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玮
(连云港市海头中心小学, 江苏 连云港 222111)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变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教学中,教师既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设计教学活动,又要体现出学科的特质,让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与数学之间“沟通”的媒介,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做思共生”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手与脑形成配合,协力合作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做思共生”顾名思义,是将“实践”与“思考”融为一体.数学学科对培养学生思维意识有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学科的活动性、思考性和探究性特征,同时还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陶行知先生曾多次强调,教育要做到学与做结合,真正发挥两者的优点.另外,陶行知先生还认为,做与思两种思维的结合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堂中围绕“做”设计实践活动,再结合“思”提出探究问题,真正平衡好做与学之间的关系[1].这样一来,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能得到显著的提升,教学形式和内容也能得到丰富和优化,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思考、实践探究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并通过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一种完善的思考模式,提升数学学习的整体效果.
素质教育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正在由“知识本位”变为“核心素养”,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思维的主要场所,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成为每个教师坚持不懈的追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积极反思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不断尝试优化课堂结构.然而,当前部分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课堂学习仍以封闭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归根结底,课堂中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活动,但活动中“做”多“思”少,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无法同步提升.“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教学方式也需要加以改革.倡导“做思共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研究“做思共生”理念,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实现“做”与“思”的深度融合,对推动数学学科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有着重要指导意义[2].
概念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概念教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为规定的,另一类是基于关系形成的.而数学概念教学是实现知识理解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中应一视同仁,即便是人为规定的知识概念,也要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在概念理解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来引入概念,再挑选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中理解数学学习形态.由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又有动脑思考的空间,能通过完整经历概念形成过程来巩固知识[3].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掌握“行”“列”的概念,教师应利用“做思共生”指导学生探索,经历概念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班级座位图”,并提出问题“说一说,班长坐在班级中的哪个位置?”学生会结合已掌握概念知识展开阐述,如“班长坐在我的左侧”“班长的位置在我的西侧”“班长的位置在我的后面”等等.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大家的描述是不同的?是否会引发歧义?”借助问题讨论,让学生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随后,教师根据班级座椅摆放顺序,顺势引出“行”“列”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从左向右数可以确定列数,从前向后数可以确定排数.部分学生听过后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样规定?”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座位顺序加以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规定,合理的规定能在确定位置时,形成一致的思考和结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议.最后,教师再次展示“班级座位图”,随意说出学生的名字,并要求其他学生利用行、列描述他的位置,有的学生先说行,后说列,教师要纠正其这一习惯,强调先说列、再说行的规律,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其分析这一规律的特点和优势.基于此,概念是数学知识的细胞,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据.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探究概念产生的过程,借助“做思共生”引导学生完成从无到有的知识积累.由此,学生能对概念知识形成相对深刻的理解.
原理、法则、定理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另一重要内容,其中蕴含着数学本质和数学关系.以往数学教学中,教师多是直接告诉学生原理、法则、定理相关内容,再通过例题讲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学生缺乏对原理的探索过程,无法深入感悟数学本质.对此,教师应采用原理探究教学法来授课,以数学事实为出发点,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在情境之中思考讨论、动手操作、归纳总结,以构建完善的新知学习形态.这种教学模式本质上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真正突出了课堂中的“做”“思”价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领悟.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应利用“做思共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原理.首先,教师从生活经验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有的学生认为不可以,面对学生的分歧,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利用“小棒”这一工具展开操作和研究.随后,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长度为8 cm、5 cm、4 cm、2 cm的小棒,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进而产生猜想“是不是只有任意两根小棒长度大于第三根,才能围成三角形呢?”最后,动手操作环节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猜想或经验,得出“任意两根小棒长度大于第三根才能围成三角形”“较短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最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等结论.基于此,教师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针对性组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一边实践一边思考,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自主总结数学结论.
“猜想——验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猜想验证教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发展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或情境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先进行大胆猜测,再通过动手实践、模拟研究、分析判断等方式,对猜测加以验证.这一过程中,学生先提出结果或伪结果,通过逆推的方式进行验证,需要用到反证法、证伪法等思维方式,能助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猜想验证教学主要分为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两种,对比实验主要是采取控制变量的方式展开探究,而模拟实验则需要同时控制多个变量展开探究,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灵活选择教学方式.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若教师在课堂中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多会利用量角器直接测量计算,但人工测量难免存在误差,会让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180°”的结论将信将疑.对此,教师应开展猜想验证类实验.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拼好的七巧板,再展示其中的某一个三角形,先引导学生猜一猜“三角形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再鼓励学生选用合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随后,教师要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推导和探究过程,如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每个直角是90°,内角和共360°,三角形内角和为:360÷2=180°.通过这种先猜想、再验证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其创造思维.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验证方法,并以表格的形式直观对比各种方法,发现这些方法虽然有明显的不同,但相互支撑、相互辅助,共同验证了之前的猜想,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了培养,学习经验得到了积累.
“做思共生”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手脑并用的能力和习惯,这对教师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还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在课堂中养成手脑并用的良好数学习惯.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入游戏、猜谜等趣味活动,为启发学生思维提供契机,并在探究环节鼓励学生独立操作或实验,通过个性化思维来完成知识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中经历完整的知识发现、探索、应用和创造等过程[4].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教学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及圆的特点时,应采取拓展探究式教学,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堂初始环节引入“沙包游戏”,利用多媒体展示扔沙包游戏的规则,八名同学围着正方形站好,中心位置画一个圆圈,学生要依次将沙包丢入圆圈中,丢进去一次积1分.待学生理清游戏规则后,教师提出问题“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学生很多经过分析和测量后发现并不公平,很明显站在正方形四个角的学生很吃亏,原因是正方形边到中心的距离与顶点到中心的距离并不相等.随后,教师启发学生思维“如何修改规则,才能让游戏变得公平呢?”学生则集思广益,有的认为应该用其他图形来替换正方形,有的则认为应该在积分上做出改变.教师则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图形来代替正方形合适?哪个图形边到中心的距离相等?”让学生在思考中转化思维,由游戏规则的修改延伸到教学主题之中.
总的来说,“做思共生”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思想,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后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以便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