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
——以“盛唐气象”为例

2023-02-19 05:50:31赖卫恩
新课程 2023年17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家国历史

文|赖卫恩

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来源,还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缺乏对学生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文章以“盛唐气象”作为教学载体,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角色扮演、文化遗址体验等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风貌,培养学生对家国历史的热爱和认同。

一、参观盛唐遗址,渗透家国情怀

历史遗址是历史活动的记录,参观历史遗址既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实践方式,也是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的一条有效途径。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很多历史遗迹均有参观价值。如在“盛唐气象”的第一小节“经济的繁荣”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盛唐时期的遗址进行参观。如研究唐朝石刻文化时,就可以以岭南罗定的龙龛岩摩崖石刻为研究对象。龙龛岩摩崖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苹塘镇谈礼村石灰岩山峰——龙龛岩的溶洞中,是广东现存年代最早、保留文字最多的初唐摩崖石刻,为岭南第一唐刻,历来被称为“粤之瑰宝”。据传龙龛岩有老龙蜕骨于岩洞中,故名龙龛。岩洞南北走向,卷曲百米,如巨龙穿山而过,留下龙身的印模,故称之为“龙龛蜕骨”。

在遗址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互动体验活动,如通过参观展示的瓷器让学生思考这种瓷器在唐代有什么功能,通过参观大雁塔让学生了解其来历,让他们亲自体验盛唐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盛唐文化的认同感,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体验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拍摄照片、绘制素描或写下观察笔记等。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盛唐遗址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并加深对家国历史的情感认同。通过参观盛唐遗址的方式,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盛唐时期的繁荣和辉煌,从而增强对家国历史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这种亲身体验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对历史文化产生深入思考,提升他们对家国历史的理解和关注度。

二、开展角色扮演,演绎历史情境

角色扮演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深入角色之中,从而加深对角色的认识。

在“盛唐气象”的“民族交往与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成公主入藏”的角色扮演活动演绎历史情境,提升学生对民族融合的认识。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角色,其中一个学生扮演文成公主,其他学生扮演当时的宫廷官员、藏族首领等角色。通过角色分配,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角色在文成公主入藏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开展角色扮演之前,我们需要搭建历史情境的舞台或场景,借助音乐、灯光、服饰再现当时的盛唐宫廷和藏区风貌,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和盛唐时期宫廷的文化特点。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和角色设定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演绎,尽可能还原历史事件的细节和氛围,从而通过体验亲身感受到文成公主入藏的艰辛和其对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

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反思。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体验和感受,讨论事件的影响与意义以及民族融合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角色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如如何评价文成公主入藏的行为,如何评价唐太宗在本事件中的态度等。还可以借助闻名的《步辇图》加深学生对文成公主入藏的认识。

通过上述角色扮演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文成公主入藏事件的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体验到历史人物的角色和责任,进一步感受到民族融合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

三、举办诗词朗诵赛,重铸学生的历史民族记忆

唐朝时期诞生了无数优秀的诗人和作品,每个诗人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代表作,如浪漫主义的李白、深沉爱国的杜甫。举办诗歌朗诵可以提升学生对唐诗的认识,拉近诗人、诗词与学生的距离,重铸学生的历史民族记忆。

例如,在“盛唐气象”的“多彩的文学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选取盛唐时期的名篇,如李白的《客中行》《将进酒》、杜甫的《忆昔》等,作为诗词朗诵的内容。这些优秀的盛唐诗作,不仅展示了盛唐时期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特点,还能让学生通过朗诵更深入地感受盛唐诗词的艺术魅力。学校可以在校内举办盛唐诗词朗诵比赛,设立初赛、复赛和决赛等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由选择朗诵的诗篇,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艺术才华。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诗词的含义、韵律和情感表达。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专门的指导,提供朗诵示范,帮助学生提升朗诵技巧和表演能力。学校根据参赛学生的表现,评选出优秀的朗诵者并进行表彰。这样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其他同学的朗诵表演,并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他们从彼此的朗诵中获得启发和提升。

通过举办盛唐诗词朗诵赛,学生将有机会深入接触盛唐时期的优秀诗作,感受到盛唐文化的魅力。同时,通过朗诵的表演形式,学生可以借助声音、表情、语调等传达诗词的情感和意蕴,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盛唐时期的文学风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中国盛唐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四、借助影视史料,了解唐朝的生活民俗,感受历史一脉相承

隋唐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延续了魏晋文化,又为宋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间有许多关于盛唐的影视作品,为研究唐朝民俗文化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唐朝民俗生活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感受历史的延续性,从而提升民族自豪感。如在“盛唐气象”的“多彩的文学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与盛唐相关的影视作品,根据内容长短和教学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唐朝题材影视作品,如《长恨歌》,邀请学生观看并讨论。通过影视作品,学生可以生动地了解唐朝时期的社会、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情况,丰富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在观看影视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影视史料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影视中的服饰、建筑、饮食、娱乐等细节,了解唐朝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同时,让学生辨析影视中的历史真实性和虚构性,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意识。

引导学生比较现实与影视,观察二者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对比现实社会与影视作品中的情景和细节,学生会不断思考唐朝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异同之处。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和讨论,认识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演变,感受到历史的一脉相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民俗现象或生活细节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唐朝的具体民俗活动,并与现代的民俗习惯进行对比和分析。如学生可以就影视剧中女性的古风汉服进行分析,感受古代服饰的魅力。通过影视史料,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唐朝时期的生活场景和民俗风情,通过观看和分析,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历史的发展变迁。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自我探究体验到历史的魅力和价值。

五、分组探讨唐朝兴盛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李世民曾经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就说明历史的运转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探究历史兴盛的原因可以为现代发展提供借鉴。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就可以从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入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唐朝兴盛的原因展开讨论。学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团队合作和思维碰撞,深入探讨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搜集和阅读有关唐朝兴盛的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拓宽视野。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甚至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搜集关于唐朝的信息和资料。每个小组可以通过PPT、海报、口头报告等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分享。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大家围绕唐朝兴盛的原因阐述观点并进行辩论。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如以“唐朝之所以走向兴盛,主要归功于唐朝前期君主英明,励精图治”这一问题展开辩论,正方观点:君主政策对经济文化发展有重大影响;反方观点:历史文化由人民大众创造,封建君主的作用微乎其微。通过辩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形成了深刻的家国情怀。

通过以上策略,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究唐朝兴盛的原因,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同时,通过观察历史素材,学生可以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加深对家国历史的情感认同。

六、借助书法、美术,感受我国的文化魅力

文字、图画是语言信息交流的载体,也是文明得以传承的媒介。到了唐朝,书法和绘画技艺已经相当高超。在“盛唐气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盛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展示一些盛唐书法作品的图片,如隶书、楷书等,讲解其特点和艺术价值,并指导学生学习书法的基本技巧。通过学习和模仿盛唐书法,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对于具有书法基础的班级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盛唐书法”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艺术才华。通过比赛活动,学生能够提升书法技巧和审美能力,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就美术作品而言,可以介绍盛唐时期的美术作品,如壁画、陶瓷、绘画等,让学生观赏相关作品的图片,并对作品进行解读和探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研究,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盛唐时期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可以选择盛唐时期的题材绘制绘画作品,或者设计并制作陶瓷等手工艺品。通过艺术创作过程,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与盛唐文化相融合,体验我国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组织学生书法作品和美术作品展览,让其他同学和教师了解和欣赏。学生可以通过展览、分享和讨论,互相交流艺术创作的心得和体会,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家国的归属感。

通过对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初中历史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初探,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其次,通过实践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他们对家国历史的情感认同和民族责任感。此外,学生通过参与文化遗产体验等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家国历史
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园(2021年7期)2021-08-09 12:48:22
家国两相依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研究(2016年4期)2016-12-01 05:55:02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略谈“家国情怀”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