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钢材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展望

2023-02-16 10:23夏仕卿黄树东张世欢
冶金经济与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钢价钢材价格制造业

□ 夏仕卿 宋 亮 黄树东 张世欢

一、市场回顾

2022年,为抑制高通胀的影响,全球货币政策收紧,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各大机构不断调整未来经济前景展望。全球制造业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步入下行周期,加之2022年俄乌战争导致能源价格暴涨,欧美和东南亚制造业“雪上加霜”。全球钢材供给快速过剩,海外钢材价格大幅下跌。中国经济面临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地产周期快速回落、新冠疫情持续干扰社会活动和经济活跃度,钢材消费需求收缩。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重的情况下,钢铁行业限产政策落地难,供过于求的格局持续打击市场预期,钢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走势。截至11月初,上海钢之家科技网站1—11月钢材价格指数均价5 089元/t,相比2021年全年的5 645元/t下跌了556元/t(见表1)。虽然年度价格跌幅不太大,但由于上半年主要集中在5 000元/t以上的高价位区间,在经历了6月和7月连续2个月的大幅下跌后,下半年主要在4 000元/t附近的低位区间运行,年内高低价差高达1 274~1478元/t。从全年的价格运行情况看,截至11月初,钢之家钢材价格指数从年初的5 274元/t下跌至4 342元/t,累计下跌932元/t,跌幅18%。其中,长材下跌878元/t,跌幅18%;板带材下跌1037元/t,跌幅21%。

表1 2022年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从钢材价格波动的长周期视角看(见图1),过去十多年的规律表明:经济内在动力决定了钢价趋势,而国际国内的经济政策和行业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钢价走势。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国际竞争形势、货币流动性、宏观及产业政策、钢材的供需错配是钢材价格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04—2022年,国内钢材价格经历了4次长周期的涨跌趋势,能够感受到各种影响因素对价格走势的博弈。从价格的统计规律看,无论这几次涨跌持续时间长短,国内钢材价格均主要在3 300~4 800元/t区间波动,超出该区间的价格波动都有特殊原因,持续时间也都不会太久。从2021年5月钢价创历史新高至今的下跌周期看,本轮下跌幅度达到40%左右。即便是从2022年4月的高点测算,短期下跌幅度也达到26%,已经达到或超过2010年以来历次中短周期的下跌幅度(见表2)。从绝对价位看,当前热轧类钢材价格3 800元/t,在3 300~3 800元/t这个大区间的位置处于低位水平。这意味着,如果2023年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只要略有改善,钢材价格将有较大概率出现回升走势。

表2 2010年至今历次中短周期下跌行情的价格波动幅度

图1 2005—2022年中国钢材市场价格指数变动与主要影响因素

从与钢材价格紧密相关的其他商品价格来看(见表3),废螺比和焦螺比2022年1—10月数据较2021年有所上升,显示钢价偏低或燃料价格偏高。尤其是焦煤、焦炭等燃料价格与钢材价格呈现明显的不对应,这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都将形成较大伤害,2023年市场将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纠偏。

表3 2016—2022年螺纹钢价格与矿、焦、废钢价格对比

从钢铁行业的利润情况看,由于钢材价格跌幅超过原燃料价格下跌带来的成本降低幅度,2022年中国钢铁行业从上半年的微利迅速转为亏损。从2022年初到11月初,建筑钢材价格总跌幅超过1 000元/t,冷热板带价格跌幅超过1 200元/t,而高炉企业的铁水成本只降低了304元/t,电炉企业成本降低了602元/t(电炉钢从年初就处于亏损状态),由此导致了7—9月钢铁行业处于全行业连续亏损状态。2022年1—9月,在全国41个大类工业行业中,钢铁行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利润率仅为0.5%,排名倒数第二,远不及多数工业行业5%~8%的平均利润率,大幅低于煤炭行业26.2%的超高利润率和海外矿山行业的更高利润率。

二、影响现阶段和未来钢材市场的关键因素

1.全球经济

近期国际几大专业组织纷纷发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增速均有所下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更是暗示全球经济将出现衰退。

其中,经合组织(OECD)发布宏观经济形势展望:预测2022年全球GDP增长3.02% (2021年12月预测值为4.46%),2023年增长2.8%。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由于俄乌冲突加剧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022年增长率将从2021年的5.7%大幅放缓至2022年的2.9%,2023—2024年增长率将徘徊在3%左右(实际增长速度在3%以下约等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指出,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包括乌克兰危机导致欧洲突然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通胀比预期更难控制、全球金融环境收紧加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债务问题等。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22年10月4日)认为,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如果继续加息,可能会把全球经济推入衰退,继而陷入长期停滞;此外,美联储的关键利率每上升1%,随后3年内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产出就会减少0.5%,而贫穷国家的经济产出则会减少0.8%。

2.全球通胀形势

欧美通胀、全球加息,是影响国际国内钢材价格的因素之一,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2次超预期加息幅度对商品价格带来较大打击。从最近几次美国大通胀之后的实际情况看,CPI的降低都不是以“月”为单位,而是经历数年才能降低。这意味着未来2~3年全球经济环境都将伴随着美联储的加息缩表进程,其他各国央行为调整本国货币的汇率也都不得不加入到加息的队伍中去。因此,本轮美联储加息进程也不会在短期内结束,2023年仍处在加息、缩表进程中,只不过会根据当期的通胀情况对加息的幅度和进度进行调整。

3.中美关系

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在不断提升,中美GDP总和占全球的42%以上,中美关系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可以说中美不仅是全球经济的引擎,更应是全球经济运行的“护航者”。然而,2017年底美国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白皮书,首次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这是1987年里根政府以来从没有过的严厉措辞。之后,中美关系就被美国的政治“精英”在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刻意分裂,甚至不惜亲手拆除自己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另建“小圈子”来遏制中国发展。2018年至今,中国经历了中美贸易摩擦、中美贸易战、中美科技战(笔者认为在科技方面甚至不能称之为“战”,双方完全不对等,更类似单方面“屠戮”)、香港牌、台湾牌等一系列“人造困境”。目前的状态是:科技从竞争合作到全面脱钩,贸易从相互往来到相互设限,军事只保留有限的交流,文化从东西方合作交流到部分地区出现对立迹象。尽管在此期间有过几次有限的缓和迹象,但这只是在被刻意领上“世界观和价值观重大分歧”的对立道路过程中出现的短暂“歇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两大经济体的利益导向。笔者认为,对此中国不能掉以轻心,更应做好持久战的各项准备,从基础科学、三大产业核心竞争力、全球贸易范畴、文化交融、大循环与双循环等方面发奋图强、冷静应对,做好自己的事。长期看,中美关系的演变,将对全球政治、军事、经济、贸易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短期看,中美科技脱钩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潜力带来涉及面广、各领域深浅不一、为期持久的负面影响。

同时,更应深刻认识到,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一小撮精英资本在历史大潮中只会掀起涟漪,不会撼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遇到的阶段性难题完全能够在“四个自信”的引领下,依靠自身力量逐一化解,对此笔者深信不疑。例如,在各种封锁、围堵、制裁环境中,2021年各国对华投资(FDI)仍然达到1 734.8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20.2%(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2022年1—8月,各国对华投资1 384.1亿美元,再次同比增长20.2%,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33.6%,韩国、德国、日本、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8.9%、30.3%、26.8%和17.2%。这些资本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制造业发展后劲。

4.俄乌战争

“俄乌战争”是民间习惯性说法,俄罗斯称其为“特别军事行动”,并非两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从长周期的角度看,“俄乌战争”对全球钢材价格波动、中国国内钢材供需与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不一。一方面,“俄乌战争”对全球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产品价格产生极大的影响,阶段性重创了欧洲的化学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引发欧洲资本逃离本土,纷纷向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加大资本投入,这对欧洲制造业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材生产和消费大国,“俄乌战争”带来的钢材、钢坯、铁矿石、煤炭等进出口波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程度和持久性均不大,中国钢材市场的价格变化,仍然主要受中国国内的各种因素影响。例如,2022年3—4月“俄乌战争”曾造成短期的全球钢价大幅上涨,引发中国出口量增加、价格回升,但2个月后,从5月至今,中国钢材出口快速回落,中国市场的钢材价格也迅速回归到原有的下跌趋势中。尽管“俄乌战争”是近几年各国、各地区地缘战争对钢价影响最大的一次,但从长周期的角度看,2个月的价格波动只是钢材价格涨跌趋势中的“噪点”行情。

5.全球制造业周期与库存周期(基钦周期)

全球制造业周期和库存周期同样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与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与制造业本身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从对2000年以来的全球制造业周期表现看(见图2),全球制造业周期与库存周期基本吻合(但有错位,错位周期平均6个月左右),每轮周期持续时间3~4年,上升周期为1.5~2年,下降周期为1.5~2年。

图2 2012—2022年主要国家和经济体制造业PMI的周期性波动形式

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制造业周期波动规律与钢价波动高度正相关:PMI上升周期通常伴随钢价上涨趋势、PMI下降周期通常伴随钢价下跌趋势。但也有特殊情况,例如2013—2014年全球和中国的PMI处于上升周期,但钢材价格却呈现下行趋势。主要原因是2009—2012年中国快速建设钢铁产能,短短4年内将中国钢铁产能翻了一番,出现了钢铁产能和产量阶段性的严重过剩。制造业上升周期带来的需求增量,无法消化接近成倍增长的产能和产量,出现了PMI上升与钢价下跌的背离现象。全球和中国PMI变动趋势与中国国内钢材指数的对应关系见图3。

图3 全球和中国PMI变动趋势与中国国内钢材指数的对应关系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上一轮制造业底部区间出现在2019年四季度,持续回升至2021年的5—8月到达顶部区间(中国制造业顶部在二季度、欧美制造业顶部在三季度)。2021—2022年全球制造业周期和库存周期见顶回落,预计将于2022年四季度或2023年一季度见底,2023年二季度将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

从周期运行过程的短期看,并不是说PMI下行钢价就会持续下行得一点反弹也没有,也要结合当期的环境综合研判,这通常会用到月度价格涨跌分析中去。例如2021年三季度,PMI刚开始下行但钢价出现了反弹走势,这与粗钢供应量环比明显减少、煤焦价格成倍暴涨有直接关系,但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下跌趋势中去。

从制造业周期的规律看,2023—2024年,全球和中国PMI将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有助于钢价走出震荡上涨行情(前提是中国钢铁产量受控,不再出现类似2013—2014年失控的情况)。

6.2022年宏观经济运行简述

2022年,中国经济出现了短暂的快速下行态势,各项经济指标走低,部分重要指标大幅下降。其中,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3.0%,工业增加值增速也只有3.9%(正常年份在6.0%或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9%,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达8%;国内消费的名义增速也只有3.9% (正常年份一般在9%以上);进出口增速8.7%,增速适中,但比2021年30%的增长回落较多;全国货运总量增速-2.1%,比2020年新冠疫情初始爆发年份(-0.5%)还要低,显示全国经济的活跃程度严重降低。6月以后,各项指标降幅收窄,特别是8月以来,多数指标出现了环比持续回暖态势。

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房地产进入中长下行周期、阶段性大范围疫情、全球经济下行叠加美联储超预期加息3个因素(见图4)。

图4 影响2022年经济和钢价走势的三大主要因素

时至年末,这三大因素都出现了好转迹象,预示着2023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将会得到明显改善。

首先,对房地产行业而言,2022年以来各地政府针对房地产需求侧出台的各项刺激消费的“政策潮”,虽然对房地产行业的主要指标没有起到“托升”作用,但是对房地产销售下行、新开工下行的态势起到了“止降”的作用。另外,10月以来,央行从房地产行业贷款和融资的供应侧发力,出台了“16条”措施引导资金进入房地产建设市场,其后又在11月下旬连续出台了“第二支箭”(债券融资支持)和“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支持),从保项目、保企业、保行业3个方面全面支撑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持续“托举”钢材消费。从房地产建设各环节(拿地、新开工、预售、回款)耗用时间看,新开工明显好转可能要在2023年年中才能体现。因此,2023年房地产行业虽不能立即实现正增长,但投资额、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等指标将有所修复,对经济增长和用钢量起到边际好转的作用。

其次,2022年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比较严重,在疫情肆虐的二季度,全国经济增幅大幅回落,二季度GDP仅增长0.4%。二季度过后,随着疫情散发的情况逐步好转,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国家铁路货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等指标也逐步恢复。但10—11月新冠疫情再次加重,各项指标也跟随有所回落。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20条措施,相信各地能够在“新20条”措施指引下更加科学精准地做好防控。结合奥密克戎的毒性(致死率)等情况看,尽管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新冠疫情对社会和经济活跃程度的影响在大趋势上将会逐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也将逐步恢复。

最后,全球经济下行的态势虽然在2023年无法立即扭转,但美联储加息对经济和商品价格的冲击将会明显减少和减弱,这一点从最近2个月美国核心CPI数据和美联储官员的态度上可以明显察觉。

7.钢铁供应

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生产粗钢7.808 3亿吨,同比增长-3.4%,产量降低主要发生在上半年,三季度产量同比呈增加态势。4月国家发改委要求“为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巩固好粗钢产量压减成果,2022年粗钢产量实现同比下降”。以此为基准测算四季度产量应降至2.54亿吨以下,日均产量控制在276万吨以下。从当前钢铁行业因严重亏损而减产的程度看,2022年的控产任务有可能完成。预计2022年全国粗钢产量将达到10.2亿吨,比2021年只下降1.4%左右,相比需求的回落幅度(见后文分析),供应量降幅不大。

从长周期的视角看(见表4),我国2010—2012年粗钢年产量只有7亿吨左右,国内消费6.6亿吨左右,净出口0.4亿吨左右。2013—2017年,国内粗钢年产量迅速增加到8亿~8.3亿吨,而国内年消费量只缓慢增长到7亿~7.6亿吨的范围内,不得不大量出口,2014—2016年每年出口的钢材高达1亿吨左右。2018—2019年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2021年全球制造业订单涌向中国,叠加这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国内粗钢和钢材消费明显增加,国内粗钢年产量迅速增长到9亿吨和10亿吨以上。然而,这些额外的新增钢材需求并不完全是国民经济内在动力增加的需求,有一部分是为避免特殊环境对国民经济的伤害,国家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带来的需求增量。全球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粗钢消费饱和时期,人均钢消费的峰值在460~700 kg(英国477 kg;法国469 kg;德国625 kg;美国697 kg;日本峰值期间人均粗钢产量880 kg,但有1/3出口,实际本国消费量只有600 kg左右),我国的人均粗钢消费量早在2013年就达到500 kg以上,2018年超过600 kg,2020年达到748 kg,2021年回落到708 kg,预计2022年为694 kg。由此可见,当前的中国粗钢消费总量已经到达峰值区间,未来我国的粗钢消费量将向8亿吨(或更低)回落。从历史规律看,在现阶段钢铁产业集中度低下、钢铁企业众多、钢铁实际产能高达12亿~13亿吨的大环境下,特别是房地产进入长期下行周期后,若仅靠“市场调节产量”这一措施,钢铁企业还将陷入长年亏损的境地。未来几年国家采取适度的行政限产、加大合规产能核查力度、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等措施,仍然是钢铁企业保持一定利润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要保证。

表4 2013—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进出口量、国内表观消费量

8.钢铁需求

2022年我国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增速下行,部分行业负增长,钢材需求明显回落。经测算,预计全年钢材消费减少5 940万吨左右,降幅6.0%左右。其中,建筑用钢需求减少4 460万吨(房地产用钢减少5 232万吨左右,基建用钢增加766万吨左右),制造业用钢减少1480万吨左右。预计2023年上半年钢材需求保持低位,下半年将出现回升态势。其中,若房地产施工面积比2022年只下降5%、基建投资额比2022年增加10%,那么2023年建筑用钢量与2022年基本持平;从制造业下行周期底部区间的运行规律及最近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出现下降的态势看,预计制造业用钢需求在2023年上半年保持低位,下半年出现回升态势。

三、对2023年钢材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初步研判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2023年,尽管全球经济仍处于下行周期,但中国的经济社会将逐步远离2022年各种不利的发展环境。如果外部环境影响不大,且中国的钢铁生产基本受控,2023年钢材价格将走出“震荡上涨、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对价位的高点不能过于乐观。同时,要警惕一季度有可能出现的下跌走势。这主要是基于:

——疫情管控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将日益减弱;

——房地产行业虽不能扭转下行态势,但边际将有所改善,2023年下半年这一变化可能会更明显;

——基建投资将延续2022年的高强度,真正实现10%~15%或以上的高增长;

——制造业活动将有所恢复,全球制造业见底,中国制造业回升,工业企业补库周期也将在2023年下半年开启。

2023年中国钢材市场的运行环境将好于2022年,但明显不及2021年。从中国和全球制造业周期的角度,推算2023—2024年钢材价格的“顶部区间”应出现在2024年下半年。其中,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对2023—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运行环境和钢材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有可能更大一些。从国民经济与钢铁需求的长周期规律看,现阶段中国的钢需求已经基本见顶。过去20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钢需求做“加法”;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钢铁及其上下游产业链都要适应钢需求做“减法”的环境。在钢铁总需求的下行周期,控制钢铁产能和产量,保障中国钢铁行业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市场环境,为迎接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是当前对钢铁行业管理和调控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钢价钢材价格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钢材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钢价涨幅有所扩大 铁矿石库存处高位
2016年钢材价格上涨明显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钢材价格暴涨后回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