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连江县长龙第一茶厂,福建 连江 350500)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由此可知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音乐无国界,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净化灵魂。音乐是一种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有目的、有内涵的音乐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茶艺是以茶为载体的生活艺术,是茶与人的对话,明代许次纾《茶疏》中写道饮茶时宜“听歌闻曲……鼓琴看画”。在古代与茶相关的绘画作品中,就有不少描绘品茗听琴的画面,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茶饮浓浓的文化气息。唐朝《宫乐图》就用工笔重彩描绘了十二佳丽奏乐饮茶赏曲的场景,图中长案上正中有一大茶碗,其中一位用长柄勺舀茶汤,六位在演奏各种乐器,面前也有小茶碗,其余的赏曲啜茗神态各异,画作中可以看出在唐代茶饮已与上流社会日常生活及高雅艺术相结合。茶艺是古老而又年轻的生活艺术,电影的出现不过百年,但二者在音乐的使用上有许多共同点。电影市场的异军突起,和电影本身的视听艺术表达有强烈的冲击是分不开的,音乐的表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对电影音乐对电影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对茶艺音乐的选择和创作,进而促进中国现代茶艺多元化发展。
首先,从音乐的来源看,电影音乐初期以即兴演奏为主或使用现成的古典名曲。
电影出现于19世纪末期,当时的电影没有声音,放映时由钢琴师或管弦乐队现场演奏现成音乐或根据影片的节奏和情感氛围即兴演奏配乐,但常常音乐表达与画面毫不相干。电影的默片时代观众并不多,经常在电影中使用的音乐是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如埃尔文•柏林(Irving Berlin)和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这样的作曲家创作的流行歌曲以及一些著名的民谣[1]。茶艺自陆羽始,渐次发展成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到了宋代点茶成为文人“四艺”之一,当时的文人生活“贵在适意”。唐朝《调琴啜茗图》就描绘了贵族妇女在花园品茗听琴的优雅情调;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的夜生活就是和宾客一起边饮茶边听曲;宋代《文会图》中文士的雅集茶会上也有一把古琴;明代《嬉春图》详细描绘名媛闺秀结社出游品茗演奏的场景;清代《赏音图》中男女对坐,女子抚琴奏乐,男子品茶赏音等,饮茶的场合中很多都有乐器伴奏,当然这些演奏的音乐并非都是为茶而作,更多的是为了现场气氛作为背景音乐。现今在茶艺表演中常用的中国古典名曲,如: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这些乐曲清越、古朴又极富穿透力和质感,其表现境域十分宽广,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音绕梁,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茶艺的艺术感受,很容易使听者产生共鸣,至今仍颇受茶艺表演者青睐。
其次,随着电影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吸引了很多作曲家投入其中创作专门的电影音乐。
20世纪初出现了电影音乐。最先参与电影音乐制作的是古典音乐家,如法国作曲家圣•桑,他在1908年为《谋杀居伊兹公爵》在巴黎的演出写下作品第128号,有意识的将音乐与画面统一起来。1915年格林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让电影与音乐有了内在的联系,他与音乐家合作,为电影创作了合体的音乐,把乐谱发给影院里的乐队,要他们跟着电影演奏。1927年华纳兄弟推出的《爵士歌手》利用维塔唱片技术实现了同期录音,电影中有两分钟的对话及主人公和他父亲所唱的歌曲,尽管对话是即兴的,但对当时的观众影响非常深刻。随后不到三年,有声电影席卷整个影坛成为主流,1934年奥斯卡奖增加了最佳音乐奖的颁发,对电影音乐产生了正面积极的效应。音乐在营造气氛时,不仅起到融合连接的作用,还能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唤醒人们的思想。当声音在20世纪20年代变成电影的一部分时,许多欧洲的作曲家汇集到好莱坞。从早期有声片到当代电影,几乎没有一部获得成功的影片是完全没有音乐的。曾经1945年上映过完全没有音乐的《失去的周末》,首映礼上,当放映到男主角烂醉到眼光模糊这个最富戏剧性的场景时,观众甚至窃窃私语并偷笑,这和电影制作者的意图完全相反,影片的发行量迅速下降,并几乎被永远搁置。然而,作曲家米克洛斯•洛萨为影片创作了配乐,于是,当影片再次发行时获得了巨大成功,影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现代的茶艺表演都有一个极具画面感的过程,其步骤基本上:人入茶境、茶具展示、煮水候茶、投茶冲泡、分杯奉茶、共品香茗等,诚如美国著名电影配乐作曲家伯纳德•赫尔曼所说“音乐在电影中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充满生命的力量。”[1],同样在现代茶艺表演中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茶艺的美在于会心处不着一言,因此在茶艺表演每一步之间的转承之际,音乐可以起到很好的衔接,使茶艺表演更加具有立体感,增强表演效果,通过听和看得到放松和愉快的感觉,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近些年也有一些专门为茶艺表演而创作的作品,如《闲情听茶》、《茶禅一味》、《桂花龙井》、《茶雨》等,营造出一种清静自然、空灵悠远的意境,表达天人合一的茶精神理想。因此从音乐本身介入的份量和作用上,音乐可以充实电影艺术和茶艺艺术的内涵。
第三,电影音乐日渐成熟后,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音乐家投身电影音乐创作,有些音乐作品甚至可以独立于电影而存在。
自从20世纪20年代音乐变成电影的一部分后,对电影音乐原创的渴求,使那些能写出吸引观众,并能和银幕上的动作同步并增强戏剧性的音乐有了广泛的市场,马克斯•斯坦纳就创作了300多部电影配乐,如《乱世佳人》等。奥地利的科恩戈尔德在12年时间创作了18部电影配乐,在那时还有其他许多优秀作曲家在好莱坞工作。“但是在电影中加入音乐并不是随意武断的事情。需要注意加入点的类型、样式与整体风格。”[1]。音乐构思须根据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使音乐的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体现综合性的美学原则,接近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优秀的电影原创音乐甚至可以作为独立的音乐形式流传,如我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的《卧虎藏龙》已改编成《卧虎藏龙》协奏曲,并巡演世界。电影音乐始于“拿来主义”,终于越来越多的原创佳作,不得不说是因为有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投入其间。目前大多数茶艺表演的音乐是选择现成的,音乐时长与茶艺表演时长无法契合,要么循环播放、要么断章取义、要么随意编辑裁剪,可以说是对音乐作者的不尊重和音乐作品的不负责,音乐不是一个单一的静止的声音,而是在运动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声音。鉴赏音乐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听下去,从头到尾连贯听完,才能有完整的印象。音乐美的完整性,是包含在乐曲进行的整个过程中的,它在动态中展示自己的美。茶和茶文化都起源于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茶饮习俗,茶的种类繁多,茶艺表演的形式多样,把观者和行者一起带到一个充满茶香的境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从已有的乐曲中选择感染力强,与茶艺表演贴合度高的音乐作品较难。因此,要像电影音乐一样吸引更多音乐人加入到茶艺音乐的创作中,期待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茶艺音乐作品也能像优秀的电影音乐一样,可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予以演奏和欣赏,也可以做到艺以乐传。
第四,对音乐的处理方式上,电影音乐以电影的故事情节为主。
美国著名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指出“作为最伟大的艺术形式的一种,音乐必须服从于电影的需要。这是电影制作的本性。”[1],所以音乐的构思通常是根据电影的风格样式、人物性格、题材内容及导演的艺术特质等来进行,使音乐的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通过音乐主题的贯穿发展、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动人,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导演和作曲家从电影的真正需要出发,只有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才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这样,既符合音乐的艺术规律,又提高了电影综合艺术的美学功能。音乐要从属于本体,和电影艺术相比茶艺表演属于短小的艺术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内,音乐的情绪、节奏以茶主题为主,体现综合性的美学原则,在茶艺音乐创作中,借鉴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处理茶艺表演过程与音乐的关系。
其一,茶艺音乐作品与茶艺表演过程同步。音乐基本上与茶艺表演过程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与音乐融为一体。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急需的原创茶艺音乐作品,创作时音乐人要对茶和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茶艺表演作品有完整的把握。
其二,茶艺音乐作品与茶艺表演过程平行。音乐并不解释茶艺表演过程,只表达一种情绪,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表演过程贯串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加深对茶艺表演过程的理解。常用的中国传统古典名曲多属于这个类型,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
其三,茶艺音乐作品与茶艺表演过程对位。音乐与茶艺表演过程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茶艺表演的涵义,形成一种境外之意的感觉,使观者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这种音乐作品对表演者的要求很高,如果不能很好地演绎,会造成不知所云的情况,音乐与茶艺表演过程脱节。
第四,茶艺音乐作品与茶艺表演过程游离。音乐并不直接为茶艺表演过程服务,而是起到扩大时空的作用,以音乐本身的力量来解释或发掘茶艺表演过程的内涵。使用此类作品时,对表演者个人魅力是个极大的考验,表演过程有可能成为音乐的陪衬,在一些主题性明确的场合,可以适当使用。如“寺院茶艺”中使用《茶禅一味》,作品以《凝翠》、《飘香》、《醉人茶色》、《神清骨醉》、《两相忘》、《茶禅一味》、《白云自去来》、《本来无一物》八首乐曲,表达品茗时观察茶色、凝聚天地灵气、闻茶馨香之气、茶水光影变化,到饮后清脾肺、与茶相融为一,以达到茶禅一味、物我两忘的纯净情境。此时的一杯清茶,一段真诚的音乐能使我们学会平静和倾听。
综上所述,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从1895年的某一天,在音乐伴奏下放映影片开始,电影音乐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只有百来年的时间就日渐成熟,除了电影本身巨大的大众市场,也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对电影音乐所做的努力。了解电影音乐在短时期内对电影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浸润了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茶艺定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新时代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更频繁,音乐无国界,音乐表达的情感能够使不同种族的人们都获得精神上的共鸣,加强茶艺表演音乐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各国人民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中国茶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相信随着人们文化修养提高,注重品质生活精神需求不断精进,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茶艺音乐作品,茶艺必将插上音乐的翅膀越飞越高、越走越远。茶文化历史悠久,在人心浮动的现代社会,藉饮茶修身养性的人逐渐增加,品茗时以音乐相伴,藉着音乐表达出沉淀的力量来,追求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守住一份宁静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