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在疝及疝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3-02-15 02:17:12马洋洋季洪阁金田杨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疝气结果表明修补术

马洋洋 季洪阁 金田 杨蕊

疝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在中医中认为疝气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寒湿、气滞以及中气亏虚相关[1]。疝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理中疝是由于腹腔脏器或组织通过腹壁薄弱点向外突出导致的, 根据疝的位置和腹壁下动脉之间的关系分为斜疝和直疝, 其中斜疝最为常见[2]。小儿疝气是由于先天性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腹壁肌肉发育不足等导致腹壁出现薄弱点, 当腹内压力升高时腹内容物就会通过薄弱点向外突出。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对疝进行治疗[3], 但是对于部分疝气患者如小儿疝气等中医外治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价值, 除此之外, 在疝气围术期的预防中应用中药外敷、针灸、艾灸等改善患者术后情况方面的应用研究也较多,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降低疝气复发率, 采用中药方剂加减亦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将对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具体内容如下。

1 疝的中医病因病机

疝气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包含内容极广泛, 最早见于《皇帝内经》, 《灵枢·本藏》篇中提出:肾下则腰尻痛,不可以仰, 为狐疝, 其中狐疝则为腹股沟疝。《儒门事亲》中对狐疝概括为:卧则入小腹, 行则出小腹入囊中。《医宗金鉴·卷五十四·疝证门》认为是由于先天不足外加后天脾失健运, 导致肾气亏虚, 筋脉失养而松弛, 中气虚弱, 提举无力。《医学入门·疝气》中认为疝气的发病与气机不畅及劳累有关。疝气可由先天不足, 年老体虚, 气机不畅, 筋脉不利导致;或寒邪湿热凝滞, 阴阳失和导致脾气虚弱, 提升脏器无力发之。

2 中医外治法在疝治疗中的应用

在朱国生等[4]的研究中, 对照组治疗手段为单纯应用疝气带, 将含有温中散寒药包贴压于患处, 持续佩戴3 个月, 观察组联合艾灸大敦穴, 艾条点燃后在脚趾大拇指外侧大敦穴进行雀啄灸, 单次治疗烧完1 根艾条, 持续治疗3 个月。研究结果表明艾灸大敦穴配合疝气带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 降低半年复发率。潘杰[5]的研究中, 将86 例疝气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补中益气丸口服+疝气带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复发率, 能够促进腹股沟斜肌间隙愈合, 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 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贺淑文等[6]的研究中纳入120 例骶髂筋膜嵌顿型脂肪疝患者, 分为三组, 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梅花围刺疗法, 对照1 组进行传统针刺疗法, 对照2 组进行常规封闭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银质针梅花围刺疗法能够提升总有效率, 改善临床症状, 通过增加血流量能够改善组织营养状况, 加速炎症消退, 进而松解肌肉痉挛、粘连, 减轻缺血致痛。钟燕[7]通过针灸结合推拿疗法对1 例80 岁男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了治疗, 治疗后患者腹部包块消失, 且临床症状基本改善, 随访3 个月未复发。该研究证明针灸结合推拿疗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且易于被老年人接受,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在戎姣等[8]的研究中, 对34 例合寒凝经脉型疝气患者进行任脉铺药加强灸治疗方案,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4.1%, 随访3 个月中有4 例患者复发, 再次治疗后未复发。孙姝阳[9]采用内治处方取汤液温服配合外用回春膏, 对1 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儿和1 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了治疗, 治疗持续2 个月,随访半年后均未复发。在董明翠等[10]的研究中, 将400 例新生儿分组后治疗组在新生儿断脐后12~24 h 开始使用永磁速愈贴, 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脐疝发生例数明显降低, 该研究证明永磁速愈贴对新生儿脐疝有预防作用。

3 中医外治法在疝围手术期的应用

在付青梅等[11]的研究中, 纳入116 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术后疼痛患者, 分组后对照组进行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进行浮针疗法, 研究结果表明浮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 提升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在卜博[12]的研究中, 回顾性分析86 例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 其中9 例患者出现术后疼痛, 患者分别通过传统针灸、中药治疗、西药治疗、手术、心理疗法得到了缓解, 且在治疗后未复发, 该研究表明术后疼痛原因众多, 包括神经、血管、补片、心理等多种因素,中西医疗法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张广智等[13]的研究中, 对426 例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进行了随访, 其中17 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慢性疼痛, 首先会评估患者精神状态, 进行心理疏导, 之后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 早期运用祛瘀活血、行气止痛药物, 中期用舒筋活络、祛风温经药物, 后期培补肝肾、强筋壮骨。部分患者采用针灸、射频理疗、局部封闭等治疗手段。17 例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均消除疼痛, 具有显著的治疗价值。在符慧玉等[14]的研究中, 纳入93 例腹股沟疝患儿, 分为耳穴组、电针组和耳穴联合电针组, 术后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 患儿苏醒后耳穴组在神门、交感、皮质下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在其穴;电针组在三阴交、足三里进行电针干预, 进针后连接治疗仪;联合组联用以上两种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组患儿术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6)含量低于非联合组, 患儿镇痛药物使用量及住院时长均缩短, 具有显著治疗价值。在李群等[15]的研究中, 纳入78 例腹股沟疝术后患者并随机分组, 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换药,研究组应用芒硝外敷, 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切口愈合较快,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在张新明等[16]的研究中, 纳入169 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男性患者, 分组后分别进行加压包扎和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采用芒硝和冰片中药包, 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外敷组血肿发生率降低, 临床操作简易方便, 适合推广应用。刘彩霞[17]对200 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阴囊淤血及血肿症状的患者进行芒硝外敷, 结果证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血肿消退, 且不良反应较少。在刘飞等[18]的研究中, 对老年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处理和切口外敷芒硝,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切口愈合率显著提升, 切口血清肿发生率降低, 综合疗效好。在刘广东等[19]的研究中, 纳入86 例小儿嵌顿疝患儿分组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消毒, 试验组采取温盐水外敷切口,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儿切口愈合时间缩短, 患者疼痛得到显著改善, 且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降低。在刁肇坤等[20]的研究中, 纳入128 例腹股沟疝患者, 分组后对照组术后于腹股沟区沙袋加压并穿戴传统疝气带,试验组穿戴自制中药包加压理疗裤,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血肿及血清肿发生率、阴囊肿胀及阴囊血肿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患者疼痛症状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且患者整体治疗满意度得到提升。在刘君玲[21]的研究中, 纳入150 例腹腔镜修补术后疼痛患者, 分组后对照组用耳穴贴压治疗, 观察组用耳穴贴压联合浮针疗法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 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在王琴等[22]的研究中, 纳入66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分组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硬币绷带缠绕, 观察组采用自制婴幼儿脐疝敷贴,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显著提升, 患者皮肤过敏、皮肤破溃等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且具有较高的依从性。袁伦忠[23]纳入疝气术后便秘患者88 例, 分组后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缩短, 患者排便畅快感提升。张琴等[24]纳入疝气手术患者100 例, 研究组除了予以常规护理外, 加用中医抚触及穴位按摩处理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丁光红[25]的研究中, 选取100 例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后患者,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后, 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 实验组进行局部中药疝气包进行预防,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复发率为10.00%, 低于对照组24.00%,由研究结果可知, 局部中药疝气包能够降低疝气复发,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价值显著。

4 中药内服在疝围手术期的应用

在黄文星等[26]的研究中, 纳入116 例腹股沟疝气患者并分组后, 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 观察组服用重要补中益气汤, 研究结果表明, 补中益气汤能够显著缩短腹股沟疝微创小切口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排便及排气时间, 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黎家明等[27]的研究中, 纳入120 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患者, 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加味四物汤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 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具有推广价值。黄春风[28]的研究中,将80 例疝气患者分组后, 对照组进行延续性护理, 观察组进行补中益气汤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提升, 复发率下降, 显著的临床疗效, 值得应用。

5 回顾及展望

疝气最早在中医典籍中出现被称作狐疝病, 认为患者寒湿凝滞、肝气郁结、肾气亏虚、中气下限等都会导致疝气发生, 中医药四诊合参, 辨证论治, 除了单纯的药物治疗, 通过针灸、艾灸、中药外敷等都能对疝气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取得好的效果, 其中可以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剂, 从而可以提供针对性治疗[29,30]。疝气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 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对于疝气的治疗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种方案, 应该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 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进行选择, 以求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降低疝气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疝气结果表明修补术
疝气患者日常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健康之家(2022年16期)2023-01-04 21:57:58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体育锻炼也重要
阔世玛与世玛用于不同冬小麦品种的安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