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课堂主渠道,把握育人主阵地*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优化

2023-02-15 01:17王文彦于铁浩傅继军
中国德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课程

■ 王文彦 于铁浩 傅继军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追求“精致教育”,构建集养成教育、励志教育、情感教育为一体的学校德育体系,以厚植家国情怀、加强文化认同、增强责任担当为目标,积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内容建设。学校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将思政课程的主导作用、课程思政的关键作用、综合实践的驱动作用、网络学习的引领作用有机结合,使得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一、彰显思政课程的主导作用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拔节孕穗期’”,理直气壮的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把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思政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学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将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开学典礼上,学校带领学生与航天员英雄代表开展“天地对话”,经过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航天员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情怀及敢为人先、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引导学生勇担责任、励志勤学,将对国家与民族的深厚情感转化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行动,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二)旗帜鲜明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在“情理通融”中有序展开,用真情感染人、真理说服人,努力做到以理动人、以理服人、以理化人;同时,教师也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党的信仰与民族信仰传递给学生,用事实教会学生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怎样爱国。

在教授八年级上册“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一课时,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精选抗美援朝、改革开放、抗击新冠疫情三大重要事件,从不同角度提出思辨性问题,如抗美援朝为什么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又如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表明了什么?再如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抢救每一个生命?教师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抗美援朝作为立国之战的重要意义、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种种巨变、领悟抗疫过程中党始终坚持初心使命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认同、对祖国的深情热爱,引导学生永远跟党走,更加坚定地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

在教授九年级爱国主义主题课程时,教师结合相关道德法治内容,向学生展示真实数据,使学生深刻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史,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离不开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从而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

二、强化课程思政的关键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应在课程体系中发挥政治引领及价值引领作用,推动课程思政深入开展,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此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都应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激活各学科所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及内容,实现学科育人与思政育人的一体化。

(一)深化国情认识,厚植家国情怀

唯有了解,才有热爱。为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新人的爱国心、强国志,必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了解国情。以历史单元拓展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多封家书后,提出综合性探究问题,如“结合家书内容,你能说说中国十四年抗战取胜的原因吗?”,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英勇的民族抗争与空前的民族团结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使学生深刻领悟到革命先烈所传递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及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进而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爱国。

(二)加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意识的重要条件。以舞蹈课经典剧目《烈火中永生》为例,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解读时代背景,感悟革命题材内涵;其次,通过引导学生倾听配乐、观察表演细节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观点与学习经验对剧情进行分析、品评,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带领学生创编剧情、排练舞蹈,通过生动、完整的情境体验,使学生深刻领悟党带领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所孕育出的革命文化,提升学生弘扬革命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的思想认识,加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三)讲好中国故事,强化责任担当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全面、真实、形象地展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坚持与追求。以地理课上对地形地貌的专题学习为例,教师详细为学生解读地形地貌对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进而了解党带领人民开展脱贫攻坚实践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向学生展示脱贫攻坚战的系列举措与卓越成就,使学生深刻感悟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及党心系人民、为人民谋福祉的坚定决心。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环境,体会人与自然、社会生产与土地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感。

三、发挥综合实践的驱动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只有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导向,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才能保持强大而持久的生机与活力。学校将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研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打造融合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生态,拓展公园、博物馆、历史遗迹等实践场域,帮助学生从学科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以沉浸式体验,激励学生实践爱国行为、抒发爱国情感。

(一)身临其境,激发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不仅是理性认同,更是情感认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也要充分保护学生的爱国情感。学校立足教育教学目标,将学科知识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力求使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学校融合历史、地理、传统文化、书法、音乐等八大学科,研发“延安、西安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领学生游览黄帝陵、轩辕庙,于壶口瀑布朗诵黄河颂、唱响黄河大合唱,将国家意识、民族情感根植学生内心;带领学生参观兵马俑遗址、探秘陕西历史博物馆,激发学生钻研历史的兴趣,体验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带领学生到杨家岭、枣园进行实地考察,感悟“延安精神”内涵,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知行合一,践行爱国行为

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躬身实践。新时代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以理化人,遵循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从而提升受教育者对爱国主义的认知与理解,引导受教育者将爱国意识转化为自觉、理性的爱国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学校融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摄影等十大学科,研发 “我眼中的故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形成对故宫的整体认识,理解作为文保单位、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的故宫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此外,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鼓励学生制作创意作品,表达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深厚历史的理解、思考,正确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信念。

四、注重网络学习的引领作用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不应仅局限于线下教学,应创设多样化的授课模式,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平台,以新技术、新手段赋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及新媒体资源,如强国论坛、学习强国等,为学生讲述爱国事例,以增强课程感召力,提高学生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理解。学校组织教师带领学生观看时代楷模颁奖晚会,了解黄大年回归祖国的故事,感悟黄大年“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坚定信念,在学生心中树立精神丰碑;带领学生开展“云监工”活动,密切关注“火神山”“雷神山”的建造过程,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与中国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高度认同,并同步开展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精心设计线上拓展活动

学校结合日常教学内容,借助“Classin”网络平台,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线上拓展活动,并进行反馈与分享。如历史学科“《我心目中的大英雄》讲故事大赛”,通过对历史人物事迹的学习,使学生感悟英雄的爱国情怀,打造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道德与法治课“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活动,教师带领学生以“云课程”的形式探秘军事博物馆、寻访志愿军老战士,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获得熏陶、接受精神洗礼,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学校鼓励学生以书法、绘画、舞蹈等形式传递祝福,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视频等媒介进行推送,表达自己对抗疫的支持及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引导学生树立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优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引导学生将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全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课程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