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慧
摘 要: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运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从而形成了哲学意蕴丰厚、战略立意深远、目标导向明确的习近平共同富裕观。习近平整个共同富裕观始终贯穿着人民性、整体性、渐进性及共建性等方面的价值导向,反映了实践及认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及战略思维与历史思维的核心要义。应当对习近平共同富裕观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凝练出重要意义及创新发展,为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为增强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根基,疏通推进共同富裕经济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的指导,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着力点,同时是不断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关键词:习近平共同富裕观;共同富裕;哲学意蕴;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02
习近平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期盼,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的共同富裕观的继承与发展,其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及时代价值。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对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明确指出,共同富裕及中国的现代化的实现,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避免出现两级分化等问题出现。由此,从联系的观点出发可以看出:共同富裕不仅关系到区域协调性问题,同时也关系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更加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深入研究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理论渊源、哲学意蕴及创新发展,为中国扎实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根本遵循。
1 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理论渊源
1.1 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执政规律深刻总结
习近平共同富裕观主要源于中国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规律及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执政规律为坚实基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总结。习近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等重要观点。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执政规律总结,最先可追溯到毛泽东时期。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中国的物质基础得到极大的丰富,从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从而可以总结出毛泽东十分关注如何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为了防止西方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从而强调平均主义,使“共同富裕”变成“共同贫穷”。其次,邓小平立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探索,从理论上对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发展以及完善,突破“平均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误区,提出“先富带后富,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同时也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及如何避免两极分化,这两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极大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但同时也出现相应问题的产生,如: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贫富差距等。以此为基础,江泽民立足于新历史方位和发展基础,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施的制度。从内涵的角度上来讲,在党的十六大会议报告当中,江泽民同志明确表明共同富裕在我国发展历程当中的重要性,始终将保障人民的利益及人民的美好生活放在首要地位,使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江泽民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了具体的措施,包括:西部大开发、扶贫以及坚持从严治党保证共同富裕等相關战略。习近平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对实现共同富裕作了新探索,主要认识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并且将共同富裕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处理好效率及公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更加注重公平。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协调区域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要有阶段性目标与举措,同时也强调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共同富裕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理论依据。
1.2 对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与发展
习近平的共同富裕观以过去、现今及未来为哲学视角,以中国传统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基础,形成哲学意蕴丰富的习近平共同富裕观。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与中国共同富裕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在不断实践中不断丰富从而形成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都具有可操作性和正确性,其主要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符合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从而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规范的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引起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共同富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并且要始终做到所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由全体人民共享。
2 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实践逻辑及哲学意蕴
2.1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共同富裕观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中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社会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都是由人民所创造,因而共同富裕的实现应以人民为主体,并所创造出的财富由全体人民共享。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主要是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得以提高,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在高质量中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就必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分配、均衡、共享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需夯实人民群众之基,从而实现人而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习近平不管在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共同富裕的根本遵循,还是实践路径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2.2 坚持系统辩证法,系统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纵观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形成背景及核心要义等方面,蕴含了丰富辩证唯物思想。从形成背景上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是统筹于国内外两个大局,分析研判全球治理与我国的发展现状等问题,基于此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积极应对未来发展性问题,始终坚持世界是普遍联系及永恒发展的。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核心要义主要呈现为:全民共富、全民共创、全面共享、循序渐进,其核心要义体现的系统辩证法中强调在实现共同富裕要处理好各个要素、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呈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
2.3 坚持唯物思想与战略思维
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战略性思维主要体现为时间及空间的维度上,在时间的维度上,实现共同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共同富裕。在空间维度上主要解决的是区域间、城乡间等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可知,共同富裕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关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现代化的实现。同时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明确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因,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实现共同富裕受用者,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从全局性、长远性进行谋划布局,从唯物思想及战略思维的高度扎实稳步地推进共同富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共同富裕道路。
3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
3.1 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现阶段我国主要任务是解决发展中不充分、不平衡及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等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中包括全体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这一论述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指导。共同富裕是使物质及精神达到充分又平衡的状态,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供给侧等问题。从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的角度上,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实现物质及精神上的富裕,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主要解决的是社会主要矛盾中的需求侧的转变,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是以全民性、全体性及全面性为一体,其凸显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是一项艰巨性及复杂性的工程。这就要以唯物史观和哲学方法论为重要指导,不断强化思想认知,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全面性发展,要以社会主要矛盾为重要抓手,形成横向领域与纵向环节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以满足全体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及新期盼,实现共同富裕。
3.2 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着初心及使命,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中求富,在建设中谋富,在改革中致富,在脱贫中实现共富。在国内,即使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面临着发展、分配及公共福利供给等问题的出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及牢记使命迎难而上,破除困境,逐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贫富差距日益明显,中产阶级日益崩塌,底层人民生活困苦,导致社会主要矛盾日益激化,中国要以西方国家引以为鉴,避免两极分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有利于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牢记使命、以史为鉴中开创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
3.3 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习近平共同富裕观具体阐述了“发展经济的原因、发展经济的目的、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执政的目的、执政的要求”的问题,表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应是最大的支持者,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各方面需求,中国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夯实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基础。
4 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贯彻路径与创新发展
4.1 要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系统性
实现共同富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说明共同富裕是个长期性及艰巨的一项工程。因此,新时代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共同富裕观中的系统观念,将实现共同富裕与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地发挥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路径之一,力求取得相应的成效。全国上下要从行为上、思想上深入贯彻习近平共同富裕观,根据实际条件保障收入分配、公共服务的合理化,科学化,解决出现不平衡发展的问题,稳步扎实地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好分配问题及生产问题,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可以理解為社会财富被全体社会人员的占有,即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分配结果等。而共同富裕中的“富裕”是对于未来社会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一种全面性的描绘,所折射出来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习近平强调,“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因此,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性及整体性的概念,需要从生产关系及生产力水平出发,全体人民互相共赴全员富裕,城乡、区域相协调至全局性富裕。
4.2 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区域共同富裕
在推进共同富裕之中,可从城乡、区域发展状况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溯源,这就需要以习近平共同富裕观为指导,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国家层面需根据现实情况,在做大“蛋糕”、做强“蛋糕”、做好“蛋糕”的基础上,要始终坚持分好“蛋糕”,形成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分配格局。从个人主体上,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形成人人参与利用勤劳及智慧创造财富,使全体人民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人共享幸福生活。
4.3 要以唯物辩证法和战略思维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习近平共同富裕观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应不断深入领会其哲学意蕴,不断深入挖掘其逻辑内涵,进一步深入领会其中科学的辩证思维,以战略性的思维思考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比如,纵观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整个逻辑框架,坚持共同富裕科学性与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坚持共同富裕引导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及坚持系统性与全局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在坚持共同富裕科学性与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上,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科学性集中体现为对实现共同富裕规律上的探索,共同富裕主要包括物质及精神生活都富裕,其表明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系统性、全面性、辩证性等原则,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规律性,同时将全体人民群众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体。其次,在坚持共同富裕引导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上,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有明确的认知及了解,为其打造健康的舆论环境。由于在扎实推进同富裕的实现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在实现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在一定程度上人民对于是否能实现共同富裕会产生质疑,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应加强舆论的正确地引导,做到引导性及实践的辩证统一。再次,坚持系统性与全局性的辩证统一上,习近平共同富裕观中的系统性主要强调共同富裕是个总体性概念,从全球性、全民性及全局性出发,统筹整体与部分、全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共同富裕观中始终坚持各要素之间的辩证性,在其中又蕴含着战略性思维,提高共同富裕战略的科学性与规律性、引导性与实践性、系统性与全局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2]王小章.社会主要矛盾、共同富裕与社会建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
[3]徐奉臻.进行社会革命须一以贯之[N].光明日报,20180403(02).
[4]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5]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