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运动现状及发展

2023-02-19 03:17:46何锦鹏杨继茗
广东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龙舟队龙舟职校

何锦鹏 杨继茗

文/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主要场所,青少年是传承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将影响龙舟运动的发展。由于龙舟运动所蕴涵的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吸引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近年一些龙舟比赛也吸纳了大学生队伍的参与。不仅一般比赛吸纳了大学生队伍,我国第十四届“屈原杯”全国龙舟锦标赛首次设立了大学生组,标志着民族传统体育龙舟运动开始进入了我国校园。2010年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陈登职校)正式组建青少年龙舟队并连续多年参加镇级村居龙舟赛及区级青少年龙舟赛,龙舟运动在陈登职校正蓬勃开展,探讨龙舟运动的发展是陈登职校所需要面对的问题。通过探讨陈登职校学生龙舟运动的现状,从而找到陈登职校学生龙舟运动发展的策略。

一、陈登职校开展青少年龙舟运动的背景

顺德不仅是珠三角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是一个有着厚重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随着顺德经济的发展,腾飞的经济也带动着文化体育事业的欣欣向荣。顺德水文丰富,河流纵横交错,具备开展龙舟运动的丰富资源,因此,顺德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民间龙舟运动开展最为繁荣的地方之一。为促使顺德龙舟文化更好地与国内外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在顺德区政府大力支持下,顺德龙舟俱乐部正式组建,落户乐从镇,并在陈登职校挂牌成立。校领导紧抓契机,提出校园龙舟文化,龙舟精神,打造龙舟品牌等一系列的方案,继而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各种投入,全方位地支持学校龙舟队,大力地发展了陈登职校青少年龙舟运动。学校对龙舟运动特别重视,以此作为深化陈登职校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举措,并希望陈登职校的学生能在传承文化血脉的同时,以实际行动,实践陈登职校百分百成才的教育理念。

二、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的现状

(一)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的队伍建设思路

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由1名领队、1名教练、2名助教以及24名队员,共28人组成。

表1 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近5年各年级队员配置情况及主要比赛成绩

对于一个团体运动的队伍要想保持高水平的竞技能力,形成梯队式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高年级队员人数多的年份,运动成绩都较好,相反高年级队员较少的年份,比赛成绩较差。因此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成绩与各年级队员的配置有较大影响关系。因此,针对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过往的比赛成绩与各年级队员的配置情况看,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应从合理的梯队建设入手,不断吸收人才,壮大、培养后备人才,并且不断提高高年级队员的人数比例,才能保持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的竞争实力。

(二)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队员招新选才问题

尽管陈登职校的龙舟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龙舟的群众基础非常薄弱,学校真正懂龙舟的人寥寥无几,会划龙舟的也局限于校龙舟队成员,想参加龙舟运动的学生屈指可数。

表2 你是否喜欢龙舟运动(%)

表3 你是否愿意参加学校龙舟队(%)

从表2和表3综合来看,由于龙舟运动缺乏群众基础,导致龙舟队选材难,新队员招收遇到了很大困难。以往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员的选拔方法及标准较为简单。在体育课上各体育老师在各自上课的班级通过询问,让有兴趣的学生毛遂自荐,然后通过单一的做正手引体向上个数来决定是否入选校龙舟队。然而,这样的选拔方法明显过于简单、表面化,并不能真正科学地选拔出真正符合龙舟运动项目特点的优秀人才。

对于任何一个运动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全身运动,龙舟运动也不例外。龙舟运动看似是运动员不断通过用双手做划桨——回桨的周期运动。但实质,龙舟运动员体能特征同体能主导类耐力性运动员体能特征相似,龙舟运动员的每一桨都要靠上肢发力,所以良好的力量素质特别是上肢、腰腹力量对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尤为重要。另外,根据水上运动项目的特性,如果龙舟运动员体重较轻,就能够减少前进的阻力。运动员体型趋向于高大、上肢较长,表现为肌肉力量好且抓水距离远,有利于在比赛中快速、持久、有力地划桨。同时运动员应表现出良好的心肺功能及机体快速恢复能力。身体素质方面要求龙舟运动员应具有良好力量耐力与速度耐力。比如在起航阶段,优秀运动员能在几秒内把桨频从静止提高到150桨/min,没有很好的力量爆发力是很难做到的,其核心是速度力量。因此,在人才的选拔的标准上不应单一地以上肢力量为标准,更应通过测试被选拔人的全面身体素质而确定,在测试环节中,除测试上肢力量外,还应增加腰腹力量、核心力量、爆发力、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测试。

(三)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比赛集训时间过短

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在过往比赛成绩未达预期目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训练时间过少,导致不能科学地、合理地保证队员的运动量。

由于每学期的主要赛事都集中在学期的中段时间,队员们在经历上一学期比赛后就停下了训练回到教室上课,再经历寒、暑假的长时间停训,基本上队员们的身体体能,力量以及技术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当新学期来临接到比赛任务后,龙舟队再次匆忙地组队进行集训,而且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但由于队员们长时间停训,各项身体素质都出现下降,教练组不得不再次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体能恢复和技术改进以达到比赛的要求。完全谈不上对技术、力量的提升。训练时间过短成为陈登职校男子龙舟队提高成绩的一个阻碍。因此,要想在今后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投入更多的训练时间,确保每周的训练时间充足才是成绩的保障。

(四)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队员训练现状

1.体能训练

目前陈登职校男子龙舟队对于体能训练仅局限于在陆地上进行长跑和集体长距离划艇,效果并不理想,以500米直道竞速为列,单一的体能训练,不足以满足长距离比赛时运动员们的体能,在长距离比赛上队员们往往会在起步到前300米可以保持高效的划桨效果,但一到300到350米便开始出现桨频变慢,桨入水不够,拉水效果差的现象,这明显是体能、力量跟不上的现象。而龙舟运动本身是一项大负荷、高强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运动的项目特性,对龙舟运动员的体能有较高要求。运动员体能训练必须反映专项化的特点。1)体能训练要结合专项动作技术训练。每个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不一样,动作过程中动用的运动肌肉、机体系统不一样。要发展不同关节角度下的动作力量、动作速度,肌肉收缩速度应与专项动作一致,同时注意技术动作的规范性。2)体能训练负荷应满足比赛条件的负荷要求,使机体的能量代谢方式与比赛一致,高于比赛强度的训练手段,才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适宜的生理适应,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机体专项运动能力。3)结合龙舟运动的特点,体能训练应当水上训练与陆上训练相结合,这样对龙舟运动员专项水平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发展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只有将陆为水用、水陆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综上所述,龙舟运动员体能训练是着重以“速度”和“力量”为核心的全面训练。在运动员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根据比赛实战负荷用力,突出动作技术速度,以“超速度”或“超负荷”完成连续性专项技术用力,同时保持技术的完整性。陈登职校男子龙舟队对于体能训练可适当进行负重训练,个人单艇负重长距离划艇,关节小力量以及身体灵敏性柔韧性辅助练习等。

2.技术训练

龙舟运动是专业技术较强的一种运动项目,其划桨的专业技术动作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甚少,并未达到像田径、篮球、羽毛球等项目一样有先进的科研水平。因此每一个龙舟教练都会有自己所理解的一套划桨技术。但纵观陈登职校龙舟队并没有一位固定的龙舟教练,每年比赛完,到下一年比赛甚至到下一次比赛便要更换一名教练,长久以往,这样不利于稳定陈登职校龙舟队的技术以及提高龙舟队的成绩。相反频繁更换教练,使得队员刚学会并习惯使用一种技术,马上又要更换另一种划艇技术,这样便大大地阻碍了队员们划艇的技术稳定性,更谈不上成绩的提高。因此,固定一位长期任职的龙舟教练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否则再多的投入只会白费。

3.力量训练

随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对运动员的力量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通过发展多肌群的力量的方法很难提高运动员专项所需的力量。本文上面提到在测试环节中,除测试上肢力量外,还应增加腰腹力量、核心力量、爆发力、耐力、灵敏性和柔韧性等测试。在这其中包含了几种力量,上肢、腰腹、核心力量。目前陈登职校男子龙舟队在训练过程中只针对性地进行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的训练,缺少核心力量的训练和下肢力量的训练。但核心力量才是关键,任何一种运动项目,不管是跑、跳、投还是划龙舟,但凡人体要运动就必须动用到核心力量。根据龙舟运动员的动作技术用力结构特征,发展运动员核心力量,对于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至关重要。对于龙舟运动项目来说,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其力量来源于运动员核心力量区,主要位于胸部以下到大腿上1/3之间的区域,它是全身运动发力的启动点和动力链的中枢。重视龙舟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区域,选择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能有效提高龙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其次是下肢力量的训练。相对核心和上肢,在划龙舟过程中,下肢力量的地位并没有核心和上肢力量那么重要,但这并不表示在划龙舟的过程中下肢力量就可以忽略。坐在龙舟上,需要靠下肢支撑固定整个身体的坐姿,划桨时,需要蹬腿动作来配合核心力量区和上肢用力给龙舟一个向前的作用力。因此下肢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宣传因素制约龙舟队成绩的提高

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的队员皆为在校学生,尽管学生的心智思想趋向成熟,但在思想行为上还是会受到家长或教师的影响。且由于部分教师和家长认识不够,认为划龙舟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学习,他们忽视了龙舟精神的作用和育人的功能,表现在对龙舟运动的不理解、不支持、不参与。部分家长和教师的诱导导致很大一部分有潜质的学生不会选择龙舟运动。尽管学校对龙舟的宣传比较重视,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应真正让龙舟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当前处于运动员断层状态,导致人员配置不合理,应尽快补充相应人才并组成一个完善的梯队式建制的队伍。

2.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人才选拔标准过于单一表面化,应完善并推出一套相应的选拔机制。

3.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的训练时间过短,应加大时间投入,延长训练时间。

4.陈登职校青少年男子龙舟队的训练模式处于局限性阶段,应推陈出新,放眼世界,吸收先进的科研训练理论,制定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方案。

猜你喜欢
龙舟队龙舟职校
屈原 端午 龙舟
龙舟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1-14 10:38:13
高校龙舟队训练方式研究
赢未来(2018年25期)2018-12-23 11:55:00
《金娃——龙舟》
我的职校我的梦
高校龙舟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52:21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40
龙舟运动可行性研究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