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原 城 发 展 简 史

2023-02-16 09:38时中瑛
文史月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晋阳太原

◇ 时中瑛

太原古称晋阳,简称并,位于山西省中部,东西诸山巍峨,汾晋诸川逶迤,控带山河,地势险要。古人云“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代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城市之一。

“太原”一词非常久远,《尚书·禹贡》篇即有“既载壶口,治滩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的记载。据《战国策·赵策一》载,晋阳城系由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所肇筑。《春秋》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晋定公十五年(前495年)载,“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史记·秦本记·白起传》载,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司马梗北定太原”,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初置太原郡”。从上可知,晋阳城最迟肇建于公元前497年。至2023年,太原已有2520年的建城史。

据相关资料记载,太原在西周时为狄人所处,春秋后期属晋,战国属赵。秦置太原郡,郡治晋阳县。汉初为韩国,都于晋阳。汉武帝设并州刺史部。东汉为太原国,西晋属并州。北魏置太原郡,北齐为别都。隋置太原郡,唐为太原府,武则天、唐玄宗置北都、北京。五代为北汉都城。宋为太原府,为河东路治。元属冀宁路,明、清为太原府。民国初属冀宁道,1921年设市政公所,1927年称太原市,1949年建太原市人民政府。可以说,太原为九朝之都、龙兴之地,孕育了“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两大盛世,故有着“先有晋阳,后有汉唐”之说,在中国的古都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秦太原郡地图(选自《太原图志》)

西汉并州刺史部地图(选自《太原图志》)

武则天时期唐太原府地图(选自《太原图志》)

尤其在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此起兵,建立唐朝,将晋阳称为“龙兴之地”。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派并州长史、英国公李勣(即《隋唐演义》中的瓦岗寨英雄徐茂功,跟随李世民,后因战绩卓著,被赐姓为“李”,改为李勣)在汾河东岸的旧太原县城新建了东城。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派并州刺史崔神庆在晋阳东、西二城的汾水上架桥联堞,筑起中城,使得晋阳东、中、西三城浑然一体,形成了东西长12里、南北长8里的北都,是当时仅次于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的第三大都会。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正月,东征高句丽返回晋阳时,时年47岁的唐太宗李世民,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晋祠之铭并序》。它是熔史学、文学、书法于一炉的丰碑巨碣。其铭文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政论和抒情相结合。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着力宣扬李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求政治巩固。《晋祠之铭并序》是较早的行书碑。由于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每日临池,深得其意。其书法劲挺秀丽,碑题、铭、序共1200字,碑阴有长孙无忌等7大臣署名,因其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而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叹。

唐太宗李世民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碑刻——《晋祠之铭并序》

李白35岁时,因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而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受友人元参军所邀,到其父担任太原尹要职的太原居住几个月时间,结识了后来在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李白畅游了美丽的晋祠,写下“晋祠流水如碧玉”和《太原早秋》的诗句,并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其风俗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巨镇,非贤莫居。”

唐朝时期的太原,城市繁荣,经济发达,文化兴盛。据山西诗词协会会长时新统计,《全唐诗》中有约4万多首诗,作者900余人,其中祖籍山西的近80人,而太原籍的就有王维、王翰、王之涣、王昌龄、白居易、温庭筠等20余位名家。王维祖籍并州祁县(今山西祁县),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居易一生在外,少在故里,但总自称“太原白居易”。其诗以关心民间疾苦、针砭时弊而著称,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王”之誉。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被誉为“盛唐绝作”。王之涣除《登鹳雀楼》外,还有同样著名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生于狄村的狄仁杰,尽管没有流芳百世的文章,却因政绩卓著而流传千古。

五代时期,中原王朝兴替相继,战火频仍,但总而观之,往往与太原相关甚密。太原的战略地位对各朝的兴亡安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先后为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称霸一方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故太原有“龙城”之说。

据《古城营村志》记载,宋太祖开宝元年、二年和九年,赵匡胤三次派兵攻打太原,均未征服。直到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十几万大军,用5个月时间围攻晋阳。北汉英武帝刘继元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于五月初六晨,“穿缟衣、戴纱帽”,在晋阳城北的沙河门楼投降。此时在东南方向守卫的侍卫都虞候刘继业仍奋力坚守。赵光义素闻其勇,命刘继元劝降,刘继业才停止战斗。

刘继业又名杨业,北汉世祖刘崇赐名为刘继业。上世纪50年代,山西大学著名学者郝树侯撰写了《杨业传》一书,高度评价了杨业的一生。1985年3月,太原市第三任市长王大任阅读《杨业传》后,写下了“宋辽曲直有定论,潘杨久讼得止休。四代戍边誉华夏,满门忠烈无匹俦。千古功业博考证,史家喜见郝树侯。”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借口晋阳城与京师开封“参商不两盛”,遂于5月18日下诏焚城,持续3个月时间焚毁了晋阳城,逃跑不及的百姓哭声震天,命丧火海者不计其数。次年4月,又决汾、晋两水合灌,彻底毁灭了晋阳城。直到明洪武八年(1375年),又在古晋阳城遗址上的南关村建设了“太原县城”。2021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在原址复建了“明太原县城”。

晋阳城由赵简子建设,被赵光义毁灭,可以说,“成”也“赵”,“毁”也“赵”,只是此赵非彼赵。对于火烧晋阳城的历史,2019年,太原市在新建的晋阳湖公园排演了《如梦晋阳》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通过声光电的形式,梦幻般地演绎了火烧晋阳城的刻骨铭心的历史。

对于宋太宗水淹晋阳城的历史,实际上在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与其老师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中已有较隐晦的描述。据载,经施耐庵推荐,时年约26岁的罗贯中加入元末张士诚的农民军当幕僚。施耐庵74岁去世时,罗贯中40岁。《水浒传》只写成70回的初稿,罗贯中适当加工,增补为120回,约洪武四年至十年成书。在第99回《花和尚解脱缘缠井,混江龙水灌太原城》中,罗贯中对水淹晋阳城予以了描述。其文为“李俊趁连日大雨引智伯渠及晋水,灌浸太原城”。有学者认为,这实际上是罗贯中对宋太宗水淹晋阳城的隐晦表述,只不过时间由宋初转移到北宋末,不敢说皇帝,改由农民起义军表述而已。包括他所著的《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实际上也是对水淹晋阳城的发挥。

《水浒传》连环画,反映了宋初水淹晋阳城的内容

据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原研究员孟繁仁等著,1991年出版的《罗贯中新探》载,1986年6月发现的清徐县《罗氏家谱》,其最早撰于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罗氏家谱》载的罗氏始祖为罗仲祥,第六代为罗锦中,注明其“次子外出”。因明、清两朝均将《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列为禁书,据孟繁仁、郭维忠研究,在第九代罗正己撰谱时,出于维护门风和家族尊严的考虑,把“败子、逆子”的罗贯中在家谱中予以除名。加之元末明初《录鬼簿续编》一文中,有159字介绍了罗贯中,明确其为“太原人”。后有人对临近的祁县会善村、河湾村的罗姓族谱进行了考证,均为清徐所迁,故学界判断,罗贯中为清徐人。

之后,宋朝在晋阳古城东北方向20多公里的阳曲县唐明镇新建了太原城。当时主持建城的是“知并州”的符昭愿(945—1001)。据彭娟英所撰《宋代太原府城考》载,宋太宗征伐北汉时,符昭愿任御营巡检使,负责宋军后勤给养,平灭北汉后留任太原。他在治理太原期间,“一岁而城池缉,再岁而仓廪实,三岁而府库完”,新太原城三年建成。时任都部署的潘美奏请朝廷,并州治所由榆次迁回太原,人口也由八千增加到三万多。

符昭愿为后周魏王符彦卿的世子,符家是后周和北宋时期的大户人家,除武将外,曾“一门出了三个皇后”。其中,宋太宗的第二个皇后即为符皇后,宋太宗把小舅子安排到太原负责建设“新城”,足见宋太宗对符昭愿的器重,最终也是想把太原建设好、治理好。

据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组织编撰的《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载,对太原城的初建和治理作出重要贡献的符昭愿,在以往宣传太原历史的相关资料中,几乎找不到他的名字。

符昭愿修建的宋太原城,是一座矩形的土城。据明《永乐大典·太原志》载,宋太原城“周一十里二百七十步,宋太平兴国七年筑。四门,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内有子城,周长五里一百五十七步,也有四门”。宋太原城是在唐明镇基础上,扩建整饬,疏浚城河,夯筑城墙,内有子城,外有罗城。其外城墙周长不足唐晋阳城的四分之一。

宋朝并州府城,即太原府城

太原城重建140多年后,金军先攻占了太原,后攻取了开封。金之所以能灭宋,一方面有气候、军事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没有太原做屏障也是重要原因。

据《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载,由于新建太原城是在唐明镇原街道基础上扩建的,城周四门不对称,便形成了“丁”字形街道的整体格局。流传至今的所谓“钉破龙脉”,主要系由金末元初的太原府秀容诗人元好问的“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也亡”所误传。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16岁的太原秀容人(今山西忻州)元好问,赴太原参加乡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有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便买下这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小小的坟墓,起名“雁丘”,并写了著名的《摸鱼儿·雁丘词》,其中“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广为人知。

新城建好后,留守潘美为讨皇帝欢心,在城中建了一座太宗功德庙,不料隔三差五就着火,直到其孙宋仁宗赵祯继位,觉得当年火烧晋阳城的做法不妥,遂下旨恢复太原为“大府”。同时命人建设了晋祠圣母殿,采用“减柱法”的营造法式。侍女像、鱼沼飞梁、铁人等保留至今,仍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珠之一。

晋祠圣母殿圣母塑像

圣母殿曾叫“女郎祠”。据传,“圣母”原为两意,一为奉祭唐叔虞母亲、姜子牙女儿、周武王妻子的邑姜,最早由郭沫若提出,目前为官方所采信;二为宋仁宗母亲李宸妃,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原型,故事最早起源于清代石玉昆所著的《三侠五义》,《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也对李宸妃进行了记述。

据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原研究员孟繁仁研究,“圣母”应为李宸妃,其理由有二:一是宋仁宗为祭祀其母;另一方面是想用他母亲的仁德,柔化太原人民对宋朝廷的反抗。

宋太原城大致以今天的关帝庙、开化寺街、庙前街、羊市街为中心,东起柳巷、上肖墙,西至城西水系,南起铁匠巷,北至旱西门、东缉虎营、西缉虎营,东西宽约2.6公里,南北长约3公里,面积近8平方公里。

并州知州陈尧佐

1025年,时任并州知州陈尧佐结合太原城的地形特点,在地势较低的西城墙外开挖了湖泊,筑起长5里的堤坝,号“金刚堰”。岸上栽植柳树数万株,引入汾河水,名唤“柳溪”,平时供人休闲赏玩,汛期蓄水防洪。并在湖心建小岛,名曰“芙蓉州”;岸边堤坝修“彤霞阁”。后人又修了通往湖心岛的栈桥,有迖华堂、四照亭、水心亭等知名景观。据彭庆东所撰《古人笔下的太原城》载,清道光年间的福建举人魏秀仁,屡试不第后北漂太原生活数年,写了小说《花月痕》,书中描写了柳溪等太原城的锦绣景致,为后世留下了活页式的“太原上河图”。

宋、元时期太原就有“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之美誉。元朝时,陆宣则在《游汾河》中感叹“翠岩亭下问棠梨,上客同舟过柳溪”。元朝太原府僧人小仓月在《汾堤柳溪》中,留下了“堤边翠带千株柳,溪上青螺数十峰;海晏河清无个事,画楼朝夕几声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太原,撰有《马可·波罗游记·太原府国》,盛赞太原的美丽繁华。

明初,朱元璋驱逐元顺帝后,深恐逃入草原的元兵卷土重来,影响明朝统治,遂封诸子戍边守卫。其中,太原作为九边重镇之一,朱元璋封其三子晋王朱棡就藩太原。为了提高太原城的防护能力,朱元璋先安排朱棡的岳父——永平侯谢成扩建了太原城。

实际上,谢成原准备在晋阳古城的遗址上建晋王府。据明正德《太原府志》载,在主体梁架即将完工时,突然被一夜大风全部吹倒,一时谣言四起,皆以为晋王难挡此帝都的风水。谢成认为选址不吉,于是改变计划,重新在宋太原城外的东北隅进行另建。先后历时4年,建成了晋王府邸,其西城墙即为宋太原城的东城墙,共开了4个门,即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后宰门(亦作厚载门)。

随后,谢成以宋城为基础,向东、南、北三面扩建,将晋王府包围其中。又于洪武九年(1376年)建成了周围24里,城墙高3丈5尺、外包城砖、池深3丈的“新城”,是长江以北仅次于北京的大城。其城门共8座,东为“宜春”“迎晖”,南曰“承恩”“迎泽”,西称“振武”“阜城”,北为“镇远”“拱极”,门上建楼,城角建角楼,城墙共建小楼92座、敌台32座。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阳曲县志》称“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

至于明朝后来又在古晋阳城遗址上建了“太原县城”,实际上又是另一种情况。据小店区政协所编印的《汾东夜话》中张玉虎所著的《虹霓府与平晋城》一文载,宋灭晋阳后,在汾河以东的小店村、南畔村、北畔村等处建了平晋城。明洪武四年(1371年),汾河发大水,淹没了平晋城。洪武七年,晋王报请朝廷同意,在原晋阳城的南关遗址上,又新建了“平晋城”。因在原晋阳古城遗址上新建,改称太原县城。而存在了395年的“平晋城”,则因水患而长眠于地下,仅留下了“虹霓府”的美丽传说。

清军入关后,为防止太原人民的反抗,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太原城西南隅修建了满洲城,供满人居住。因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河决口,大水从原振武门(即水西门)进入太原城。旧满洲城被淹,后才将城内的满人迁至小五台的新满洲城,故现庙前地区有“旧城街”,文庙街办有“新城街”,所谓“旧城”和“新城”,均指“满洲城”。

清初太原城图,既有晋王府,又有满州城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2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克太原,城东南部的城楼、城墙遭到破坏,衙署、王府被洗劫一空。同年9月,清军攻陷太原,城西北被炮火摧毁。两年后的农历4月12日,一场大火把晋王府烧为灰烬。经过两场战争和一场火灾的洗劫,太原城北部和东部化为一片焦土。因此,主要的商业和居民区,都聚集在城南地区。

加之光绪十二年(1886年)汾河决堤,城西地区成为泽国,被冲毁的除大量民居和街道外,还有南关城、满洲城、文庙等。至清末,城西地区基本被废为菜地、荒野,成为难民、流浪者、江湖艺人的聚居之所。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太原府城街巷图

中华民国和日伪统治时期,除一些军事设施和工厂外,太原城基本未进行大规模的建设。1919年,北洋政府官员朱启钤在南京市的江南图书馆发现了手抄本《营造法式》,经他校订付梓。1925年,梁启超看到这本书,认为这是一把开启古建之门的钥匙,便把它寄给了在美国学建筑的儿子梁思成,希望他能在洪荒中开辟新天地。梁思成像读天书、破密码一样,用6年时间,终于弄懂这是一本宋代讲建筑结构和方法的书。

笔者收藏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宋朝李诫著《营造法式》

20世纪30年代,西方“田野调查”刚刚兴起。1933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组建了“营造社”,开始对古建筑开展田野调查,1934年8月首先到了大同,对华严寺、善化寺、云冈石窟、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五台山等晋北地区的古建筑进行了调查,用照相机、经纬仪等进行了细致的测量绘图。

随后,梁、林等又于1936年冬、1937年7月,先后3次,重点对山西进行了全面的田野考古调查。

晋祠圣母殿力士造像和前廊,梁、林二人曾在此测绘

一次,他们在太原去往汾阳的汽车上,望见了公路边的晋祠一角雄大的斗拱和深远的出檐。惊鸿一瞥后,两人决意对晋祠进行全面的考古调查。梁先生认为,晋祠圣母殿“由结构及外形看,较《营造法式》的做法更古拙豪放”,应是北宋建筑的精华。

随后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抗战期间,二人在四川省宜宾市长江边的小镇李庄村,潜心研究撰写了《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震惊世界,也成就了梁、林二人在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1949年4月24日,太原解放,当时碉堡林立、垃圾成山、工厂倒闭、百业萧条,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据乔含玉主编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史话》载,解放初期全市辖区面积仅399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1.5万人,聚居在城关十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城市道路长度仅38.2公里,道路较为狭窄,宽度仅5米左右,且以土路为主。为此,太原市人民政府狠抓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明确了市辖区不受城墙约束,依托旧城向外发展的原则。1949年7月,太原市建设局拟写了《太原市都市建设大纲草案》,报华北人民政府审批。10月29日,华北人民政府作出批复,建议建设重点以重工业为目标,并附了清华大学营建系主任梁思成的意见书。梁思成先生对太原城市建设的意见主要有五点。

一是对于太原的地位,就现时铁路、公路情形而论,尚非交通中心,应以榆次为东西南北的交通焦点。太原作为全省行政中心,性质与纯粹工业城不同。

二是太原平坦部分呈南北长条形状,旧城沿着汾河东岸,在发展上隔河向西本极合理。沿河两岸自成绿带,如大公园,在设计上示为良好条件,但如为交通计,由南至北仅有桥梁三座,相隔过远,交通实有不便。

三是整理城内问题:现代改善大城市(如伦敦、曼彻斯特)计划中最繁重困难、耗资又最急需的,即是整理过于拥挤地区、分期拆除不堪居住的陋巷、不卫生的密集居住,重新设计或按原来人口工作分配或劝告迁移转业,疏散人口密度,这份工作最着重于现状调查测量。

林徽因考古时的工作照

四是园林面积小,分布不均,森林地带不足遮蔽北风。工业位于全市之北最为不幸,西北风起后烟尘到市区,轻工业如用电力可无此问题。车站地点应再加考虑,尤其是河西部分过于不便,应设法联络。

五是桥梁应由有声誉之建筑师与工程师合作设计,同时有美术价值,亦为工程上最精简之结构始能胜任,丑陋之桥梁或工程不合理之结构,同样有负汾河风景或碍观瞻。

梁思成先生的建议,得到了太原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第4任市长岳维藩(1914—1986)。从1951年开始,太原市即启动了城市规划的编制,经过3年多修改论证,于1954年编制完成了《太原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规划贯彻“50年不落后,100年不后悔”的要求,明确了未来20年太原市总体发展思路,规划面积达157平方公里。其北郊和西郊以建设新的工业区为主,南郊以建设生活区为主。为太原市城市建设和“一五”期间大规模开展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受到了国务院的表扬。

其中迎泽大街的规划建设最为引人注目。其设计宽度为70米,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20世纪50年代初,太原市大多数街道只有六七米宽,70米的宽度足以同时容纳4000辆汽车通行,当时太原市仅有汽车800辆,因此被有的专家、领导批评为“贪大求洋”。尽管如此,岳维藩顶住了压力,使迎泽大街第一期建设工程在1955年拉开大幕。一年后建成了五一广场至迎泽大桥段,宽度仅次于北京长安街,被誉为“中国第二街”“三晋第一街”。

20世纪50年代刚建成的迎泽大街

1976年,迎泽大街二期开工,建成了五一广场至火车站段。1985年,迎泽西大街开工,迎泽大桥至下元通车。1996年,从下元西延至南寒广场。2021年11月,下穿火车站,东延至东中环。从1955年到2021年的66年间,迎泽大街共建成12公里。这条通衢大道终于连接起了太原的东、西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中轴线。

如今,当我们站在宽敞的迎泽大街上,看到潮水般的车流时,就会对当年岳维藩市长的魄力和高瞻远瞩的眼光发出由衷的赞叹!

进入新世纪,太原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城市建设,尤其是汾河公园的治理。1999年,6公里长的汾河景区一期工程建成。经过20多年的持续建设,汾河景区如玉带般穿城而过,形成了35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以汾河公园为城市南北轴线”的设想得以形成。2021年5月1日,75公里长的滨河自行车道建成投用,成为太原一张亮丽的名片。

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晋阳湖

党的十八大以来,太原也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交通工程。对全市大街小巷进行了全面整修,尤其是中环路,全长49.28公里,设计最高时速每小时80公里,环城一圈半个多小时,拉大了城市框架,交通四通八达。二是文物工程。对29处文物建筑、历史民居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集中修缮,特别是古县城遗址重建,再现了千年古城的风采,并加大了对双塔、晋祠等文物的保护和开发。三是休闲工程。推动实施了晋阳湖公园、迎泽公园、汾河公园、植物园等一系列公园的建设,使太原真正成为“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园林城市”。四是拆迁工程。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把党的政策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用几年时间基本完成了150个“城中村”的改造。五是生态工程。对南沙河、北沙河、北涧河、北排洪渠、玉门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风峪河等9条汾河支流进行了综合治理,消除了黑臭水体,畅通了交通环境,改善了城市面貌,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特别是近年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三山环绕,九水环绕”的格局。天更蓝、水更清、地面更干净,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城市总体竞争力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晋阳太原
晋阳胜景
“蝶”变晋阳里振翅而来
乡村振兴“太原模式”亮起来
太原清廉地图
非遗“三展”走进晋阳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人造太原
古晋阳之歌
除夜太原寒甚
太原女房管局长在京沪有36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