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奕静
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青岛链接世界的桥梁纽带,既是城市集聚产业链、供应链资源的最大优势,亦承担着为全国提供方案和样本的重大责任。
冬日的胶东半岛寒风凛冽,但码头上桥吊如常运转,AGV往来穿梭,数千个集装箱或装或卸,行云流水。
透过一座码头,感受到如今山东港口青岛港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从亚洲首个、全球领先的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码头,到全球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体系,山东港口青岛港一直奔跑在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征程中,也用实际行动不断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智慧绿色港口样板增添力量。
近日,青岛市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在山东示范区建设中当好“示范中的示范”摆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其中,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青岛链接世界的桥梁纽带,既是城市集聚产业链、供应链资源的最大优势,亦承担着为全国提供方案和样本的重大责任。
科技创新引领 标注“中国速度”
根据《行动方案》,通过加快向物流港、贸易港、金融港、国际中转港“四港一体”的现代港口转型,构建海河陆空“四港联动”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到2025年,全省沿海港口万吨及以上泊位达到360个,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0亿吨、4000万标箱。
对青岛而言,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的征程上,要想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试点任务,港口势必要当好“开路先锋”。
山东港口青岛港何以担起交通强国战略的重任?这与山东港口构建的“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息息相关。作为世界最大港口集群,山东港口自组建以来,早在山东港口成立之初,便确定了青岛港的“龙头”地位,及全港之力支持青岛港发展,以港口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2020年,山东港口确定为全国首个“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建成交通运输部“自动化码头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等5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承担5项省部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山东港口于智慧港口建设领域的多年实践为山东港口青岛港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智能化发展理念指引下,青岛港紧紧依托山东港口“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67.76自然箱/小时,这是目前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桥吊最高单机作业效率,也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建设的新高峰。
从开始尝试自主建设自动化码头,到一体化发展以来,在筹建亚洲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过程中,山东港口青岛港坚定不移地坚持自主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期建成便创下“自动化码头首船作业效率最高纪录”。
此后,在自动化码头技术的迭代升级中,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更是连续九次将这一数字不断刷新,港口作业效率持续提升,并在2022年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
在高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不断突破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全力推进码头由自动化到智能化转变,以“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实现了码头核心生产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青岛交通强国建设的先行示范。
加快转型发展 深化互联互通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的运输服务体系中,山东港口青岛港因其便捷的出海通道和国际门户枢纽港地位势必要在在交通强国的青岛示范中承担着由装卸港向枢纽港、贸易港转型的重任。
在官方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2)》排名中,青岛港位于世界一流港口前列;在中国报关协会举办的2022年十大海运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青岛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最优等次;在马士基、长荣和海洋网联船公司全球服务排名中继续位居榜首。2022年,山东港口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双双超越广州港,均跃居全国第4位,海铁联运量蝉联全国沿海港口“八连冠”。港口的综合实力不断跃升使山东港口青岛港未来发展与《行动方案》规划不谋而合。
根据规划,山东航运将创新“水水中转”新模式,首创以青岛港为枢纽港,省内其他港口为喂给港的外贸内支线,开通威海、烟台、日照到青岛港的22条定班运行专线,变“陆运集港”为高效“水运集港”。
同时,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平台优势,处于“龙头”的山东港口青岛港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东向日韩、西及欧亚、南抵东盟、北向蒙俄,是山东乃至黄河流域开放发展的重要“棋眼”,是RCEP面向日韩和东盟的桥头堡,也是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和双节点。
独特的地理位置與政策的叠加效应造就了山东港口青岛港全领域、全要素融合发展的倍增效应。2022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坚持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全年新增航线28条,航线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新增海铁联运班列线路5条,新增内陆港5个,海铁联运箱量完成190万标准箱,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将港口服务功能向内部腹地进一步延伸。
立足山东、贯通沿黄、辐射全国、联通世界……山东港口青岛港与港口间、内陆间物流通道的畅通,在进一步助力其自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及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的同时,也将为青岛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新渠道。
践行低碳循环 共建绿色港口
如果说科技创新的加持,使港口丈量的蓝图更加宽广,那么绿色低碳理念的融入,则使得港口铺设的底色更足。
从传统的能源消耗大户主动向绿色交通转变,自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从体制机制、用能格局、集疏运体系等方向破题,努力构建绿色低碳集疏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用能格局、集聚绿色转型最大合力,强力推进港航物流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这里,能源供给“多元化”,能源使用“清洁化”——
“氢能”运用为青岛“氢进万家”项目增添一抹亮色,为港口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参考。自2019年起,山东港口青岛港便启动了氢能集卡、轨道吊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实现氢能集卡实景测试,全球首创氢能自动化轨道吊。2021年,承接“氢进万家”项目课题,开展氢能港口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研究工作,在山东港口强力推进下,2022年,山东港口青岛港完成全国首座港口加氢站建设,集装箱公司引进3台氢能集卡进行测试,按照计划引进20辆氢能集卡开展示范应用。
风能、太阳能推广应用成效显著、遍地开花,自动化码头以纯电动作业模式为基础,将氢能、空轨等前沿技术融入港口生产,打造山东港口首个风电一体化示范项目。
瞄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导向,山东港口青岛港港区能源结构体系不断优化,清洁能源应用步伐进一步提速,如今,走在港口,从生产到生活,处处是清洁能源的“身影”——岸电泊位覆盖率达到100%;停车场充电桩为港区电动机械、汽车提供充电支持;国内首创桥吊机房光伏改造并全港区推广;仓库、建筑物、设备设施顶部光伏改造加快推进,140余台轮胎吊、吊车完成“油改电”……
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目标,青岛港口力量的注入将为全省港口运输乃至交通运输的跨越发展作出试点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具体“施工图”。循着波澜壮阔的海上交通蓝图,沿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青岛行动,一个向海而兴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正跃然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