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介入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提升探究
——基于PAC理论

2023-02-20 22:38邓桃樱余承海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状态理论

邓桃樱 余承海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视障群体由于视力缺陷使他们在认知状态、个人感受和适应社会环境等方面相比其他弱势群体存在更大的困难。据中国残联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21%。根据中国盲人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视力残疾人约有1700 万人,每年会新增盲人大约45 万,低视力者135 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1 个盲人,3 个低视力者。①参见凌亢等:《残疾人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报告(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年,第22页。如此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视障群体的生存状况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正因为视障少年属于弱势群体,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往往更加努力,试图使自己成为一个“正常人”。亨特(Hunt,1966)在其论文集《污名:残障的体验》(Stigma:The Experience of Disability)中指出,残障问题不仅在于功能的伤残及其对于我们个人角度的效应,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与那些‘正常人’的关系。②参见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0页。许多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家长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美国心理学家朱迪丝·哈里斯(Judith Harris)却对此提出了挑战性的观点,她指出青少年成长中真正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环境因素是同辈群体。③参见朱迪斯·哈里斯:《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张庆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第8页。本文尝试由社会工作者介入,根据PAC理论对我国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展开讨论,试图为提升视障少年的横向沟通能力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促进视障少年积极健康成长。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视障者

视障者即有视力障碍的患者也称视力残疾者,包括盲和低视力两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或视野缩小,通过手术、药物或常规屈光矫正不能恢复或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给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①参见李迎生:《社会工作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2页。

(二)PAC理论

PAC理论又称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格结构分析理论等,由加拿大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于1964 年在《人间游戏》(Game People Play)一书中提出。他在传统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加以改进提升,创立了PAC人格结构分析理论,并将其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用于个人成长和生活引领,从而帮助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即“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伯恩取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三者的首字母,将该理论简称为PAC 理论。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相互发生作用,且因个人所处环境场合不同,使每种状态的反应程度也不同。②参见艾瑞克·伯恩:《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田国秀、曾静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3页。

PAC理论的核心要义有:“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一是抚育性的父母(Nurturing parent ego state,简称NP)。抚育性的父母会同时存在权威判断和不合理溺爱的情况;二是批评性的父母(Critical parent ego state,简称CP)。批评性的父母会批评指正自己或他人,带有偏执型性格。“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表现为个体注重事实依据和善于客观理智地分析问题,这是最理想的沟通状态。“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表现形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然的儿童(Free child ego state,简称FC)。自然的儿童表现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其受喜怒哀乐直观的支配,且有需求时希望立即得到满足;二是适应的儿童(Adapted child ego state,简称AC)。适应的儿童表现为会内化自己FC 的一面,同时,受其身边权威人物(父母或长辈)的影响和教导后做出对事物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需要。③参见吕勤:《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一种人际交往分析工具》,《青年研究》2000年第10期。

二、基于PAC 理论的视障少年横向沟通存在的问题

视障少年横向沟通的实质是视障少年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人际交往。在沟通过程中,互动的每个人用父母、成人、儿童中的自我状态在发出刺激和做出回应,因此,沟通过程一直处于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互动沟通结构中。基于PAC理论,沟通分析的基本人性观和哲学假设是“我好,你好”,由此使个体能充分意识到“我很重要,你也很重要”,从而使个体能更好地剖析并认识自我和他人,提高自身妥善处理与自我关系、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并最终达成改变的发生。④参见哈里斯:《沟通分析的理论与实务——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林丹华、周司丽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6页。根据PAC 理论,其内在心理弹性因素即可包括CP、NP、AA、AC、FC 五种心理状态,同时根据交往模式可以将PAC交互模式着重分为平行型交往、交叉型交往和隐匿型交往。

(一)视障少年在平行型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平行型交往也称为互应式、互补式交往。它符合人们正常的人际沟通,同时它也是人们在沟通中期待的交往模式,即信息接收方的反应满足了信息输出方的预期,从而使沟通顺利地进行,通过对话沟通,达至沟通目的。①参见杨持光等:《民警执法心态及其调适训练研究——基于人格结构PAC分析理论视角》,《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平行型交往具体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对称交往,即P-P、A-A、C-C;二为不对称交往,即P-C、P-A、A-C。以下笔者以A-A、P-C、P-P三种交往类型举例进行分析。(1)A-A。如视障少年X 说:“你可以告诉我这个盲文书大致描述了什么吗?”视障少年Y说:“可以的,这本盲文书主要是说……”(2)P-C。如视障少年Z 说:“哎呀,你这样理解肯定是错误的,你应该……”视障少年X 说:“哦,好的,听你这么说,是我理解错误了。”(3)P-P。如视障少年X 说:“我今天一定要把这本盲文书读完。”视障少年Z说:“好!那你今天一定要读完这本书哦。”对称交往和不对称交往都可以使话题得以平和冷静地继续下去。在这些交往模式中最有效的方式是A-A沟通模式,即沟通双方以理性的成人自我状态发出问题并得到反馈,在这个模式中,双方都能冷静客观地分析和处理问题,从而更有利于问题高效率且合理地得到解决。

(二)视障少年在交叉型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交叉型交往即当平行型交往标准被违背时,就会发生交叉型交往。即当信息输出方并没有得到来自信息接收方的期待反应时,沟通出现障碍,双方交流的失败引起非期待的情况,从而导致沟通中断。交叉型交往包括四种模式:PC-PC、CP-CP、PC-AA、CP-AA。以下笔者以CP-CP、PC-AA两种交往类型举例进行分析。(1)CP-CP。视障少年X 说:“你在班级的工作做得很不好,我很不满意。”视障少年Y 说:“你不满意就不满意吧,我不干了。”(2)PC-AA。视障少年Y说:“你上次都把我们的聚会搞砸了,这次还想参加?”视障少年Z 说:“上次的聚会搞砸是我的错,对不起,这次我一定好好参加聚会。”由此也可以看出,交叉型交往是矛盾关系,且继续这个交往模式还可能造成新的人际矛盾和冲突,这是一种带有负能量的人际沟通模式,它不仅使原有的表达得不到理解,而且也使沟通目的破碎。

(三)视障少年在隐匿型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隐匿型交往包含了两个以上的自我状态参与活动,它属于不流于表面、融合情感,更为复杂、更为内心层面的交往模式。一般说来,它是含有陷阱的交往,即交流双方的热情参与可能隐藏着一些精巧设计的策略。交流双方需要跳过语言的表面内容而能理解到深层次的内涵,领悟他人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例如两个人本来相约出去吃饭,视障少年X 说:“今天天气好冷啊。”视障少年Y就会说:“那就不出去吃饭了吧,在学校吃吧。”两个相互熟悉的人能通过简单的话语推测出对方内心想要表达的意思。且在隐匿型交往中,沟通双方可能字面表达的是友好温柔的话语,但其隐匿的内在涵义却可能是与外在表达相反的甚至是“笑里藏刀”带有敌意的内容。因此,在隐匿型交往中,视障少年更需要透过情感、主观意识,自我积极的思考话语背后的真正涵义,这是一个复杂多变、令人十分难以琢磨的交往模式。

三、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不足的PAC归因

视障少年作为残疾人群体的一部分,本就受到生理、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困扰。黄柏芳对浙江盲校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测验结果显示,盲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敌对,同时还进一步发现盲生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②参见黄柏芳:《浙江省盲人学校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3期。因此,社会工作者更应深入研究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不足的归因,尽可能延缓盲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视障少年与他人在沟通过程中,由于不能有力的利用“眼睛”这一重要信息获取渠道,导致在沟通中输出方带有的面部语言和肢体语言并不能被视障少年知悉领会。即视障少年对信息的不准确获取与接收,导致其难以形成对事物清晰明了、十分完整的概念,进而使交流双方在信息接收与输出方面都会出现情感和行为的偏差,从而出现沟通能力不足,最终导致难以达到沟通双方预期的沟通效果。对于沟通能力不足这一问题,其PAC归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视障少年自我状态定位中A状态缺席

这一因素是指视障少年双方在沟通过程中,一方不能准确理解另一方话语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使其出现自我状态定位不正确的问题,导致双方C 状态或P 状态占领了高位,成人理性的A 状态缺席。在双方沟通过程中,有时C状态占主导地位,视障少年以“我不在乎,我没想法,你找别人吧”式的态度揶揄输出方。有时P 状态占主导地位,视障少年以“你这样做就是错误,你好笨”式的回答浇灭对方的沟通热情,这使得双方都在沟通对话中出现了不对称式回应以至于沟通效果大打折扣或出现不正确判断。且在C 或P 状态占主导地位的沟通过程中,其会诱发视障少年双方在交叉型沟通中产生更多不利的对话,从而导致此对话结果是负面的或再次出现新的问题。

有时视障少年状态定位不准确也会出现在隐匿型交往中,即沟通双方并没有意会到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在本质涵义。例如,视障少年X想表达的内心涵义是我不想去视障小组会了,并希望视障少年Y和他一起不去,于是他在隐匿型对话中表达:“要不我们还是不要去小组会了”,视障少年Y 并没有理解到他的内心意思而是回答了“不行,得去”,沟通结果并没有达到视障少年X的预期,即沟通失败。除此之外,在沟通过程中,视障少年自我状态定位中A状态缺席,还会引发沟通双方不恰当的理解,从而使另一方的自我状态定位也出现错误,进而造成沟通双方都没有在A-A模式下进行对话,最终导致沟通的中断或沟通冲突的发生。

(二)视障少年在横向沟通中认同缺场与认知失序

视障少年由于在诸多方面与正常少年存在差异,比如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等较一般正常人更为薄弱一些,也因此更容易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状况,这也增加了视障少年对他人的防范心态、不信任感和自我安全感的缺失。同时,由于视障少年对外界的感知大多凭借听觉和触觉,这导致视障少年参与的沟通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沟通过程,主要是因为有时视障少年在沟通过程中以惯性认知相信了自身感受到的片面偏差信息,从而导致认同缺场和认知失序的问题。

视障少年因受到强大、鲜活的早年经验的影响,他们形成了内在的、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世界,从而塑造了每个视障少年对世界的独特看法。比如,在他人对自己表达的是A状态时,视障少年将他人的表达意会成P 状态居高临下的话语,自己又输出C 状态表达回应,从而在横向沟通中双方都出现负能量的情绪性表达,这就造成了交叉型的沟通不当,最终导致沟通失败。同时,这也进一步导致视障少年与横向群体在沟通过程中不具有尊重与平和的心态,其亦不利于视障少年对团队协作的理解,造成视障少年品德素养、科学素养和身心素养的发展失衡趋向。

(三)视障少年自我状态转换中心态结构僵化与退行

心态结构僵化即在沟通过程中视障少年双方或一方不能因地制宜地转换自己的心态,而且是固守某一种心态不变。①参见段鲁玉:《基于PAC理论的高校学生组织内外部沟通——以高校学生会为例》,《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16期。由于每个视障少年所拥有的人生经验不一样,因而有着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其对事物有不一样的认知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视障少年在面对事物变化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过往认知进行自我状态定义。比如,视障少年X认为视障少年Y家庭情况和身体状态比他差,对视障少年Y产生一种P 状态的对话,有时是NP 模式话语,“我帮你把这件事做了吧,你不喜欢就不去了”这样带有溺爱性的话语;有时是CP模式话语,“你的盲文绘本读的也太少了吧,你一点都不如我”这样带有批评性的话语。而视障少年Y被动地接收到NP或CP模式后,自己也会以交叉型沟通的方式对视障少年X进行回应。

除此之外,比较常见的心态结构僵化是急于想要表达自己意见,即视障少年沟通一方总把自己当主导者,其说话方式也总是受到P 状态的延伸即以长辈式姿态说话,这导致视障少年另一方对谈话内容感到反感甚至是一点不想和其再进行谈话沟通,从而出现退行化C 状态。由此可以看出,视障少年自我状态转换中心态结构的僵态和退行忽视了沟通双方心态的变通,给沟通双方都带来了沟通目的的不确定性和引发沟通冲突的可能性。

四、社会工作者介入基于PAC 理论的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提升策略

(一)基于A-A沟通模式的心理赋能

基弗在研究心理赋能问题中指出,赋能是一项持久的承诺和能力,可以被称为“参与能力”,参与能力同时也与个人态度相关,这意味着需建立自我作为自己故事的主体。他认为没有什么比个人有意识和有效地参与塑造他们日常生活的无数系统和动态的能力更能从根本上预防问题。①See Kieffer C.H,“Citizen empowerment: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Prevention in Human Services,1984,pp.29-36.齐默尔曼认为,心理赋能可以笼统地描述为个人能力感、渴望和愿意在公共领域采取行动之间的联系,而参与是心理赋能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因为参与者可以获得组织人员的经验,确定资源,并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这有助于个人感到更多的满足和更少的疏远,促进其个人成长。②See Zimmerman M.A,“Citizen participation,perceive control,and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8,pp.727-746.

因此,社会工作者应对视障少年基于A-A沟通模式的心理赋能,培养其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举办视障少年沟通活动,利用圆桌会议等方式,为其建立视障少年沟通平台,激发视障少年横向群体的互动兴趣和默契度。其次,社会工作者需要多鼓励视障少年在横向沟通中多以A自我状态进行交流。再次,视障少年一方还需引导沟通中的另一方也进入A自我状态,因为A状态的刺激多会受到接收方A状态的回应,从而有利于双方建立A-A沟通模式,这可以有效避免人际交往冲突,进而保持沟通状态的持续进行。③参见刘晓华:《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研究——基于人际交往理论视域》,《职教论坛》2016年第5期。最后,社会工作者介入组织视障少年参与有意义的沟通活动,增加视障少年横向群体间的沟通交流,使其了解什么是平行型沟通和如何保持平行型沟通。

尽管有时视障少年在沟通中进行的是不对称交往,但是由于双方收到的刺激和反应是符合对方期待的,这仍旧可以保证沟通过程和目的的达成。且通过活动,视障少年沟通双方产生的交叉型沟通和隐匿型沟通问题也能立刻得到解决,他们也能在活动中了解和熟悉使用AA沟通模式,这增加了视障少年自己主动积极地融入友爱集体氛围的概率。视障少年对A-A沟通模式的使用也可以减少其情绪化的心理波动,使其心理进一步得到赋能,这有利于视障少年平行型交往模式的发展,同时,这对促进友好型视障少年横向群体的建立和促进视障少年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基于PAC 理论的场景化培训与情境模拟

视障少年横向沟通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从其个体自身入手,例如社会工作者介入对视障少年PAC理论知识的场景化培训和情境模拟。以PAC理论为基础,通过案例情境模拟,视障少年在真实任务导向的情境空间中能获得情感交融,在互动讨论中能激发其灵感和观点,在任务驱动下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以产生立体式切身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视障少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①参见谢晓专:《案例教学法的升华:案例教学与情景模拟的融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第1期。

在盲校中或者在普校中,社会工作者应对视障少年进行PAC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式的系统培训。例如,通过盲文绘本培训PAC 理论、视障少年对PAC理论实际运用模拟、利用电视媒体情境模拟等手段,使视障少年在情景模拟中进一步深化PAC理论知识,并区分什么是PAC理论以及自己在与他人沟通时是处于何种自我状态下,从而使其可以辨别出与他人对话时他人是什么心理状态,并且,‘我’应该如何以A自我状态进行最优模式的回答。社会工作者介入视障少年小组活动,通过盲文绘本学习PAC理论,并在小组活动中模拟训练视障少年横向群体对话,从而使视障少年对PAC理论熟知并可以灵活运用。

除此之外,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电视媒体设备寻找一些视障少年可利用的横向沟通练习的剧本进行情境模拟练习。虽然电视媒体是视听兼备的媒体,但伯科维茨(Berkowitz,1979)等人研究发现视障者看电视的次数几乎和视力健全者一样多。且在研究中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明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看电视使得电视媒体对他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②See CroninB J,King S R,“The development of descriptive video service,”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Blindness,1990,pp.503-506.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鼓励视障少年在电视媒体等更大范围更多变情境下使用PAC沟通理论,使其在情境沟通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视障少年双方重视双向沟通的情况下,进而指导视障少年在横向沟通中高效运用A-A模式走出交叉型沟通,破除冲突,以正确的理解和表达回应他人的期待,最终达成沟通目的。

(三)基于PAC理论的实践重构

实践是重构经验结构的唯一标准。在沟通实践过程中,为预防和避免视障少年心态结构的僵化与退行,社会工作者需帮助视障少年灵活运用PAC理论。在横向群体沟通中,心态故步自封僵化在PAC自我状态中的任意一种的实际操作都是不正确的,无论是以P 状态高傲的家长状态,还是理性的难以通人情的A 状态,或者是感性用事、任性的C状态。因此,视障少年需要动态性重构PAC中的任一种自我状态或是综合运用三种自我状态以应对对话,通过自我状态的分析方法重构沟通中自身和他人所处的状态,从而增强他们在人际互动中的自主权和影响力,进而正面审视和正确评价自我状态,洞察交往对象。

首先,社会工作者应帮助视障少年多维度构建PAC应用环境。鼓励视障少年积极参与真实境况下的校园或社区活动,以增加视障少年对PAC理论的实际运用经验,提高视障少年的社会认可度和接纳能力,帮助视障少年提高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扩大社交圈子,最终提升其PAC 实践重构能力。以此促进视障少年正确、科学地改善自身与他人的沟通状况,从而优化自身人格状态,树立其积极向上的待人处事态度,提升个人与他人的横向沟通能力乃至是人际交往能力,从源头上防止交叉型交往矛盾的出现。

其次,社会工作者应帮助视障少年以变应变,因地、因时、因事制宜,跟随交流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调整自我状态,以保证双方沟通的顺利进行。例如,在视障少年横向沟通最初,大多需要视障少年以C状态帮助拉进横向群体间的距离,在对话中直截了当的夸奖对方。在横向群体中经过进一步互相的交流和相处后,视障少年可以对他人采取有条件的肯定,例如,在他人帮助了自己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感谢和表扬。

再次,视障少年也可以把C 状态与P 状态结合起来,既有C状态可爱纯真的一面,又有P 状态严肃权威的一面,以进一步优化人格特点。例如,在他人与自己的表达观点或意见不合时,视障少年不急于以P 状态示威表明立场,而先以C状态示弱吸引他人的注意、削弱沟通双方不愉快交流的可能性,再调动P 状态表明自身观点,展现出严肃、权威的一面,以综合性的人格特点实践PAC理论,从而进一步优化发展人格状态。

最后,社会工作者帮助视障少年在PAC理论的动态实践重构运用下,善于自我调节、整合自己的心理状态,促进其自身心态定位的灵活转换。使其在面对横向沟通挑战与困境时,自身心理状态和沟通行为能够适应当前的环境和氛围,增加其正向沟通的成效性并增进其与同辈群体的信任感和互动频率。制止自身出现心态结构僵化与退行,从而使沟通顺利进行,最终达至沟通目标。

除此之外,在信息平等、多元化的时代,视障少年在获取提升沟通能力、培养独立能力或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化等方面的信息条件是远远难以满足的。浙江省图书馆专门设立了盲人阅览室,同时为盲人读者提供了多种借阅服务方式,但是前来办理借阅证的只有五十五人。①参见刘磊、杨枫:《我国公共图书馆盲人服务体系发展构想》,《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4期。这也是视障少年群体难以高效获得促进个人成长资料的因素。这也表明,我们还需要扩大盲文读物的发行量,同时也应有更多广阔的渠道使视障少年可以获取到更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信息资源。

美国设计师普罗斯曾经说过:“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②参见叶黎君:《促进残障儿童沟通能力发展的小学导视系统研究》,《装饰》2014年第2期。人性化的功能开发和渠道开拓同时也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推动。少年是激情澎湃,蓬勃发展的时期,我们希望作为视障群体的他们能拥有更丰富更优待的服务体系,不仅在横向沟通能力提升方面,而且是在促进视障少年人生健康、乐观发展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状态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状态联想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