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丰丹 吴翔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其中,首要原则是“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同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可见,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具有开展劳动教育的天然优势。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无论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在实习实训中,处处都体现着劳动因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情感培养等,在所有环节中,劳动价值观教育处于首要地位。然而,对当前高职劳动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不难发现,新时代高职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劳动价值观危机,具体表现为劳动认知存在偏差、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缺乏创新性劳动意识等。
劳动认知是指人们对劳动的属性及状态满足自己需要的认识,是指对劳动本质的理解。劳动认知直接关系到劳动价值观的形成。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劳动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有意识的劳动将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1]。当前,部分高职学生把动物的本能活动等同于劳动,认为动物的生命活动也属于劳动,对劳动本质的认识含混不清;还有部分高职学生对劳动内涵的认识比较狭隘,把劳动的概念窄化为体力劳动,认为只有体力劳动属于劳动,忽略了脑力劳动也属于劳动的事实;更有部分学生简单地把劳动理解为干农活。这些都说明当前高职学生对劳动本质和概念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浅薄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导致高职学生无法理解劳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及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独特价值,进而将劳动视为苦差事,认为劳动是痛苦的、受束缚的、不自由的,不劳动才是幸福的。这种劳动认知上的偏差会导致其无法对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产生真正的认同,更无法专精于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岗位。一方面,严重影响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也严重阻碍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在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功利主义劳动价值观逐渐盛行,注重谋求自身利益,片面地强调劳动创造社会财富这一实用价值,而忽视劳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其他价值,将利益获取的多少作为衡量劳动价值的主要指标,把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作为劳动的最终目的[2]。诚然,不同的劳动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报酬和社会回报,这种差异最终会导致劳动歧视或劳动偏见。在此思潮的影响下,那些能够获取巨大物质财富的人被视为“成功人士”,那些“来钱快、来钱多”的行业、职业备受推崇。高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思潮,也容易被不良思潮影响,进而出现劳动价值取向功利化的现象。在这种劳动价值观驱使下,高职学生把劳动划分为三六九等,把赚钱多少作为评价工作好坏的标准,轻视体力劳动,认为脑力劳动高人一等[3]。在择业观上表现为把薪资待遇作为择业的首要考量因素,盲目追求所谓“体面”的工作,而基础制造、建筑、化工等行业却成为高职学生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受这种功利主义劳动价值取向影响,部分高职学生逐渐失去社会责任感,缺乏奉献精神,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背离了劳动的真正意义。长此以往,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就无法完成。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劳动形态和劳作方式,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顺应时代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智能型劳动已成为社会劳动的新形态,与以往劳动的主要区别在于创新性、智能性特征。这种新的劳动形态要求人们不仅要掌握劳动理论、劳动技术,还应在劳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4]。但当前部分高职学生缺乏青年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重视自身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导致部分高职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都不愿意进行劳动创新,在理论学习中倾向于死记硬背,在实习、实训、工作中倾向于简单重复,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性劳动意识的缺乏既不利于高职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也不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说是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及劳动形态的变迁对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产生的冲击;从中观层面来看是家庭劳动教育的偏差、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的;从微观层面看是高职学生接受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内部动机缺乏造成的。
高职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社会阅历和明辨是非能力不足,极易被不良的社会思潮所侵蚀。当前,“消费主义”“躺平主义”等严重侵蚀着高职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在“消费主义”的迷惑下,部分高职学生爱慕虚荣、超前消费,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把消费视为获得美好生活的唯一途径,进而产生非理性消费、符号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异化消费现象。“躺平”是当今青年在遭遇“内卷”之际所推崇的“人生哲学”,“躺平青年”往往不想努力、不想打拼、不想奋斗,究其实质是将惰性合理化,以消极的态度对抗竞争和压力,这种“躺平”对劳动本身产生冲击,消解着奋斗精神。
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劳动形态。与农业社会相对应的劳动形态主要是传统的体力劳动,工业社会主要表现为机械化劳动[5]。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劳动形态和劳动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首先,从劳动主体来说,农业社会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业社会以机械劳动为主,但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主体就由单一变得多元,除了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外,还有从事科学研究、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劳动者。其次,从劳动形态来看,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催生了数字劳动、共享劳动、非物质性劳动、虚拟劳动等新兴劳动形态。新兴劳动形态持续变革,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劳动价值理念。人工智能时代新兴劳动形态的劳动文化与规范性建设滞后,影响了高职院校劳动育人的实效。为适应劳动形态的变迁,高职院校有必要重塑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家庭作为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家长的劳动态度会对学生劳动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当前,部分家长对劳动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难度。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多数父母过于看重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对其进行劳动教育。为了尽可能多地给子女提供学习时间,他们基本不让子女插手家务劳动。在父母看来,子女只要刻苦学习就够了,做家务劳动就是浪费时间。在这种“重智轻劳”的家庭氛围中,子女逐渐养成了不愿进行家务劳动的习惯,严重阻碍了子女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其次,父母传统的就业观念不利于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当前,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数父母对子女仍抱有过高的期望,以体面工作为目标;部分家长本身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他们寄希望于子女能改变这种现状,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摆脱靠体力劳动来获取报酬的状况。受这种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会在潜意识中认为体力劳动辛苦,不如脑力劳动的工作体面,进而出现轻视、抵触甚至厌恶体力劳动的情况。
对高职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院校需要把握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全方位开展劳动教育,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当前,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出现偏差,从根本上说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密切相关。一是劳动教育结构性失调。部分高职院校片面地将劳动价值观教育等同于劳动教育。劳动价值观教育主要指向的是学生对劳动价值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是学生对于劳动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程度的看法及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态度,属于思想层面的教育。而劳动教育不仅包括思想层面的教育,还包括劳动技能教育。部分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重视劳动技能教育,但使劳动价值观教育边缘化,无法帮助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是劳动价值观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在劳动价值观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缺乏整体规划,使得劳动价值观教育在课时分配、师资力量、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不完善。三是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还需要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劳动实践场地等方面的保障,但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劳动价值观教育重视度不够,在劳动价值观教育中投入的经费不多,使得劳动价值观教育缺乏充足的物质保障,影响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实施。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要想取得成效,都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动配合。然而,由于上述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较少进行劳动,劳动实践和劳动体验缺乏,对劳动的价值缺少现实感受,接受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内部动机不足,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劳动的主观能动性差。很多高职学生一直以来都把学习作为第一任务,再加上父母过度包办子女的一切,剥夺了子女参与劳动的机会。他们从小对父母依赖性较强,很少参与家务劳动,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想劳动、不爱劳动,甚至不会劳动。二是缺乏锻炼,对劳动有抵触情绪。现在大部分青年学生忙于学业,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差,参加劳动实践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很容易感到疲倦和劳累,进而会对参加劳动产生抵触情绪,害怕或者不愿意参加劳动。三是劳动理念存在偏差,劳动功利性强。部分高职学生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在进行劳动实践时大都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对要求全员参与的公益性志愿活动缺少积极性,没有真正从内心将具备良好劳动素养作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自己劳动素养的意识。这使他们很难形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更无法在内心肯定劳动的价值。加之,没有系统完备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保障,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
为有效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提升高职劳动价值观教育品质,除了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贯穿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外,还需要拓展高职劳动价值观教育路径,构建三方协同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格局[6]。
高职院校要切实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劳动教育与教育教学相融合。首先,从学科归属来看,劳动价值观培育应归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结合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开展劳动教育,形成德育和劳育协同互动育人的格局,实现知行合一,增进学生对劳动的正确认知,进而深刻领悟劳动价值观。其次,在专业课程内容中渗透劳动价值观教育,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寻找二者的结合点。通过深度挖掘、梳理专业课中劳动价值观的教育要素,不断开发、拓展劳动价值观教育资源;在专业知识传授、职业技能培养中开展劳动教育,进行劳动价值观引导,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有机融合。再次,劳动价值观教育不应只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应在实践锻炼中进行劳动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体验和实践中领悟劳动价值观教育内容。具体说来,高职院校应将劳动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融合,使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富有教育性的劳动价值观教育过程,使学生在实践锻炼过程中不断增强劳动自觉,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7]。最后,切实将劳动价值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将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相融合。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关注。高职劳动教育应积极利用网络阵地的舆论引导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自发育人效能,广泛传播劳动价值观念。首先,要建设好校园内部网络宣传阵地。可建设劳动价值观培育专题网站、校园网站、广播站等,大力宣传辛勤劳动、敬业奉献等观念,批判那些好逸恶劳、一夜暴富等错误观念,营造良好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氛围。其次,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展网络阵地。高职院校应适应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需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的动态、及时、广泛、快速传播等优势,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事迹,邀请劳动模范、优秀学生等进驻微博、微信,利用微博、微信传播和弘扬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的价值认同和劳动情感。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积极引导网上舆论,不断增强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掌控互联网领域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权。
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是推进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家庭是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家长要充分利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机会,鼓励子女多参与家务劳动,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技能,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子女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素养,塑造正确的劳动观念。社会要发挥支持作用,为劳动价值观培育提供保障,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及各种优秀的民间组织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高职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等提供平台和机会。学校要充分发挥劳动价值观教育的主导作用,在合理规划劳动教育内容、统筹安排劳动教育时间的基础上,还应发挥沟通、联系的纽带作用。一方面,主动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及时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连接起来;另一方面,学校还应积极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及优秀的民间组织合作,共同为高职学生践行劳动价值观搭建平台。
总之,培育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目标。新时代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通力配合,协调联动,让新时代劳动价值理念深入高职学生内心深处,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