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目前正值中国传统节气小寒向大寒过渡时期,窗外天寒地冻。国家发展改革委3楼召开的2023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却传递出阵阵暖意。2022年,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上涨2%,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国际胀,国内稳,我国物价稳定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开年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稳物价,有何深意?
稳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构建中国特色市场保供稳价体制机制,有力有效地做好保供稳价,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物价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晴雨表”。
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件都与价格密切相关,稳物价就是保民生。
2022年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挑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物价稳定工作非同寻常、很不平凡。从国际看,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全球通胀压力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从国内看,疫情多点散发,产业链供应链运行趋紧,保供稳价面临压力。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把握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确保重要民生商品和基础能源量足价稳,中国成为全球物价的重要“稳定器”。
临近春节,各地消费者纷纷忙着采购年货。大家发现,猪肉价格非常亲民,呈现购销两旺的好势头。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生猪供应阶段性增加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有所回落。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区间,预计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
生猪价格平稳的背后,是各部门各地方协同发力的结果,体现了各级政府的担当作为和一以贯之的民生情怀。2022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低位运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开展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连续13批次收储中央猪肉储备,同时督促指导各地同步收储,提振市场信心。下半年,生猪供应偏紧、价格一度过快上涨时,连续7批次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同步投放地方储备,增加市场供应,科学的调控确保了猪肉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这一点我们有着清晰的印记。在第7批次投放中央猪肉储备时,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国发展改革”发布了《猪价回落,今年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也安排上了》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该篇文章最终位列公众号2022年度最受关注的文章之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物价与民生息息相关,物价稳民心暖。
政府确保民生商品价格稳定还体现在油价上。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中宣布,为减轻下游用户和消费者负担,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当国际油价超过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后,国内成品油价格短期内(不超过2个月)不再上调,后续如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调控上限的时间累计超过2个月,将提前明确有关政策措施。这种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合力作用,促进重点品种价格区间调控机制的创新,避免了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的“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过程不易,成效不凡。在异常灾害天气频发、疫情此起彼伏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粮食生产依然获得“十九”连丰,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既稳定了粮价,又有助于稳定物价总水平。这其中,首次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功不可没。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2023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物价就是保民生稳民心,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物价,用实际行动再次诠释了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有了2022年打下的粮食丰收、民生商品供应充足等基础,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全年物价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