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俗概念刍议

2023-02-13 12:43艾君
工会博览 2023年2期
关键词:天象纪年立春

□艾君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取长补短,出现过许多次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共生共存或者共发展的民间文化,也有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民间节日文化事项。在传统民间节日中,其实每个月都有具有民间广泛性、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节日。譬如,“一月节”往往指“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二月节”主要指“春耕节”,也叫“春龙节”或“龙抬头”;“三月节”主要指“寒食节”,也叫“清明节”……“七月节”主要指“七夕节”,又叫“女儿节”或“乞巧节”;“八月节”主要指“中秋节”,又叫“秋节”或“拜月节”;“九月节”主要指“重阳节”,又称“晒秋节”或“踏秋”等等。这些传统民间节日是中华各民族节日习俗在长期共生共存或者共发展而融合成而成,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民间节俗的发展

今日我国主要传统民间节日有“八大传统节日”之说,是指“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也是24 节气里的节日)”八大传统节日;有“七大传统节日”之说,是指“大年、元宵、清明(也是24 节气里的节日)、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传统节日;还有“四大传统节日”之说,是指“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也有“三大传统节日”之说,是指“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总的看来,具有广泛民间基础的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主要有:“除夕(年三十)、春节(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是迄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节日。

我们知道,节,即为节日、纪念日,而传统民间节日往往泛指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笔者从研读史料和长期田野民间采风发现,世界上任何被广泛认可的民间节日起源往往与信仰、崇拜、祭祀和纪念,或者与一定范围内的乡风民俗有关;其形成、被认可和广泛传承风行的过程大都有一定的民间群众基础,与民族乡土民俗是分不开的。纵观当今世界各种传统节日流行传承至今,笔者认为,大都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具有信仰、崇拜、祭祀和纪念内涵和思想主题;二是具有广泛的民间习俗性和认知性;三是具有群体间融合性和非排他性;四是具有自下而上的认可过程。而中国的传统民间节日也不例外,承载着神话、传说、天文、地理、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在中华民族共融发展进程中,使许多民族的习俗趋向了一致或相似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是个多元文化信仰的社会,有些天象、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往往会被奉为神明以恭敬祭祀。也由此,各民族、各区域在民间自下而上产生了数以万计大大小小的具有地域性或广泛性、民族性或普遍性、断续性或连续性的民间节日或纪念日,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祭祀习俗或纪念活动构成了中国的“民间节日”的基本内涵。我们知道,民间祭祀主要分成祭拜天象、祖先和神明。对于祭祀起源,有学者认为起源于商朝,商人认为天象、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类的命运,所以,对其十分恭敬。家庭祭祀活动往往成为民间节日文化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譬如,“引春节、路神生日、上元节、春龙节、寒食节、夏节、浴佛节、端午节、天贶节、姑姑节、乞巧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祭祖节、冬节、阔时节、腊八节、小年、除夕、元旦”等传统节日里都有祭祀内容,同时中国民间也有“四大传统祭祖节”的传统,这就是“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当然,也有民俗学家把除夕列入其中称“五大传统祭祖节”。此外,我国自古是个多民族的社会,各少数民族也都有着并保留传承着自己的传统民间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因而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先人。在我国许多传统民间节日里,大多会融入祭祖内容,缅怀祖先,激励后人。几千年来,人们在祭祖节日里,以不同方式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

古之年与岁起源并不相同

虎年春节期间,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岁辞丑牛寒色去,年逢寅虎晓光新”。这副对联反映出年和岁的不同。其实,年的概念起源于物候,岁的概念起源于天象。

关于“年”。中国人很早有过年习俗,对于传统农历年的起源,学术界和民间理解不完全一致,民间大都会以广泛流传的“年兽故事”来解释。但这毕竟是民间故事,不能当成节日起源的依据。我们从甲骨文看,“年”是一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就是“年成”“收成”之意。从史料记载看,东汉《说文解字》说,“年,谷孰也。”从“年”字起源可以看出,最早“年”的产生与中国是传统农业国家的农耕生活密切相关。从“年”字起源,也可以看出,最早年不是“岁首节”,而是“岁尾节”,也即为民间岁尾庆贺丰收、祈祷祭神祭祖活动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节俗,这是最初“年”节。起初日期并不固定,秦朝前先后规定过12月、11 月、10 月的第一天“过年”等说法。从历法看,汉武帝推行“太初历”后,有了正式统一确定在正月初一过“年”的节俗。当然,随着时代发展,从殷商至清朝,“过年”又有“元辰”“岁朝”“元日”等多个不同民间称谓。不过也有人认为,“年”的概念最初来自上古历法,地球绕太阳一周叫一年,循环往复,于是便认为古人是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时间总称,后来引申为年节的简称。到底是先有年之称谓,还是先有年字之书写,这或许是找到年俗产生之依据。

关于“岁”。岁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本义一说指岁星(木星),一说指割。从民俗考究看,岁的甲骨文字形是由割创加上逃去组成,本义为远古年终祭祀时对逃犯斫足的酷刑。金文是承续甲骨文字形演变而来,随着字形改变,岁字本义消失,引申借代为12 个月,即现在所指的一年。

由上可见,年的概念是起源于物候,而岁的概念是起源于天象。年的开始是正月,而岁的开始是立春日。中华之大、民族众多、气候有差异,庄稼成长周期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中国纪年历法的多次修改,“年”与“岁”在日期数量上已修正为相同周期了。据文史记载,古代中原地区和藏族曾有把“过年”叫做“过岁”。太阳历的推行,有了“年末岁尾”之说,这说明“年”与“岁”含义趋于一致。

古之年初与岁首不是一回事

“岁”和“年”不一样,那么,“岁首”和“年初”一样吗?其实不一样,只是后人因“年岁”的混用,往往也称年初为岁首了。

对“年初”好理解,现在即为农历每年的正月。而正月即为正阳之月,意思是一年的第一个月。那么,何谓“岁首”呢?岁首原是干支历的概念,后亦用来称呼其它历法的首月首日,意思是指一岁的首月首日,即立春日。“岁”即“摄提”(为天皇时代创制的纪元法),又名“太岁”。天维建元,始于立春。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由此开启。不过,从历史纪年看,岁首一般又指正月。

在古代,古人把选择岁首称为“建正”,而把夏商周三代的历法称为“三正”。我国《史记·历书》 有“夏正、殷正、周正”之分,这就是战国、秦汉时代盛行的“三正论”。

到了北宋,沈括发明新历《十二气历》,不用闰月,不以月亮的朔望定月,而参照节气定月,一年分为12 个月,每年的第一天定为立春,这样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沈括的历法虽未被后人采用,但立春为岁首却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了。所以,古人把立春叫做“春节”,而把正月初一叫做“元旦”。

古之年与春节谁为“岁首节”

元旦是中华古老的民间节俗:“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即“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南北朝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但其含义已沿用了4000 多年。自古中国人有过年习俗,古时年初一叫元旦,也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岁朝、新正、首祚”等,但没有“春节”称谓。元谓之“首”,旦谓之“日”,故“元旦”意即“首日”,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汉武帝前,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历、殷历、周历的正月各不相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阳春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到汉武帝时,沿用夏历春一月为正月,相当于干支历建寅之月,把首日也就是现在所讲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即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公元1911 年,民国政府为“行夏正(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初步决定使用公历纪年,从此规定公历1 月1 日为阳历“新年”,民间俗称为“阳历年”。1914 年,民国政府定农历元旦日为春节。1949 年9 月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为了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正式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 月1 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和春节才成为我国新的意义上的节日。

严格意义讲,最初春节并非民间节日,而是天象农时节。随着时代发展,节俗诞生和演绎,一些天象农事节日,在发展中也会变为两种属性的民间习俗节日。现在看来,如果传统年是“岁尾节”,那么传统的春节就是“岁首节”了。那么,古代春节又是如何来的呢?

旧时“春节”实际是一年四季中为春耕开始而进行的祭祀庆典节日,也即为二十四节气中开始的节日,所以“春节”旧时本为“立春日”或叫“立春节”。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乃开始之意,意思是从立春这天起,就进入春季了,预示着春耕开始了。所以,古人相当重视立春,而在农耕开始时民间会举办各种庆典祭祀活动,以示春耕开始,春之节的热闹非凡也自然形成了“春节”这一节俗。从历史看,汉代时推行《太阳历》后“春节”与“立春”就演变是一个节日,而公历的推行立春节也只成为公历推行后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纪年历法的改变以及节俗的变与不变,让“大年、元旦、立春、春节”以及生肖属相也都变得复杂了。今天,我们所讲的大年,往往也是指春节了,它成为了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就是在民间一直出现“春节”与“年”的概念混淆。

而今在中国,春节就是指民间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即,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关于春节的起源说法,在史学界、民俗界关于春节起源的说法有诸多。

古代生肖是以立春为准

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天象和动物崇拜有关,因而决定生肖严格讲是“岁”。

年与岁的起源不同,也决定了生肖属相的确认靠“岁”而不是“年”。古人早就发现,木星运转周期大概是十二年。然后人们又给每年配上了地支,地支又和生肖结合在了一起。但岁的概念起源于天象,而岁的开始则是立春日,所以,决定生肖属相时间实为立春。

这里不得不说说二十四节气。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将一个太阳年,划分为季、节、气、候,1 年=4 季=12 节=12 气=72候。又分为十二节(节令)与十二气(中气),每月有一“节”与一“气”区分,“节”为月之始,“气”的最后一日为月之终。古人认为十二月为宇宙运转的规律法则,如《文子·自然》说,“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意思是天地转了一圈又一圈,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十二月建与十二地支属天象。“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十二月建”的划分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令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别作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之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为十二地支或十二支。《尔雅·释天》中记载,“太岁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自上古以来,干支纪年一直是被广泛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而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月建”则是干支历的基本内容。干支纪年以每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为首进入下一年,从生肖起源与古代“十二月建”、古代“十二地支”看,以立春定生肖是有历史依据和科学的。

猜你喜欢
天象纪年立春
农事 立春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农事 立春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天象奇观
立春摆饰
南北半球天象
奇异的天象
稀里糊涂大纪年(下)
稀里糊涂大纪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