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韬,钟启超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1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②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22页。当前, “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新冠疫情”交织叠加,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使得网络意识形态空间活动异常频繁;加之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19—120页。使得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而云南独特的地理区位使之从我国国家地理疆域的“边缘”变成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新形势下研究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如何加强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对于增强网络斗争本领,提升网络治理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管好用好网络媒体平台,守好网络舆论阵地,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意识形态概念最早由“观念学”创始人德斯蒂·德·特西拉于1796年提出,并引入西方哲学史。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在“意识形态”概念上赋予其“上层建筑”的内涵。国外意识形态研究主要聚焦以下方面:一是意识形态概念及其形式。卡尔·曼海姆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把意识形态分为“特殊的意识形态概念”和“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②[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66页。雷蒙·盖斯将意识形态概念分为“描述性的意识形态” “贬义上的意识形态”和“积极性的意识形态”三种类型。③[英]雷蒙·盖斯:《批评理论的理念:哈贝马斯及法兰克福学派》,汤云、杨顺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年,第1—47页。二是意识形态与政治关系。卢卡奇阐述了意识形态与政治(主要是革命)的关系问题。④[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19—355页。雷蒙·阿隆、爱德华·希尔斯、李普塞特等批判意识形态对政治的积极作用。三是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前两个阶段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虚假的,而第三个阶段即科学才是实证的。哈贝马斯提出,科学技术不仅成了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成了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四是意识形态和精神分析关系。叔本华和尼采等批判传统的意识形态,引发唯意志主义思潮。五是意识形态与文化关系。克利福德·格尔茨、伊格尔顿等从文学和文化的视角探讨意识形态。六是关于网络意识形态。1964年,查尔斯·珀西·斯诺在《两种文化》中阐述了“人文和科学”两种文化,并设想一种人文与科学融会的第三种文化。⑤[英]C.P.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第2—97页。鲁斯·尤西姆将“第三文化”引入跨文化传播领域。1995年,约翰·布罗克曼在《第三种文化》中提出网络构建了“第三种文化”平台。自此,网络文化逐渐萌生。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曼纽尔·卡斯特的《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与文化》等探讨了网络社会形态以及对固定空间领域的民族国家或组织的影响。戴维·希尔弗关注网络空间话语方式等问题。斯拉沃热·齐泽克探讨了网络文化涉及“世界观”的哲学问题,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阐述网络民主、自由问题。⑥[美]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8—134页。保罗·博里的《互联网神话:从互联网想象到网络意识形态》探讨了网络意识形态的相关问题。
国内意识形态研究主要聚焦以下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论述的研究。庄卬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思想的“普遍性形式”问题。①庄卬:《从两种历史观的对立看思想的“普遍性形式”问题——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笔记》,《学术月刊》1964年第7期,第55—62页。任允正探讨了马克思、列宁的人权观与当代意识形态斗争问题。②任允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权观与当代意识形态斗争》,《环球法律评论》1980年第6期,第6—12页。杨恩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③杨恩寰:《毛泽东同志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的发展》,《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4期,第3—8页。二是对习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的研究。李向国阐释了习总书记的意识形态观。④李向国:《习近平意识形态观述论》,《理论导刊》2016年第5期,第44—48页。王欣、刘家俊、左路平等阐释习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哲学意蕴以及社会心理意涵。三是意识形态的概念内涵。俞吾金、宋惠昌、毛寿龙等对意识形态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四是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李文成认为意识形态的阶级功能和社会、人类功能是矛盾统一的。⑤李文成:《意识形态的双重功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06—112页。五是意识形态的内容建设。冯仑认为要改善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⑥冯仑:《关于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理论月刊》1987年第6期,第41—45页。张纲、王长江、张占斌等探讨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策略、话语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六是关于网络意识形态。朱铁志探讨了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问题。陶文昭、田海舰、赵雪、李婷等阐述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属性、话语权、舆情引导、人才队伍建设等。国内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涉及政治、科学、文化、社会心理,涵盖经济、语言、思想教育等方面。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观点纷呈,成效显著,影响广泛。然而,相较而言,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相关的研究还较为薄弱,现有文献针对边疆民族地区意识形态的研究还不够丰硕,本文将集中探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当前态势、基本状况、制约问题和路径选择。
一是从国外形势来看,意识形态全球化进程加快演进、态势加剧演变。一直以来,美西方国家敌对势力都从未放弃和停止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⑦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第23页。随着全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广泛冲击,全球化对意识形态的影响日益深刻,全球化的意识形态趋势愈发明显、态势加剧演变,意识形态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优势,通过互联网极力宣扬和大肆传播全球化的意识形态,进行资产阶级文化产品、生活方式特别是价值观念等方面内容的输出,企图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统领世界。⑧姜浩、杨鑫:《国外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第69—72页。当前,西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情况,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全球化加速演变过程中,国外敌对势力借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不断升级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争夺意识形态的传播平台、构建层级式意识形态的传播链条,或隐或显、或明或暗地输出意识形态的新型话语,⑨吴浩然、罗乔丽:《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风险及其对策》,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年第1期,第168—170页。企图淡化、削弱和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是从我国发展来看,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意识形态关乎思想旗帜、关乎发展道路、关乎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复杂局面和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第21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在文化建设上,“党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立破并举、激浊扬清,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敢抓敢管、敢于斗争,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同时,对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③《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的正确判断。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在理论阵地、舆论阵地、文艺阵地、前沿阵地以及网络阵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④蒙慧、谢一丁:《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双重性”转变的判断依据探究》,《新东方》2022年第2期,第76—82页。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意识形态斗争新情况新挑战,我国意识形态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走向深化,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和情感基础以及物质与精神力量,⑤白雪峰、谢忱:《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论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年第10期,第15—18页。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三是从云南实际来看,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决守住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是我们长期肩负的使命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时对文化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进云南文化强省建设,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提供有力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⑥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委宣传部专场发布会》,2022年6月10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2/zuixinfabu_0610/4688.html,2022年10月28日。自云南省从省到州(市)陆续组建成立网信职能部门以来,全省网信事业领域的政策支撑体系和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全省“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的工作格局不断得到巩固,基本形成全省网信工作的“四梁八柱”,为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撑。⑦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委网信办专场发布会》,2022年6月20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2/zuixinfabu_0617/4710.html,2022年10月28日。然而,由于独特的地理区位、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及众多的民族聚居,云南仍然面临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形势,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仍要持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长期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决守住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上率先,大兴学习之风,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分层分类开展学习教育培训、基层宣传宣讲、理论研究阐释,持续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省委常委班子坚持把省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作为重要方式,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省各级党委(党组)班子跟进学,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基地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地开展党员干部学习培训。①《礼赞百年辉煌奏响奋进凯歌——2021年全省宣传思想工作综述》,《云南日报》2022年1月24日,第3版。
云南省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全面加强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全省网信工作创新发展,各州(市)特别是沿边州(市)、民族地区的各级党委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加强网信战线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并将其纳入巡视巡察工作安排,全省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综合考核和巡察专项考核,特别是在“强队伍”方面,依托党校(行政学校)开展党员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培训。同时,大力加强网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壮大网信专业人才队伍,全面从严管好各级网信队伍,确保云南网信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我国网络强国建设战略目标方向前进,着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少数民族干部学网懂网用网能力,积极推动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特别是近年来,云南省持续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多部门联合开展“清朗·云岭净网”网络生态治理系列专项行动,分步骤分领域对流量造假、网络黑公关、网络水军、历史虚无主义、网络沉迷、网络谣言、网络欺诈、血腥暴力等问题整治。②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委网信办专场发布会》,2022年6月20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2/zuixinfabu_0617/4710.html,2022年10月28日。通过加强对网络赌博、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跨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监测预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涉养老诈骗网上巡查监测、饭圈和网上文娱乱象治理等工作成效明显,全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得到有力维护。③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委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省委网信委会议强调压实责任强化措施扎实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2022年8月4日,http://www.yn.gov.cn/ywdt/ynyw/202208/t20220804_245419.html,2022年10月28日。云南省宣传、统战、公安、网信、教育等部门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极大地服务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④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委网信办专场发布会》,2022年6月20日,http://www.yn.gov.cn/ynxwfbt/html/2022/zuixinfabu_0617/4710.html,2022年10月28日。
新时代的非凡十年,我们党确立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在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实践进程中,网络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成效显著,网络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瞩目成就。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风险,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源、风险点以及隐患暗疾还较多,特别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互联网上备受关注且关注度较高,往往“自带网络流量”,触发网络舆情的“燃点”较低,存在引发网上舆论风暴的各种隐患,这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形成严峻挑战和考验:一方面要“如何在对外开放的多样化社会里,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统领意识形态”,①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第299页。另一方面要“如何消除负面文化或者说劣质文化的影响,有效地域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各种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②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和实践》,第299页。新形势下,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大潮的猛烈冲击下,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在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垄断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手段越来越具有欺骗性、隐蔽性、虚伪性和有效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渠道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立体化、深入化和平民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时机越来越具有准确性、科学性、集中性和针对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效果越来越呈现具体化、应用化、日常化和现实化。③朱继东:《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7页。面对这些手段、形式和渠道更加隐秘、更有迷惑性以及欺骗性的意识形态领域新挑战,一些领导干部对开展反意识形态渗透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和艰巨性认识还不深刻、领悟还不透彻,甚至头脑还不清醒,还存在不愿发声、不敢发声、不会发声的情况,亟待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新兴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移动手机网民规模为10.47亿,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为10.27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95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7.88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7.16亿。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2年8月31日,http://www.cnnic.net.cn/n4/2022/0914/c88-10226.html,2022年11月7日。近年来,云南互联网发展取得长足进展,2021年云南省网民规模为3179.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7.8%,并且网民年轻化的特点较为突出,35岁以下年龄段的年轻人成为主力上网人群。⑤云南省互联网协会: 《〈云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2022年9月28日,https://www.ynnet.org.cn/Show-359.html,2022年11月7日。加之,边疆民族地区在快速融入互联网发展浪潮过程中,也大量涌现出新媒体从业人员、短视频直播网红、网络“意见领袖”等网络人士,以及网络作家、网络歌手、流浪艺人等群体,本土元素与外来元素在边疆民族地区交汇、碰撞以及融合,这对边疆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而言,无疑是复杂的局面和难题。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广大基层的党员领导干部,尽管能够做到“进军网上”和“深入网上”,与广大网民“键对键”和“面对面”开展互动交流,并且能及时响应和积极引导网络舆论,但是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相当大的一部分领导干部在树牢网络思维、掌握网络技能、运用网言网语、驾驭网络意识形态领导能力、推动网络群众路线走向纵深等方面存在能力欠缺的问题,数字素养还普遍较低,亟待广泛加强。
正确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工作,需要不断推进网上宣传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形式等方面的创新,进而不断提升网上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有效性,本质上是最大范围争取民众人心、最大力量凝聚社会共识、构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做好这项工作,核心是人,关键在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过硬、素质过硬、业务过硬和能力过硬的网络舆论引导队伍,能够深入网络、贴近网民,能够敏锐察觉、及时研判、果断处置网上热点问题,正视各方积极关切,提供权威信息发布,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然而,在边疆民族地区,还存在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以及队伍结构多样、成员年龄老化和知识技能单一、手段方式简单等情况,并且在县(区)、乡(镇)基层网络舆论引导的干部队伍中较为普遍,激励、管理和考核等机制也不够灵活高效,使得通报、问责成为推动工作的主要方式。可知,在任务要求和通报问责的重压之下,难以真正激发广大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内生动力,亟待健全和完善相关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①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1页。,强调“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斗争,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消除生成网上舆论风暴的各种隐患”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第55页。。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处于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阵地前沿,同时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技术应用的欠发达与后发展地区,先进数字技术与发达数字文明和落后数字化发展水平与传统发展思维在这里交汇并形成鲜明的对比,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浪潮,要抢占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制高点,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必须要牢固树立和持续强化互联网思维,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统筹处理好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之间和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③朱继东:《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第57页。特别是开展网络舆情应对与突发事件处置时,要注重“及早发现” “准确判断” “及时回应” “谨慎定性” “占据主动”和“善于补救”六个方面的能力建设,④朱继东:《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93—408页。不断增强网络斗争的本领,逐步培养和形成从“闻令而动”到“闻声而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新空间,那就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第74页。强调“最大范围争取人心,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做网上工作,不能见网不见人,必须下大气力做好人的工作,把广大网民凝聚到党的周围”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第77—78页。。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典型代表区域,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民族文化繁荣多彩,坚定文化自信最有优势,也最有底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云南北上南归的“大象之旅”吸引世界眼光,引发网民关注。可以说这次“大象”的出圈,呈现在广大网民眼中的云南,已经从“象往之地”成为“向往之地”,随着首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的成功举办,“大象传播”不仅是云南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成功典范,而且是云南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成功探索,这就是云南最有优势、最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数字文明的最好诠释。随着“数字云南”建设的全面推进,数字化素养成为新时代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这必然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特别是“各级宣传部门领导同志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56页。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深化和提升数字化素养,掌握数字技术应用的各项工作本领,切实“在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上做文章,用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正面宣传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用户黏性不断增强”,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第76页。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网络群众路线工作持续走向深入,不断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③《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强调要“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④《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构成了当代中国最为关键的“命运共同体”。⑤王永贵、尤文梦:《百年大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成功密码》,《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8期,第16—28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在“以政治引领、教育厚植、文化浸润、发展凝聚、交融增进、法治维护和开放彰显”⑥是说新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8月18日,http://www.qstheory.cn/laigao/ycjx/2022-08/18/c_1128925242.htm,2022年11月9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新时期新形势下,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新冠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展任务艰巨,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多发、不稳定性因素多变,因此,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要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⑦《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就必须要加快培育和不断壮大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新闻舆论队伍,切实把握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时、度、效”和“情、理、法”,使这支队伍积极通过“团结影响在互联网上有影响的人去影响那些在互联网上容易被影响的人”,不断在“看不见的宣传”方面进行更多探索、积累更多经验、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