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玺
在做练习时,我发现有两道值得探究的题目:
问题1:如图1,将一条长为60cm的卷尺铺平后折叠,使得卷尺自身的一部分重合,然后在重合部分(阴影处)沿与尺边垂直的方向剪一刀,此时卷尺分为了三段,若这三段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有_________种可能。
三段线段之比为1∶2∶3,则三段长度分别为10cm、20cm、30cm。若分类讨论,如图1,把三段线段记为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则通过分类讨论可得:
(1)若第一段长为10cm:①第二段长为20cm时,折痕处是20cm;②第二段长为30cm时,折痕处是25cm。
(2)若第一段长为20cm:①第二段长为10cm时,折痕处是25cm;②第二段长为30cm时,折痕处是35cm。
(3)若第一段长为30cm:①第二段长为10cm时,折痕处是35cm;②第二段长为20cm时,折痕处是40cm。
综上所述,折痕的位置有4种,即在20cm、25cm、35cm、40cm处。而此题的难点与重点是:这里指的第二段的长度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第二段长度的2倍,而第三段也有一小部分被第一段覆蓋,解答时,得先理清这三段的长度。此外,这里还有“剪断处”与“折痕处”两个概念要理清,不然无法得出正确的解答。
我觉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换种眼光来思考。
题中只对卷尺的长度进行了描述,而没有提到卷尺的宽度,如果把卷尺抽象成一条线(如图2),这三段长度分别记为a、b、c,而折痕处是(a+[b/2])。
(1)当a=10cm:①b=20cm时,折痕处为20cm;②b=30cm时,折痕处为25cm。
(2)当a=20cm:①b=10cm时,折痕处为25cm;②b=30cm时,折痕处为35cm。
(3)当a=30cm:①b=10cm时,折痕处为35cm;②b=20cm时,折痕处为40cm。
同样也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显然,把图抽象成线之后,几个无法理清的难点就变得相对简约了。换个角度思考,说不定就可以另辟蹊径,打开新的解题方向与思路。
还有另外一道折叠类问题。
问题2:有一根长30cm、宽3cm的长方形纸条,我们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如图3),为了美观,希望折叠完成后,纸条的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则最初折叠时,MA的长应为_____________cm。
我找一张长方形纸条,在纸条上标出A、M、B,照着题目的要求折叠,再展开(如图4)。设PA=xcm,则AM=(x+3)cm。中间有折痕的地方长度为9cm。题目要求两段超出长度一样,得到方程2(x+3)+9=30,解得x=7.5。所以MA=x+3=10.5(cm)。
我不禁思考,不折纸,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看图3的最后一张图,折叠完毕后的纸条有3个三角形与2条线段。每条线段的长就是AM的长;每个三角形展开都是一个腰为3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加起来总共是9cm。那么多出来的21cm分成了2个(x+3)cm,所以x=7.5,则MA=10.5cm。
看吧,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折纸,也能求出答案。
小伙伴们,我们在数学王国中畅游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定能发现数学之妙哦!
教师点评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应多积累数学经验,并从实践中提炼出数学问题,找到解决之道。小作者能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剖析与思考,能把“图形”抽象成“线段”,化繁为简,让问题解决更明晰;把“折叠”问题展开成“线段”问题,并将不同类型的问题整合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活学活用。相信小作者继续用别样的角度观察世界,能更好地体会到数学之美。
(指导教师:章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