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下的智慧物流

2023-02-13 06:14:46王文举张强
中国储运 2023年12期
关键词:联网物流智慧

文/王文举 张强

“智慧物流”运用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传统物流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物流的利润和效率,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本文对物联网和“智慧物流”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对国内“智慧物流”发展现状、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物联网与智慧物流

二十一世纪初期,IBM 公司首次明确提出了以物联化、互联网化、智能化为基础的“智能世界”理念,而后获得了美国政府的充分肯定并把“智能世界”纳入了国家经济增长规划。[1]。我国物联网技术最先运用的领域便是物流产业,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运用就是利用RFID、信息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对货品进行标记,形成独特的标识;再运用各种传感器对数据进行采集和网络传输识别到的数据信息;最后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相联[2]。“智慧物流”理念的核心内容就在于通过集成智能信息技术并加以运用,这样使得整个物流系统就可以对人的智慧加以全面模仿,从而同时拥有和人不相上下的逻辑思维、认知能力,能够对物流中所存在的一些难题进行分析处理[3]。总结而言,就是将物流交易活动中收集的各种数据归集在一起并加以分析,从而使得信息数据流的利用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智能物流系统其实是整合了各种物流业务的一个完整的集成型经营方式,物流的各个环节更加可视化、可控,人们对于物品各个状态、位置的跟踪、对接能够得以实现。

2.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智慧物流”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智慧建设在不断扩大,物联网技术也受到各领域的重视。随着物流业总额的逐年升高,物流技术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数控化的方向升级;智慧仓储方面,无人机、无人仓、自动分拣、机械臂等高技术物流设备得到初步发展应用,同时AI机器人、物流天眼等不同类型新技术的实践应用,都极大促进了“智慧物流”事业的发展[4]。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物流技术缺乏统一的标准。我国在发展、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技术标准总量的不断上升,各种技术标准条理性欠缺,技术标准系统还没建立,不利于整体运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各大物流商的管理相对独立,彼此之间建立的标准及制度不够统一,也影响了“智慧物流”事业的发展进步,对既有数据信息及其他类型资源的共享共用极为不利[5]。其次,智慧化的程度很不平衡,还欠缺集成性的信息平台。依托国家政策及地理位置的优势,长三角等地区在“智慧物流”实践探索上有了很大的突破,积累的经验也非常多,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行业标准规范,并且通过对物联网的有效应用,大大推动了智慧化管理方式及运营平台建设;而物流建设起步较晚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其物流运营对人工还是有着非常强的依赖,自身的智慧化程度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于一些实力强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拥有完善的信息流和智慧仓储平台系统,智慧化程度较高;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还很低,双方差距还很大。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还不够,许多物流公司的电子产品物流设施更新换代非常滞后,比如电动导向车辆管理系统、电子产品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物流信息自动跟踪等都没有配备或者还在沿用很早以前的产品设备,对于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射频识别、电子条码技术、位置网络、全球定位网络等也不能取得理想的运用[6]。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信息技术的自主研发,物流信息技术开发的外部支持和内生动力均不足,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智慧物流”的自主发展。最后,就是专业管理人才短缺的情况。我国真正引入管理思想和经营观念较其他国家来说是相对晚的,加上国家对培训和发展专业物流人员这一点关注不够,而这样的社会现状也直接导致专业物流人员处在一种过于短缺的情况[7]。

3.物联网下完善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的对策

首先,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技术标准,国家政府部门必须对物流政策的规范与目标作出明确的规定,并努力构建起完善的物流政策,利用物联网技术积极开展“智慧物流”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统一的物流行业技术标准。拥有属于自身的一个完善的规范系统,在技术格式、物流软件和具体的运输过程管理等方面也全部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样在具体的货物运输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和承运商、顾客,乃至政府部门之间实现业务交流与信息系统的有效互动,进而节省巨大的物质成本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也为整个物流产业发展带来更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智慧物流”的发展步伐。其次,针对“智慧物流”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公司间差异较大的情况,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发展,通过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物流产业的运输能力和市场范围。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平台的发展建设,能够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影响作用,能够更好了解物流状态,满足不同类型信息查询等基本需要。在推进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上,政府的影响力不可代替,通过政府主导作用的体现,能够精准把握“智慧物流”基本方向,国家和当地政府需要对于物流体系建立起总体的规划部署,要对于智慧城市中“智慧物流”的发展进行适时规划[8]。物流企业通过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规划,明确自身技术层面的发展和构建自身的“智慧物流”总体规划模式,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实施的运行方案,进行物流体系的运营。再次,国家应该引导有关部门和专业公司对物流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进而实现整个物流领域的独立自主[9]。此外,相对于智能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来说,对配送过程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商品的智能社会化处理技术和配送控制的网格化技术等各种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更高,只有对物流技术不断自主创新、升级才能使我国“智慧物流”走向更高水平。最后,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掘。在现今经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现代物流产业要想全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来实现“智慧物流”,那就需要依靠大批的物流人员和大量信息化数据。在培育物流管理相关专业人才时,公司必须重视培育企业核心的科技研究人才,并对公司中的研究资源与科研机构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利用多种途径对创新型和管理型的技术人才加以培育,比如和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委托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更好的政策来吸纳人才。只有人才的吸纳与培育工作做得好,公司才能真正意义上对“智慧物流”体系加以实现[10]。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同时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单个公司或者政府部门,需要社会、政府、企业以及个体的共同参与,需要国内公共信息数据平台以及配有智能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设备为其奠定基础,各大高校加强培养、引进、整合高素质物流人才,政府对“智慧物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信息的监管和积极引导,最终使“智慧物流”朝着期待的方向健康发展。

引用出处

[1]秦瑞.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体系研究[J].全国流通,2019(34):19-20

[2]郑文辉.物联网在物流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02)

[3]蒋慧贤.物联网影响下的智慧物流发展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02)

[4]吕豪.基于物联网下的智慧物流理论、方法及运用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07)

[5]陈思,杨颜君.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管理研究[J].信息与电脑,2021,33(20):4.

[6]葛启文.浅谈物联网背景下的智慧物流[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术,2018(08):75-77.

[7]缪铭炜.新冠疫情下智慧物流对电商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1)

[8]陈耀辉.谈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方面的应用[J].全国流通经济,2021(03)

[9]尤俊艺,王金金,张海婷.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6)

[10]李翔,何梅,谢凤.智慧物流背景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03)

猜你喜欢
联网物流智慧
“身联网”等五则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抢占物联网
通信世界(2018年27期)2018-10-16 09:02:56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风能(2015年10期)2015-02-27 10:15:34
有智慧的羊
决战“最后一公里”
商界(2014年12期)2014-04-29 00:44:03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