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川:让孝义皮影戏 “活”起来

2023-02-16 11:48余果
科学导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孝义孝义市皮影戏

余果

国家级非遗孝义皮影戏是中国皮影戏历史上一颗耀眼明珠,可谓“中华一绝”。1961年生于吕梁孝义市的侯建川是孝义皮影戏第八代传承人,他大半生执着于皮影艺术,正是通过他的努力,孝义皮影戏走出了困境,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采访中,在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内,侯建川拿着几件皮影走来。铺在纸窗后面,随手拿起“一个将军”和“一匹马”,双手灵活地操控起来。它们像是被施了魔法,将军骑在马背上,一颠一颠的,伴随着侯建川的两声吆喝,开始演绎一段传奇故事。环顾展厅,那一件件写满沧桑的展品,勾起了笔者对孝义皮影戏的好奇。

孝义市位于吕梁山东麓。遥想当年,这里无村不见庙、无庙不搭台、无台不唱戏。相较于传统大戏,孝义皮影戏更接地气。身为土生土长的孝义人,侯建川从小爱听大人讲家乡的故事,爱听皮腔,爱看孝义皮影戏。

1974年,13岁的侯建川考入孝义中学文艺班。1976年,他被分配到孝义碗碗腔剧团。因剧目需要或人員紧缺,他客串过不同角色,逐渐成长为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全能型演员。1990年,侯建川到中国戏曲学院首届导演班进修。完成进修课程后,侯建川回到家乡,拜访了当时唯一能用古老皮腔表演完整皮影戏剧目的老艺人、孝义皮影戏班社“二义园”第七代传承人武海棠,并拜他为师,一招一式学皮影的操控,一字一句学皮腔的演唱,还向梁全民、田新益等知名老艺人学艺。孝义皮影戏只是地方小剧种,有文字记载的资料非常少,随着老艺人们相继去世,熟悉剧本、能唱原汁原味本戏的人越来越少。侯建川与时间赛跑,从老艺人口中挖掘整理剧本。2005年,他请武海棠抄出七本《封神演义》,还带领艺人复排了本戏《闹朝歌》、打台戏《大变化》《收五毒》《火焰山》《药会图》等。

2006年,孝义皮影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侯建川接班武海棠,成为国家级非遗孝义皮影戏第八代传承人。

为了提高孝义皮影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侯建川和同仁们多次在全国乃至世界级舞台上展示孝义皮影戏。2007年,他贷款10万元作为经费,率团赴深圳参加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孝义皮影戏在表演当天反响热烈,一举夺得金奖。他们还登上了上海世博会、北京农博会的舞台。2016年,侯建川带队参加在美国圣荷西举办的国际艺术节。

守护好传统剧目的同时,也需要创新发展现代剧目。侯建川为云冈石窟景区创作了《云岗的故事》,为在碛口的孝义皮影木偶传习培训基地创作了大型皮影情景剧《寻根黄河,梦回碛口》,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创作了《母亲之歌》,为弘扬红船精神创作了《那年、那湖、那船》。这些作品都为孝义皮影戏贴上了新标签。

多年前,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研究会第一任会长侯丕烈开发了孝义皮影戏的皮雕艺术品,并屡次获奖。侯建川和研究会的同仁们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半空皮影戏DIY、皮影书签等文创产品,推广新形象。

面对日新月异的多媒体环境,侯建川不拘泥于地方小戏的小圈子,而是努力打破人们对非遗“老古董”的刻板印象,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的姿态将孝义皮影戏展示在世人面前。尘封的皮影戏在他的推动下“活”了起来。

2020年,中国首部皮影动画电影《阿嚏熊历险记》在山西开拍。这在皮影戏历史上是一个创举,开发出皮影戏发展的新途径。孝义皮影戏参与演出的影视剧有《走西口》《皮影人》《血滴子》,还有中药知识普及剧《药会图》等。他们参与录制了《中国影像方志》《吕梁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等电视节目,为孝义皮影戏带来流量,使这门古老的非遗艺术名扬四海。

侯建川带过不少徒弟,但最后走的走,散的散。有人因为无法支撑生活而改行,有人选择回家照顾孩子,还有人一直犹豫不决……如今侯建川已经60多岁,在他之上几乎没有可以熟练表演传统孝义皮影戏的老艺人,在他之下也没有可以独立表演孝义皮影戏的年轻人。而且,现在研究会也没有一个能起引领作用的继任者。让孝义皮影戏一代一代传下去,是侯建川最大的心愿。

猜你喜欢
孝义孝义市皮影戏
我们来演皮影戏
捡玉米
孝义与仇杀
孝义:积极防治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
年产50万吨生物有机菌肥项目在孝义开工
孝义市草地贪夜蛾高空测报灯投入使用
皮影戏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Reading?Ability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厉害了,大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