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与生物多样性

2023-02-13 07:44蓝虹
美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绿孔雀袁隆平杂交

蓝虹

2022年两会期间,云南绿孔雀案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明星案例出现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绿孔雀案,经过一审二审,到红河(元江)干流戛洒江一级水电项目最终的停建,挽救了濒危物种绿孔雀最后完整栖息地。在这场大型水电项目与濒危物种绿孔雀的较量中,绿孔雀终于赢了。

绿孔雀案

最近,央行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启动了“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研究,我们承担了案例研究。所谓案例研究,其实就是讲故事,通过一个个具体实践的故事,告诉大家,金融机构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金融机构可以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金融机构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

2022年两会期间,云南绿孔雀案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明星案例出现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这是该案继获得“全球十大生物多样性案例之首”“2021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之后的又一重磅荣誉。这些荣誉,说明了我国各级组织和政府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肯定。这个案例,也给我国银行巨大的警示作用,如果在银行的环境风险管理中不关注生物多样性风险,必然会承受很大的损失。

全球共有3种孔雀,绿孔雀、蓝孔雀和刚果孔雀,头顶直立冠羽、身背绚丽覆羽的绿孔雀是我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种类,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极度濒危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级别是濒危物种(EN)。1991至1993年,由多位鳥类学者经过三年调查发表的《绿孔雀在中国的分布现状调查》中记录,在20世纪60年代前,云南绿孔雀种群在云南还有较多数量。1995年,云南全省绿孔雀群体数量约800至1100只。

1994年,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研究所副所长、野生绿孔雀研究项目负责人罗爱东等人对云南南部景洪、勐腊、勐海3个地区的绿孔雀分布进行了调查,在1990年后,上述三个地区绿孔雀已经绝迹。

1995至1996年,昆明动物研究所的鸟类专家杨晓君等对云南东南部和西北部绿孔雀的分布现状又进行了调查,蒙自、金平、绿春3个地区的绿孔雀也已绝迹。

2007年又开始了对云南绿孔雀生存状况的新一轮调查,新增了保山、南涧、澜沧3个绿孔雀分布地区。其中,保山在2005年之前仍能听见绿孔雀的鸣叫,有村民曾拾到绿孔雀脱落的尾羽,还有村民甚至收藏了整张绿孔雀的羽衣。2004年的时候,有人在大箐山里还能捡到绿孔雀的尾羽。但最近几年,据当地村民反映,已听不到绿孔雀的鸣叫;南涧地区状况为偶尔见到,数量不清楚。2014年,唯一能知道的还有绿孔雀分布的区域已经凤毛麟角。

2017年3月,环保组织“野性中国”在云南恐龙河自然保护区附近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绿孔雀,其栖息地恰好位于正在建设的红河(元江)干流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淹没区,该水电站的建设将毁掉绿孔雀最后一片完整的栖息地。为此,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野性中国”向原环保部发出紧急建议函,建议暂停红河流域水电项目,挽救濒危物种绿孔雀最后完整栖息地。

2017年5月,环保部环评司组织环保公益机构、科研院所、水电集团等单位座谈,就水电站建设与绿孔雀保护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由于水电站项目已开始建设,“自然之友”于2017年7月12日向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请求判令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消除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戛洒江水电站建设对绿孔雀、苏铁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及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侵害的危险,立即停止该水电站建设,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对该水电站淹没区域植被进行砍伐等。该案立案受理之后,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由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审理。

2018年3月7日,开庭审理前,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原告与被告进行了证据交换。2018年6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将绿孔雀等26种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8月27日,原告与被告又进行了长达六个半小时的庭前会议。2018年8月28日,绿孔雀栖息地保护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开庭。

原告认为,被告水电工程淹没区所涉及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和玉溪市新平县区域,是濒危野生动物绿孔雀在中国现有种群数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重要栖息地,电站建设对绿孔雀关键性栖息地具有重大环境损害风险,极可能导致绿孔雀种群区域性灭绝。2018年8月29日,令人担忧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已经暂停施工。

2020年3月20日,经过原告被告以及社会各界一年多的争论和辩论,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新平公司立即停止基于现有环境影响评价下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对该水电站淹没区内植被进行砍伐。全国首例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公益诉讼“云南绿孔雀”案一审胜诉。

这是一场里程碑式的胜利。因为这是我国第一个在珍稀物种栖息地遭到实质的破坏之前,就预判到结果,并通过法律手段去保护它的胜利果实。甚至可以说,这场预防性诉讼的成功,是我国环保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象征。这也是一场孤绝且艰难的战役,从2017年开始,到一审里程碑式的胜利宣判后,双方均提起上诉。云南高院审理后认为,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淹没区对绿孔雀栖息地及热带雨林整体生态系统存在重大风险,原审判决并无不当,应予维持。在二审期间,建设方向其上级公司请示停建案涉项目并获批复同意。至此,该项目在各方努力下,最终停建,终于保下了我国最后一块绿孔雀栖息地。

案件审理结果使该项目最终停建,该项目投资30多亿元,停建的结果使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承受巨大损失。该贷款银行其实在之前的绿色金融推进中成绩很好,所以,肯定不是不重视环境风险,很大的可能是对生物多样性这种新型环境风险还比较陌生。

特别是,这场公益诉讼案是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突破了“无损害即无救济”的诉讼救济理念,是环境保护法“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在环境司法中的具体落实与体现。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的核心要素是具有重大风险,重大风险是指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损害危险的一系列行为。本案中,“自然之友”研究所已举证证明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如果继续建设,则案涉工程淹没区势必导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的栖息地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陈氏苏铁的生存环境被淹没,生物生存环境面临重大风险的可能性毋庸置疑。

此外,从损害后果的严重性来看,戛洒江一级水电站上游淹没区动植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价值及遗传资源价值可观,该区域不仅是绿孔雀及陈氏苏铁等珍稀物种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各类生物与大面积原始雨林、热带雨林片段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若水电站继续建设,所产生的损害将是可以直观估计预测且不可逆转的。可以认定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继续建设将对绿孔雀栖息地、陈氏苏铁生存环境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此前,司法审判更多侧重对环境发生损害事实之后的重建与修复,而较少考虑如何对事前的风险进行防控与预判。生物多样性破坏、生物物种的濒危或灭绝、外来物种入侵往往具有不可逆转性,预防性保护是环境资源审判的特点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必然采取的重要措施。

绿孔雀案,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环境司法理念,将濒危物种及栖息地放在优先保护的位置,保护了绿孔雀、陈氏苏铁濒危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完整生態空间,为即将可能面临灭绝的物种进行了有效的司法保护。

但是,对金融机构来说,这就意味着,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发生,在其物理风险还没出现之前,司法风险就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实质性经济损失。比如,绿孔雀案,因为已经开始建设,贷款银行的30多亿资金已经投入,司法审判导致的项目停建,使戛洒江一级水电站这个巨大的项目成为搁浅资产,贷款银行将可能失去还款来源。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这种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金融机构减轻了环境风险。如果没有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导致生物多样性风险和危害已经发生,不仅已经投入的资金收不回来,修复成本和赔偿成本将更加巨大。

另外,我国的绿孔雀案,引起我们对绿色金融的反思。我们会发现,绿色金融总是在不断演进的,因为总是有新的环境危机和风险的出现,需要我们不断熟悉、发展和突破。想想看,如果我国金融机构提前熟悉和了解生物多样性风险,在贷款银行的尽职调查环节,就可以把这个项目挡住。这是更加前沿更加系统的预防制度。毕竟,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需要依托环境公益组织的发现,但银行贷前尽职调查和贷中贷后的监督监管,是银行管理贷款的必须流程和程序。如果我国银行可以普遍了解生物多样性风险的严重危害,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贷前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在贷中和贷后加强监管,就可以大范围制度性地预防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发生,我国像绿孔雀这样极度濒危的物种就可以得到来自金融机构的常规性保护。

萨哈林2号油气项目与俄国西部灰鲸

萨哈林2号油气项目位于俄罗斯远东的萨哈林岛,包括3个海上石油平台、海上和陆地输油管道,1个陆地炼油工厂,1个液化天然气厂和天然气出口设施。该项目的主要平台位于极度濒危动物西部灰鲸唯一的产卵和捕食海域;长达800公里的项目管线计划穿越200多条河流及其支流,这些流域是野生大马哈鱼的产卵地。

西部灰鲸是对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的指标性生物。它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濒危物种之一。目前,全球仅存100多头灰鲸,其中只有23头是具有生育能力的雌鲸。俄罗斯萨哈林岛东部沿岸,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西部灰鲸唯一产卵和捕食区域。然而,它们唯一的生存空间也面临被石油公司占领的威胁。石油公司的勘探和采油行为会将这种体重达30吨的哺乳动物逼入绝境。高密度的地震勘测、海底钻探、重量级船舶航行和空中运输、石油外泄对于西部灰鲸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它们濒危程度达到,如果不保护,随时都可能从地球上彻底消失。所以,它们是世界十大极度濒危物种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220亿美元的俄远东萨哈林(Sakhalin)2号油气项目启动了。从这个项目的名称就知道,这是位于西部灰鲸唯一的产卵地带萨哈林岛。如果这个项目长期运行,西部灰鲸必然会灭绝。这个项目是以项目融资的模式开展融资的,项目建设方由天然气巨头壳牌集团以及日本三井有限公司、三菱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萨哈林能源”,其中壳牌公司持股55%。为萨哈林2号油气项目提供融资的贷款银行主要包括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瑞士信贷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等6家银行和2家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为了阻止和叫停这个对西部灰鲸造成严重威胁的项目,2003年1月,由50个俄罗斯民间团体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组成的联盟,向项目执行机构之一壳牌公司提出严重抗议,但是并没有得到壳牌公司的充分回应。

2003年12月,32个民间组织写信给为该项目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表示该项目有严重的环境影响。这些抗议行动,引起了世界各国对该项目的强烈关注。2004年,国际社会呼吁项目执行机构采取措施规避风险,比如,改变项目设计方案,将平台转移至其他海域等。但项目执行机构仍然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

2004年6月,来自15个国家的39个民间团体劝告各商业银行不要对该项目提供融资,并警告若因该项目导致西部灰鲸灭绝,所有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都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15年4月,国际NGO雨林行动网络和太平洋环境共同发布报告,批评某赤道银行担任该项目的融资顾问,但该项目显然违反了赤道原则,并呼吁和组织众多抗议者断绝与该银行和该项目的财务关系。

但项目执行机构仍然没有接受采取规避措施的建议,并没有将平台转移出灰鲸捕食区。对该项目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也没有对项目建设运营机构采取规劝和制止,仍然按照计划提供融资支持。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使这个项目,即使面临国际社会的反复抗议,仍然启动和推进。

壳牌公司和金融机构之所以忽视那么多国际NGO的警告,是因为,这个项目当时已经获得了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颁发的环评许可。为此,非政府组织将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作为被告人,该项目公司“萨哈林能源”作为第三方,提出了法律诉讼,指出萨哈林2号项目由于威胁到濒危物种而违反了俄罗斯环境法,要求停止该项目。2004年3月,莫斯科法院同意审查该诉讼,2006年9月,俄罗斯自然资源部根据俄总检察院的要求,撤销了先前对该项目作出的国家环境鉴定结果。2007年1月,俄罗斯负责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机构叫停了该项目的建设。

从1994年签署协议,2003年开工启动建设,到2007年项目被叫停,此时萨哈林2号项目已经完成了80%的投资,原定于2008年完成所有基建并投产,但由于法律诉讼和判决,被迫停止。由于该项目的融资方式是项目融资,其有限追索的特性使贷款银行损失惨重。

对萨哈林2号油气开发项目提供融资的是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瑞士信贷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瑞穗银行和荷兰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同时又是自愿接受赤道原则约束的赤道银行,他们在对萨哈林2号油气项目发放贷款和进行融资时理应考虑到该项目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和环境风险控制问题,但上述金融机构却事先未对项目的生物多样性影响进行评价而发放贷款,违反了赤道原则的基本要求。在当时金融机构的理解中,环境影响评估主要是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问题,并没有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其环境影响评价中,没有把生物多样性纳入进去。结果,生物多样性风险,给银行带来了严重损失。

但这场西部灰鲸保卫战是卓有成效的。通过这场持续数年的全球西部灰鲸保卫战,在西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俄罗斯萨哈林岛附近,灰鲸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随后,全球西部灰鲸主要栖息地——日本、俄罗斯、韩国、美国和墨西哥等国家签署了关于保护西部灰鲸种群的合作备忘录,有效减少了油气开发以及商业捕捞等工业活动对灰鲸种群生存的威胁。

这是200亿美元的大型油气开发项目与极度濒危物种西部灰鲸的较量。作为地球统治者的人类,已经习惯了,地球所有生物都为人类开道,为什么在这场人类经济利益和西部灰鲸的生存较量中,西部灰鲸会赢呢?

巴克莱银行冰岛水电大坝项目与粉腿鹅

欧洲复兴银行银团贷款的萨哈林2号油气项目与西部灰鲸的较量只是金融机构遭遇的众多生物多样性案件之一,很多银行都遇到了这样的诉讼和挑战,比如,巴克莱银行投资的冰岛水电大坝项目,就遭遇了濒危物种粉腿鵝的挑战。

2021年“无人机摄影奖”的最佳照片公布,摄影师TerjeKolaas拍摄的《粉腿鹅迎接冬天》获总冠军。这张照片描绘了粉腿鹅向北极斯瓦尔巴群岛迁徙的壮丽画面。这张照片能获奖,不仅是画面壮观,而且,还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粉腿鹅保护的成绩。

粉腿鹅身长60~75cm,翼展145~160cm,体重2200~2700g,寿命22年。头颈部深暗,雁嘴黄色有黑色斑块,腿粉红色是其最明显的标志,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

巴克莱银行曾经作为领头银行在冰岛投资了一座大坝进行水力发电,水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零,也不需要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还能解决就业问题。这个项目看起来应该是对环境和社会有益的。但这个项目受到了大批国际NGO的批判和指责,它们发起了对该项目的强烈抵制运动,因为它们认为这个大坝的建设导致了冰岛上濒危动物粉腿鹅的减少。很多国际NGO和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宣称:水库大坝破坏了7000对粉腿鹅的夏季栖息地,而且还影响到驯鹿的迁徙路线。

一些报纸发表文章称:“巴克莱银行煮了自己的鹅。”在英国,煮了自己的鹅,意思是,自己破坏了自己制定的规则。文章的意思是,巴克莱银行是赤道原则的发起银行之一,但它自己却违背了赤道原则。

尽管按照冰岛的监管要求,巴克莱银行已经要求项目发起方提供了大量和广泛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也获得了政府许可,可是国际社会强烈的抵制使项目无法顺利开展。为了答复国际组织对该项目的质疑,巴克莱银行不得不对该项目与粉腿鹅之间的联系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和研究,聘请了大量的专家从十年以上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收集环境影响评价数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粉腿鹅减少的原因并不是大坝的建设,而是岛上人口的扩张已经超过了粉腿鹅的越冬条件。

为了消除民众对冰岛大坝项目的质疑,巴克莱银行进行了以下工作:编写了一份立场申明,在申明中提供了相关事实,并且发布给了参与运动的团体和组织;为银行的公共关系团队提供了可能的“问题与答案”,以处理媒体的询问;编写了相关标准体系以应对公众的查询等。巴克莱银行处理粉腿鹅事件显示了巴克莱银行极强的公关能力和应对能力。但这个项目同时也说明,当对和濒危物种相关的项目进行融资时,项目比较容易陷入争议,银行很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所以,银行所面对的生物多样性风险是非常大的。

虽然在巴克莱银行的认真应对下,项目最终得以开展,但巴克莱银行增加了项目尽职调查难度,增加了成本和投入,延缓了项目的开展,同时也对巴克莱银行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危机。

袁隆平教授的“野败”:生物基因多样性的重要

生物多样性分为生物物种多样性,生物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在这三大系统中,人们最感到困惑的就是生物基因多样性。

每当有人表示困惑的时候,我就给他们讲袁隆平教授和他的“野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袁隆平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让水稻亩产翻了两番,解决了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在袁隆平教授的杂交水稻发明中,起了非常关键作用的是一棵“野败”,就是一种野生雄性不育稻种,是我们驯养的栽种水稻的野生近亲。正是目前我国还存在的大量水稻的野生近亲基因,才成就了袁隆平教授传奇的杂交水稻发明。袁隆平教授和栽种水稻的野生近亲“野败”的故事,正说明了生物基因多样性的威力。

什么是农作物的野生近亲呢?所谓野生近亲就是在分类上和栽培上与我们的栽培农作物有亲缘关系的野生物种。我们现在作为食物来源的驯化物种,从物种来说,它在大自然中是存在同一物种的野生种群的,例如花生和野生花生,虽然从物种来说,都是花生,但从生物基因多样性来说,花生和野生花生的基因是不同的。因为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导致了缤纷多彩种类各异的花生种群。而农作物的野生近亲是栽培作物新品种育种工作中基因的潜在来源。

比如,农作物都是由野生植物培育而来的,被农业采用驯化。在丰富的野生种中,只有一小部分适合种植和栽培,因此,与野生种群相比,农作物品种相对单一。特别是在现代农业体系中,普遍实行大规模农业,一个好品种的种植面积非常巨大,这对大量生产农产品是有利的,但在发生病虫害侵袭或者环境变化时,物种单一可能使农作物缺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导致大面积减产等。

农作物的野生近亲,也就是野生亲缘种,可以帮助现有农作物进化。在没有农民的细心照料下,这些大自然的野生种群经受了干旱、害虫和疾病的侵袭,这些野生物种的存活是大自然优胜劣汰之后的结果,所以,往往携带抗虫、抗旱等基因,可以通过杂交帮助现有农作物进化和优化。这些野生近亲对农作物改良和增加农作物多样性极其重要,是农业育种的基因库。如果气候变化导致这些野生亲缘种的灭绝将危及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

我对野生亲缘种的第一次了解,来自于很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她是农学博士,在一所非常著名的农业大学工作。有一次,我出差到了她所在的那个城市,专门坐车去看她。在试验田找到她,她正打着赤脚在甘蔗地里忙乎着,看我过来,就给了我钥匙让我先到她的宿舍休息喝茶,她干完活就回去陪我。我不是第一次去她那,拿着钥匙进了她的宿舍。按照她的吩咐,在桌上找到茶叶泡茶,连喝了两杯茶,她还没回来,无聊之下,就在宿舍转悠,看见宿舍里放着一个盆子,里面栽着一株看着鲜嫩肥美多汁的甘蔗。

她的学校离市区有两个小时车程,我找到这,还喝了两杯茶等她,总之,我想说的是,我其实是很饿了。除了茶,在她宿舍里也没有看见其他可吃的东西。所以,见到这根诱人的甘蔗,我一下没有把持住自己,忍不住,就把它砍了吃了。当我的朋友回宿舍的时候,我正啃着这根鲜美甜润多汁的甘蔗,看见她回来,我正要告诉她,她栽的这根甘蔗,实在是比市场上买的好吃。

但是,我还没来得及说,我的朋友看见我在啃食她的甘蔗,就像一个大老鼠,她竟然大哭起来。我朋友是博士呀,并不是小朋友,她一大哭,我立即又害怕又担心,手里拿着甘蔗,感觉比抢了她男朋友还罪恶。我抖抖嗦嗦战战兢兢地拿着甘蔗,不敢继续啃下去,然后,就听她哭诉,她这甘蔗,是她花了两年时间才培育出來的优势杂交甘蔗,为了找到甘蔗的野生亲戚,她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跑了好多山区野地,才找到,才杂交成功这个甘蔗,好了,竟然被我吃了,我哪里是来看她的,简直是专门来搞破坏的。

我是在她哭泣不已的哭声中,第一次听说,甘蔗还有野生亲戚。受此惊吓,我以后对甘蔗都没有兴趣了,坚决不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培育杂交水稻体系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在海南发现的一株雄性不育野生水稻,袁院士将其取名为“野败”,袁隆平院士就是利用“野败”这个野生水稻的基因培育了我们杂交水稻体系。而这株对全世界水稻杂交史都十分重要的“野败”,就是水稻的野生近亲,也就是水稻的野生亲缘种。

这个“野败”,通俗地说,就是稗子,因为是水稻的野生近亲,所以外形和稻子极为相似,其实,就是野生稻子。长在沼泽、低洼荒地。因为是稻子的野生近亲,适宜稻子生长的稻田,也经常会有稗子落户,混杂在稻子中。但其产谷粒能力明显低于驯化的稻子,穗粒小又少枯,所以,被称为假禾,也就是假稻子。稻田里的稗子多了,就会导致稻田的减产。所以,农民需要识别稻田里的稗子,把稗子拔去,以防止它和稻子争稻田里的养分。败家子的败字,就是从稗子演变过来的。虽然也是儿子,可是是一个败坏家产的坏儿子,假儿子。

所以,相对于高傲的稻子,作为野生稻种的稗子,一直是一个卑微的存在。著名诗人余秀华的诗中就写道:“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但袁隆平的“野败”,向人们展示了,卑微的稗子,原来竟然是稻子的祖先,在自然界物种的进化中,发挥着它的天然优势。如果你还对稗子这种野生稻种漠视或者感觉它是卑微和平平无奇的,那是因为你对野生亲缘种威力的一无所知。

袁隆平教授轰动世界的杂交水稻,就是从一株稗子,稻子的野生亲缘种,被袁隆平教授亲切地称为“野败”的野生稻种,开始突破的。

1953年8月,袁隆平院士从西南农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省黔阳县城安江镇的安江农校教书。安江农校离镇上四公里外,地处偏远,有大片的稻田。袁隆平院士一呆就是16年。1960年,在学校的试验田里,袁院士偶然间发现十几株比普通水稻高出二十多厘米、且大籽粒多的水稻。他细心地数着这株水稻上的稻粒数,数完发现它竟然有多达160粒,而且颗粒饱满。这一发现让袁隆平院士喜出望外,因为一株稻穗的稻粒数越多,意味着水稻亩产越高。他推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这个稻穗的颗粒数,亩产是可以超过千斤呀,而当时即使高产的水稻亩产也不过500斤左右。

通过稻种的技术改良增加粮食亩产,一直是袁隆平的心愿和热望。这株突然发现的优质稻株带给了袁隆平教授无限希望。第二年,他把这株鹤立鸡群的稻株上结的稻子作为稻种播撒在试验田,希望寻找到这株稻子为什么可以产量异常高的原因,以改良现有稻种。但事与愿违,由这株异常优质的稻种培育的秧苗,长高后参差不齐,抽穗时间早迟不一致,结稻穗能力大大差于其母稻,与一般水稻没有区别,甚至更差,并没有复制出这株鹤立鸡群的稻种非凡的产稻能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袁隆平教授反复思考,猛然醒悟: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来说,纯种水稻的第二代是不会产生这种严重退化现象,只有杂交第二代才会因为分离现象导致这种退化。现在,这株鹤立鸡群的稻株,其第二代既然因为分离现象导致了退化,那就可以断定,这株鹤立鸡群品质不凡的优质水稻,并不是自花授粉的,而是一株天然杂交稻。也就是说,是杂交,导致了这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的高产。从此,袁隆平教授开始了其研发杂交水稻以进化现有稻种之路。

很多对袁隆平教授的报道,都介绍过他为了培育优质杂交水稻,花费几十年的心血在寻找和搜寻合适的雄性不育水稻植株。袁隆平教授为什么要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呢?

水稻是自交作物,通过自花授粉繁殖。要想杂交,就必须把雄蕊去掉。如果人工操作,工作量很大,不可能用于大批量生产。而水稻雄性不育系,是一种特殊类别的稻种,其自身花器中,雄性器官發育不完善,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无法完成自花授粉繁殖,必须借助外来水稻花粉才能结出种子。水稻雄性不育系和水稻雄性不育保持系杂交,接受后者的花粉,得出的种子下代种植仍然是不育系。

寻找雄性不育单株,避免了自交,有利于杂交操作,从而有利于利用杂交优势培育出优势杂交水稻。

从此,袁隆平教授就每天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弯腰驼背地在稻田里寻找雄性不育稻株,整整花了三年,才在1964年找到了第一批6株雄性不育稻株,并开始杂交水稻的培育。但发现,培育的杂交水稻,虽然比普通水稻产量略高,可是远远低于最早发现的那株鹤立鸡群的稻株。

为什么杂交也无法复制出那株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稻株的辉煌呢?袁隆平教授经过反复思考,觉得可能是地域的问题。于是,袁隆平教授奔赴全国各地适宜稻子栽种地区,培育杂交水稻。经过四年多的南征北战,终于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但是,其产量还是远远低于最初那株鹤立鸡群天赋异禀能结160多粒稻粒的稻株。杂交优势并不明显。

那株天赋异禀鹤立鸡群的稻株的存在,说明了水稻的杂交优势是存在的。可是,为什么后面的人工杂交,始终无法复制那株天然杂交稻种的辉煌呢?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袁隆平教授茶饭不思地思考着,希望可以找到问题所在。他最后想到,问题可能出在培育所用的材料上。回想这几年育种的不育雄性稻株都是在稻田里寻找的,都是栽培稻,和一般稻种的种性差异不大,亲缘关系很近,基因相似度太高,这样自然很难获得明显的杂交优势。

袁隆平教授回想起,那株天赋异禀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在安江农校试验田发现的。安阳地处雪峰地区,有一定的旱稻和野生稻资源。那株天赋异禀鹤立鸡群的稻株,应该是某种野生稻与栽培稻串粉杂交的结果。所以,要培育真正的杂交水稻,就必须到真正的野生稻群中搜寻野生雄性不育稻株。

自然界野生稻种很少,袁隆平教授根据野生稻种的地理分布,安排其助手李必湖、尹华奇第一站先去海南岛寻找。海南岛的天然环境让这里的野生稻资源很丰富,当地人知道各种野生稻的分布。李必湖和尹华奇找到海南岛当地人询问野生稻群。第二天,一位熟知当地环境的技术员把李必湖带到了一块沼泽地里,那里长着一大片野生稻。当时正是野稻开花的季节,生殖性状极易识别,李必湖在沼泽地不断搜寻,仔细观察每一株野生稻,终于发现了一株特殊的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长着三个形态各异的稻穗,雄性器官发育不正常,花药瘦小、干瘪,呈火箭状,色浅呈水渍状,不开裂散粉,李必湖仔细端详后,当场断定这是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稻株。他和那名技术员小心翼翼地把这株野生雄性不育稻株连根挖了出来,用衣服包裹着,带回了试验田里栽好,并立即给还在北京的老师袁隆平发了电报。

袁隆平教授接到电报后非常高兴,他立即连夜坐火车赶到海南。当他到达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他顾不上休息,马上就和李必湖去看那株野生雄性不育稻株。袁隆平教授采集了这株野生稻的三个小稻穗,把它们放在100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发现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碘败花粉粒。经过反复确认,他确定这就是一直在找的野生雄性不育稻株。袁隆平教授非常激动,当即就为这株野生雄性不育株起名为“野败”,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种。

这株野生雄性不育种“野败”,使袁隆平教授找到了杂交水稻的突破口,为我国和世界杂交水稻科研停滞不前的状况带来了转机。从1970年初次发现“野败”到现在,他从这株“野败”身上培育出了无数成功的杂交水稻。1974年,袁隆平教授利用这株“野败”育成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强优势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验田试种,亩产量高达1256斤,是当时普通稻种的两倍多。

“野败”虽然只是野生的稻种,是卑微的稗子,但袁隆平教授通过让其与现有驯化稻种杂交,因为野生稻种和驯化稻种在基因上巨大的差异性,形成了优良性状互补的优势杂交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而“野败”,也借袁隆平教授之手,传递了基因,成为优势杂交稻的第一个母本。袁隆平教授在这个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完善提升,使杂交稻的亩产超过了1800斤,并在全球推广种植,完成了植物史上史诗级的稻种优化和扩张。如今,世界的天下,已经是杂交稻的天下。因为袁隆平教授的“野败”,还有“野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子孙孙,不但完全解决了我们自己的吃饭问题,还帮助了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袁隆平教授在杂交稻培育中运用野生雄性不育稻株,就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导致物种种内个体基因组成差别很大。野生水稻和驯化的栽培水稻,虽然都是同属水稻物种,但野生水稻和驯化栽培水稻,因为进化环境的显著不同,基因差别很大,这就为优势杂交提供了基因基础。袁隆平教授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发现了野生雄性不育稻株,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袁隆平教授的高产优势杂交稻和“野败”的关系,表明了生物基因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是基础和关键。

袁隆平教授在总结高产优势杂交稻发明的经验时,高度赞誉了李必湖。袁隆平教授指出,李必湖发现“野败”,是因为他有专业知识,有目标,有几乎十年的搜寻雄性不育稻株的经验。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野败”发现的基础,那就是,大自然的生物基因多样性没有被破坏,水稻的野生亲缘种,卑微的稗子,仍然存在于地球。

现在,气候变化已经导致很多栽种农作物的野生近亲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如稗子这种野生稻种,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我们觉得这些野生亲缘种和驯化栽培作物看起来卑微而毫无用处,任由气候变化加速其灭绝,甚至人们通过人工栽种的大规模扩张,沼泽等的改造,加速其灭绝速度,那我们还能发现“野败”吗?因为像“野败”这样的野生亲缘种,已经被我们人类自己,逐渐消灭到灭绝了。

碳中和失衡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导致生物基因多样性的锐减,在很多方面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威胁,例如气候变暖使农作物野生亲缘种面临灭绝。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发布的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暖正使土豆、花生等重要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种面临灭绝危机,使农业育种的重要基因资源蒙受损失。而随后开展的对81种农作物的1076个野生“近亲”,也就是野生亲緣种进行的首次全球性调查发现,超过95%的野生种群正在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而且目前还没有在全球基因库中获得充分保护,包括香蕉、木薯、小麦、高粱等。这将严重威胁人类未来的食品安全,对人类可持续生存产生严重影响。

而且,碳中和失衡导致的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剧增,病虫害灾害增加,对现有农作物的生存造成严重威胁,通过与野生亲缘物种的杂交来进化出更具有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新品种,对于我们实现粮食安全,就更为重要。这就导致我们对野生亲缘物种的依赖更多。

像“野败”一样的野生亲缘种,没有光鲜的外貌、硕果累累的风光出产、千亩万亩簇拥的壮观。在气候变化的伤害下,在人工栽培横扫地球的威猛扩张中,像“野败”一样的野生亲缘种,只能卑微地,萎缩在人迹稍微稀少的角落,在颤颤悠悠、小心翼翼地开放着细小的花朵,在春风浩荡中,卑微地享受着属于它们的春天。可是,地球是我们的,也是它们的。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保障了我们生活的生态系统生物基因多样性的稳定,才给我们提供了防御未来风险的能力。

我们不要看不上平平无奇的野生亲缘种,它们天赋异禀,人类的忽视和藐视,是因为对它们的威力一无所知。看看袁隆平教授的“野败”,这个野生亲缘种中的王者,它改变了整个水稻世界,现在,全球的水稻,都变成了它的子孙。

再谈生物多样性

我们人类,作为地球霸主,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唯我独尊的,各种生态环境资源,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为我所用。但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这些案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们在向大自然妥协,我们从人定胜天的豪迈,走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融合。因为,司法法律,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态度,代表的是绝大多数民众的想法和思考。从这些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我们看到了,在国家管理和司法管理中,管理原则,已经逐渐从单纯的以人为中心,转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中心。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变异体以及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总和,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系统多样性。

所谓物种多样性,就是说我们地球碳基生命是由非常多的物种构成的,而这些物种,又通过食物链,或者其他互相依托关联的方式,形成我们稳定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碳合成有机碳,也就是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等,植物通过吸收这些葡萄糖和碳水化合物而获得成长,当食草动物通过吃植物的根叶茎果实等获得能量,昆虫、兔子、鹿、野猪、大象等,就将有机碳从植物转移到了动物。而食肉动物,狮、虎、豹、狼等,通过捕杀食草动物获得能量,实际上是实现了再次的有机碳转移。这个食物链的顶端是人类,人类不仅以食肉动物为食,也以食草动物和植物为食。在这些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物种发生大范围灭绝,都可能引发其他物种的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食物链的断裂,甚至生态系统的崩溃。

基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因此,某些种群具有在另一些种群中没有的基因突变(等位基因),或者在一个种群中很稀少的等位基因可能在另一个种群中出现很多。这些遗传差别使得有机体能在局部环境中的特定条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适应。不仅同一个种的不同种群遗传特征有所不同,即存在种群之间的基因多样性;在同一个种群之内也有基因多样性──在一个种群中某些个体常常具有基因突变。这种种群之内的基因多样性就是进化材料。具有较高基因多样性的种群,可能有某些个体能忍受环境的不利改变,并把它们的基因传递给后代。气候危机导致环境的加速改变,使得基因多样性的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因多样性提供了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育种材料,使人们能够选育具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性状的个体和种群。

生态系统多样性既存在于生态系统之间,也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之内。在前一种情况下,在各地区不同背景中形成多样的生境,分布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后一种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其群落由不同的种组成,它们的结构关系(包括垂直和水平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中的关系,如捕食者与被捕者、草食动物与植物、寄生物与寄主等)多样,执行的功能不同,因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不一样。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可以说每一个物种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形式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不断破坏森林、草地、湿地和其他重要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环境退化,人类福祉也因此受到威胁。人类已经显著改变了地球75%的无冰地表,污染了大多数海洋并且导致85%的湿地丧失。

过去几十年间,陆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原因是土地用途的变化,主要是原始自然栖息地被改造成农业用地;与此同时,人类在大量海域过度捕捞。气候变化目前并不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原因,但是在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首要因素。

根据WWF《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2020年全球地球生命力指数表明,指数监测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的种群数量在1970年到2016年间平均减少了68%。2021年9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大会期间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了全球138374个物种受到威胁的风险,其中902个物种已经确认灭绝,38543个物种面临不同程度的灭绝风险,占评估总数的30%。其中,80个物种确认野外灭绝(只存在于人类保护区),8404个物种处于极危状态,14647种处于濒危状态,易危和近危的物种也分别有15492和8127种。

生物多样性丧失已不单纯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经济、全球安全和道德伦理问题。2019年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值高数十倍至数百倍,在地球上大约800万个动植物物种中有多达100万个面临灭绝威胁,其中许多物种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消失。

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生物多样性确保我们获得食物、纤维、水、能源、药物和其他遗传物质,并且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减少污染、授粉、管控洪涝和风暴潮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除此之外,大自然支撑着人类健康的众多方面,并且在非物质层面帮助人类汲取灵感和知识、积累身心体验并形成身份认同,而这些非物质层面的作用也是生活品质和文化完整性的核心所在。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必然会对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危害。

比如,直接影响未来食物来源和工农业资源。生物多样性为我们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纤维、木材、药材等多种工农业资源和材料。随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上述资源和材料的供应紧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从医药学角度而言,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几乎有80%的人口主要依赖传统药物如中药等保障身体健康,而在西药中也有超过40%的药物成分是提取自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也直接影响药用价值的开发。

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受到影响。生态系统是千万年以来地理、气候、生物交互作用而演化形成的相对稳定、平衡的系统,在其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作用,都与其他生物和物种形成了稳定的生物链条,一旦其中的某一物种灭绝,将深刻地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直接引发生态系统的退化,而这更可能形成其他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基因多样性代表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这些遗传差别使得有机体能在局部环境中的特定条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适应。基因多样性是进化材料,具有较高基因多样性的种群,可能有某些个体能忍受环境的不利改变,并把它们的基因传递给后代。环境的加速改变,使得基因多樣性的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因多样性提供了育种材料,使人们能够选育具有符合人们要求的性状的个体和种群。

我们必须维持我们生活的碳基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稳定,否则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责任编辑:马倩)

蓝 虹 畲族,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金融行动机构高级学术顾问,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绿色金融专家,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人文社科最具影响力青年学者”。出版散文集《山有木兮木有枝》。

猜你喜欢
绿孔雀袁隆平杂交
美术作品欣赏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最后的栖息地
我想去看绿孔雀
绿孔雀保护三部曲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6年生杂交桉无性系对比试验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