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友
辉南县杉松岗镇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站,吉林辉南 135114
中国是世界上养猪第一大国,在国家对农业扶持的政策下,生猪养殖开始快速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转变,为了满足更高水平的供求,养猪生产方式也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方向快速转变。各种传染病仍是威胁猪场猪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对生猪养殖威胁较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为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所引起的,会导致患病猪只出现繁殖与呼吸功能方面的障碍。PRRSV为一种RNA 病毒,其具体的类型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且容易出现变种。这意味着疫苗免疫的效果较为有限,一旦出现变种的问题,原有的疫苗将不能产生保护功能,在该病毒的变种过程中,病毒本身的感染能力将会增强,控制难度也会随之进一步提升,被感染猪靠自身清除病毒将会较为困难,这就容易导致大规模的传染流行,使得病毒持续存在于猪群中。从病毒的生存特性来看,这对其持续的存在也会产生影响。PRRSV 具有在宿主细胞胞质中复制和繁殖的能力,可以在细胞质中躲避和抵抗免疫系统的检测和攻击,这种特性也可能增加了病毒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使其可以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中复制和繁殖,这就会进一步加剧感染的影响。
病毒的感染机制以及传播途径,使得病毒的清除难度较高,这就会导致病毒的持续存在。首先,从病毒的感染机制上来看,在猪感染病毒后,病毒发展的速度快,且能够对于猪整体产生影响。如,在感染病毒之后,该病毒能够通过血液循环的方式进入妊娠母猪的胎盘内部,影响到胎猪状态,很可能会导致流产;其次,蓝耳病的传播途径广泛,最为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感染、空气传播、胎内传播、精液传播等。其中,感染传播与空气传播的传播范围广,健康猪在接触病猪本体或者接触病猪食饲具、粪便的过程中,会出现感染传播;空气传播的主要传播形式为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病猪在打喷嚏、咳嗽时,呼吸道内的病毒将会进入到空气中,引起空气传播。胎内传播以及交配传播的影响范围较小,主要包括母猪对于胎儿的传播,母猪繁殖中接触的患病猪体液导致的疾病传播等,此外患病母猪的乳液也会导致仔猪感染病毒。
猪的免疫力状况对于病毒的感染有着关键的影响。整体来看,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年龄段的猪面对PRRSV 均具有易感性,因此该病会在猪群中长期存在。具体来看,不同年龄、健康状况以及不同品种的猪只,病毒的易感性存在有限差异。如,新生仔猪以及妊娠母猪的身体状况较为特殊,免疫力整体较为低下,容易出现病毒的感染。同时,猪的营养、饲养环境状况,对于其免疫力会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实际的感染状况。如,在未能采用适合饲料进行饲养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猪的体形偏瘦、偏胖等问题,均可引起免疫力低下,进而导致感染疾病,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同样会引起免疫力的低下。再如,猪的饲养环境卫生、温度环境不佳,容易导致猪本身患有其他疾病,引起免疫力低下,导致蓝耳病易感的情况出现。
在猪的生长过程中,饲养环境对于猪的健康水平、免疫力有着持续性的影响,实施有效的饲养环境管理,对于防控各类疾病均能够产生助益。因此,在蓝耳病的防控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手段对饲养环境进行管理。首先,要保证养殖场整体规划与建设的科学合理性,要求猪只能够拥有足够的生活空间,保持一定的活动量,避免出现养殖密度过高,猪的活动量不足等问题;其次,需要重视养殖区域的日常环境管理,保持养殖场整体的清洁与干燥,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传播各类病毒,及时将粪便、废弃饲料等清理,符合环境卫生要求,养殖场还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与此同时,还需重视定期消毒的实施,需要选择能够杀灭病菌并对猪身体无害的消毒药物。另外,要注意鸟类、鼠类可能带来的潜在疾病传播风险,做好防鸟与灭鼠工作。可以在猪舍区域安装防鸟网,避免飞鸟进入猪舍,也可以选择声音驱鸟器,避免鸟类靠近养殖场。在鼠类的风险预防中,需定期进行杂草的清理,减少藏匿空间,并安装挡鼠板等,避免老鼠进入猪舍或者污染饲料。
首先,需要重视场外人员、动物的入场管理,严格实施消毒、检疫与隔离。在人员进入养殖场时,需要做好服装的更换以及必要地消毒,车辆以及各类器具与物品进入时,也需要进行有效消毒。对于新引入的种猪,则需要进行检疫与隔离管理,确定其健康方可正式入场;其次,要求养殖人员对于养殖场中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每日的定时监测,如发现猪健康状况异常,需要立刻进行隔离,并对其进行细致的健康检查。如确定PRRS 出现,则需进行整体的消毒与药物的投放,并缩短监测时间,密切关注养殖场内的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在消毒的工作中,疾病流行发展的不同阶段需使用的消毒药剂存在差异,如在发现阶段需优先选择酸类的消毒药剂进行消毒,常见选择过氧乙酸,能够有效杀死病菌。
饲料营养和免疫调节是提高猪只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在自身免疫力较高的情况下,猪只不易感染病毒,能够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降低疾病带来的损失。首先,为了增强猪的抵抗力,需要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要根据猪的成长阶段、身体状况进行营养需求的评估,并选择符合营养需求的饲料。较为常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不同猪只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如仔猪、育肥猪的营养需求就有着显著差异;其次,为提升猪的免疫力,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如植物提取物、益生菌等,需合理控制免疫增强剂的用量与种类。
在健康优化管理中,首先,需要关注到气候因素对于猪只健康的影响。在不同地区,PRRS 的易发时间有所差异,需结合以往的经验在每年特定的时间段进行环境调节,确保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状况符合健康标准。例如,在寒冷季节,需要加强猪舍的保暖措施,防止猪只因受寒而抵抗力下降;在炎热季节,需要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降低猪舍内的温度,防止猪只中暑。同时,还需要关注猪舍内的湿度状况,通过增加通风、更换垫料等方式,保持猪舍内的湿度适宜,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猪只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需强化猪只的健康检查。在针对蓝耳病的预防检查中,需要结合蓝耳病的常见表现,通过观察其精神状态、测量体温、进行皮肤检查和触摸检查等,确定猪只健康。
疫苗接种是预防PRRS 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需要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包括接种时间、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等。如,妊娠母猪、仔猪等的接种要求会存在显著差异,计划中需考虑其需求差异。要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并按照规定的接种程序进行接种,可优先选择已经发展成熟的新型疫苗。在接种过程中,要注意疫苗的储存和使用方法,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对于已经感染PRRS 的猪只,需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具体来说,需要根据猪只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增强剂等。同时,需要对病死猪进行及时的无害化处理,以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首先,针对PRRS 病毒本身的特性和生存环境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有望揭示PRRS 病毒的更多特性,包括其复制、变异、逃逸免疫的机制等,这将为防控PRRS 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其次,对于PRRS 的感染机制和传播途径的研究也将继续进行。随着研究进步,养殖活动中将能够更准确地理解PRRS 在猪群中的传播规律,制定出更为精细和高效的防控措施。例如,通过研究病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存活和变异情况,预测和控制病毒的传播。同时,疫苗接种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控手段,未来将会在养殖活动中受到更多的重视。如,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猪种的疫苗接种方案进行个性化推进,以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另外,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建立更为智能、自动化的饲养管理系统,提高饲养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例如,与现有的人工环境监测模式相比较,自动化的环境监测与设备控制更为高效,能够实现全时段的有效监测。系统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借助于互联网设置对各类设备进行自动的控制,以完成基础的清洁、饮水的补充、温度与湿度的调节等。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猪群中持续存在的根源研究,以及综合防控工作是极为复杂的,且具有较长的周期。为此,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探寻疾病持续存在的根源,并结合根源因素选择合理地防控措施,提升养殖过程中对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应对能力。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可以更好地防控PRRS,保护养殖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