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陈颖
(南通市第二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2)
高中化学知识相较初中阶段在学习难度和复杂性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依据高中化学教材的知识分类来看具有极强的交叉性和重叠性,学生难以真正把握化学学习规律掌握知识内涵.因此,教师应对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整合与调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结合化学知识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化学学习思维的开放性和整体性,以便有效激发深入探究化学知识的主动性,为提高学科教育效率和完成素养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将教材中类型多样的化学知识以不同主题的形式呈现,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基础上培养逻辑化学习思维,使更多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同时,在化学知识体系的指引下,提升学生解答化学问题的速度与准确率,便于缓解完成课后作业和化学习题的压力,学生可以将更多时间用于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化学现象,便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化学学习素养.
在新课改教育政策的指引下,教师应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为前提组织学科教育,并重点对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进行培养,避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开展学科学习的问题.只有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培养综合学习技能,才能激发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的独立意识,为开展以化学知识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实验奠定基础.
对比教学理念是指将内容相似的不同知识点在同一课教学中进行比较,通过分析这类化学知识的异同点,把握其在化学性质方面的相似规律,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其他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可以更直观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深化知识理解和提高记忆深度的教育作用.因此,在以建构学生知识体系为核心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具备整体性的教育意识,将化学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以不同主题的形式联系起来,使化学教材变成具有不同分支的知识教育网,将化学实验作为不同化学知识的连接点,在阶段性化学学习中能提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在学生完成化学知识对比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用归纳学习法推动知识体系的建构.归纳法具体是指将具有内在联系的化学知识分类总结,理解化学知识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并在化学实验探究中验证理论性化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归纳:一是应科学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放手将知识归纳整理的过程交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需对学生的归纳方向和总结形式进行指点即可,以便在实践中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总结能力;二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建构动态化的知识体系,伴随化学教育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应将新知识合理融入旧知识的框架中,提升解决化学问题的灵活性.
以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物质及其变化》为例,本单元主要了解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以及物质转化规律,掌握物质间发生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不同,学会辨别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由于本课学习内容涉及多种化学反应现象,如果只是用概念讲解的方法很难使学生理解物质反应之间的不同,会降低学生整理化学知识点的速度,因此教师可以用对比教学法讲解本课化学反应知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化学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对比能够增强对化学物质反应相关知识的记忆深度,有利于推动学生化学知识整理能力的提升.
对于现阶段大部分高中生来说,对化学教材的理解和化学知识的记忆相对片面,难以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化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也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化学学习进行助推,会极大增强学生学科学习的压力,不利于其身心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1].因此,为促进学生知识体系建构效率的提升,教师应将每学期的化学学习分成不同的阶段和步骤,让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积累和整合的过程.在每次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回忆上节课的化学知识,依据本课学习主题发散思维联想其他相关的化学知识,在联想回忆的过程中拓展化学知识面.随后,教师应带领学生一同阅读化学教材目录,将自身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进行标注,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还能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化学学习方向,有利于培养其清晰的知识整理思维.
以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为例,本课应了解生活中有机化合物分类的不同标准和方法,掌握有机化合物中共价键的类型和反应变化,通过对比不同有机化合物,掌握研究的一般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化学教材目录,并询问学生:“你对哪类有机化合物最感兴趣?”在问题引导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其他有机物,有助于在表达交流过程中建立轻松愉悦的化学教学氛围.随后教师应将本单元要学习的有机化合物列在黑板上,如“烃”和“糖”等,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寻找这些有机化合物之间在共价键方面的关联,有利于增强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为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提供更多参考.
在以往阶段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在高中阶段,教师应更关注对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进行完善,使学生逐步具备自主学习化学知识和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以建构化学知识体系为核心的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化学基础和实验探究能力进行了解,通过提问和考试的方式初步判定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为制定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模式提供参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总结与归纳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结合化学教材中不同的知识内容,组织相应的实践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应用以往积累的化学知识,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对这类化学知识的记忆,还能为开展更深入的化学探究提供方向,有助于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完善化学知识体系[2].同时,教师应意识到学习思维对完善知识体系的影响及作用,并注重在化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行培养,在增强化学学习信心的基础上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意识,借助科学思维提升知识体系建构效率,以便提高化学教育质量.
以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金属材料”为例,本课主要了解以铁和铝为主要材料的合金物质,掌握铁和铝两种材料金属含量的不同对合金材料性质的影响,探究生活中对铁合金与铝合金的应用和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班内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分组,在课堂中讲解冶铁技术由古至今的发展过程,并要求学生记录不同时间冶铁方式的不同和升级变化,引导学生围绕金属冶炼过程进行小组讨论,以此增进对化学知识背景的了解.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各小组围绕不同合金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分析合金物质的主要金属材料,并安排学生在课后查找其他合金类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以此完善学生对金属材料的知识体系.
在现阶段高中化学课堂中,知识梳理环节是学科教学的开始和前提,对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原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知识梳理环节的科学设计,不仅能将化学知识以系统化、逻辑化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中,还能培养学生分类记忆化学知识的学习意识.因此,在以建构知识体系为核心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将知识梳理环节从课前拓展至课中和课后,不仅应对知识梳理的方式进行创新,还应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方式进行举例,以便培养学生化学综合素养[3].具体来说,落实知识梳理环节应以完善梳理步骤为前提,首先由教师将化学概念进行讲解,再依据其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变化进行拓展,最后到完成相关的化学实验,通过流程化的知识梳理推动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以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钠及其化合物”为例,本课应了解钠的形态特点和作为金属单质的反应特性以及化合价,掌握钠在反应后产生的几种化合物,用焰色试验辨别物质中是否含有钠元素.在开展本课知识梳理环节时,教师应依据教材知识提出不同的教学问题,如“钠带有怎样的金属光泽?”“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用途方面的不同是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与钠相关的化学知识,这样不仅能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记忆,还能形成建构知识体系的思路,进而提高知识体系建构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在学科教学中,整体教学与局部教学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局部教育情况对整体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而整体教学思路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在以建构知识体系为核心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协调整体与部分教育之间的关系,用不同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细节进行分析和探究,以便发现教材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丰富化学学习体系中知识框架的内容,使学生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高中化学知识.
以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为例,本课主要学习化学反应中的热能和电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反应中放热和吸热的两种形式,指导其依据教材介绍完成热反应的演示实验,在亲身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通过辨别反应物质初步判断热反应现象,有利于拓展热反应相关知识体系的内涵,便于实现知识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双重提升,使化学知识体系更加规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