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烷二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023-02-17 15:08梁玲玲李宇鑫
化学工程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蓝绿色环己烷羧基

梁玲玲,李宇鑫

(西安医学院 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金属-有机羧酸配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独特的性质,在光学、磁性、环境、医药及催化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5]。多元羧酸配体与金属大多会形成一维链状、二维层状、三维网状或者特殊的微孔、螺旋和穿插结构,这归因于多元羧酸配体上羧基多样的配位方式[6-8]。环己烷二羧酸是一种柔性的脂肪族二元酸,两个羧基可处于1,2-、1,3-及1,4-位置,存在e,e-、a,a-或e,a-3种构造异构体[9-12]。因此,根据六元脂环的构造和两个羧基的相对位置,环己烷二羧酸配体可以分为1,2-环己烷二羧酸(e,e-顺、e,a-顺和a,a-反),1,3-环己烷二羧酸(e,e-顺、e,a-反和a,a-顺)和1,4-环己烷二羧酸(e,e-反、e,a-顺和a,a-反)3种类型的配体,其中e,e-是最稳定的,而a,a-是最不稳定的结构。环己烷二羧酸上的羧基以单齿或双齿的连接方式,从不同的方向与金属连接,构筑手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在众多调控配位聚合物结构的方法中,配体调控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相对简单、可控性强的一种方法。本文选用反-1,2-环己烷二羧酸为配体,以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为目标,期望得到新颖的配合物。反-1,2-环己烷二羧酸分别与多种过渡金属反应,得到了一例新的环己烷二羧酸铜配合物,通过XPS、FT-IR、TG进行了基本表征,并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配合物的配位比。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反-1,2-环己烷二羧酸(AR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Cu(NO3)2·3H2O、NaOH,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甲醇,均为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所有购买的试剂及药品均未进一步纯化,实验过程中直接使用。

ESCALAB 250Xi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以单色化AlKa源为光源,CAE分析器扫描模式);EQUINOX55型红外光谱仪(德国布鲁克公司,KBr压片,波数范围400~4000cm-1);UV-6000T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STA 449C型热分析仪(德国耐驰公司,N2气氛,升温速率为10℃·min-1,温度范围为室温~800℃)。

1.2 环己烷二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

准确称量反-1,2-环己烷二羧酸0.0861g(0.5mmol)并溶解于3mL甲醇中,称量0.2416g(1.0mmol)Cu(NO3)2·3H2O并溶解于3mL蒸馏水中,混合,常温搅拌,用0.2mol·L-1的NaOH溶液调节pH值为3~4,然后将溶液放入10mL的细高瓶,置于精密鼓风干燥箱中90℃下保持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蓝绿色透明澄清溶液。将溶液转移至烧杯,室温静置3d后,出现蓝绿色针状晶体,过滤、洗涤,得到产物0.064g,熔点>300℃(配体熔点为228~230℃)。

1.3 配合物配位比的测定

分别配制0.01mol·L-1的配体溶液和Cu(NO3)2溶液各100mL,用移液枪在编号1#~13#的比色管中按表1比例混合配体和Cu2+溶液,并加9.90mL无水乙醇至刻度,使每份溶液中配体和Cu2+的总浓度为1×10-4mol·L-1,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样品的吸光度,测定配合物的配位比。

表1 不同比例配体和Cu2+溶液的配制(μL)Tab.1 Preparatio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ligand and Cu2+solutions

2 结果与讨论

2.1 配合物的合成

按照1.2节环己烷二羧酸铜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考察了不同溶剂与n(反-1,2-环己烷二羧酸):n(硝酸铜)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见表2、3。

表2 不同溶剂对反应结果的影响Tab.2 Effect of different solvents on the complex

表3 不同投料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ing ratios on the complex

由表2、3得知,在选择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且配体和Cu(NO3)2·3H2O的摩尔比为1∶2时,能够得到目标产物。另外,在实验中也研究了pH值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当溶液pH值为1~2时,均得到透明澄清溶液,挥发后无明显现象;pH值为3~4时,易产生蓝绿色针状晶体;pH值为5~6时,易产生蓝绿色沉淀。在强酸性条件下,体系内H+浓度远高于OH-浓度,导致配体上的羧基去质子难,无法与金属离子配位;在pH值为5~6时,配体易溶解、去质子能力强,但金属盐易生成氢氧化物絮状沉淀。因此,配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反-1,2-环己烷二羧酸)∶n(硝酸铜)=1∶2,V(甲醇)∶V(H2O)=1∶1,pH值3~4,90℃反应12h,常温挥发后得到蓝绿色针状晶体。

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

配合物的XPS光谱见图1。

由图1可见,环己烷二羧酸铜配合物在284.5eV的峰对应于样品中的C(1s)光谱,531.5eV的峰对应于O(1s)光谱,而在925~965eV出现的峰对应于样品中Cu(2p)光谱,这些峰分别对应配位Cu(2p3/2)和Cu(2p1/2)轨道。由图1可看出,Cu2+参与了配位,存在于配合物的结构中。

图1 配合物的XPS光谱Fig.1 XPSspectra of the complex

2.3 红外光谱

配合物的FT-IR见图2。

图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图Fig.2 FT-IR pattern of the complex

由图2可见,3447cm-1处的宽峰归属为-OH的伸缩振动峰,2936和2858cm-1处为环己烷六元环上-(CH2)-的振动峰,1597cm-1处为C=O振动吸收,1415cm-1和1384cm-1为-C-H-的面内弯曲振动,767cm-1和717cm-1处为-(CH2)n-的弯曲振动。与配体的红外吸收光谱[13]相比,1710cm-1处的吸收峰消失,原因可能为羧基去质子后,羧基上的O与金属离子配位,导致羧基特征峰消失。

2.4 热分析

配合物的热分析曲线见图3。

图3 配合物的热分析曲线图Fig.3 TG curve of the complex

由图3可见,失重过程分两步完成。第一次失重发生在室温~224℃,失重质量分数占比6%,推测为样品中游离水及配合物外界游离离子的失去;在224~300℃阶段,配合物基本保持骨架稳定,未失重;第二次失重发生在300~407℃,失重质量分数占比33%,推测为配合物骨架结构坍塌,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键断裂,在407℃后配合物完全分解,剩余残渣的质量分数为61%,推测产物为CuO。

2.5 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比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测试配合物的吸光度,最大吸收波长296cm-1(图4)。按照1.3节配合物配合比测定方法,测试不同配比溶液的吸光值,以配体的体积分数为X轴,对应的吸光值为Y轴作图(图5)。吸光度最大值对应的n(配体)∶n(金属离子)=3∶7,结合配体与配合物实际反应结果,推测配体反-1,2-环己烷二羧酸与Cu2+的配合比应为1∶2。

图4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图Fig.4 UV spectra of the complex

图5 配合物的配合比Fig.5 Complexation stoichiometry of the complex

3 结论

反-1,2-环己烷二羧酸与Cu(NO3)2·3H2O在反应过程中影响较大的变量是反应溶剂、投料比及pH值,通过实验得出了配合物的最佳合成条件:配体与金属摩尔比为1∶2,溶剂使用甲醇与水体积比1∶1,溶液pH值3~4,在90℃下反应12h后,溶液常温挥发得到蓝绿色针状晶体。配合物的XPS和FT-IR光谱结果表明,Cu2+参与了配位,生成了目标铜配合物;热分析曲线发现,配合物分两步失重,剩余残渣为CuO;分光光度法测定配合物中配体与金属的配位比为1∶2。这为后续研究环己烷二羧酸类配合物的合成提供了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蓝绿色环己烷羧基
“金属迁移”策略推动环己烷合成
环己烷催化氧化生产环己酮催化剂的专利技术综述
吸收法处理有机尾气技术研究
初冬冷色
我的色彩观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环己烷冷液倾析器腐蚀与选材
采用响应面模拟法优化过氧化氢提高腐殖酸羧基含量的反应条件
双核六羧基酞菁铝的合成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Flipped
神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