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基于L市“非遗”舞蹈调研与思考*

2024-01-08 03:57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芦笙非遗彝族

路 明

(六盘水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2021年8月12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非遗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鼓励中小学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设立特色传承基地。美育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舞蹈教育作为美育的组成部分,在实施“非遗”进入校园教育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21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落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1]。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中小学美育教育“非遗”舞蹈课程的建设、实施对本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象征,是一个民族与地区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积累,凝聚着本土群众在长期生活劳作生产中的一种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美育教育中“非遗”舞蹈普及,使当地学生了解本土“非遗”传统舞蹈文化,感受民族独特的魅力,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对“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意识;通过学校美育教育课程的安排,使“非遗”舞蹈真正发挥自身价值,顺应文化多样性发展,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合、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西部乌蒙山地区的L市历史文化深厚,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能源原材料城市,居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深深扎根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技艺与舞蹈相结合、民族大迁徙故事、婚丧嫁娶民俗文化、重礼仪守尊师重道的民族观念,都在“非遗”舞蹈进校园中潜移默化地教化学生。苗族国家“非遗”民俗节日“跳花坡”,呈现不同仪式的表达,国家“非遗”芦笙舞“箐鸡舞”,全程贯穿节日仪式的表演,其中蕴含苗族大迁徙过程中驱赶野兽、扫平荆棘、拜花树等舞蹈动作及力量展示。通过校园美育教育开展的“非遗”舞蹈教学将民族传统文化形态内容渗入到当地学生们的日常教学与生活,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彝族“非遗”舞蹈铃铛舞“恳合呗”借助铃铛的声响,在彝族丧葬仪式中传递对亡灵的告慰与思念。民间传统铃铛舞表演为四人,分别为四个勇士各站一个方向,防止外敌入侵,保护家园的民族文化内涵,校园传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牵起了一道桥梁。非遗舞蹈进校园美育教育,作为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校园美育教育传统舞蹈课程建设,我们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在尊重传统舞蹈本体基础上结合多元民族特性,传承传统舞蹈文化内涵与形式风格相融的方式进行中小学舞蹈美育教育。

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新时代背景下,积极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交融创新的学校文化传承模式,成为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然选择[2]。“非遗”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进校园”是传承“非遗”舞蹈的直接途径

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宗委《贵州省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开设民族艺术和民族体育选修课程,将民族优秀文化列入学科专业,挖掘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L市实验小学连续举办四届“阳光体育节”达体舞比赛,将彝族民间传统舞蹈达体舞引进校园;第四实验中学以“双百工程”为依托,开展“彝族文化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将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铃铛舞引进校园大课间;第二十一中学大课间也将L市国家级“非遗”舞蹈苗族芦笙舞“箐鸡舞”、彝族铃铛舞,省级“非遗”舞蹈彝族羊皮鼓舞三者进行融合并实施。民族中学作为贵州省民族教育“双百工程”首批项目建设学校,在传承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将彝族传统舞蹈达体舞、铃铛舞融入初高中大课间,形成铃铛操大课间。舞蹈学习,不仅能塑造优美的体态,陶治情操,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培养中小学生的高尚品德、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决定》指出,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第二课堂参与实践授课方式及内容已成为传承与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L市龙场小学作为中央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学校,为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学校发展实际,依托少年宫专项经费支持,学校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特色小学”亮点打造项目,将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箐鸡舞”引进学校课堂,并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徒弟杨艳老师进行独具特色的芦笙舞现场教学,同时开展芦笙吹奏特色课堂,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化教学伴随学生一起成长;第四实验中学同时聘请彝族铃铛舞传承人进行第二课堂教学,促进兴趣课堂多元化、内涵化发展;民族中学为彰显学校民族特色,实施地域性独特化教学,在学校第二课堂中开设彝族舞蹈、苗族舞蹈、蜡染技艺、民歌弹唱等特色选修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到校授课,建立完整的民族文化进校园体系化教学。

(二)“创新性”是发展“非遗”传统舞蹈的有效途径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我们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苗族芦笙舞“箐鸡舞”《苗舞飞扬》、苗族舞蹈《山那边》、芦笙苗语歌《家乡的味道》《苗乡喜盈盈》《苗族敬酒歌》等节目脱颖而出;L市第四实验中学在“双百工程”项目的支持下编撰彝族传统文化校本系列教材《彝族漆画》《民族音乐》等,融合彝族传统舞蹈铃铛舞的大课间《铃铛操》等视频教学资源,为学校师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在民族教学名师吴海燕(彝族)老师带领下学校舞蹈社团师生以传统彝族民间舞蹈元素结合现代审美与故事情节创作《爷爷奶奶菜园子》等具有地区民族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并荣获凉都舞蹈大赛一等奖。

L市水城区发耳小学将苗族传统芦笙舞与武术创新性融合创作舞蹈作品《苗家儿女心向党》经水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推送,成功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花儿向阳 童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少儿文艺晚会”。2019年,L市民族中学依托校园文化社团,编排的黔剧获L市第二届中小学生戏曲展演一等奖,第三届中小学生戏曲展演二等奖,2020年学校举办大型民族团结进步文化文艺展演活动,建设民族特色校园文化,形成文化社团教学、研习、创作、展演一体化,推动全校师生在各民族文化交融中传承与创新,加深学生对本地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走出去”是传播“非遗”舞蹈的发展途径

L市钟山区南开乡龙场小学2015年受邀参加央视“乡村大世界”的录制;舞蹈《苗姑娘》参加南开乡国际苗族跳花节,并获三等奖;舞蹈《山那边》获L市首届炫舞凉都少儿舞蹈大赛三等奖、首届乡村学校少年宫展演二等奖、第二届少年宫节目展演二等奖。中国苗族姊妹暨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凯里市芦笙大赛一等奖。2016—2021年,学校芦笙舞蹈团作为L市钟山区旅游形象名片受邀参加中国凉都六盘水游推介会,在广州、重庆、长沙、杭州、等多地进行演出,在省市区组织传统节日上多次进行展演;《贵州日报》、L市电视台等多次到学校对苗族芦笙舞进行专访宣传。笔者在调研过程中采访代表龙场小学参加过6年各类舞台比赛展演小演员彭丹同学(苗族,六年级),她表示跳芦笙舞是她最开心的事情,因为可以坐高铁去参加各类大小型比赛与展演,去观光不同的城市,排练过程虽然辛苦,但一想到可以获奖拿奖杯,可以站在比龙场小学舞台更大的舞台上,她就不觉得累反而很开心。同样代表学校参加4年各类比赛展演的彭兵(苗族,六年级)同学讲到:他妈妈就是苗族芦笙舞民间艺人,他从小就练习头顶转、压腿等芦笙舞基本功,他很喜欢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每次出去演出都很自信地站在舞台上,感觉大家都很羡慕自己,同时,每年家里都会有很多研究生哥哥姐姐来家里采访学习芦笙舞,他感到非常自豪,他也想像他妈妈一样成为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人。可见,“非遗”舞蹈在校园教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带给学生的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伴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出,学校文化活动和文化传承实践日益丰富,满足了各族师生对丰富文化生活、拓展文化视野的向往,时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优秀文化交融交织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中华民族儿女愈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激励着各族人民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担当起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交融创新的重要历史使命。

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思考

(一)本土民族文化的渗入

民族教育家滕星教授在《族群、文化与教育》一书中提到:在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学校的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学会溶人现代化主流文化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方式; 二是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一不可。要在学制、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具体落实这一教育目标与任务,要做到将二者有机结合”[3]。

经过对L市小学、中学、高中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承调查研究分析,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充分吸收本地区苗族、彝族、布依族等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内容,涵盖舞蹈、音乐、刺绣、蜡染等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传承基地从民间田野到政府部门再到中小学美育教育行列,形成完整的传承体系链条,将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发展与创新一体化研究与实践展示,使苗族传统舞蹈芦笙舞“箐鸡舞”,彝族传统舞蹈铃铛舞“恳合呗”、羊皮鼓舞,布依族盘歌,彝族山歌等区域性民族传统文化渗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是民族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4]。地方民族文化是L市中小学校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市区中小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充分利用本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将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民族传统文化融入第二课堂建设,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不仅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保护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民间艺人的校园教学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从以往师徒传承、家族传承、民族传承方式拓展至民间群体传承、民间艺人校园教学传承、民间同一传统文化不同区域相互融合传承等多元化发展与延伸。苗族芦笙舞国家级传承人王景才将苗族传统舞蹈“滚山珠”家族传承至外甥女民间艺人杨艳老师。杨艳老师将系统化民族性的舞蹈带至L市水城区南开乡花场小学进行校园教学传承。她与南开乡芦笙舞传承人祝兴荣相互学习,将水城区国家级“非遗”舞蹈苗族芦笙舞“箐鸡舞”和“滚山珠”的舞蹈形态与动作语汇融合创新(图1),获得乡政府的赞赏与支持。杨艳老师被特聘为龙场小学第二课堂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课程的授课教师。

图1 水城区南开乡花场小学舞蹈造型

(三)传统元素的创新应用

多元化的舞蹈表演形式,将传统舞蹈表演形式进行丰富多样化,水城区发耳小学芦笙舞蹈作品《苗家儿女心向党》编导张翼别具创新地将中华传统武术融入苗族传统舞蹈芦笙舞“箐鸡舞”舞蹈表演中,呈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高难度技术技巧的编创提升了传统民族舞蹈表演的观赏性与愉悦性,例如,在舞蹈《苗姑娘》中杨艳老师将舞者站肩搬后腿吹芦笙、双人肩肘倒立等高难度杂技动作结合芦笙舞基本步伐、形态融入舞蹈作品当中,给观者一种难以置信的视觉体验。舞蹈构图是编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在传统队形圆圈、单边直角、半圆、三角形等单一舞台调度的基础上,排练教师在舞蹈作品中融入交叉、起落、流水、凹凸等具有舞台新颖且夸张化构图运用到苗族传统舞蹈芦笙舞“箐鸡舞”,彝族铃铛舞“恳合呗”、羊皮鼓舞中,不仅使舞蹈作品整体显得丰富多样,同时也借助队形多样变化凸显舞蹈人物的内心情感。

(四)文化意识的树立培养

1.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5]。面对新时代下民族地区中小学美育教育的普及,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要培育学生的高度文化自信,既要正确看待本土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将其进行传承、保护及宣扬推广,也要正确对待其它地区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

2.文化自觉意识

中小学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地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扬的使命感,深刻认知本土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自觉承担区域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弘扬与发展的历史责任,以培养具备坚定政治信仰、传承创新精神、厚重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中小学校传播人才为己任,以美育教育的全面实施从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效发挥中小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3.文化自强意识

中小学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国家、地方民族文化自强的有效方式与途径,通过校园民族文化建设、课堂教学与创新转化性探索实践,有利于本地区中小学生对区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自强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使民族地区学生从小养成坚定地传承发展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对弘扬本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论

中小学推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一方面能促进地区不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良性互动,多元化融合优秀发展,有利于校园文化重构; 另一方面,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背景下传承与交流,能够推动学校在特色化办学定位、特色化民族文化教学、地区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等整体发展方向更具区域针对性,由校园文化重构延伸至整体办学能力个性化发展,准确自身发展目标及强化地区自我定位。

猜你喜欢
芦笙非遗彝族
彝族海菜腔
岜沙芦笙节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你好,芦笙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芦笙恋歌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