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民
(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2200)
模板施工技术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通过施工团队无数次的“试错”和实践,进一步得到创新和发展。目前,建筑工程在展开模板施工时,仍然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现场施工条件限制,据笔者了解,每年发生的模板坍塌事故在建筑行业中甚至“不占少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困扰和损害。因此,行业内从业人员应当提高对此技术的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完善、创新此类型工艺技术,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现阶段,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主要被分为两个类型。第一个类型为单层模板支架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结构模板较为简单的情况。这种技术的实践周期较长,安全性、稳定性较高,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并不严苛。但这种技术无法被应用于支架体系较为复杂的情况;第二个类型为多层模板施工技术。与前者相比,这种技术受到的局限更少,可以被应用于结构更为复杂的情况。但从实践水平来讲,这种技术的经验积累大多来源于单层模板支架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产生支架基础不牢固、模板支撑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对后续工作和建筑项目质量产生极大影响。
楼板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模板施工技术时,施工团队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需要保证建筑中各结构构件的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构件的规格、尺寸和形状都与设计图纸一致,并且在实际施工中保证其“各归各位”,即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准确;其次,建筑结构中的模板,应当与设计图纸中要求的强度、硬度、规格尽可能一致,即便存在误差也应当被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后,模板之间的施工缝应当尽可能符合要求,防止水泥泄露等情况发生。展开模板拆除工作时也应当按照施工步骤严格使用拆除技术,确保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功效。
观察施工现场,综合考虑施工方案可行性;完成墙体模板、基础模板等模板的设计工作,选择表面光滑、硬度、韧性等参数符合标准的模板和元件进行施工;选择性能良好的支架,提升模板连接的稳定性,尽可能避免出现胀模或支架倒塌等事故;进场材料和机械设备的检测工作一定不可以马虎;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力度,定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为提高项目质量提供帮助。
一般的模板构件仅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配置,较为复杂的模板需要以设计和施工图纸为依据,反复开展形状、规格和尺寸的比对,确定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模板选择。
本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0 001 m2,地上建筑总面积为13 002 m2。该工程为社区配套服务项目,地上建筑为3层,高度17.65 m;地下建筑为1层,层高设置为5.0 m。该工程的主体结构中的模板材料为厚胶合板、木材(厚胶合板18 mm;木材规格为80 mm×80 mm)。
(1)加工:模板的加工地点应当在其进场前后就安排好。当模板成形后,一定要运输至指定地点进行堆放。施工人员在正式开工前应当对施工图纸中的构件尺寸等内容进行掌握,确保模板翻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此外,施工中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对结构构件模板进行相应的编号工作,并对已经完成加工的模板进行分类,确保安装时可以将其一一对应。完成加工的模板应当具备平整性、紧密性。与此同时,开始安装模板前还需要在其上涂刷脱模剂(图1),以便拆除工作顺利开展。
图1 涂刷脱模剂
(2)中心线测放:在建筑物的周边,利用经纬仪找到墙轴线、边线,根据轴线引出各条轴线。开始放线前一定要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洁净程度。弹出模板中心线时,需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此举可以保证模板安装的正确性。
(3)标高测量:建筑物的水平标高,需要使用水准仪在模板安装位置进行测量和确认。
(4)找平:为了保证模板安装的正确性,一定要开展找平工作,并使用垫层调整模板的位置,防止后续工作出现漏浆等情况。找平时,可以使用水泥砂浆进行抹平,抹平的路径应当与模板内线走向一致。
(5)模板定位:为了保证模板位置准确,可以提前切割钢筋,在主筋上进行电焊。需要注意,电焊位置应当以构件的尺寸规格为依据。
(6)柱、梁模板施工阶段技术应用浅析:柱模板施工顺序如下:处理柱脚——捆扎钢筋——保持模板内部清洁——开始拼装模板——固定好柱箍——校正、调整并固定好柱子的垂直度——开始浇筑混凝土——完成混凝土养护工作——拆除模板——弹出楼面的柱边线——钉好压脚板——将柱模板竖立,进行斜拉顶撑——按照梁的截面尺寸校正柱顶对角线——在柱顶、梁之间预留好缺口——进行柱模板定位——在预留缺口的位置设置好模板——浇注混凝土——按照间距进行柱箍的安装,调计时应当以柱模尺寸为依据(当柱截面过大时需要对拉螺杆进行辅助);梁模板的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一是在安装完成的梁、底板下部安装钢支顶时,需要优先完成两端支顶的安装工作,同时保证支顶与支撑板、底板是垂直关系。二是需要注意扫地杆和地面之间的距离,通常不超出550 mm。按照1.2 m的间距设置好横杆,按照0.6 m的间距设置好可调杆。三是在两个相邻的立柱中间不允许同时出现对接接头,接头应当保持错开的位置关系,并且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0 mm;可以从某一侧开始铺设木板,并且通线钉牢转角位模,板的缝隙应当小于等于2 mm;在开始支设楼梯模板时,一定要保证楼梯大样图被放出。保证各部位尺寸的精确程度后再开始工作。在楼梯平台中,梁、板木板的施工工作可以参考水平楼盖模板施工工作的步骤和具体操作方法,见图2。
图2 模板定位筋
(7)拆除工作:侧模板的拆除工作一定要在砼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通常设定两者之间的工作间隔为24 h。正式开展梁底模拆除工作时,一定要确保梁跨度达到规范强度,并且要对其上部两层的混凝土的施工荷载进行检测后再进行模板拆除。一定要确保拆除工作中成品的完整性,严格遵守规范开展技术交底工作。拆模顺序应当为:竖向模板——两侧模——水平方向承重模板;侧向支撑模板——竖向支撑模板。
(1)注意吊装工作中模板之间产生碰撞。应当在其底部安装槽钢,利用海绵条封堵。
(2)吊运的模板规格过大时,吊装车辆的操作一定要平稳、缓慢,防止钢筋出现兜挂等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规格较大的模板的安全性,应当使用海绵条在其下部加以保护。
(3)尽可能提高拆模时间的控制力度,严格按照行业规范要求和步骤完成拆模工作。避免使用大锤等重型工具,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完整性。
(4)当模板和墙面之间粘连时,不要强行使用塔吊进行分离,否则可能会使墙面开裂。
(5)对于出现损坏、裂痕的模板,应当及时进行修补处理。
(6)拆模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
(7)模板堆放处,一定要配备相应的防雨措施。一般会使用多层板覆膜在模板上方,并且保证覆膜的完整性,防止模板与其他物品出现碰撞。此外,还需要在模板堆放处严格控制操作行为,防止出现任意抛掷或钢筋在模板上拖拉等情况。
(8)切割模板前,一定要使用防水材料对模板进行处理,防止其因为浸水而出现板层变形等情况。
(9)完成使用的模板应当及时清理干净。禁止对模板磨光。处理时多使用清洁剂、保护剂等专业养护用品。
(10)多层板的周转次数为6次/周。
(11)模板拆除时如果出现四周分层被破坏的情况,一定要优先切割破损部分,用封边漆进行封边。此举有利于提高模板的循环利用率。
(12)使用直径>12 mm的钢筋,用于柱子根部的加工工作。不得使用砼“方盘”展开工作。
(13)模板在被正式投入使用前,应当得到严格的检查和妥善地处理。如果模板出现变形、曲超不符合规范,则不应当被投入使用。
(14)模板被拆除后,工作人员需要对现场残渣和废弃物进行及时清理,完成清洁工作后再开始刷涂隔离剂。
(15)提前在墙模板底部设置好垃圾的清理孔,便于后续清除工作顺利开展。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灌工作开展前,清理孔需要被封堵好。
(16)完成模板安装后,应当派遣专业小组对成品的标高、尺寸等进行检查。浇注工作中也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全程检测。如果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17)尽可能提高楼板中孔洞模的安装准确性。
模板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施工工艺,其应用水平直接影响了建筑项目的总体质量。为了把控行业发展方向,促使建筑行业进一步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价值,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提升自我综合素养、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除了在施工中严格遵守规范和图纸开展工作外,还需要将质量控制等相关控制严格落实到实处,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自觉投入生产实践工作中去,为房建施工行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