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苏丹现当代小说

2023-02-13 07:44萨芭
美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苏丹作家小说

[苏丹]萨芭

萨芭(Sabaa Ali) 苏丹人,生于 1989年4月,本科毕业于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现于苏丹和埃及从事职业翻译,曾发表数篇散文作品。

现代小说出现在苏丹文学中的时间比埃及、沙姆地区晚20年。现代小说出现之前,在苏丹口头文学中,已流传着一些民间传奇故事,如《莱拉的痴情汉》的爱情悲剧和沙澳好汉的冒险故事。1948年,奥斯曼·穆罕歇德·哈希姆出版的传奇故事《塔旧杰》,描写了英雄穆罕立格为保卫部落免受其他部落人怪的伤害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和牺牲。这部传奇故事具有浓烈的苏丹地方色彩,反映了苏丹的传统习俗,激励人们奋起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祖国的完全独立。虽然在结构和艺术上不无瑕疵,但它毕竟为后来苏丹小说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20世纪30年代,《复兴》和《曙光》两家杂志的出版,推动了苏丹文学的发展。二战后,《真诚》《新苏丹》《舆论》等几家有影响的报刊辟出文艺专栏,刊登短篇小说。1950年初,文学家、小说家奥斯曼·阿里·努尔创办了《小说》月刊。尽管该杂志维持了不到两年,但是小说的创作热潮却有增无减,文化指导部办的《喀土穆》《广播电视》等刊物连续不断地刊登小说。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报刊杂志提供文艺园地外,促使苏丹小说诞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苏丹思想家、文学家与整个现代阿拉伯文学领域的密切联系。苏丹的文化青年纷纷前往埃及、黎巴嫩等地学习、进修,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现代文学加深了解,并且通过这些国家的翻译和新闻媒介接触到欧洲文学。

苏丹小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1至1945年。1931年,穆罕默德·阿拔斯·艾布·里什创办《复兴》杂志,1934年,阿拉法特·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出版《曙光》杂志。苏丹青年文学家在这些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散文、小说和诗歌。这个阶段的主要作家有穆阿威叶·穆罕默德·努尔、穆罕默德·阿什里和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赫朱卜。他们创作的小说带着稚气和不成熟,往往以爱情为主题,充满幻想与虚构,脱离苏丹人民的生活实际。报章杂志还发表了一些翻译小说,如鲁特菲·曼弗鲁推和艾哈迈德·哈桑·扎耶特等人的再创作或翻译源自欧洲主要是法国的小说《茶花女》《菩提树下》《诗人》《保罗与旅尔吉妮》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这类洋溢着浪漫主义情调的爱情故事,不仅得到埃及青年的青睐,也得到苏丹青年的推崇。

苏丹的爱情短篇小说都以生离死别告终。其语言缠绵悱恻,哀婉凄切,读后令人潸然泪下。如青年作家阿卜杜·哈里姆·穆罕默德的短篇小说《阿卜杜·成依姆》,纯属虚构的恋爱悲剧。故事说,英俊青年阿卜杜·蒙依姆热恋着一个名叫陶希德的姑娘,后因姑娘迁居到一个遥远的地方,青年无法前往会晤,而忧郁成疾。他临终前,找来挚友优素福,请他前去看望陶希德,并要代他关心她,爱她,跟她成婚,以实现阿卜杜·蒙依姆的夙愿……这类荒诞离奇小说的流行,是与西方罗曼蒂克言情小说的传播与影响分不开的。

另有一些小说则表现出一种改良社会的倾向。它们描写苏丹社会极其突出的婚姻问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陈规陋习导致婚姻破裂,常以离婚、死亡或男女双方中一方的疯痴而告终。还有的小说,描述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揭露殖民统治下苏丹腐败的行政管理制度,叙述小职员迫于生计而贪污堕落,或描绘荒漠地区抢劫商队和汽车的盗匪生涯。

一言以蔽之,40年代苏丹小说的题材多样,但在结构和艺术方面并无重大突破,仍然存在过分夸张、作者本人不适当的插话和议论、依靠偶然巧合与命运、平铺直叙的结构等缺点。小说的对话多是方言,有些作家试图把阿拉伯标准语和方言结合起来使用,使小说具有地方色彩。

第二阶段,自二战结束至60年代中期。二战后,苏丹社会和苏丹人的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小说开始了一个新阶段。苏丹青年知识分子是民族解放运动的主力军,也是改造社会和发展社会教育的中坚力量。一部分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组织起“校友会”,开办了学校。使妇女接受教育,走向社会,与男人一起参与社会生活。

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壮大,工人阶级的队伍有了发展。他们组织了工会,呼吁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工人的积极活动吸引了苏丹的知识青年和政界人士,他们的遭遇与问题,以及大、中學生积极参加的爱国运动,成为小说创作的丰富素材。

新闻媒介在文学多样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增加了一种革命文学,也是一种群众文学。这种文学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民族独立与解放事业。苏丹文学家、办报人阿卜杜拉·拉吉卜创办的《真诚》日报,高举革命文学的大旗,为许多青年作家、诗人如加贾法尔·哈米德·白希尔、祖拜尔·阿里和胡吉利·叙克鲁拉等人提供了发表小说、诗歌创作的园地。

当时的《尼罗日报》《新苏丹》《这里是乌姆杜尔受》《舆论》《今日报》等报刊都刊登小说,有的开辟每周小说专栏。之后,《小说》专刊出版。作家们纷纷热衷于小说创作,使一度在现代苏丹文坛占优势的诗歌创作望尘莫及,小说艺术确实发展起来。为什么当时会出现一股创作小说的热潮呢?细细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小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形象生动的语言、与读者生活紧密相联,成为当时表现日常生活问题的有效文学形式。第二,小说在一些阿拉伯国家文坛占有很高地位,尤其是埃及小说在苏丹的地位及影响不断增大。埃及小说名家马哈茂德·台尔、陶菲格·哈荃姆、纳吉布·马哈福兹、优素福·伊德里斯、叶海亚·哈基等人的作品在苏丹拥有庞大的读者群。第三,少数青年文人误认为,写小说比写诗容易,这种误解使一些才华有限的青年人涌进小说创作队伍。此外,电台等新闻工具对小说的连播和评介,不但吸引了广大听众和观众,也推动了作家们热衷于小说创作。

苏丹小说在1956年苏丹独立之后呈蓬勃发展之势,成为苏丹文坛的主要文学形式。自60年代起,苏丹小说界出现了一个蒸蒸日上的景象,进而开始跨越国界,在埃及、黎巴嫩等地出版了苏丹短篇小说集和中篇小说。几位著名的苏丹小说家,如塔伊布·萨利赫、塔伊布·祖鲁格、阿里·麦克等人的创作预示着苏丹小说艺术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小说》专刊的出版,是这个阶段中苏丹小说发展的重要标志。自1960年1月起,《小说》月刊每期不仅刊载各种篇幅的苏丹小说、翻译小说和小说艺术研究,也登载一些诗歌和散文。

这个时期,为《小说》撰稿的主要有哈桑·纳吉莱、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赫朱卜、伊本·赫尔敦、塔伊布·祖鲁格、阿里·麦克和女作家麦立克·达尔·穆罕默德。小说题材丰富多样,有历史小说、社会小说、爱情小说和景物描写小说等,但大部分小说集中描写了社会转变时期的各种问题。小说中出现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机器、俱乐部、酒吧,人物增加了英国、希腊等欧洲白人,小说的地点由农村、沙漠转为城镇和首都。比如,伊本·赫尔敦的《奶茶》,麦立克·达尔的《乡村医生》《女疯子》,塔哈·阿卜杜·拉赫曼的《石磨》,塔伊布·祖鲁格的《蜜蜂》,艾哈迈德·艾明·白夏尔的《男人们》《阿巴斯师傅》,祖拜尔·阿里的《没有工作的一年》等小说的主题大多是关于恋爱、婚姻,姑娘或小伙子在人欲横流的城市中的挣扎或堕落,农村的落后与贫穷,城市工人和出卖体力者所受的生活煎熬。实际上,这些问题是苏丹社会变革阶段必然出现的问题,也是每一个东方社会在欧洲文明影响下必然面临的问题。

在这一阶段,小说的艺术性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处于较肤浅或中等水平。大部分小说依赖白描和平铺直叙的手法,夸张巧合多,突然的出乎预料的结尾多,小说中时常穿插一些训诫、演讲式的语句。对话很少,即使有对话,也于小说结构无补。同时,小说的风格单调,缺少变化,语言近似报刊用语。有的作家行文中夹杂方言,使小说染上地方色彩,有的作家过多地描写细节。

产生上述一些缺陷的原因,是因为多数青年作家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缺乏坎坷曲折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写作方法主要模仿阿拉伯文学或英国文学中的范例。还有的作家来自新闻界,习惯新闻报道式的文章。

令人欣慰的是,有几位作家在这一阶段中已经显露了驾驭小说创作的才华。随之,苏丹小说进入第三阶段,即自6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在这个阶段中,苏丹一批小说得到出版,有在本国出版的,也有在埃及和黎巴嫩出版的。苏丹小说进人阿拉伯各国,在日报、周刊、月刊上畅通无阻。杰出的作家有塔伊布·萨利赫、阿里·麦克、塔伊布·祖鲁格、艾布·白克尔·哈立德和伊本·赫尔敦等。

这批小说中,有近百篇短篇小说和三个中篇小说。从艺术结构、风格、内容看,都有很大进步,显得深刻而成熟。其中,较好的有阿里·麦克的《雨》《在村里》,胡吉里·叙克鲁拉的《独臂》,祖拜尔·阿里的《冬天》,塔伊布·萨利赫的《北迁季节》,塔伊布·祖鲁格的《蚂蚁》等。

很多小说在艺术上还存在不少缺点,如叙述风格浅显,词汇和形象贫乏,爱好说教和训诫,翻自个人经历,缺乏典型化和深度,少数作家对待生活极其悲观,作品充塞痛苦、泪水、忧伤、死别和阴暗,对话呆板松散,不能熟练驾驭方言和标准语等等。这些缺点主要反映在一些青年作家的小说中,从而证明他们的文学根底不够扎实。

这个阶段的小说题材有很大变化。第一阶段以虚构的爱情小说为主,第二阶段以爱情小说转向现实社会中的问题,第三阶段则以社会题材、斗争故事、个人或群体涉及的关键问题为主。小说题材的变化起因于苏丹社会发生的变革和重大事件,如1958年11月的军事政变、1964年10月、1965年7月、1969年5月的革命等。

这个阶段的小说,有的直接描写这些重大事件及其对苏丹人与他们生活的影响。例如,萨迪格·穆哈辛姆的《瘟疫》描绘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在占领当局的眼皮底下散发传单的故事。奥斯曼·阿里·努尔的《狮吼》表达了群众、劳动妇女、全体苏丹人民要求革命的呼声。短篇小说集《城市的另一面》里有两篇关于1967年以色列侵略的小说——《烈火黄金》和《欢呼》。第一篇描写了埃及人民坚定的反侵略立场,第二篇描写苏丹人民,特别是妇女为保卫民族尊严,投身于反帝反侵略事业而作出的流血牺牲。

与此同时,有些作家仍然以传统的老眼光看待妇女,把她们看作是为男人而创造的工具。这些作家的小说描述的重点是性。比如艾哈迈德·穆罕默德·艾明的短篇小说集《火柴梗》中的小说篇篇都有性的描写。《冰冷的床铺》写的是老夫少妻问题,《疑云开始扩大》《离婚的女人》《第三者是魔鬼》等从篇名就可猜测到故事大意。在苏丹小说家中,艾布·白克尔·哈立德的小说独樹一帜,不仅表现了苏丹社会各阶层的状况,也展现了所有阿拉伯国家较普遍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有明确的宣传和启蒙目的,善于运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情绪,烘托小说气氛。苏丹民族的风俗场景在他的小说中有生动的描绘。

哈立德的小说《早晨》,通过几个男女青年主人公为自己和祖国命运而奋斗的故事,反映了苏丹自二战后至独立前夕复杂的政治形势和各个政党之间的斗争。其主题说明在当时的苏丹社会,新事物、新思想正在苏丹中部城市乌姆杜尔曼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在人们心灵深处占据主导地位。

小说家塔伊布·祖鲁格是苏丹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以苏丹现实为主题材,故事内容丰富,善于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常通过主人公的回忆或倒叙展开情节,营造氛围。作品重视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和苦难,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祖鲁格的小说受优素福·伊德里斯的影响较深。

塔伊布·萨利赫在苏丹小说家中成绩斐然,在阿拉伯文坛享有盛誉。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瓦德·哈米德棕搁林》,中篇小说《赞恩的婚礼》《北迁季节》《马尔尤特》和《夏哈镇》。1929年,萨利赫出生于苏丹北方省农村。高中毕业后,曾在喀土穆大学理学院学习,两年后辍学,到中学从事教学工作。后受聘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C)阿拉伯语播音员。他曾分别在卡塔尔教育部和阿盟教科文组织工作。他在苏丹北方农村、乌姆杜尔曼、喀土穆、伦敦等地的生活经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在阿拉伯小说家中,萨利赫最钦佩纳吉布·马哈福兹,受他的影响很深。在外国文学方面,英国小说家和诗人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值得指出的是,作家并不固守一种创作风格,他的作品中有现实主义,也有象征主义。《北迁季节》被认为是萨利赫最成功的小说。文学评论家哈米德·纳萨吉认为,萨利赫的作品表明苏丹小说已经成熟,他为苏丹小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穆斯塔法·赛义德在伦敦的际遇和堕落,揭示了西方腐朽文化的毒害,试图唤醒苏丹人民不要被殖民主义国家光怪陆离的表象迷惑,而应为苏丹的光明与自由奋斗。小说在艺术上独具匠心,作品巧妙的构思、跌宕起伏的情节、迭起的悬念,使读者爱不释手。同时,作者在利用时空倒错和电影技巧来推进情节、揭开谜底方面,也做到了风格独特、扣人心弦。因此,小说问世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轰动了阿拉伯文坛,并得到文艺评论界的赞赏,并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在苏丹小说中,现实主义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从1930年至1945年的这段时期,由于社会、政治及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苏丹文学家们把目光转向了社会的现实。当时,苏丹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人民群众的民族觉悟日益提高,现实主义倾向正是适应这股潮流而产生的。

在这一时期,作家们把短篇小说作为抗议社会压迫、抨击社会黑暗的手段,借小说来表达他们的政治思想与社会主张。小说的内容也多种多样。有些作品批判阻碍进步与发展的现存社会关系,有些作品描写社会下层民众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还有些作品揭露外国殖民主义势力给苏丹社会带来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使成千上万的人沦为社会的牺牲品。

苏丹小说作家之所以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主要是他们受到了埃及文学的影响。此外,有些作家和评论家阅读了英文版或阿文版的苏联文学作品,这对他们的作品也有极大的影响。正是从苏联文学中他们才醒悟到必须去研究和描写社会的现实。

苏丹现实主义的短篇小说直到1945年为数还很少,但其中不乏揭露和抨击外国殖民主义者压迫和奴役苏丹人民的作品。著名作家穆阿威叶·穆罕默德·努尔的《列挚里的悲剧》,阿拉法特·穆罕默德·阿卜杜拉的《官员》等,都属这类作品。

在此时,苏丹的文学家呼吁作品注重社会现实。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麦哈朱布呼吁文学联系现实社会,他说:“文学如果不能帮助思想和生活的变革与革命,不能唤醒民众,推动民众參加社会的发展运动,那么这样的文学有何价值呢?”著名的文学家兼评论家穆阿威叶·穆罕默德·努尔也根据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向,呼吁小说要注重社会心理和社会现实。他提出,要在社会的范畴内描写个人。无聊的情节、庸俗的笑料和肤浅的内容决不会使小说成为不朽的作品。文学的宗旨应该是描写心理革命,描写思想和社会危机,并剖析这些危机的原因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

穆阿威叶·穆罕默德·努尔与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麦哈朱布和著名诗人帖加尼·优素福·拜什尔在早期的苏丹文坛上并称“文坛三杰”,他们对苏丹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穆阿威叶,一生坷坎。由于他不满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呼吁民众觉醒、斗争,而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在埃及和黎巴嫩辗转谋生。他是苏丹小说的先驱,从艺术角度看,他是第一位写出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的苏丹作家。他的《堂兄弟》是苏丹最早的一篇小说,发表在1930年5月17日的《政治周报》上。

《堂兄弟》描写喀土穆的一位农业工人哈利勒,接到经商的堂弟优素福的来信。信上说他将来喀土穆。他们两个自小一块儿长大,哈利勒接信后满心欢喜,忙让妻子准备吃喝。优素福到达那天,哈利勒和朋友们去车站迎接他。但优素福看到堂兄这般穷酸光景,便对他说:“你干你的活去吧,我去思图曼住,以后我抽空到你家看看。”哈利勒十分伤心,朋友们劝他不要理堂弟,说他这般无情无义,真不像兄弟所为,甚至连朋友都不如,是物质利益在决定他的远近亲疏。哈利勒原以为优素福会像他所答应的那样来自己家探望,但优素福却一直未来。哈利勒到堂弟处请他到自己家作客,遭到堂弟的拒绝。他发现堂弟变了,整天和那些商人坐在一起,早已把他这个穷困潦倒的堂兄忘到脑后。遭到堂弟申斥和鄙视的哈利勒决定进行报复,他要把无情无义的堂弟杀掉,以解心头之恨。一天,优素福去一个商人家赴宴,哈利勒手持利刃躲在暗处。但当他下手之际却失去了勇气,他用刀子对着自己刺去。优素福不知是良心发现还是出于惊慌失措,狂叫道:“我是杀人犯,我是杀人犯……”

作者在小说《信念》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位叫哲拉勒·艾凡迪的青年。他受过一些现代教育,但没有固定的思想和人生观,人云亦云,今天追随这种观点,明天赞同那种学派。他怀疑一切,对任何人的话都要问一句:“你能肯定吗?”最后他疯了,不吃也不喝。临终前,家人让他说“万物非主,唯有真主”。他睁开眼皮反问道:“你能肯定吗?”就这样,他带着对世界一切的怀疑离开了人世。

穆阿威叶刻画的人物是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漫画式的形象,但看过这篇小说的读者,都会对这个人物产生怜悯之心。不幸的是,穆阿威叶所猫写的这个人物的命运,正是他自己十二年后的结局。这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实际上是他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在殖民主义的迫害下,他患了疯癫病;怀疑周围的一切人都是阴谋家和密探。他也同他所描写的人物那样,怀着对世间一切的怀疑离开了人世,死时只有30多岁,苏丹文坛上的一颗明星就这样陨落了。

穆阿威叶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苏丹的现实社会,如《堂兄弟》,就是描写随着生活内容和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的心理所发生的变化。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已不再是制约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物质利益和阶级地位决定了每个人的思想。作者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斗争性,他的几篇小说都揭示了资本家是万恶之首,他们是民族骨髓里的蛀虫,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无情地杀戮别人,即使这些人是他们的亲属。作者的另一些作品,如《列车上的悲剧》则无情地揭露了外国殖民主义的统治,呼吁尼罗河流域的人民起来斗争,使尼罗河流域免受外国的干涉。

穆阿威叶在其小说中试图将心理分析和象征主义揉合在一起。他的尝试获得了成功。他的作品中没有离奇的情节,然而却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在现实主义小说中,有一些是描写苏丹社会经济危机的作品。如哈桑·艾哈迈德·亚斯所著的《走向乡村》,哈桑·贝尔贝甲所著的《赌博》。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下层民众,他们收入低微,不幸走上歧途;或由于债务缠身而盗公款;或由于生计无着而赌博;或由于入不敷出而去购买彩票,把命运押在赌博、中彩等渺茫的企求上。

苏丹小说的现实主义是在1945年至1967年间取得发展的。在现实主义的发展阶段,苏丹文坛上出现了一些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些作家坚持文学不脱离现实,作品不能缺乏社会内容。他们认为文学应描写社会问题,描写由劳苦大众组成的社会下层遭受的苦难和压迫,在他们看来,现实主义即是客观存在的实际。

1950年,阿卜杜拉·拉吉布在《萨拉赫报》的文学副刊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他的《艾赫拜什日记》。这一著作被认为是苏丹第一篇社会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作品。该作品记述了作者的生活经历,描写了苏丹社会各阶层的心理状况,反映了作者本人和社會劳苦大众的痛苦和欢乐,表达了他们的愿望与渴求,并真实地记录了作者以记者身份同殖民主义势力所作的斗争。作品对苏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很大。

与此同时,阿卜杜·埃拉赫曼·屋西勒也发表了他的小说《尘世的生活》,反映了苏丹新一代青年的爱国主义思想。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是针对麦哈朱布的浪漫主义小说《尘世搜灭》而写的。

著名的社会主义现实作家扎比尔·阿里在解释其作品重视下层民众的原因时,曾这样说过:如果说殖民主义是附身在社会各阶层肌体上的祸患,那么,我们现在的分歧则是如何估价各阶层对这个祸患所负担的比例。如果店主遇到货物滞销,便会解雇几个店员,也会由于滞销而失去几百或几千镑,而工人被解雇则会失去他那虽然微少但却是他赖以生存的工资,从而使他生活无着,这就是差别。农民、牧民和小手工业者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文学要描写下层社会,描写占社会大多数的贫苦阶级,因为他们代表着社会的真正面貌。

这些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家,被评论家们认为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作家。著名的有穆罕默德·塞义德·马鲁夫、扎比尔·阿里、赫基里·舒克尔拉。他们的小说,主要以社会下层阶级为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所遭受的压迫剥削,揭露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表现受压迫阶级为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社会觉悟。上述作家和作品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苏丹的民族爱国主义运动也日渐高涨。社会主义思潮在这种形势下传到了苏丹。社会上的这种政治变化,必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苏丹许多小说家受到了社会主义的影响,在作品中注重描写人民生活和反映社会现实,使文学真正成了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

(责任编辑:庞洁)

猜你喜欢
苏丹作家小说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再见,苏丹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苏丹总统被推翻惊世界
“苏丹”之死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