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策 姜祉佑
(烟台市苹果协会,山东烟台 264001)
据地方志记载,1871年,由美国引进西洋苹果与当地苹果嫁接,培育出品质独特、驰名中外的烟台苹果,自此,烟台成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祥地。截止2022年,烟台苹果种植面积248万亩、总产量558万吨,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打品牌,烟台人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烟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位于黄、渤海之滨,构成一种独特的海洋调节功能,形成“春迟、夏凉、秋爽、冬不寒”的小环境、小气候,非常适宜北方落叶果树的生长。特别是烟台市各级政府和广大科技人员以及世代果农的百年坚守、百年心血、百年耕耘,孕育了烟台苹果的百年品牌,其出生地不可复制、不可翻版。一百多年来,变化的是品种,不变的是品质,不管什么品种,只要落户烟台,它就有烟台苹果的独特品质。“烟台苹果”叫了一百多年,一直叫的是“小名”、“乳名”,而要实现叫好又叫座,增产又增收的目的,必须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得到国家商标法的保护,才是行走市场的“大名”。因此,烟台苹果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就成为烟台市几届政府的夙愿,几代果农的期盼。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烟台市就提出“开发农业品牌”的思路,但因种种原因,烟台苹果注册商标一直没能如愿。2002年,烟台市政府组建苹果协会,其宗旨就是保护烟台苹果品牌。2005年,烟台市苹果协会肩负政府的重托,心怀果农的厚望,在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始着手组织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期间,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著名的果树专家束怀瑞教授,牵头组织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辽宁省果树研究所、河北农科院昌黎果树所的7位果树专家,对烟台苹果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公正的、客观的、科学的论证,并撰写出书面报告。一致认为,烟台苹果具有“果型端正、果面光洁、色泽鲜艳、肉质松脆、汁多爽口”五大特征,烟台苹果作为产地标签已应用多年,质量形象已基本确立。同时,市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热情的配合协会到国家和省主管部门汇报争取,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终于获注成功。
然而,如何使用管理“烟台苹果”地理标志喜忧参半,存在着“四个堪忧”。一是分散经营的果农规模狭小,地块零碎,既不便于推行农业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水利化,更不便于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特别是农村失去“统”的功能,果农想干干不了、能干干不好、干了成本高的矛盾日益突出,能否建立起标准化的生产基地确实堪忧。二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散、弱小、被动的果农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在“有想法、没办法”的困惑之中,能否组织起果创品牌、树形象确实堪忧。三是因为企业与果农之间都是市场主体,都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是企业对果农的产品压级压价、横竖挑剔;就是果农对企业的供货掺假使杂、随意毁约,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确实堪忧。四是会员单位之间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却是各打各的牌,各唱各的调,相互封锁,相互压价,相互倾轧,其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果农少收入,企业少盈利,并受到国外“反倾销”的惩罚,能否联手闯市场,抱团打天下确实堪忧。
面对四个“堪忧”,作为商标注册人既要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又要有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坚持在复杂的环境中历练自我,学会从危机中抢抓战机,从转化中把握契机,从逆境中捕捉商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头并进,打出组合拳,吹响集结号,努力叫响“烟台苹果”品牌,突出抓了以下三方面:
烟台市苹果协会在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支持下,以烟台苹果注册地理标志为契机,以“市场开拓多元化、促销形式多样化、品牌宣传整体化、质量规格标准化”为原则,具体作了三方面的工作。
品牌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无形的财富,说到底,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而品牌效应来自市场推介和舆论宣传。近几年,在展示、展览、展销烟台苹果的推介活动中,始终把企业、中介组织等会员单位推上前台,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统一拓展市场的重要性,从根本上破除“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观念,牢固树立“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经营理念。近十几年,特别是2020年以来,烟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电视、户外广告、报刊、自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参加国家举办的农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各大城市举办的农产品展销会等。同时,积极抢摊国际市场,先后到西欧、东欧、东南亚等国家举办过烟台苹果推介洽谈、展示展销等活动,让更多的外国人认识“烟台苹果”,青睐“烟台苹果”。借助烟台苹果纳入中欧互认保护的东风,鼓励企业开展海外推介,推动烟台苹果品牌走向国际化。到目前,烟台苹果已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60万吨,占全国苹果出口总量的1/2,是我国苹果出口最早和最多的地区,并拥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兴起,品牌宣传展,进一步探索新思路、新路径、新举措。加大自媒体宣传支持力度。通过“全媒体+自媒体”多元化宣传为手段,不断提升烟台苹果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烟台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坚定决心。通过烟台苹果“云”推介,带动烟台苹果品牌强力输出的同时,拉动烟台苹果销售量稳步提升。最终在线上将“最优质、最品质、最实惠”的烟台苹果产品推广给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实现惠农、惠民、惠企等多重价值。
整合就是力量,整合就是希望。资源整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而品牌整合尤为重要。过去,烟台苹果品牌林立,大大小小的企业品牌100多个。烟台苹果注册后,协会以“烟台苹果”地域品牌为“统领”,联合所有会员单位共同搭建“群星拱月”的大舞台,一个声音叫响“烟台苹果”,进而提升烟台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协会按照“宁可不用也不乱用,宁可免费也不免检”的要求,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严格管理。凡是在烟台市地域内开发建设的苹果基地,只要通过质量认证,达到烟台苹果精准化管理标准或通过“三品”认证的单位,都可以免费使用商标标识。同时,推出“母子品牌”套用模式。“母品牌”指的是区域品牌,“子品牌”指的是企业品牌。“子品牌”汲取“母品牌”的百年影响力和百年知名度,拓展销路、提高身价;“母品牌”则通过“子品牌”落地,以便解决相关法律责任问题。
协会始终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双向并举的原则。在“走出去”的同时,坚持“请进来”,邀请大中城市以及国外的一级批发商和超市负责人,前来考察、了解烟台苹果的生产环境和储藏设施,然后再与企业、合作社分别签订购销合同,形成一条顺畅而便捷的生产、流通、消费通道。同时,更新观念,理清思路,进一步建立“东方不亮西方亮,旱路不通水路通”的经营格局,有效有力地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兼顾内贸外贸两种贸易、开展线上线下两种销售。
实践证明,烟台苹果要保持品牌、品质和品味的一致性,关键在于把分散经营的果农组织起来,成立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联合农民、引领市场,推广科技、提高品质的纽带或载体。
这些年来,协会积极发挥舆论的宣传和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环境,广泛宣传合作社的好经验、好典型,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力。全市已有成规模的苹果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350多家,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科技服务型。由热心果业、心系果农的科研单位或科技人员挑起科技大旗,召集果农集结在先进科技的旗帜之下,以科技为纽带,组建起科技型的合作社。二是市场流通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涌现出一大批善经营、会管理、懂行情的经纪人、领军人,他们凭着自身的优势,首先发展以血缘、亲缘、情缘、地缘为纽带的专业联合与合作,组建起流通型的合作社。三是联合生产型。由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村级领导班子,牵头组建苹果专业合作社,实行政企分开,其社长由全体成员推选。以村为单位的专业合作社,地块集中、利于服务,属于生产型的合作社。四是产销一体型。企业凭借着资金、市场等优势,以及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组建苹果专业合作社,形成品牌+公司+合作社+基地+果农一体型的经营模式。
不论哪种合作组织,其运行机制是生产在家,服务在社。通过联合与合作形成“远看一大片,近看有界限”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合作社一手牵着果农,一手牵着市场,实现合作合力合心,多举多措多赢。合作社既可以直接进入市场,又可以直接对接公司企业,通过契约形式签订产销合同,明确各自的义务责任,共同“守望诚信”、“守望品牌”,朝着生产经营标准化、产品质量品牌化、市场格局国际化、利益联结紧密化的方向发展。
地理标志既是产地标志,又是质量标志,还是信誉标志。针对“烟台苹果”分布广、规模大、产量高、品牌杂等问题,协会根据《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烟台苹果”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认证程序与认证标准》,建立了“烟台苹果”质量安全查询追溯系统,创新了“母子品牌”套用模式,推出了“四大”行业自律制度,明确使用证明商标所需条件、权利义务、检验监督和责任追究。
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质量的根本是标准。协会在《中国苹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烟台苹果”精准化管理标准,建立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认证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烟台苹果”的认证程序和认证标准。标准就是一把尺、一杆秤,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跟踪丈量和计量,最终让数字说话。通过果园数字化,领衔果业产业化,领跑果业市场化,引领果业现代化,对接果业国际化。
依托烟台市科研部门开发建设质量安全查询追溯制度。对合作社名称、企业商标、土壤、大气、水环境、主要品种、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物候期、套袋以及采摘、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科目,按照所属行政区域进行编码,建立产品电子档案,形成“烟台苹果”信息查询追溯系统。
通过行业自律,加强市场管理,建立信息监管、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制度。在行业内部开展评优活动,推出一批诚信经营的优秀企业,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广泛进行宣传。
协会会同农业、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依据《商标法》制定出台有关办法,规范整顿市场秩序。开通“烟台苹果”打假热线,对蓄意假冒商标的单位和个人,提交执法部门依法查处,并在有关媒体上通报或曝光。使“烟台苹果”形成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识、品牌有保护、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规范化体系。
品牌的提升离不开品质的保障。通过老旧果园改造、精品示范园建设、品种创新,改变烟台苹果过去的品种单一、果树老龄化导致品质下降的问题。有了多样化的品种和好的品质,经过近几年品牌宣传以及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烟台苹果国内销售由过去的北上广为主,转向行销全国,由过去传统的农批市场转向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销售区域、销售模式的转变,代表了烟台苹果不断创新的前进历程。
提升品质、品种创新、品牌宣传的核心目的就是做好市场销售,他们一脉相承、缺一不可。烟台苹果市场销售要把握市场形势,审时度势、精准定位,同时利用新业态、新模式扩大苹果销售,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消费需求。积极倡导果品企业精准定位消费群体,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通过做好果品分级,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合理定价,积极稳妥提高烟台苹果市场占有率。利用新业态、新模式扩大苹果销售,大力发展网上下单无接触配送上门、云营销、云对接等新渠道,开展认购种植、视频营销、网红直播带货等新模式促进产销衔接,全方面开拓市场。
“烟台苹果”百年品牌彰显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百年品质彰显地域独特的自然禀赋;百年科技彰显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百年产业彰显结构调整的多彩变奏;百年路径彰显沧桑巨变的经典魅力。2021年“烟台苹果”品牌价值150.34亿元,连续13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烟台苹果被烟台籍航天员王亚平带上太空、率先进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目录、获准筹建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入选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获批创建国家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市取得“三品一标”认证的果品企业116个,认证面积85万亩,近20家果品企业通过了GAP认证。在全国全省果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我市苹果监测合格率均达到100%。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烟台苹果”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烟台苹果产业正在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