质白,釉色比较光润,但几乎没有南北朝白瓷泛青或闪黄的痕迹。内丘邢窑隋代窑址发现的大量白瓷精品,胎质洁白,胎薄,半透明度,釉色纯净莹润。”[1]
唐代,邢窑达到极盛时期,陶瓷品质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标准,制瓷技术更加完善,进贡朝廷,并远销国外。此时的细白瓷,胎质坚硬细致,釉彩纯净明亮。“邢瓷类银、似雪”“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2]。这些都是对这一时期邢窑白瓷的肯定。
图一 邢窑白釉罐(故宫博物院官网,邢窑出土)
因为战乱与制瓷原料的减少,从唐末五代起,邢窑烧瓷开始趋向衰退,烧造最多的是一些粗白瓷,胎体粗大松散,胎色也较差。制造技术和邢窑细白瓷比要逊色得多。同时这一时期与之相邻的定窑发展迅速,邢窑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邢窑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各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和多姿多彩的人文风俗,都赋予了邢窑深厚的艺术内涵和人文意义。隋代短暂的统一与兴盛,带给了邢窑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唐代数百年的太平盛世,也为邢窑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历史滋养与动力。北宋时,虽然我国的政局相对稳定,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起来,随着临近的定窑和磁州窑的兴起,邢窑倾颓已成定局。尽管如此,邢瓷依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
白瓷的烧造技术难度远远超于青瓷。但邢窑工匠们在生产实践中却勇于革新,成功地创烧了白瓷,并进一步探索和革新粗白瓷的烧造,生产了大量细白瓷;唐代的邢窑白瓷,烧造温度最高。据科研部门测定,邢白瓷瓷体烧造温度普遍在1 320 ℃左右,部分样品高达1 380 ℃。陶瓷烧造技术温度的提高是中国陶瓷烧造技术水平提高的一种明显表现,在漫长而连续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邢窑工匠陆续解决了许多重要技术难题,包括烧造高温的窑炉构造、建窑材料、烧窑管理技术等,由此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高温烧造工艺技术系统。其次,邢窑白瓷胎釉温度结合得恰到好处,釉彩细致、平整、光亮,没有流釉、裂釉的问题,这也是当时中国其他窑口的白瓷所不能做到的。其奥秘在于,将氧化镁和五氧化二磷带入了传统的石灰釉中,二者结合可以降低流釉,从而防止釉面裂纹,含有氧化镁的石灰釉则富有乳浊感,能够掩盖胎体缺陷,衬托得瓷胎也更为洁净;邢窑在早期采用了匣钵来装烧瓷器制品。利用匣钵烧造陶瓷时,一般采用一匣一坯或一匣多坯。利用匣钵装烧,产品中间可叠放,并码成一定高的匣钵柱,合理利用窑室空间,在降低消耗的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率。继邢窑以后,中国的陶瓷制造技艺历经近一千年的发展,早已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而邢窑所独创的匣钵形式,尤其是匣钵实用功能的创新理念,迄今仍被中国陶瓷生产所普遍采用。因此可以说,匣钵的开发与应用,是中国邢窑前辈们的又一次伟大创举。
陶瓷制品是实用物品,同时也是艺术品。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都充分吸收了时代的特点,受到了时代的熏陶。
邢窑所产白瓷胎体坚实细腻,釉色莹润、白中泛青;瓷器造型饱满宽阔,给人以英武雄浑之感。邢窑的刻花、划花、印花为主要装饰手段,开启了中国白瓷装饰美术的滥觞。邢窑工匠所塑造的雕塑制品、俑和动物栩栩如生,充满生趣。各式各样的实用器物,手工成型,色彩斑斓,各具特色,所创烧的多种颜色釉制品,丰富和提高了邢窑陶器的艺术感染力。
图二 邢窑白釉双鱼穿戴壶 (河北博物院官网,邢窑出土)
图三 丰泽园小区M4
陶瓷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部分,陶瓷制造过程中,每一环节都生动地反映着我国人民在科学技术上创新的成果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门美术,还是一门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显示出了浓郁的中国地方民俗文化特色,也广泛地体现着中国民众的社会生活以及审美意趣。
唐朝时,文化氛围多元、开放与包容,兼容并蓄。丝绸之路畅通繁荣,商业贸易如火如荼,唐朝通过丝绸之路加强了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同时,同周边少数民族有着良好的关系,其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产生影响,于是,陶瓷吸收其优点,在造型装饰上表现出来。
北宋时,由于河北地区处在北宋北部边境地区、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界处,汉文化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渗透影响,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使得邢窑瓷的装饰造型呈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
泽丰园宋墓发现的M4(图三、图四)塔式罐的装饰纹样,在器身下腹部贴刻中的士庶(图四),外形比较高大,头部朝左,头顶束巾,左手在胸前抓着管状物,右手向上弯曲,手放在管状物体中,左腿上升,右腿直立,衣角飞扬。他穿着圆领紧身裤袜,腰间系着皮带,裹着腿,就像契丹的衣服和礼服[3]。
第一层器座贴塑中有鹿与狮子,鹿的形态在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造型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含义。狮子的数量稀有,也被人为赋予了某些特征,如身份、权势和金钱等,因而在民俗领域又被认为是能够带来吉祥的瑞兽。鹿与狮子的造型运用主要在于纹饰点缀上,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体现。
中国陶瓷发展史辉煌且漫长,邢白瓷虽然有着特别的地位,但由于国内窑口数量众多,以及对毗邻的磁州窑和定窑的大量考古研究,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邢窑转移开来。此外,本地对其研究和保护不足,虽然近几年国家开始逐步加强对邢窑的保护和重视,但是由于整体缺少邢瓷的文化环境氛围,当地人对邢窑文化的了解都不充分。
要重视和保护邢台古窑址、历史遗留的邢瓷制品、老一辈手工艺者、文学宝库和现有的民间制瓷技术,集中专家力量,有计划地恢复邢瓷生产,同时培育邢瓷文化的传承人。
1.建设邢瓷文化产业园
以邢窑遗址为基础,建设多元组合、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乃至世界知名的邢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邢窑,还能在此基础上发展文化经济,吸引多元文化,创新邢瓷文化,形成保护、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
2.恢复白瓷烧制技艺
“邢白瓷”的诞生地,具有恢复和弘扬邢白瓷烧造技术的责任与义务。广大工匠们不曾放弃、不懈努力,使这个几近消失的文化获得了重生。
多年来广大工匠他们都不懈地致力于恢复邢窑传统工艺。不仅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实物和考古资料,在研究陶瓷的原料、配方及烧制工艺除此之外,还向景德镇的老师请教学习,经过长期、多次的试验,终于烧制出仿邢白瓷。
3.加大宣传力度,加深民众认知
邢窑作为邢台的特色文化,应该重视其宣传,提高邢窑在当地的知名度。当今社会网络四通八达,这为邢窑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
政府更应该为其宣传作出努力,例如在城市文化建设规划中设计增加邢瓷文化,让邢窑文化悄无声息地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也可以通过书籍、杂志、媒体等方式,大力弘扬瓷器文化,普及瓷器知识。这样必将有助于瓷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图四 塔式罐器身及贴塑展开局部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1.开设地方特色陶瓷文化课程
基于邢台地区独特的陶艺文化底蕴,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资源与资料,开展富有本地特点的陶艺文化教学,当地特有的陶瓷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为课程开发和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开发丰富多彩的地方陶瓷文化课程,也可以为学校教育开辟一个历史文化的新天地,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自觉地传承地方文化,让这座城市与它的文化底蕴得以长久流传。
2.开展白瓷工艺传承与创作培训
举办邢窑陶艺技艺及公益文化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势必要先普及邢窑历史文化,帮助大家了解我们引以为傲的邢窑陶艺烧制技艺,并由专任老师指导陶艺制作。通过培训班教育,深化人们对邢瓷文化的了解,使其在陶瓷制作过程中体会邢瓷的魅力,为邢瓷创新发展制造新的机遇。
对邢窑白瓷的发展及其文化内涵的探索,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邢瓷,本文以此为研究基础,希望为宣传和保护邢窑白瓷文化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