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立峰
2006 年7 月13 日,在第30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安阳“殷墟”顺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被给予极高评价:殷墟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泛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面积约40 平方千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同时也是被考古学证实的古老都城。自清末甲骨文发现以来,历经百余年的发掘与研究,殷墟的面貌日渐清晰。它以壮阔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为中心,等级森严的王陵大墓、星罗棋布的居住区和手工作坊区呈环形放射状分布四周,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形制开放的殷商帝都。
2007 年,考古人员在洹河北岸发现了一座面积约410000 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由大型夯土建筑城垣围成的城池——“洹北商城”,这里曾经是盘庚、小辛、小乙等商王的统治核心所在。后来“洹北商城”毁于火灾,商王室才最终迁居至洹河南岸、小屯村东北方向的宫城。
在宫城的西北方向,是商王的陵寝区和祭祀区。宫城的其他方向有3 个大型手工作坊区。围绕着宫城和洹河两岸,分布着众多宗氏家族的居住区和墓地。在这里,从武丁到帝辛等9 位商王,为后世留下了大量高规格的建筑基址和祭祀遗存,以及十几万片用于占卜王事的甲骨刻辞。
镌刻、书写于龟甲上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是独立发源于华夏的文字体系,堪称汉字始祖。商代的史官曾对发生在殷墟的各种天气现象有过详细的观察,并在甲骨文中留下记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编号为“10405”的甲骨刻辞,这块甲骨的反面刻着“王占曰:有祟”,这是占辞,商王根据兆象判断会有灾祸。“八日庚戌有各云自东,宦(贯)母(晦)”是验辞,是占卜过后记录应验与否的刻辞,这位史官观察到“庚戌”日有猛烈的东风裹挟黑云从东方而来,整个国都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昃,亦有出虹自北,饮与河”,雨过天晴,太阳过午西斜之时,北方的天空有彩虹垂挂于洹河上。从甲骨文可以看出,商王认为这是件不吉利的事。
这样的刻辞虽然具有迷信色彩,却是商朝人在当时基于气象认知的占验记载。事实上,天气变化对于当时的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能够确定具体日期的甲骨文中,至少有137 件是求雨或求雪的内容,这些记载分散于全年各个月份,最频繁的是急需雨雪的前五个月。可见在春种前后,商朝人也曾面临干旱缺水的困境。
在“洹北商城”,考古发现了一座没有屋顶的“西配殿”。据《礼记·郊特牲》记载:“社祭土而主阴气也……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有学者推断,该基址应是商代的“社坛”遗迹。商朝人“祭社”的目的有很多,其中就有求雨以及止雨、宁风、祈求丰收等意图。
商代甲骨刻辞及拓片
商王对于天气的关心超乎我们的想象,这体现在数千件与卜雨、宁雨、求雨有关的甲骨刻辞上。其中既有“大雨”“小雨”“足雨”“及雨”“多雨”“延雨”“雨疾”等各种降雨情况的描述与记录。也有次日、三日、五日、十日后,乃至44 天后的“占卜问雨”,反映了商王对“天气预报”需求的多元化。
除农业生产之外,天气对于商朝人的祭祀、田猎、征伐等活动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史记·殷本纪》记载:“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商王武乙曾到渭水流域狩猎,结果遭遇雷击身亡。仅此一例,我们或许就能够理解,在甲骨文记录雷电、晴雨、云雾、阴霾、虹霓、霜雪、风雹等各类天气现象的背后,是商朝人对预知吉凶的渴望,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不懈努力。
这样的记录从武丁时期一直延续到商末。对此,著名的甲骨学家董作宾先生曾说:“这在世界气象史中,犹不失为最重要的一章。”
2021 年,一支从云南西双版纳出发的“大象北迁团”在网络上走红,它们一路“逛吃”,抵达昆明后才掉头返回。这些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里的巨兽,极不容易饲养,更是早已绝迹于今天的黄河流域。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殷墟的王陵区,考古工作者先后三次发现完整的象骨架。在甲骨刻辞中,“来象”“获象”等记载也屡屡出现,在一次狩猎中商王竟猎获10 只大象。《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商人不仅驯服了大象,还将其用于与东夷的战争中。殷墟妇好墓里还出土了一对圆雕玉象,它们长鼻上扬,体硕腿粗,憨态可掬,可见当时大象已成为商朝人艺术观察与创作的对象。
商代玉象
这一切都表明,商晚期的殷墟周边很可能生存着野象,以及存在与之相适合的生存环境。通过孢粉分析等研究表明,当时的安阳地区生长着亚热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降雨量、气温也比今天要高,总体气候类似于长江流域。优越的植被条件和气候环境不仅适于野象生存,也适合建都。难怪商王盘庚对于迁都颇有信心,《尚书·盘庚上》中记载他的话:“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
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末段的殷墟,也确实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大象、犀牛、水牛、竹鼠、龟、獏以及竹子等热带或亚热带动植物,为3 个大型手工作坊源源不断地提供原材料。发达的稻作农业也为帝都提供着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利用大面积发育的湿地,商王室凿建了面积超过4.5 万平方米的池苑,池中之水在夏季可以调节气温,冬季则能造冰。
到了商末,气候状况似乎发生了变化。有观点认为,公元前1100 年以后,气候开始转为干旱低温,由此导致水土资源退化、亚热带动物灭绝、粮食匮乏,这一切促使商王朝开始征讨四方,劫掠资源,并最终走向无可挽回的覆灭。
考古发掘表明,殷墟晚期的水井深度明显较中期的水井更深。妇好墓的墓底更是在今日水位线以下的1.3 米处。地下水位的下降反映了当时气候的干湿状态。《竹书纪年》中有商纣王时“雨土于亳”的记载,“雨土”即沙尘暴。古文献中还有“洹水一日三绝”“河竭而商亡”“象之南迁”等记载,这些似乎都在印证旱灾的发生。
但是,通过树轮气候学重建商朝晚期的气候变化模型,发现商末期的气候不是干旱,反而是降雨量更大,水患有可能是商都毁弃的原因之一。这些都在不同的侧面说明了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在商朝晚期,气候的波动性或极端性明显增大,旱涝灾害时有发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于是战乱纷争四起。
《左传》中的《僖公十九年》讲道:“昔周饥,克殷而年丰。”武王伐纣正值周人的饥荒之年,再与“河竭而商亡”相联系,可知周人克商的牧野之战发生在大旱之年。周武王进军殷墟之时,商人却与东夷交战正酣,于是周人乘虚而入,一举灭商成功。
殷商亡国后,商都成为废墟,因而被后世称为“殷墟”。光阴流转,殷墟逐渐尘封于历史的风烟之中,直到那一片片甲骨重新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