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文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我国农林产业的基础地位不断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既具有农林专业知识和技能,又真正懂农村的现代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但是,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课程内容与“三农”结合度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不能有效适应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笔者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农村现代化需求,为农村产业发展培养新型复合人才。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会管理、懂技术、能创新的各类人才,而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正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不仅需要经济学、管理学、农学和社会学等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的支持,而且需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并能长期致力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因此,为了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需要,农林高校应积极对接农村基层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掌握农林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三农”情怀,使其能真正树立兴农信念、具备事农本事、蕴含亲农情感,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农业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现代化的达成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各环节和休闲旅游领域进行资源整合。这就要求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上,要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农业学科的综合化,使学生能结合自身所学服务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构建,“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产业链运营”[1]。同时,高校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农林经济市场进行调研、分析、预测,帮助农林产品实现规模化经营,进而有效增强农林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林高校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类人才应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资源影响着农村产业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其中,专业化人才决定了农村产业融合与发展的深度,而复合型人才则进一步推动了产业融合的进程,并影响着产业融合的广度。在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农业建设成效显著。这就要求在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高校不仅要给学生教授农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教授信息技术以及网络营销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为了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需要,农林高校要加强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使其成为既掌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能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是农村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三农”建设及农林业创新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但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还存在人才培养理念相对滞后、实践教学欠缺、课程内容与“三农”结合度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问题,导致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部分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生农林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传授,但又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不愿意深入农村基层,甚至出现了跨专业就业;部分学生虽然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但缺少创新思维与能力。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相对落后,学生对真实的农业农村缺乏深刻认识,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以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主要目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农业产业的基础性地位不断提高,行业内对专业领域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日益高涨。”[2]目前,在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中,部分农林高校已经开始重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设置了具有差异性的实践项目,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受经费投入及利益诉求差异的影响,农林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较为松散,企业参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识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深入农村基层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很难全面了解“三农”,也难以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真正运用于农村经济管理实践。
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但在部分农林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课程内容与“三农”结合度较低。根据课程内容分类,农林高校通常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工具类课程三部分。课程内容更新缓慢,且与服务“三农”的扶贫开发、智慧农业、消费与安全、农产品营销、农村老年群体保障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当前热点问题联系不够紧密。同时,课程内容与学校所服务的区域农业联系不紧密,使得所培养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与“三农”需求不相匹配。
乡村振兴背景下,复合型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的支持。一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业务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为农服务意识的教师队伍,是保障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农林院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老师们虽然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农林经济管理的实践经验。这样,教师不仅难以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进行有效指导,而且也会削弱学生投身农村经济管理实践的积极性。此外,农林高校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数量有限,且部分教师对农林经济管理前沿知识缺乏了解,对国家农业脉象的把握不足。这些都制约了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应更新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丰富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农林高校要积极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改变过去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提升而忽视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一方面,农林高校要带领学生走进农村,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农情,加深学生对农村基层实践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振兴农村的坚定信念,以服务农村为荣,愿意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创业教育,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传授农林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掌握实践经验之外,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农村基层实践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有效应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需求。
为适应乡村振兴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新要求,高校要进一步优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实践教学,不断拓宽实践教学途径。首先,高校应加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学生能在基地学到农林经济管理的实践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灵活解决农林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高校在建设实践基地时应主动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及其未来需求走向,结合专业特点,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使企业能积极参与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再次,高校还应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并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以及优秀毕业生等参与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高校应注重引导专业学生主动深入农村基层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农村真实的实践场所中了解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不断深化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筑牢学农、爱农的思想根基。
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需要,农林高校要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服务“三农”的能力。首先,农林高校要结合课程内容,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大赛、科研训练计划等第二课堂,增设诸如减贫与发展、智慧农业、消费与安全、农产品营销学等农林类前沿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扩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其次,农林高校要结合当地农林经济管理的实际,使人才培养链与农林经济管理实际需求充分对接,设置匹配“三农”需求的课程。最后,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持续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确保农林经济管理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优质的师资力量是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因此,高校要注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资水平的提升,打造优质的教师教学团队。第一,高校要推行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农林经济管理人员相结合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其中,校内教师由具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校外教师则主要由农村基层优秀人才、农林经济管理企业专家等组成。高校通过“双导师”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双师”水平。第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应主动参加学术研讨或者社会调查,准确把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新研究进展,紧跟农林经济管理前沿知识,把握国家农业脉象。第三,高校可以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或校外基地进行实习,或者采用进修、访问的方式,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农林高校只有正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更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培养出知农、爱农、为农、兴农的现代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