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上到退休年龄的人应该是生产和消费的主力人口,为什么绝大多数时候却被忽视?带着这一疑惑,中国一线天使投资机构——青山资本对上述现象展开了研究,并发布了《35岁,中国式中年——青山资本2022年度消费报告》。这一研究报告对眼镜行业乃至整个消费市场都有着特殊意义。
在中国,无论是职场,还是消费领域,35岁就像是分界线,政策优惠、就业求职、婚育观念等,或硬性规定,或约定俗成,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门,走进去了便“隐入尘烟”。如果你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九成以上的创业企业没有选择将35岁以上的人群作为产品的受众,尤其是35~60岁;各成熟企业、上市公司的年报及各式研究报告中,35岁以下的人数绝对值、占比成为了各区域年轻力、市场活力的衡量标准,而针对35岁以上人群的研究却很少。
究竟何种原因导致35岁成为“公认”的分界线呢?《35岁,中国式中年——青山资本2022年度消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以下3个方面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扶持政策。报告显示,买房作为国内消费市场最受关注的需求,优惠政策指向性明显,而深造、落户、创业、考公务员等政策对于35岁的硬性规定更是数不胜数。
其次,是婚育观念。报告显示,催婚有35岁的心理线,催育更有35岁的警戒线。在婚恋上,农村大龄未婚男性28~35岁仍然有结婚机会,但已经明显较28岁以前小;35岁以上的未婚男性已基本上丧失了结婚可能性。在生育方面,35岁也被多次提及,各类医学研究中均将35岁作为高龄产妇分界线。
最后,是职场机会。35岁作为一种年龄限制,最有相关性的首先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如军人、主播、运动员等。公务员报考对年龄的限制,则体现出35岁硬门槛最普遍的认知。此外,35岁还是一道无形的门槛,要么晋升为管理层,要么成为“人力成本”。
除以上原因之外,报告指出,中国近二十年的“35岁危机”,有着独特的背景原因:产业结构、劳动者教育水平高速变化而带来的劳动力价值高点前移现象。
各类行业中,35岁以下劳动力占比
从产业结构来看,1994年之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就业人口显示,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缓慢增长,第三产业高速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吸引了大量外资技术和管理知识,此后,互联网、金融业、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交通物流业一直呈现增长趋势,互联网、金融等逐渐成为最有前景、最受关注的产业。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让新的主力产业对劳动力提出了新要求——体力、心力、学习迭代能力,这让年轻人成为了更合适的劳动力。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这四大类行业的35岁以下就业人口占比位居前四,而这些恰恰是产业结构变迁中越来越重要的主力产业。即便是就业人口最多的所谓“传统行业”,35岁以下占比也是相对更高的。
从劳动者自身来看,自1998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新世代劳动者的平均学历迅速超过前一个世代。高等教育扩张中迅速积累的人力资本成为了热门行业的“人口红利”。供过于求产业结构的变迁注定了对年轻人的偏好,而加剧35岁以上劳动力被市场出清的,是年轻劳动力整体进化太快、优秀的年轻人供过于求的事实。这存在于几乎所有行业,而并非只是某些热门行业。
1995~2020年我国大学招生人数
作为劳动力或是消费者,35~60岁的“中国式中年”究竟有什么特征,他们主要在做什么,真的应该被忽视吗?
报告显示,无论从男女比例、受教育程度还是婚姻稳定程度来看,中年人比老年人有着更高的学历、比年轻人有着更稳定的婚姻状态。
就业方面,移动互联网创造的服务行业是近年承载最大规模中年转业者的选择,最为大众熟知的是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有调查表明,80.0%的中年求职者愿意从事新就业形态,其中,考虑生活服务、电商、外卖骑手和快递员的人占比分别为40.4%、39.9%及10.6%。
消费方面,中年人的消费行为及表现更为亮眼。中年群体在电商消费的习惯正在快速养成,并且占全部用户成交额的比例越来越大。有趣的是,中年人群占总人口数量的38%,而在2022年,其网购的成交额占比也达到了38%。基于中年人群网购习惯总体尚没有年轻人高,他们在线下消费的占比会更高一些,这样的交叉比对可以佐证中年人实际的消费能力相比其他年龄段更强的事实。
中年用户网购比例
不少创业公司在初期、成熟公司在推新品以及追求增长时,需要用户对新生事物有兴趣和热情,对新产品和新服务有尝鲜的冲动和接受度。中年人的惯性消费、大头被房车占据、见过世面、教育成本高、家庭而非独立决策等特征,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对中年人选择了相对忽视,不甚关心。有趣的是,尽管大部分移动互联网产品都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但6大主流阅读APP的活跃用户中,35岁以上人群占比均在25%~40%之间。
中年人有着独特的社交推荐的购买习惯、看长视频和长图文的习惯,以及以体验而非效率导向的决策思路。相关数据显示,视频号用户的平均年龄比抖音用户年龄层长10~15岁,正好就是中年阶段。微信官方数据显示,私域收入超过百亿以上的企业2022年达到了5个,超过10亿规模的企业数达到40个。视频号背后蕴藏的未来电商体系可能会被中年人撑起来,成为一股释放中年人消费力的巨大力量。
综合来看,中年人群依然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承担着房、车的重担,也有自己的消费偏好。中年人或许不是最爱尝鲜和冲动的消费者,但绝对是不容忽视的购买力量,不应被消费市场忽视。
造就“中国式中年”现象的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的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共振。目前世界范畴内,35岁危机也几乎独此一家。发展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用发展来解决。
相对于资本要素,过去三十年里中国7.5亿劳动力人口在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深刻。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起飞靠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无数工人通过学历和技能的提升,从非技术工人发展成为技术工人,为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加入WTO,信息产业和更多科技产业逐步发展以后,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让中年人失业的结构性变化,也在创造新的适合他们的就业。服务业尤其是新服务业会承载新的价值创造,承接中年劳动人群。可以看到,社区的作用在生活中越来越明显,相关的生活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需要成熟的产业来支持。维护、维修、零工、社工、月嫂、保姆、护理、保洁……释放了的大量的劳动力和想要获得收入的需求,这样的供给或许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塑造一个真正的服务业大国,需要更多更新的服务业形态出现。未来中国经济的内循环,除了商品的制造与消费,还会更依靠服务业的多层次循环。大批的劳动力将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同时所有人也都是新型服务的消费者。这既是劳动力的消化,也是生活质量的实际提升。
不少有趣的新服务业方向已经在逐渐崭露头角,如老物件翻新、传统手工艺制作、手机装裱、宠物殡葬、娃娃改造、家庭整理等。社交媒体上的长短视频让很多不容易被看到的角落里的新业态和老匠人越来越火,许多新的职业正在形成,这些广义的服务业可以用“反工业化”来概括。追求效率的商品生产过程标准化,工具越来越发达,生产者越来越年轻;而另一类服务或产品,则追寻温度,关心情感连接,服务于人的社会性,消弭孤独感。
老龄化相关需求也催生了许多新的职业:医疗陪护、老年写真摄影师、适老化改造设计师、代写回忆录、养老院评测员等工种逐渐出现。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日益严重,机器人的发展尚不足以完成精细的工作,中年人对老年人的服务产业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除了这些尚在形成职业的新工种外,国家已明确认可的新服务业类型也在不断增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在2015年更新之后,于2022年末再次发布新版,新增了150多个职业,其中不乏许多服务业新职业。如会议接待服务师、健康照护师、社群健康助理员、森林园林康养师、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度的优化,大部分人都会失去流水线上的身份,但会进入服务业,去创造,去发挥新的价值。
过去二十年间,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支撑了我国制造业大国化。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中国式中年”劳动力系统性溢出,会转移催生出我国服务业的长足发展。我们面临着全球未有过的劳动力结构变化,相信也会危中求机,形成全球未有过的全新劳动力结构的发展可能。
德勤预测到2030年,中国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三都是35岁以下。如果按这个预测,中国只会有3亿劳动人口。
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依然会有7亿劳动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将从事各式各样的服务行业。未来二十年,中国将从制造业大国转为服务业大国,不仅体现在国内的就业人口上,甚至会向全球输出服务能力。“中国式中年”是一种现象和结果,也可能是推动我们走上“中国式新路”的动力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