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是很困的,桌子上的书堆得极高,遮住了我垂下来的头。
用力撑大眼睛,快把白不白、黄不黄的试卷看出洞来了。
今天早上真是……两站之间离得那么远,十字路口却这么像。抱着孩子的阿姨不会以为我是因为想远离她们,才那么早起身、那么晚下车吧。
想起小孩粘着玉米粒的嘴唇……“1+1是等于3的。”數学老师的话突然震裂了我的耳朵。
什么鬼啊?我环顾四周,同学们反应正常,看来确实没人在上课。
“陈易,有什么问题吗?”袁平的眼镜反射出绿色的光,让我看不清他的眼睛。
“老师,1+1=2。”
“陈易啊,我也不知道她今天怎么了,开始我还不明白,她什么时候这么大胆,在袁平的课上耍宝。但她后来一直据理力争的样子,好奇怪。”
从我站起来起,哄笑声就没断过。放在平常,我的脸肯定红成柿子了,虽然现在也很窘迫。
他们的眼睛瞟向我,我终于看到了袁平的眼睛。
过了一会儿,真的很奇怪,笑声更大了。我的脚仿佛被钉在地上,有一些不安,甚至害怕。
“你知道九班有个叫陈易的女生吧,不知道没关系。她大概上课的时候睡蒙了,被袁平点名站起来,说1+1=2,哈哈哈哈——当然是真的。”
你们在笑什么?拜托请告诉我。
1+1=3,记住了没有?你在开玩笑?
对啊,当然没有。
陈易,1+1=3!陈易,1+1=3!1+1=3,陈……
后来我明白了,挣扎是徒劳的。
我学会了,我在试卷上写下了1+1=3,这是更后来的事情。
“陈易,你的电话。”
陌生号码,犹豫了三秒,还是接了。
“请问,你能告诉我……1+1等于几吗?”
我鼓起久违的勇气,说:“2。”
电话那头好像松了一口气。
挂断电话后,我后悔了,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应该告诉她1+1=3。
老师评
小说的叙述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极其细腻地描摹了主人公陈易的个人心理体验。一次上课走神,迎着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主人公和“1+1”的结果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斗争。
“1+1=3”,我上次看到类似的命题是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书里,康德通过“7+5=12”,论证了先天知识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而蔡紫涵同学的这篇小说,“1+1=3”,可谓反其道而行之。这变形的荒诞背后,影射的是少年成长过程中关于真理的本真体验。当权威的话语中出现夸张的谬误,你我当如何作为?而蔡紫涵同学在她微型小说的最后给出答案:“2。”从理性再出发,坚持自我,坚持真理,这便是少年之舞。
(指导教师:李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