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一句“我家有”,消除了特殊时期用药的焦虑;
一句“我可以帮忙”,传递着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温暖;
一句“不舒服,随时找我们”,平复了辖区百姓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恐惧。
连日来,随着疫情发展,感染人数持续增加,一些药品出现暂时短缺。面对种种难题,北京人不等不靠不放弃,同舟共济,邻里间的爱心传递、守望相助,成了冬日里最温暖的风景线。很庆幸,在这个寒冬,北京城处处涌动着温暖,扛得住困难、守得住烟火!跨过这病与疾,春和希望扑面而来。我们不仅期待春暖花开,更期许疫情过后的平安喜乐。
活跃在东城各个社区的“小院议事厅”,如今搬到了线上。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共建、共治、共享。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各位家里边儿药够吗?”“谁需要?我有富余的抗原!”“急需两粒布洛芬,哪位有货?”“我有,马上到。”“我有泰诺,也可退烧。”微信群里,一句句关切的询问、交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帮了大忙。
“这个群真的管用!”“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邻居回复了”“平时上班忙,和周围邻居也不算很熟,通过这次相互间的帮助,感觉大家的关系更加亲密了”……连日来,东城多个社区的居民微信群活跃起来,居民自发提出共享防疫物资、拼购生活必需品、分享健康知识、为困难老人服务等倡议,邻里互助的暖心场景接连上演,街坊四邻的距离和感情也被不断拉近,凸显出战疫的“邻里力量”。
在建国门街道赵家楼社区赵堂子胡同12 号院,共有112 户居民。从12 月初开始,不少楼内居民先后感染了新冠病毒,自觉在家隔离观察。
“叔叔,我这里连花清瘟有富余,给你放一盒在门口,你喷喷酒精拿进去,无症状的话不需要多吃哈。”“谢谢您,您真专业!”“您别客气,都是邻居”……在此期间,居民们通过“12 号楼我们的家”楼院微信群密切沟通交流,一句句温暖的话语让居民的心连在一起。居民们都说:“群里都是邻居现在更是亲人,就像群名一样,我们是一个由187 人组成的大家庭!”
在安定门街道,连花清瘟、体温计、泰诺、板蓝根颗粒……“共享我家小药箱”得到了地区热心邻居们的积极响应。仅仅一天的时间,居民们就通过钟鼓人家APP 发布了10 余条共享药品信息和口罩、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信息。
“之前多买了体温计,没想到现在用上了,正好拿出来给邻居们用。”家住交道口北二条的居民袁会碟说。邻里互助爱心传递不仅在线上进行,还延伸到了线下。“请问一下,谁有富余的布洛芬,谢谢。”“我这儿有,没有外盒子了。您在什么位置,只有一盒,不用钱,您告诉我地址,我赶快过去送一下。”
15 分钟后,董晓月来到和邻居约定的空旷场地,将药及时送给邻居。随后,董晓月还贴心地在群里嘱咐道:“服用退烧药注意间隔时间,大家有急事可以直接打我电话,需要协助我一定帮助,共度难关。”
类似的暖心事出现在北京市多个区的社区微信群中。楼上居民说急需抗原,楼下邻居立刻拿出家中备用的进行分享;有居民问,小区附近哪有酒精可以购买,看到消息的邻居马上回复“送您一瓶”;有居民发布求药信息,马上有居民转发到大群里,让更多人看到;还有在医院工作的居民在群里分享着退烧小妙招……好邻居关键时刻一直在线上,以爱之名把社区温暖,将北京照亮。
一座座楼门院内,社区干部、志愿者们穿针引线,承担起本楼门院的资源统筹。线上一声招呼,邻居们纷纷响应——“谁不遇到点儿急事儿?咱能帮就帮!”小小一支温度计、一颗布洛芬,足以抵御焦虑,让人安心。
一大早,东城区东四街道六条社区居民杨泯刚一结束早一轮的垃圾分类巡视,就马不停蹄地骑上自家的小三轮车,前往社区报到。最近几天,院里的居民“阳了”的比较多,杨泯除了给有需要的居民送药、送抗原试剂,她还要每天盯着自己负责的几户人家,“每天要通过电话了解一下居民的身体康复情况,或者见一面,就踏实了。”
64 岁的杨泯是东四六条社区“抗疫爱心骑行队”队员,她每天的工作大致相同,每天早上,对胡同里的垃圾分类情况开展一轮巡视,然后到社区报到、领任务。
东四六条社区“抗疫爱心骑行队”目前有队员23名,包括社区居民、社工、回社区报到的党员等,于2022 年7 月24 日正式成立,主要提供陪同老人接种疫苗、帮社区有需要的家庭接送就医、运送保供物资、接送医护上门开展核酸采样等志愿服务。
可以说,接送医护上门开展核酸采样是“抗疫爱心骑行队”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同于集中核酸采样,上门测核酸的采样范围大、人员分散,六条社区有大街、大小胡同十余条,即便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也会有拿着地址找不着门的情况。最让负责采样的医护人员头疼的,不是天气冷、路程远,而是找到居民的家费时费力。骑行队的志愿者们就住在社区,都是熟门熟路的“活地图”,他们帮助医护人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12 月11 日那天起,上门进行核酸采样成为了“历史”。最近一段时间,社区居民“阳了”的挺多。就拿杨泯居住的院子来说,院儿里50 多位居民,有40 多个都“阳了”。为了尽可能减少居民感染的风险,她每天都要把垃圾桶、公共区域消杀一遍;院里来了快递,她也要先自己消杀一遍再送到居民手中,同时叮嘱居民做好日常防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近期由于多人感染新冠病毒正在居家隔离治疗,药品出现了暂时短缺的情况。杨泯和骑行队的其他志愿者们,也在社区号召邻里守望相助——谁家有富余药品,在邻里间慷慨分享、进行爱心接力,解决居民间的燃眉之急。对于可能感染的风险,有着37 年党龄的杨泯笑着说:“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我爱这片胡同的每一个地方,总想为它做点什么。为街坊四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还可以帮社区工作人员减轻负担,作为党员,咱不去谁去!”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社区工作人员任务吃紧,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为社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也让社区变得更有温度、更加团结,成为胡同里的一道最美风景线。
2022 年12 月11 日上午10 点,65 岁的张阿姨在北京市第六医院发热门诊用沙哑的嗓音跟医生描述着自己的病情:“大夫,我有点发烧,在家测体温38.7℃,昨天开始咳嗽、嗓子痛,浑身没劲。我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啊?”在六院发热门诊,像张阿姨一样的病人每天都不少。发热门诊负责人芦娜介绍说,自发热门诊正式面向社会开放后,前来就诊的患者较以往明显增加,是以往接诊量的三倍。
发热门诊——就像一个“微型医院”,所有发热病人挂号、诊疗、缴费、取药等环节均在这里“一站式”完成。防护服、隔离衣、N95 口罩、面屏、护目镜……就是发热门诊18 名医务人员的“战服”,这一套“装备”穿上后不活动都会让人有种喘不上气的感觉。但医务人员穿着这身“装备”要为患者接诊、治疗、进行各种操作,还要为危重患者翻身拍背、吸痰、监护、推送转运、倾倒便溺物……他们渴不能喝、急不能解,一个班次下来,其中的艰辛无法用语言形容。
芦娜是一名“80 后”科室管理者,她和大多数年轻医务人员一样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孩子。在事业与家庭间,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当初的医者誓言。自去年4 月担任发热门诊负责人以来,她始终开启着7×24 小时的工作模式,只要有需要,随时应答。分诊、会诊、与街道对接病人的收治、转运……每次在接到信息后,她都要迅速甄选出哪些患者能够通过远程线上指导诊疗,同时还要敏锐且精准地安排需要立刻现场就医的患者有序就医。在她的带领下,在如此高风险、高压力、快节奏的工作状态下,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用自己小小的身躯共同撑起了辖区确诊患者诊疗的半壁江山。
与发热门诊的逆行坚守不同,24 小时家庭医生团队主要以消除对感染的恐惧,做好无症状和轻症居家康复人员的医疗救治服务工作为主。
“你好王大夫,我有脑梗死,想接种新冠疫苗,现在还能过去接种吗?”“金大夫,我自测抗原阳性了,怎么避免传染家人?”“白大夫,我发烧39.1 度了,浑身疼痛,我该吃什么药呀”……近期,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怀柔区渤海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向社会公布了健康通电话,并且通过居民微信,给患病的居民提供耐心细致的解答。
景峪村李大爷因为腰椎手术,行动不便,正值疫情严峻时期,家里还有阳性患者,无法到医院进行伤口换药。于是通过家庭医生服务绿色通道,找到了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在了解患者的情况后,决定上门为患者手术伤口换药处置。他们做好个人防护,耐心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严格消毒手术切口,更换敷料,包扎伤口,随后认真嘱咐注意事项,还不忘安慰李大爷不必担心。就这样,经过白大夫20 多天的精心处理,李大爷伤口完好愈合。
他们用有温度的服务,让各类急需治疗的患者第一时间病“有所医”,用精准救治缓解了感染者和病患的焦虑心情,默默守护着群众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