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璨,李 璐,李洁莹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 400000)
嘉陵江,又称“渝水”,渝,变也。渝水之“渝”,是由于嘉陵江河道的蜿蜒、流向的多变而得名[1]。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江河即是嘉陵江,其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2],在重庆的朝天门与长江交汇。重庆的中心城区沿着嘉陵江两岸逐渐扩展开来,有着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城市自然景观,嘉陵江两岸的一草一木都与城市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在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国策的指导下,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共建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等生态廊道,共同推进生态建设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的关键所在[3]。高标准规划建设管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是本次规划的探索。
规划范围嘉陵滨江生态长廊范围北起北碚与合川交界处,南至朝天门,范围涉及北碚区、两江新区、江北区、沙坪坝区、渝中区的嘉陵滨江地区。其河道中心线长约69km,包含陆域与水域的总面积约48.36km2。整体规划范围延展距离较长,涉及行政区较多,大规模的生态长廊规划研究是生态文明思想引导下的先试先行。
1.2.1 具有生态环境珍稀,生物多样的天然优势
嘉陵滨江生态长廊范围内原生态岸线较长,占总长度约76%。河道蜿蜒、自由曲流,全线河道弯曲20处,形成了16个半岛和16个湾区,河道曲折变化度属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沿线之最。嘉陵江横贯生态主轴中梁山、缙云山,形成了“江峡相拥、山台相望、岛湾相护、溪河相注”的丰富岸线形式,嘉陵江两岸的峡湾、溪河、坡坎、山体崖壁等俱有,呈现丰富的滨江生态、形态、情态。同时,具有保护价值的植物与动物种类繁多,植物生境丰富,各类水鸟在该区域中广泛分布。嘉陵江水域环境组成复杂,滩、潭、沱交迭,环境多样性也造就了鱼类生态类群的多样性[4-5]。
1.2.2 汇集多元化的人文乡愁
嘉陵江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也是传统与现代文明交汇之地。在蜿蜒变化的流动中融合多种文化,在持续创新中孕育开放包容的精神[6]。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近代开埠到抗战时期,嘉陵江既是一条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沟通东西的文化开放通道。汇集了大量古今名人、江城江镇、农耕文化、工业遗迹等人文景观。古今名人有邓小平、余光中、徐悲鸿等在嘉陵江沿线发生过令人流连的人文故事。沿江两岸的江镇老街逐渐兴起,现分布着许多古镇老街、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码头与渡口伴随江镇应运而生,围绕着江镇生活的需求,形成了嘉陵江畔精耕细作的农耕乡愁,百姓在嘉陵江畔耕作、安居乐业。嘉陵江沿线在抗战时期、三线建设时期都集聚大量工业,承载着工业人的乡愁记忆。
1.2.3 具有建设生态长廊的优良本底条件
局部地区已开展滨江公园建设。已建滨江休闲公园已有5个,如九曲河湿地公园、金海湾公园等,都是市民心之向往的休闲去处,也有不少段落已编制实施方案和规划设计方案。
滨江路有一定建设,但各个区建设模式不一。部分滨江路如礼嘉地区的建设模式能提供较好的休闲空间;部分滨江路临江太近,且为主干道,需重点优化调整;部分核心地区已建滨江骑行道、滨江休闲步行道,整体有一定的建设基础。
嘉陵滨江生态长廊的本底资源禀赋较好,但目前仍存在自然生态有待保护修复、历史文脉保护和彰显不足、游览可达性不佳、立体城市风貌缺乏塑造等问题。
秉持“百年大计、时代精品”理念,以生态优先、保护为主、修复为辅、人水和谐为原则,将重庆嘉陵滨江生态长廊建设成为山水生态画卷、人文风景珠链、智慧游憩秀带[7]。
通过数次实地踏勘、资料分析,明确不同的区域划分。将生态长廊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及生态合理利用区进行生态维育及生态建设[8],并明确周边联动区域的位置,进行城市提升。
生态保护区主要涉及水域、滩涂、林地、草地等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区域,面积约36km2,占比74.4%,包括水域保护区与陆域保护区。对该区域的规划策略一方面是原则性总体管控,提出普适性的应对策略和管控手段,另一方面是甄别重点保护管控区域,包括保护成片林地和湿地草甸、重点植物物种、野生动物及其生境、特色地貌五类。
生态修复区主要涉及因天然性水土流失、地灾滑坡而造成的土壤裸露区域或因滨江建设活动而造成的生态环境亟待修复的区域,面积约8.5km2,占比17.6%。一类是针对由自然因素造成生态破坏区域的修复,另一类是针对由人为因素造成生态破坏区域的修复。
生态合理利用区是由嘉陵生态长廊沿线的节点性空间组成,包括现状公园和推荐活动区域,该区域面积约3.86km2,占比8%。通过策划“轻介入”体验活动、构建生态休闲游憩体系,来营造滨江特色人气江滩、滨江步道等特色场景。
周边联动提升区是主要在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以外的区域开展,在嘉陵生态长廊范围的周边通过利用既有江镇、码头、工业旧厂等空间,进行微更新,微改造的生态提升,彰显城市人文内涵。
3.1.1 原则性总体分类管控指引
①加强对乔灌木林地的保护,禁止任何人为活动对现有各类林地的破坏。②加强对天然滨水草甸的保护,减少人为活动对草甸的破坏。③加强对园地的保护与管控,保留沿岸柑橘等各类果园,减少化肥施用量,推行有机肥料的使用。④加强对滩涂及消落区的保护,保护其原生态特质,规范枯水期市民到河滩、石滩上的游憩活动,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消落区的破坏。⑤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依据野生动物分布规律、生活习性特征及生境影响,保护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恢复其繁衍、觅食的丰富生境。⑥加强对特色地貌的保护,重点对沿岸峡、沱、碚石、碛石、石崖、江滩、溪口、半岛、江湾等特色地貌进行保护。
3.1.2 重点区的保护管控指引
识别生态长廊高生态价值区域,明确保护对象与空间位置,并采取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措施分类进行重点保护。
(1)保护成片林地和湿地草甸。
重点保护温塘峡落叶林带、观音峡阔叶林带等6处带状成片林地及其他11处相对集中的成片林地。同时,保护温塘峡、观音峡峡口等4处成片柑橘果林。重点保护同兴老街江畔、五彩滨江公园、三胜码头等沿岸13处成片天然湿地草甸,草甸对河岸物种多样性的维持、降低水土流失和净化污染水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编制详细规划设计时,应对成片林地、湿地草甸保护区的范围进行具体核实。
(2)保护重点植物物种。
保护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植物,如国家Ⅱ级保护物种金荞麦等;保护嘉陵江沿岸极具地域代表性的物种,如分布在温塘峡两岸的北碚榕、水土至悦来沿岸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黄葛树等;保护沿线的古树名木,并防治落葵薯、菟丝子等40多种入侵植物。
(3)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境。
保护规划范围内125种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包括国家Ⅰ级保护物种达氏鲟,国家Ⅱ级保护物种画眉等,市级保护动物普通鸬鹚等;保护达氏鲟、胭脂鱼等极危物种以及其他濒危、易危物种;保护野生动物生境,保护修复野生鱼类产卵场、洄游通道等重要栖息地,为鸟类提供优质栖息地。
(4)保护特色沿江地貌。
嘉陵江河道蜿蜒曲流,江峡和回水沱区域保护植物多样性;碚石、碛石区域生态留白,减少人为活动干扰;江滩区域注意减少枯水期的人为活动,为陆生和水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创造生境;溪流入江口,结合入江口的开阔湿地,建设湿地公园,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半岛区域可利用凸岸江滩建设湿地公园,人工建设应适度避让岛头空间,保护半岛对岸的江湾,加强植被培育,减少水土流失,防治地质灾害。
3.2.1 修复自然因素造成生态破坏区域
因天然性水土流失、地灾滑坡而造成的土壤裸露区域,积极进行地灾治理及生态复绿。人流活动密集区和公共设施选址区域尽量避开地灾影响区。建立联防联控预警机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3.2.2 修复人为因素造成生态破坏区域
主要涉及因滨江建设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区域。对沙坪坝区、江北区、渝中区因滨江路建设造成自然岸线破坏的区段进行生态修复,主要运用本土植物,采用斜坡绿化、分级退台的方式,实现岸线的绿化与美化。现状直立挡墙、人工硬化护堤,通过绿植墙体、树荫墙、垂直绿化等形式遮盖,增加绿视率。生态分区占比如图1所示。
图1 生态分区占比
根据周边居住人口和自然人文景点分布等情况,在居住人群与游客集中活动的地区布局主要游憩活动和集散空间。在保证“轻介入”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布置全龄友好的活动场所,满足不同人群的游憩需求。结合自然地形,布置望山看水的山城阳台,提供眺望生态长廊沿线标志性场景的观景场所,彰显山城、江城特色。
营造室外科普大课堂。①选取合适的地点,对具有观赏性或药用价值的乡土植物进行人工培植,在用于科普教育的同时也能美化生态廊道。②规划建设滨江地质构造、野生动植物、生态技术等的观测和科普基地,并鼓励运用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等生态技术,营造雨水花园,消减雨水径流,增加科普功能。③策划萤火虫观赏营地,自行车、皮划艇训练基地、名人记忆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运动休闲、民俗风情活动,提升滨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