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哲学基础及价值意蕴

2023-02-19 09:03:06刘思妤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恩格斯共同富裕

刘思妤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伟大继承与创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等哲学底蕴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渊源起把握其基本内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阐发其哲学底蕴,并探析新的历史时期下共同富裕思想对现实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01

共同富裕是人类古往今来的梦想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起共同富裕不再只是“乌托邦”式的梦,而是具有现实实践可能的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人类终将实现共产主义的规律性和历史趋势。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始终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目标并为之付诸实践,不断朝着最高目标坚定迈进。习近平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承袭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并结合中国社会现阶段基本国情进行了伟大创新。2021年在完成了全面消除贫困的新的历史时刻,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也迈上了新的台阶,距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更进一步,此时我们更应当学习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内涵、把握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底,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1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理论剖析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是建立在我国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新时代新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追溯其渊源可知主要来源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

1.1 共同富裕:以马克思主义为源头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著作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共同富裕”这个名词,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社会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理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共产主义社会等理论中都可以睹见对共同富裕的描述,包括共同富裕产生的物质前提、社会制度基础,兼顾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富裕以及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理论。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共同富裕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马克思的著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描述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可以看出,当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时才能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当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五形态说”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具备了实现共同富裕所必须依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再者,共同富裕不仅只是物质上的“共富”也兼顾精神上的“共富”最终可以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后,共同富裕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目前也只是处于实现这一崇高目标的初级阶段,要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历经漫长的岁月等到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那一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

1.2 共同富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马克思与恩格斯坚定地以唯物史观看待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 律的,总的趋势是发展的、是前进的。

而推动社会前进和变化的动力源便是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论证了人类社会是由低级的社会形态逐步向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化并直至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个过程,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转化为终极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跨越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卡夫丁峡谷”。是指可以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阶段,由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例如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我国国情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便是成功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伟大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可以说“因地制宜”式的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被赋予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灵魂,新时代下习近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也是在中国特色的孕育下诞生,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以唯物史观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时代内涵。尽管我们无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找到对共产主义社会具体模样的预言,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放眼未来,当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高发展时将会迈進共产主义社会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3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带领中国人民从2012年到2020年历经了8年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任务,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可以说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完成了历史性的跨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人民郑重宣告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发出向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迈进的庄严号角。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其中“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指的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谓共同富的“共同”就是指覆盖面的广度,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都实现富裕,而不是部分人或部分地区的富裕,解决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突出强调的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指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实现绿色发展,结合我国现阶段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谋求发展依然被摆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上,而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共同富裕对描述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其中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的富裕这一精髓,在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中“精神文明建设”也被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位置,增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从来都不是一挥而就的,也不是拍巴掌做决定的,富裕不是等来的,美好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挣来,所以说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时刻保持清醒,勤劳创新致富、脚踏实地也是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中的重要内涵之一。

2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哲学底蕴

习近平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植根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继承并开创了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哲学底蕴的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

2.1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唯物底蕴

关于“唯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几大理论体系,“唯物”与“辩证”紧密相连。辩证唯物论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主线揭示世界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不是一层不变的理论而是根据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等这些客观存在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发展的理论,例如我国在实现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党中央迅速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时代我国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实践下的又一生动体现,例如在面对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下,创造性的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解决贫困问题;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原理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探索中曾出现过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错误尝试,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习近平曾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2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的辩证底蕴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围绕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中的辩证关系展开,指导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随着现阶段我国主义矛盾的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已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着力解决这一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效率与公平,解决好生产与分配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习近平指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历经百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诞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实现共同富裕从不是纸上谈兵,新时代下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都证明了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真理性,同时,这一思想是仍在不断丰富发展着的,也将在不断的实践之中经受检验。

2.3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一切发展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贯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一条红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便把实现共产主义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全部实践无一例外也都是为人民增福祉、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和共同富裕的必然结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一环。“全面”可以理解为方方面面,既包括智力体力、才能志趣、道德素养也包括科学素质、文化素养等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为了增强人的全面发展,党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视为奋斗目标,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改革发展,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教育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各方各面。可以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同富裕的使命和要求也是检验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准。

3 习近平共同富裕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大的实践性和生命力、及其中蕴含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为现阶段解决我国社会矛盾提供了总思路,向着实现共产主义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3.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造性伟大成果,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核心骨,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灵魂,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由全社会共享开创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中国模式,为全人类实现消除贫困和走向共同富裕贡献了中国智慧。

增强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實践性,我们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未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形态做过多描述,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也没有形成理论性的阐释。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性的学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将马克思主义付诸于新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推向了更高的实践性高度。

3.2 為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提供总思路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实践迈上新台阶,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平衡不是平均,解决“不平衡”的问题要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设计好分配制度。习总书记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解决“不充分”的矛盾,要持续推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视全面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创造条件。

3.3 为实现共产主义迈出坚实步伐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意味着生产力已达到极高水平,个人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在带领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途中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并注重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推动实现全面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断积累物质基础;始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分配制度为实现共产主义坚定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社会号召力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离实现共同富裕更进一步,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86787.

[2]赵先明,王维.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与马、恩的共同富裕思想[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7478.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摘录[J].安徽化工,2021,47(03):3.

[4]求是网.学而时习.习近平总书记谈共同富裕[EB /OL]. ( 20210202) [20210828].

[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J].中国民政,2021,(13):1213.

[6]施文.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哲学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19.

[7]求是网.霍小光 安蓓 黄玥.如何促进共同富裕,总书记这样部署[EB /OL]. ( 20210822) [2021 08 28].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恩格斯共同富裕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共同富裕
经济(2022年11期)2022-11-05 08:25:06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02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8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探索(2013年1期)2013-04-17 03: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