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松,张 波
(东风(十堰)车身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十堰 442002)
APQP是浓缩版的汽车行业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工具,APQP与FMEA、SPC、MSA、PPAP共同构成质量管理体系五大工具,虽已被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普及应用,但不同企业因组织环境不同,管理水平不同,应用深度不同,会对APQP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通过总结和梳理,结合PMI发布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存在的问题具有共通之处。
全过程,项目经理单打独斗,团队活动较少,多功能小组评审未体现。
APQP是跨领域的活动,管理维度跨不同部门、岗位;技术维度跨不同专业、技能,涉及市场、研发、工艺、装备、质量、工厂、采购、收益等。无论多么优秀的项目经理,也无法代替多功能小组的职能。
原因:项目经理未组织启动会,成员不了解要求,不知道做什么?何时做?对策:项目信息、团队构成、里程碑节点等,均要通过启动会宣讲、发布和安排。成员获取各自信息后同步策划其承担的工作,提升执行效率和质量。
原因:项目经理职责未明确定义,不清晰自己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或没人管的都管,忙的晕头转向。对策:导入PMBOK项目管理理念,明确项目经理职责,负责项目宽度而非深度。包括整体策划、工作分解、任务指派、进度跟踪、接口协调、沟通交流、异常升级、绩效评价等,并赋予与其职责对应的权限。
原因:团队成员事前评审参与少,事后提问多。对策:编制多功能小组管理办法,规范评审流程和机制。评审基准结构化、流程标准化、记录系统化、结果追溯化。评审有标准可依、有记录可查、有责任可担。
开发中,设计变更频繁,尤其来自客户的变更,扰乱开发节奏。
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引导客户隐性需求。
原因:对设计职责和评审理解有局限,认为客户提供图纸时只负责工艺开发,不评审设计数据。应对:无论是否有设计职责,均有责任运用DFM和DFA工具评审设计,并配合或引导客户优化需求,减少潜在变更。
原因:设变管理未形成闭环控制,无流程、无标准、无跟踪、无验证。应对:确需发生的变更要实施:
(1)设变流程标准化。规范信息输入、传递、判定、实施、验证等,确保设变运行统一和高效。见下图1
图1 设变管理流程图
(2)设变任务结构化。分解具体工作和输出要求,并形成结构化点检表,确保变更策划是充分和适宜的,避免造成漏项。见下图2。
图2 设变点检基准表
(3)设变跟踪闭环化。设变管理流程上要形成闭环,有台账管理,过程跟踪,效果确认。见下图3。
图3 设变管理台账
量产前,问题未有效关闭,带问题进入量产。
问题关闭要验证,风险管理要预测。
原因: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灭火”应急多,“消防”管理少。对策:问题发生前是风险;风险出现后是问题。首先实施风险管理,才能减少问题的发生。根据风险性质和来源不同,从发生概率及影响进行分析、定级和排序,制定对策和预防措施及负责人。见下图4。
图4 项目风险跟踪管理表
原因:症状化问题管理,仅解决表层问题,无防再发措施。应对:引入5Why分析工具,从问题表象出发多问几个为什么,逐层剖析问题根源。类似产品横展,既避免同一问题在同一产品上的重发,又避免在同类产品的重发。将问题、原因、措施及关闭状态形成一元措施管理表,结构化管理和闭环跟踪。见下图5。
图5 质量问题一元措施管理表
原因:阶段移行未有效实施,质量门管理失控。对策:APQP开发,分商务与策划、产品设计开发、过程设计开发、试生产、量产五大阶段。建立和实施阶段移行评审机制,规范移行流程、标准、规则、职责等,结合企业情况及产品特点,标准化移行评审点检基准内容。见下图6。
量产后,成本增加,收益下降。
资源确有限,使用要受限。
原因:变更管理未与收益管理联动,变更造成的成本变化,出现信息管理断点。对策:打通变更与收益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流程,将变更带来的成本变化,通过对外商务调价和内部技术优化合理分解消化,对内打通市场、技术、收益、采购等部门,对外打通顾客、企业和供应商等。见下图7,图8。
图8 设变成本联络单
原因:落地的开发方案与报价的策划方案脱节,影响项目收益率。对策:在策划时基于报价方案,分解开发成本及目标设定,纳入不同阶段的成本管控和移行评审中。将收益性管理,由事后算账,变为事前限制和事中控制。
审核时,集中突击补开发过程文件和记录,文件管理与实际运行两张皮。
过程控制,要有痕迹管理;任务策划、执行、反馈,要形成自我循环。
主要问题:分解任务有漏项,策划不全面;或承接者没有执行;或结果没交付,管理未闭环;或交付物未有序归档,凌乱存于个人电脑。
对策:引入PLM项目管理模块,综合APQP、顾客、IATF 16949及企业QMS要求,标准化开发任务(WBS),集成到PLM中解决布置漏项风险;执行状态自动跟踪和提醒,解决进度管理时效问题;交付物与任务关联,解决交付及时性;交付物归档与阶段关联,自动到对应位置,解决审核时临时收集资料问题,如图9所示。
图9 资料整理示例
收尾时,绩效评价和激励无效果,多少、好坏一个样,新项目难以指派人员。
动力源于激励。
收尾阶段问题:无绩效管理,未实施评价;有评价要求,但无规则定义,实施困难;有规则定义,但无数据支撑,评价结果不客观;评价结果无公布,好差无对比,改进无目标。
对策:应搭建绩效评价机制,成立评价小组,从策划是否全面、执行是否高效、结果是否满足、过程是否积极等,不同维度、权重、角色进行评价;评价数据来源于系统;实施月度评价并发布结果。
综上,限于笔者在项目管理中的经验与水平,文中的内容及观点,仅供大家在APQP项目开发管理的思考中,辅助问题共析,原因共鸣,观点共享,方法共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