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 彤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0)
近代中国新式报刊的出现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自19世纪以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多地办报,民报随之勃兴,而河南“既无外报的涉足,又无民报的崛起。严酷的封建统治和封闭自给型经济,使近代报纸的出现明显晚于沿海及周围各省”[1]。直至1904年《河南官报》诞生,河南新闻事业才开始繁荣。近代新兴矿业城市焦作相较河南政治文化中心开封市,报刊发展明显落后。焦作发行报刊种类数量不多,影响力和感召力也较弱,但仍是反映焦作近代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资料,从中或可睹煤炭资源城市在帝国主义入侵下的演变之貌,或可知救亡时期民族斗争精神。本文对自1898年英商福公司来焦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焦作报刊做一初步研究,以求教学界。
煤矿产业的发展是焦作迈向近代城市化的直接动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觊觎中国煤炭资源已久的英国获得了在中国开矿办厂的权利。自1898年起,因《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签订,专为掠夺煤炭资源而成立的英商福公司入驻焦作,开始了长达四十年的煤炭开采。此前,焦作煤矿业处于手工作坊式阶段。外国资本入侵,冲击了该地区的自然经济,为焦作城市化、社会文化生产空间的塑造提供了契机。
20世纪初,福公司购置土地建设“哲美森厂”,成为河南首家机械运作的煤矿企业。为拓展销路和便利开采,英人另建电厂和修理厂,并修筑铁路和公路等。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濒于生存绝境的焦作煤矿企业中州、豫泰和明德三公司合并为中原煤矿公司,效仿近代工业的生产方式,添置机器和聘请技术人员。煤炭开采规模扩大冲击了焦作经济结构,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及其他行业的失业人员变成煤炭企业的工人,煤矿工人队伍不断壮大。1915年,中原煤矿公司与福公司合组为福中公司,成为河南最早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进一步增强了焦作矿业的对外影响力[2]。“1916年,在开封创刊的《新中州报》在头版位置介绍焦作的煤炭:‘焦作煤炭纯粹坚硬,火力耐久,成渣极少,又绝无烟臭,等类繁多,凡各大工厂、公司以及茶馆、酒楼、厨灶、煤炉烧用均佳。如烧他煤需一百斤者,烧用焦作之煤只须七八斤,便足以相抵,诚为我国各种煤炭之冠。’依靠着焦作煤炭优良的品质和矿工们的辛苦劳作,使得焦作煤矿的盈利能力开始不断地提升,一跃成为国内著名的大型煤矿。”[3]
1924年,福中公司产煤量达到焦作解放前的高峰,仅次于抚顺和开滦,《新人周刊》载:“不过最近二十年才发展起来,一变而成为遐迩闻名的所在了。”[4]丰富的煤炭资源使焦作演变为以煤炭能源为主的工业型城市,围绕煤炭产业的电力、机械、商贸、交通运输业陆续兴起。
中福两公司经营煤矿之余,又建造住房、公园、戏院、学校和医院等。为保障英国人和煤矿财产安全,英福公司敦请清政府派驻军队与司法机关,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方式[5],焦作初具城市雏形。1925年,焦作由镇改为市。而工商业的繁荣、城市设施的完善等城市生活图景的变化都能成为报纸的信息来源。城市化也刺激了帮助市民获取内外界信息、了解市场状况、寻求心灵慰藉等媒介的产生。“1905年焦作设立了电报局,开办国内电报业务。1908年焦作设立了邮政代办所,1914年设立焦作邮政支局。至1921年时,焦作已有3个邮政代办所、4个信柜,主要开办国内收寄信函、新闻纸、印刷品、贸易契、货样、挂号邮件、平快邮件、代收货价等业务。1937年又增设市内快班投递路线和乡村投递路线各一条,将邮件直投送到户。”[6]邮政更加方便焦作与外界的交流,为焦作报刊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1907年,道清铁路全线通车后,将焦作与沪宁、津浦、京奉铁路沿线的城市相连,不仅降低了煤炭的运输成本,扩大了煤炭的销售市场,而且带动了焦作工商业的繁荣。除了煤炭,焦作及周边的粮食等商品也通过铁路运往其他城市,天津的工业品、江南的丝绸和洋货等也成为市内百货商店的售卖品。“1905年,焦作道口段通车后,晋、冀商人陆续来焦,并将京、津杂货,苏、杭绸缎运来焦作,同时日本丝绸、百货也挤进焦作市场,英国的英孚、美国的美孚、俄国的大华三大石油公司集团相继在焦作设点。”[7]这促进了焦作的商品流通和贸易往来,繁荣了焦作的商业街区,加速了焦作经济结构的转变。乘铁路前往焦作经商、务工的亦不占少数,人口的扩增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人口的大量聚集为报业的发展准备了读者。《焦作工人生活状况》对矿工“阅报”的情况有具体描述,厂内的图书室“所藏书籍,却不在少数,此外所选择的小说、文艺、论文、机械……全国各大埠的报纸皆有,因此工友在工作完毕时,多半要进到图书室,看看国内外的新闻,以资增进工人的知识,达到能自修的愿望”[8]。
清末民初,焦作“教育以初等教育为主,办学的主要方式仍是封建性的私塾”[9]。直到新文化运动,教学内容才有明显改观。中福两公司在焦作学校的创建中扮演重要角色。1918年,英商福公司出资创办女子小学。1920年,中原公司接办前身为西于村启智小学的福中小学,其后福中总公司又相继创办育英小学、万易小学等十余所小学[10]。1925年,焦作第一所普通中学私立焦作福中中学创建,经费主要来自福中总公司[11]。为响应政府开展平民教育的号召,焦作也出现了一些职工学校,例如中原公司工人补习学校、道清铁路工匠夜校等[9]。这些学校对焦作城市文化影响最大的当为英福公司依据条约规定创办的河南第一所高等学府焦作路矿学堂(1)焦作路矿学堂多次易名,1931年4月由“福中矿务大学”改为“私立焦作工学院”。。有了这所大学,“来自国内外的技师、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云集焦作,其有别于旧时代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民主与科学理念,自然与人文科学传播,英文应用与流行的逐渐影响,对焦作城市精神的改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12]。全国各地来焦作求学的学生,为城市增添了文化氛围。高等学校作为城市思想较为先进、积极和活跃的场所,也是报刊文化兴盛的地方。该校在不同阶段,由师生组织创办了《福中矿务大学校刊》《矿大学生》《焦作工学生》《焦作工学院周刊》等报刊,既有本校的公告通知、地方的新闻资讯,又有调查报告、论文论著。由于组织办报、负责出版的人员拥有丰富的办刊经验,这些报刊的版面设计美观大方,栏目设置丰富且合理,不仅能够起到宣传交流之用,也是研究校史、焦作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资料。
“1932年,以焦工学生为主体,焦作各校学生抗日救国会宣传部编辑委员会编发学生抗日救国会刊物《呼声》”[13],对于凝聚城市民众、增强群众的抗战信心等具有重要的影响。而1933年为发动民众、扩大抗日运动而加紧创办的《焦作日报》,就是国民党焦作区党部联合焦作工学院组织的抗日救国会宣传部主办的[14]。
教育能够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城市的文化层次,为报刊文化的发展积蓄力量。学校师生也是具有现代思想和文化素质的“报人”群体。学校成为焦作报刊文化发展的重要场地。
民国时期,焦作发行的报刊分布在城市化历程的各个时期,这些报刊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涉及的人物、事件等,能够折射出焦作因工业而兴的城市特点、社会状况,也能够体现近代人民执着办报、英勇奋斗的抗争精神。
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多数报刊与报社都与焦作煤矿企业有关。焦作民族企业中原煤矿公司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诞生于开封的《新中州报》和新乡的《豫北日报》都与该公司有关联,前者是北洋军阀时期河南规模最大、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后者则为新乡解放前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报纸。
《新中州报》创刊于1917年1月30日,是胡汝麟、王抟沙策划并出资创办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报纸。胡汝麟在清末民初时期的爱国保矿运动中,作为中原公司代表多次与英商交涉谈判,最终以分采合销、独立核算的办法实现两公司合并。在此过程中,胡汝麟深感国力衰微,为与英商抗衡,决心筹办此报,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社会影响力。该报以《申报》为编排设计样本,共有八版,每日出版。该报在京沪地区、河南省的重要县市都聘有特派记者,还与路透社签订合同,因此,该报在国内外新闻资讯的报道数量和速度上远超当时河南省其他报纸。该报重视工商业方面消息的报道,专门开辟“商况”一栏,对焦作煤矿的报道较多,符合该报最初的创办目的。[15]该报虽以正义自诩,但很少触及黑暗的社会现实,政治保守,且以中原煤矿公司之财力为后盾,“故能与这一时期相始终,出版10年以上”。[16]
1929年11月,由国民党新乡县党部筹办的《豫北日报》得到了郭仲隗(中原煤矿公司常任董事,1933年8月任“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董事长,与报社社长韩公佛为至交)的支持,然出版不过四十天就因政局变动停刊。“九一八事变”后,为宣传抗日思想,此报在郭仲隗的倡议下于同年11月重新出版,成为民营报纸。其中任专职编辑的是修武人王来秋。因该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抗日色彩,被日伪禁止在满洲国发行。在战争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该报社还成为统一战线讨论战事的重要场所,报纸所载内容也皆与抗战相关,据郭仲隗之子郭海长回忆,“七七”事变后,日军向南进犯,新乡成为重要的军事据点,“各地来新乡的人士有的也住在《豫北日报》社内,报社经常客满,就政治背景而言,有国民党,也有共产党。当时新乡投效张轸的任芝铭、王毅斋等人,就经常到报社来和我父亲攀谈,议论有关抗战的事”[17]。
中原煤矿公司在焦作还编写过以本公司为主的《河南中原煤矿公司汇刊》季刊,属于经济类刊物,1931年2月创刊,定价每册五角,外邮费用另加五分钱。该刊栏目分为“特载”“论著”“命令”“法规”“公牍”和“会议记录”等栏目,内容涉及该公司年度各月份包括材料采买、选煤和采煤状况、现金收支状况等营业报告、公司内部组织条例、办事通则等运行法规、各类数据统计以及历次常务会议记录等,其中“论著”一栏主要是煤矿产业相关的科普性、调查性和分析性的文章,例如1931年第2期《煤之恐慌问题及其出路》和《石炭浅说》,有时还刊载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的论说,如1932年第5期的《谈谈我国矿产税》等;“调查”一栏则主要为国内外各地煤矿开采和销售的调查报告,如1932年第7期和第8期的合刊中,就有1931年美国和土耳其煤炭工业发展的调查,也有河南、湖南、广东等地的矿业调查。因此,该刊物内容丰富详实,既可以使读者了解该公司特定历史阶段的经营状况、职能组织、运行策略和发展计划等,获得煤炭资源相关的自然科学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基础知识,也能够作为专业人员研究各地煤矿的补充性材料。
除了中原煤矿公司以外,私立焦作工学院也是积极的办报主体,在张仲鲁和张清涟两任校长的领导下,“呈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之势,学术研究、学术探讨被推上了新高度,学术独立成为办学的新思路”[18]。进步的环境为学校刊物的兴起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一时期出版的刊物已知有《焦作工学院学报》《焦作工学生》和《焦作工学院周刊》。1931年创刊的《焦作工学生》的前身是《矿大学生》,年刊,辟有“论著”“学术”“调查”“杂著”“文艺”“校闻”和“本会消息”等栏目[17]。其中“论著”(第2期改为“论述”)和“学术”分别刊载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例如前者有《唯物史观及其批评》《消费合作社之意义及其目的》等文章,后者则有《原子构造的基本概念》和《氧化锌矿渣之处理》等论文;“文艺”栏目下有小说、话剧、诗歌、灯谜等,文体多样,总体趣味性强;“调查”栏目主要刊载各地煤矿的实地调查报告,“校闻”曾载有《本院青年义勇军组织成立》一文,包含成立背景、分队人员信息、设备和野外演习记录等内容,还报道有学院体育消息、图书馆改进和军事训练情况等,皆可作为学院历史发展的参考资料。1932年第2期除删去“杂著”“本会消息”两栏外,内容编排和设计思路与第1期大体相同。而1933年出版的第2卷1-2期合刊的封面除了刊名、刊期和出版信息等,首次标注了本期要目,刊物内页开始采用现代排版形式,“本刊第一卷两期均用中式直排,每多不便处。横排似较适合于本刊的内容,所以毅然改了版式”[19]。这期已具备现代杂志的基本式样。从这卷起该刊内容不再刊载人文哲学、通讯消息等方面的内容,变为纯理工科性质的学术刊物。
同年创刊的《焦作工学院周刊》设有“社论”“公牍”“地方新闻”等栏目,内容丰富。从第1期本刊启事“本刊以期与社会得更多接触之机会”[20]中,可见该报不光服务本校、励志学术,还关注社会,如1932年第36期《扶轮学校易人》报道了焦作扶轮小学校长和教员先后辞职,学校由道清铁路局暂且维持,并且日后将迎来新任校长以期对学校进行整顿的情况。1933年第52期刊载了《抗日救国会扩大组织 焦作日报行将出版》,报道了《焦作日报》出版的原因、预计发行日期以及职员分工情况等。另外,该报栏目并不固定,基于刊载的需要还辟有“讲演”“专件”“部令”等栏目。该报第1版所载栏目也非每期相同,是根据本期内容的重要程度作编排,例如第9期第1版“公牍”栏目载有《河南教育厅来函》《中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来函》等,第56期载《本院招考简章》。该报的版面设计也依时间而变化,渐趋美观和整齐,最初版头设置在最右侧,上为刊名、下为本期要目,到1932年第17期则进行改版,版头位于版面正上方,刊名下用对向的手指表征箭头显示刊期。边框也从简单的单线条过渡到不同风格的花边,并且花边每期、各栏均不相同,能够起到区分栏目、便于阅读以及美化视觉、愉悦心情的作用。虽然这些刊物都是非专业报人编写,但是已体现出了较为先进的编辑思路和设计理念,这与参与编辑、出版的领导和教授们不无关系,如学报编辑部主任杜若诚教授具有多年的商务印书馆的编辑经验,李竹年教授“曾在鲁迅领导的未名社做过书刊校对和发行工作,对书刊编辑流程非常熟悉”[21]。该校不但在河南省内开高校办报之先河,而且对焦作地方报刊文化的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
明确以焦作民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报纸,目前已知最早可追溯到1933年的《焦作日报》,由国民党焦作区党部与私立焦作工学院组织的抗日救国会宣传部主办,为四开四版铅印,报社社址在焦作商会街(今团结西街)国民党河南省直属焦作区党部院内[22],其主要经费为中福两公司、道清铁路局和焦作商会的捐助。据《焦作工学院周刊》所载,该报是以唤醒民众、团结抗日为目的创办,从前期的分工计划来看,报纸已明确有国内外新闻、各地通讯、本市消息等栏目,有副刊、画报和广告等版面[23]。《新天津》1993年12月11日的焦作通信称《焦作日报》自八月出版以来,由焦作商会代为派售,销路日渐增加,发展势头良好,然近日突遭停刊,社内也无办公人员,可见历史上该报的编办也是困难较多[24]。1934年,《焦作日报》又复刊。是年,中原煤矿公司董事长李文浩以公司全部财产作为抵押,与福公司签订多达百万元的秘密合同,消息传出后,国民党修武县党部、博爱县党部和焦作区党部联名发表通电,揭发李文浩罪行,并请求政府严惩此事[22]。李文浩遂令心腹张一农和李南荪以黄埔同学会的名义出版《复兴日报》,为自己辩解,该报铅印四开,每日发行数百份[14]。而三党部则联合焦作工学院以《焦作日报》为阵地予以驳斥,双方通过各自的报纸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直到8月底李文浩被革职查办,《复兴日报》自动停刊,[22]此时中福两公司联合办事处经营陷入困境,濒临破产,亟待整顿。
《焦作日报》则在1938年焦作失守后停刊[14],其间曾有过由新乡《豫北日报》社兼编、代印和发行的情况,每日在新乡编印完成后运往焦作,两报内容相差不多。当下的《焦作日报》(原为《焦作矿工报》1956年更名后的《焦作工人》),创刊于1957年7月2日。该报自发行以来至1993年,共出版1 156期,1961年2月因经济困难而停刊。1982年,在中共焦作市委决定下,得以复刊,并发行至今。至1948年10月24日,焦作第二次解放前,这一时期可知刊发的有《新生报》《前哨报》和《焦作通讯》三种。《新生报》由太行八分区行署创办于1944年3月18日,原为山西阳城县的小报,1945年5月迁至焦作后由油印改为铅印,属于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报刊。此报栏目未作严格规定,主要宣传英雄模范事迹和抗日救国的政策主张,报道战时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有时文字还配以漫画插图,受到大众的喜爱。作为战时军民的精神食粮,该报起到了提高民族意识、鼓动人民团结抗日的积极作用。[14]焦作第二次解放后,《新生报》由中共太行四军分区党委李东负责,四军分区所创立的焦作政府印刷厂负责报纸的印刷。该报此时发挥着宣传对敌经验,鼓舞群众斗志,密切群众联系等积极作用,例如,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军队在修武浅山地区实行“三光政策”,多数村庄成为“无人村”,太行四区区委洪波在严峻的形势下,坚持游击战,动员群众返乡,开展生产自救,使得浅山家园重建,太行四地委就于《新生报》称赞洪波为模范区委书记。《前哨报》创刊于1945年9月,太行八军分区政治部创办,为军区机关报,不定期内部发行,具有典型的战时报纸的特点,主要宣传部队的英雄事迹,还涉及战事进展以及“地方拥军支前、民兵活动”[14]等情况,以上两张报纸都于1948年停刊。
1945年9月8日焦作首次解放,太行第八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八地委、八专署先后迁至焦作,并设人民政府、市委书记等,开展党的建设活动,在各区执行减租减息政策,组织人民生产自救,恢复商铺营业,同时还在各街道组织建党、培养积极分子。学校教学、市场运行、工人生产等都步入正轨。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稳定社会秩序、树立我党英勇抗战的形象、肃清残余势力等,焦作市委书记、宣传部长等筹划编印《焦作通讯》。1946年春正式出版,三至四天为一期,每期发行200份,同年10月因焦作再度陷落而中断。[25]虽办报时间不长,但在宣传党的政策和鼓舞人心方面仍起到了较大作用。次年市委副书记张文岑和市长张璋倡议恢复《焦作通讯》,并在各区委、指挥部和武装队间建立通讯网,在重重包围、两相夹击的情况下,该报仍坚持发行,记者和编辑们携带油印机奋战前线,“有时在战斗的枪声下工作,白天收集资料,晚间在小灯的光照下完成刻印任务。因此受到《人民日报》(华北版)的表扬”[25]。
从1925年工人罢工到《焦作通讯》的坚持出版,焦作“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始终在传承和延续着,而此精神也赋予了焦作报刊更为深厚的内涵。这一时期,焦作附近的修武、博爱两县也办有报纸,如1932年8月薛绍英负责的《修武民报》,同年11月李文俊负责的社会团体报纸《修武自治周报》[26], 1941年5月有《修武周报》。1947年,中共修武县委员为革命斗争,曾创办《翻身报》《护粮报》等油印小报,不定期出版,共有27期,1948年又编有石印的《修武小报》。[27]据1936年《河南统计月报》的社会调查可知,博爱县民间有《民众教育报》与《博爱周报》。1947年有《太行导报》和《太行通讯》,皆为间日刊[34]。1948年有《群运快报》。[28]另外,道清铁路也有例行刊物,如1929年2月发行的《道清月刊》,仅出版三期后因军事停刊。次年12月以《道清旬刊》续编。1933年7月改为日刊,该刊以传达命令、公布法制及其他要件为宗旨,内容有部令、通告、法制、会议记录、沿路消息等,除周日与节假日外正常出版发行,并由编译科分发至各路局和联络机关。[29]1934年,焦作城区还有中共焦作铁路工委发行的报纸《汽笛》[30]。
1898年前,焦作只是自然村落,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焦作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现代工业文明、民主进步思想也在此地蔓延,并促进了焦作近代煤炭工业的形成。“到1949年焦作工业总产值(当时不变价)672万元,而轻工业总产值只有9万元,工业产品主要是原煤”[2]。可知,焦作经济存在结构失调、比例失衡的问题,突变型的城市增长模式缺乏文化积淀。战争年代,社会动乱、灾害频发使焦作的城市化进程更为曲折。报刊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形态,其生存发展深深植根于城市的物质生产和文化空间当中,因此焦作报业是其城市化发展特点的深刻反映。
其一,煤炭是城市经济的基础,也是报刊发展的依托。焦作矿业中原煤矿公司以及合组后的中福公司都积累了较为丰厚的资本,不仅推动焦作交通、商业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城市报刊的主体。《新中州报》和《豫北日报》的创办都与之有密切关联,同时以该公司为其背景。而《焦作日报》的经费来源也主要为中福两公司,每月资助两百元[22]。中福公司支持的焦作工学院更是拥有较为丰富的报刊种类,出版了诸多学术和新闻刊物,并且中原煤矿公司还经常支助该校报刊的出版[18],如《焦作工学生》于每卷末会鸣谢捐款单位与个人,其中中原煤矿公司以及福中公司曾分别资助该刊第一、二卷出版费100元和50元,为捐款数目最多的单位。中原煤矿公司还拥有自己的商业刊物《河南中原煤矿公司汇刊》。
其二,城市畸形发展下的报刊缺乏独立持久的生存空间。焦作报刊的主要服务对象不是本地民众。焦作市职业构成中,煤矿工人占绝大多数,他们多数没受过教育,文化素质不高。文化教育发展迟缓,阅报群体和媒介需求尚未形成较大规模。1934年的《焦作日报》需要将编排完成后的稿件由道清铁路的运煤列车送往新乡的《豫北日报》社代为印刷。此外,由于这两份地方报纸都以中原煤矿公司董事郭仲隗为后台,《豫北日报》社还曾一度承担《焦作日报》的编辑工作。有段时期两张报纸的内容也基本相同,甚至有时标题也一模一样。[16]从《焦作日报》停刊以及代印等现象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焦作的社会环境尚不足以支持报刊的独立发展。
其三,城市初生且困难重重,报刊难以为继。焦作的报刊出版时间都很短暂,如《复兴日报》仅出版两个月左右。而战争时期的报纸,多因服务于应战和宣传的需要,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如《焦作通讯》《前哨报》等。抗战期间河南地处前方,各市县相继沦陷,日军侵占焦作后便控制了其煤矿企业,焦作工学院也迁至陕西西安,城市笼罩在黑暗之中,焦作报业一度沉寂。自1942年始,焦作连续三年遭遇了大旱、蝗虫和洪涝灾害,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在硝烟战火弥漫与连年自然灾害的多重困难面前,城市发展步履维艰,报业亦难以为继。
焦作由自然村转变为工业城市,外部刺激起主要作用。煤矿企业既是焦作城市化进程的推力,也是报刊发展的主要参与者。报刊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报刊可以窥见焦作城市化的特殊性。一方面,煤矿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焦作工商业与教育文化事业的繁荣,从而为报刊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市民素质的提高为报刊提供了读者群体;另一方面,焦作经济结构和人口职业构成的失衡未能为报刊的生存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又逢战争年代,报刊无力发展壮大。报刊诞生于城市文化空间中,承载了城市记忆,融合了多种城市元素,是今人了解社会变迁的重要资料。焦作城市化的特点深刻地反映在报刊的发展情形中,其间既有报刊缓慢前进的背影,也有城市斗争精神的传承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