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刚
(潍坊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高峰之一,对马克思主义普及乃至推进中国革命的胜利都功不可没。关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经验,学界从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环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特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阶层和知识分子的努力等不同侧面进行了总结阐释,都极具参考价值。然而上述成果大都是从理性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分析。问题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是否全部出于理性?其他因素在传播过程中是否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拉斯韦尔认为,人的理性有时是无能的或变得极其有限,有可能“基于喜好、或是出于传统的偏见”做出有悖其理性的行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审美体验等感性因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也认可美对于人的影响力,他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推进,除了马克思主义自身对中国革命的突出贡献外,也与其契合了传播美学的精髓密切相关。从美学角度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研究视野,并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提供借鉴。
马克思主义之美首先在于其“真”。美与真密切相连,真是美产生的前提。当人在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逐渐认识并把握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亦即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存在就有了意义——使人产生审美体验。由此,客观事物自身也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人与审美对象构成了内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加以革命性的改造,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空想变为科学。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指明了方向。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目的就是使革命群众认识马克思主义之真,进而有意识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密切结合,准确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努力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一时期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理的广泛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毛泽东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他提出“在全党中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2]毛泽东还亲自讲授《辩证唯物论》并参加学员讨论,且规定政治局常委都要讲课。[3]张闻天也要求全党“学会用马克思列宁的方法分析时局,学会马克思列宁领导群众的艺术。”[4]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和编委会,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编辑发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这一系列的传播活动,使工农大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魅力,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信心,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进一步深入人心。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美。把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延安时期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向高潮并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提供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之美,还在于其“善”。善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康德认为美蕴含着“至高的善”。柏拉图也曾指出:“尺度和比例处处都是和美与德行同一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人能动地认识和自觉改造客体之“善”,是“美”产生的前提。孔智光认为:“对象化的‘善’与主体性的‘真’辩证统一,形成和谐自由的理想关系,这就是美的本质。”[5]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中,主客体相互作用,逐渐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这种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物化,逐渐形成了审美体验。而产生审美体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审美对象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从根本上讲,人类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幸福生活的需要。鲁迅认为:“在一切人类所以为美的东西,就是于他们有用——于为了生存而和自然以及别的社会人生的斗争上有着意义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符合目的性是美的前提,所以美必须依赖善而得以存在。无论是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还是从形而下的具体事物的状态看,善与美之间都存在广阔的交接空间,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广泛的交叉性和相互包含性。审美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刺激,一种影响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情感。来自人机交互和消费者研究的证据表明,“情感上的积极刺激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因为它们能够引起观察者的积极态度。”[6]情感的积极刺激使人们不断追寻美、探索美,愿意为美奉献。他们积极寻求让愉悦的氛围包围自己,去艺术画廊寻求新的审美体验,并将美丽的事物带回家。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善”在于其坚定的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规律就是人民活动的规律,社会历史活动就是人民群众在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利益的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强调应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应坚持以全人类解放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善”激发了人们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又进一步加深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就在于它始终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寄托着革命群众最深厚的情感。1945 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告诫全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7]。他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8]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提出,“我们的一切纲领和政策,不论是怎样正确,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直接的拥护和坚持到底的斗争,都是无法实现的。”[9]“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10]。在实践上,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推动了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解放战争时期党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等,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些都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鲜明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要想把握其精髓需要付出极为艰苦的努力,但即使在延安时期严峻复杂的斗争环境中,根据地军民也愿意去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之“善”,就是因为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为革命群众所依赖。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所以获得了革命群众的高度认同,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美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之美还在于它为人类解放描绘了极为美妙的前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止于至善的境界之美。如前所述,美在本质上仍是为人们的功用目的而存在的,但美同时又是对功用的超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审美体验区别于非审美体验在于其没有功用性。托马斯·阿奎那对此进行了阐发,认为美是对功用欲念的超越。康德强调美是自由的情感,是人的心灵的解放。席勒进一步指出,审美意识是“完全的人”所进行的“自由活动”,它既不受感性物欲限制又不受理性法则限制。[11]按照这一理念,美来源于现实,同时又是对现实的超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有对现实的观照,更重要的是对未来的向往。马克思为未来的人类社会构建了一个高洁的“自由王国”—“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样一个联合体里,消灭了剥削,消灭了两极分化,人人平等,共享劳动成果。“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12]在这一社会状态下,“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13]这样一个社会形态是极为美好的,人最终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越与解放,最终实现“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4]。这一美好愿景,表现出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从而为人们的现实生活生产出“意义”。这样一个境界,是人类追求的终极境界。它所展示出来的美使人心驰神往,愿意为之奋斗终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力宣传共产主义,使工农大众了解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妙,从而对实现这样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迸发出高度的热情,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习与实践。为使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境界之美,中共中央设立编译部,组织富有扎实外语功底和丰富编译经验的翻译人才编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同志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图景进行了擘画。1938 年,他在《论持久战》中提出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1940 年,他在《新民主义论》中设想的新中国“不仅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1945 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描绘了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中国”。在延安时期革命运动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这些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构想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境界之美,具象的新中国正是从这些美好的构想中起步。除了在各种场合通过会议、演讲、著述、讨论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外,毛泽东还创作了大量诗词。其作品大气恢宏,意境高远,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境界之美的重要体现。如《沁园春·雪》《七律·忆重庆谈判》《五律·喜闻捷报》等作品,体现了共产主义者慷慨豪迈的艺术情怀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蕴含着极为澎湃的境界之美和情怀之美。柳亚子认为《沁园春·雪》“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刘少奇在延安时期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提出“共产主义要最后地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把人类社会推进到空前未有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幸福境地。”[15]张闻天在其《论青年的修养》一文中,论述了抗战初期的革命青年应该怎样将共产主义理想同抗日战争的现象结合起来,保持其纯洁性。延安时期领导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深刻启发了根据地军民,对于他们领会马克思主义境界之美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仪式对于推进思想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上的无数案例告诉我们,优美的形象、动听的声音、雄伟的仪仗或者醉人的芬芳,都有可能使人被一种“美妙”的观念所支配而心甘情愿的追随。仪式往往集激昂、跌宕的音乐、崇高博大的画面、动人心弦的氛围于一体,让人心醉神迷、神思万里,所有人世间的烦恼统统都被忘却,留下的只是喜悦,对世界、生活的无限希望。仪式中的崇高、雄伟、宏大、庄重等审美元素能够促进人的情感升华,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甚至会产生“如醉如痴”的“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极易使人进入极度兴奋、心神俱醉的极乐状态,因此能够对践行信仰无怨无悔,矢志不移。来自神经影像学研究的证据也表明,美学上令人愉悦的刺激能极大地影响各种任务中的效率。与消极情绪的人相比,积极情绪的人完成某些任务所需的时间更少。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举行了很多场声势浩大的仪式活动。据统计,“仅以中共中央名义举办或有中央主要领导人参加的重要政治仪式至少有121 例,平均每年超过9 例”[16]。仪式的主题涉及庆祝大会、表彰大会、纪念大会等,如马克思诞辰纪念大会、干部学习动员大会、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典礼等。这些活动都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对党员群众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平台。这些仪式活动通过大量的政治象征符号去感染参与仪式的党员和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巩固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党的七大为例,为召开七大而专门修建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雄伟壮观,风格庄严肃穆。主席台上方悬挂大横幅标语。主席台正中悬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大幅头像,两侧斜立着六面中国共产党党旗。党的七大会议布置集符号、演说、氛围等于一体,具有鲜明政治意蕴,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具象化载体,能够对与会者形成较强的感染力,使参与者于不知不觉中认同蕴含其中的政治信息,进而内化于心,生成坚定的政治信仰。
要想使理论为大众所接受,只有精彩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美的传播途径。尼采(Fredrick Nietzsche)说过:“在主观和客观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之间,……的转换,需要诗意盎然、创意自由的媒介空间和媒介力”。[17]审美是主观性非常强的情感体验。它与每个人的职业、年龄、受教育程度、爱好、口味等密切相关。“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怀着习惯心理、求同心理或探究心理、求异心理进行审美选择。”[18]因此,根据审美主体的特点,采取恰如其分的传播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周恩来提出“在文字宣传上要力求具体、通俗和生动,在口头宣传上要力求普遍通俗和扼要,在艺术宣传上要更加普遍深刻和激越感人”。[19]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采用的是分众化模式:对普通民众开展的是扫盲与社会实践并举的社会教育。具体通过夜校、冬校、识字班、识字组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对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是通过读报组、干训班、党校训练班等文化和政治理论学习班进行的,体现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军队的教育是把严明军纪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机融合,使战士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原则;对知识分子的教育是通过众多文化教育机构如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进行的。这些机构系统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延安军民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水平。除了区分宣传对象外,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标志,党根据当时根据地情况,通过戏剧、秧歌、诗歌等各种形式掀起了宣传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例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宣传大生产运动,主题鲜明且通俗易懂:“赶走了日本鬼呀,建设新中国”[20],“共产党一来到,边区人人笑,这搭事事样样好”。[21]这些秧歌剧活学活用当地农村俚语,让群众感觉亲切、熟悉并欣然接受,宣传效果较好。艾思奇谈到:“通俗的文章要求我们写得具体、轻松,要和现实生活打成一片。”[22]延安时期中共中央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作优秀文艺作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等举措,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中央党校、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蓬勃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人才支撑。这一时期具有马克思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如《白毛女》《保卫黄河》《小二黑结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这些作品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典范,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肥沃土壤。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下大气力推动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文艺战线》、《共产党人》、《中国青年》、《中国文化》、《新中华报》等媒体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工具。正是有了这些美的载体,马克思主义之美就更易为革命群众所接受。
基于人类对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接受过程和接受体验的不同,需要从不同角度提高信息传递的效度。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得了较大成就,其经验可以给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启发。实践证明,把美学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是对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