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并文/然然子
作为一个好奇的清华建筑人,入学我后经常骑着单车到处“探楼”。它们,可能是接受无数人瞩目的地标性建筑,也可能是惊鸿一瞥中发现的隐藏宝藏,但都不妨我发出“哇塞”的感叹。当然我也在实地调研中进一步得到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的有关这些建筑的设计精髓。
“若问我清华校园里最喜欢哪个楼?”大抵就是她——清华大学西馆吧,她是我进入清华之后去的第一个图书馆,也是此后我最常去的图书馆。
西馆其实是四期清华图书馆项目中(1916年~2016年末)的第三期,由清华校友、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设计,于1991年9月建成。该馆由香港实业家邵逸夫先生捐资,国家教委拨款兴建,因而又名清华大学逸夫馆。
作为图书馆项目的三期,我认为这座建筑最大的设计难点也是该建筑设计的精髓是——既“尊重历史”又“彰显时代特征”。从建筑外观上来看,西馆与周边建筑浑然一体,它延续了一二期建筑红砖墙、坡瓦顶、拱门窗等特色要素,彰显清华传统校园“红区”的建筑风格与特色。进入建筑内部,内部家具布置也十分考究——深棕色实木桌椅配上宝绿色台灯,将沉稳深邃而复古的气质做到了极致。
20世纪90年代,图书馆设计逐步走向复合开放,而西馆的大中庭可谓是复合开放趋势的典范,它创造了更多半开放的空间激发了使用者的活力。大堂学习区所处平面空间宽敞、顶部透明玻璃让日光直接进入建筑,适合同学们沐天光而闻道;连廊对望区被设计成半开放的形式,适合学习空档的小憩;楼梯交通空间不再是单一交通空间,还是中庭空间的最佳看台,说不定一场邂逅发生于此,这一切组成了丰富动态的图书馆空间使用图鉴。怪不得西馆当年获得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中国建筑和“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等多项荣誉呢。
每每骑车路过学堂路总是忍不住瞥几眼人文社科图书馆——那个由最基本几何形体长方体与圆台体构成的建筑。若在地图上看建筑的平面拓扑图,它既像是一把钥匙,寄托打开知识宝库的期望,又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灯笼,含有为求职指引方向之意。其中圆台体量的核心空间是文图最多元开放的公共空间,想象一下当一层核心琴台上传来悠扬歌声,一层向心书柜间游走着探讨学术的同仁,在二三四层柱廊前抬头学习的同学“若隐若现”,像极了一台饱含知识的“学术剧场”。
“学术剧场”的核心凝聚感还源自其光影塑造。一层玻璃幕墙透过的光与顶上的圆形天窗洒下的光作为光源,点亮了整个圆台体量。二至四层由50mm×70mm的木质格栅作为中庭与周边环状学习区的分隔,伴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圆周状的格栅间透过的光影也在游走漫步,在其中学习的同学因此能够感受到斗转星移、时光变迁之态。
长方体体量在平面拓扑关系以及功能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里布置了较为方正的藏书与学习空间,以及办公等配套空间。但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长方体量用统一、模数化的减法处理打破了原有死板无趣的空间,每一处减法处理都形成一处玻璃幕墙的框景。此处的框景形成了一幅又一幅画卷,你在学习之余看窗外别样的风景,窗外的人也在看窗内成为风景的你。
作为校园内新兴建筑的代表之一,清华大学法律图书馆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法律图书馆位于清华大学教学区西侧,位于廖凯原楼内,2018年9月建成。其中最有趣的设计理念是打破了原有传统图书馆空间在垂直空间上平行布置的想法,形成“大坡道式”阅览室的设计概念。交替向上的空间,从低区开放度最高的公共中庭空间,逐步到半开放的坡道学习空间,再到相对封闭私密的传统学习空间。坡道学习空间被设置在一系列宽大坡道上,阶梯式上升的座位间有高度上的落差又有鲜活的绿植作为间隔,尤有在学术山间之意。此坡道既是师生连续穿行的交通坡道,也是学习者在学术道路上自由无拘的穿行之路。
法图、西馆和文图,这三个清华校园里的学术型图书馆,建成年代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20年前后,见证了图书馆设计从“藏书中心范式”向“学习中心范式”的发展过程以及清华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