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
(西安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陕西 西安 710128)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将体育强国建设提升为战略”,以实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和谐发展。自1979年,国家体委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本世纪内成为世界体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83年国家体委在 《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中第一次提出了“在本世纪末成为世界体育强国之一”,198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的目标”,在国家政策和指导精神的有力推动下,我国正式踏上了体育强国的发展之路。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的各种形态、价值不断呈现在世人眼前,进一步促进了篮球的普及与发展,篮球运动自然成为青少年热爱的运动。在我国,青少年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不仅为中国竞技篮球提供了庞大的后备人才数量,发展青少年年篮球运动还能够有效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质量。本研究在体育强国战略的政策支撑下,对我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的开展价值、影响因素和发展路径进行浅析,以期为我国青少年篮球竞技水平的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加快实现体育强国提供理论借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了推动体育改革的诸多新理念,指明体育强国发展之路,使我国体育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关键阶段,广泛开展篮球运动,能够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全民健身战略,实现体育强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高度重视篮球运动,尤其是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青奥会接见中国篮球运动员时指出:中国篮球与世界顶级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应把篮球的目标定得更高点,争取拿到更好的成绩。勉励篮球要为“三大球”振兴作出努力。2014年10月15日,教育部与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在北京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双方设计开发篮球体育课程资源,开展学校教练员、运动员培训,举办体育论坛,设立校园篮球联赛等方面开展合作。备忘录旨在加强双方在篮球教育领域的合作,通过在中国大、中、小学普及和发展篮球运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质发展为成就“中国篮球梦”,提振民族体育精神,奠定体育强国战略之基。2018年我国正式注册了“小篮球”项目系统,全国至今已超过10万个青少年进行了注册,进一步促进了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发展。2019年3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遴选等有关工作的通知。因此,促进青少年校园篮球的发展已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我国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质量的提升是促进我国篮球运动快速科学发展的文化基础和根本保障。我国虽然人口超过13亿,但篮球人口却远少于此。我国篮球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解决青少年篮球人口不足的问题,即培养又好又多的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当前,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要大力建设篮球特写学校、开设篮球运动队,为我国篮球人口增长、篮球后备人才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一定层面来讲,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园篮球,是全面提高我国篮球水平的重要路径,是实现我国篮球运动长远发展的科学之策。纵观篮球事业发达的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最关键的因素是这些国家非常重视校园篮球的开展,尤其是美国,将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完全依托与学校,构建形成了完整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影响力巨大的全美高中生篮球联赛。这对我国篮球发展来讲,也需要大力发展校园篮球,营造利于校园篮球发展的环境,大力培养推动中国竞技篮球发展的后备人才,提高发展后劲。
体育强国成为引领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奋斗目标。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不仅指国内体育事业发展处在科学有效的协调运作状态,展示出强劲的体育综合实力,也包含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体育文化事业、体育产业整体上呈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实现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国际体育舞台上才有主导话语权、影响力,展示出强劲的竞争优势。而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有强大影响力,衡量国家体育实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步入强国的行列,但我国篮球发展的实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群众基础差,篮球后备人才供应薄弱,尤其是青少年篮球普及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的篮球人才培养是采用 “体校+专业队”一条龙的模式,篮球在中小学的普及率低,还没有深入开展篮球运动。因此,要结合我国篮球实际发展的国情,大力发展校园篮球,拓宽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渠道,为实现体育强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环境中通过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校园篮球文化作为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篮球运动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统一体,目的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其核心价值体现在体育文化的教育性。众所周知,篮球运动起源于校园,是由美国的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其最初的本意就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校园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同时,篮球文化所具有的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功能为促进校园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校园内的篮球场馆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理解篮球复杂的技战术知识体系有助于智育的发展;篮球运动的规范性、竞争性、公平性和合作性等特征有效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但目前,我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文化建设力度仍然欠缺。
在物质文化方面,校园篮球利用率不高;其次,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和高水平教练员配备不齐,对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影响,体育教师作为体育竞赛的参与主体之一,是校园体育竞赛文化重要的设计者和建设的组织者,在校园篮球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精神文化方面,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对竞赛文化的认识不足,众多传体校和专业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使青少年学生缺乏体育竞赛价值观和审美情趣。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缺乏校园篮球竞赛精神文化的建设力度,例如,学校缺乏校园篮球文化的营造,例如,一些具有激励价值的标语、横幅等,以及体育竞赛精神主题。
在制度文化方面,大多数青少年对篮球竞赛规则和制度不了解。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在这一方面都存在缺陷,只是认为单纯掌握技能,提升竞技能力就能取胜对手,这也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的重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就是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制度建设不完备。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校园篮球文化建设滞后,缺乏创新机制,体育竞赛精神文化缺乏传播机制,缺乏交流。
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的开展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这主要涉及到篮球场地、训练器材、教练培养以及篮球赛事的开展等。从当前我国校园篮球经费的来源来看,主要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门的专项经费支持,但从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的未来看,只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阶段,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资金注入。为此,规避单一的篮球发展资金,开辟校园篮球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即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到校园篮球事业发展中,将开辟青少年校园篮球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因此,资金支持是确保校园篮球实现长足进步的重要物质支撑。
然让当前,我国青少年校园篮球设施和经费投入等保障体系仍然欠缺。郝文鑫等人对校园篮球竞赛体系的现状中调查指出,当前青少年校园篮球竞赛设施落后,场地质量差,观看台容纳的参观人数少;学校开展竞赛的经费投入不足,人力资源配备不齐全。吴贻刚等人指出我国学校体育竞赛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竞赛资源不足,场地设施和体育教师配备不齐全。根据教育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场地人均面积为1.46m2,与发达国家相差较大距离(发达国家为2.5-4m2),而且场地标准达标率低;其次,受教师培养机制的影响,我国退役优秀运动员进校受阻,优秀教练员和俱乐部无法进校。这也是我国校园体育竞赛开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即“学训矛盾”问题。经费投入方面,由于教育与体育管理部门各行其责,体育管理部门经费来源少,财政压力大。
校园篮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对校园篮球的长远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篮球基础设施的整体数量对中小学的人均篮球场地面积将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影响校园篮球的正常发展。与此同时,建立了完备的篮球设施后,需要做好篮球基础设施的利用工作,尤其是在中小学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开放外,也要在平时的训练场上开展活动与训练。当然,为了确保篮球设施完善的正常运转,也要保证篮球场地的维护费用,保障篮球设施的正常运转,这样篮球技能的训练、培养才能得到保障,全面提高校园篮球发展水平。
青少年校园篮球管理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跨部门协同治理和复合型共同治理不完善。由于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分别主办体育竞赛,对于各项规章制度也是敷衍了事,评价制度和奖励制度不系统,不能有效激发青少年体育参与,而且众多学校没有针对青少年校园篮球的开展制定监督和检查制度,每次校园体育竞赛都是简单编制一份秩序册,在通过简单的培训活动就开始比赛,造成很多比赛缺乏竞争性、公平性和趣味性。对于青少年体育竞赛的年龄、组别设置和参赛资格的规划不合理,造成竞赛的不公平现象,从而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专家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校园篮球竞赛分级比较笼统,主要以学业程度划分,存在较大的年龄差别,有失比赛公平”。对于参与体育竞赛的管理人员、指导人员、裁判员等也都严重缺乏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造成竞赛管理不规范、赛场组织混乱、工作效率不高、比赛观赏性不强;其次,校园篮球竞赛的安全制度不健全。目前,很多学校的体育风险防控机制仍然不健全,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对安全意识不了解,无缘无故,不分青红皂白对体育老师责罚,追求责任,从而使体育老师不敢去教”。这充分显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管理保障体系不健全。
习近平同志强调,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大力推进体育强国战略建设,必须加强青少年体育建设。篮球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其深受全世界青少年的热捧,集力量、耐力、速度以及协调素质于一身,能更好培养青少年的协同竞争、吃苦耐劳与沟通交流能力等优良品质,要让广大青少年热爱篮球运动,必须做好青少年校园篮球的顶层设计工作。首先,坚持制度创新,推动青少年学生运动员全面发展。创新校园篮球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破除制约校园篮球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校园篮球能得到正常开展。充分依托当前的国民教育平台,开辟利于青少年学生运动员接受教育的渠道,让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不仅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也能更好地开展篮球训练,成为适宜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篮球人才;其次,建立上下贯通的校园篮球培养体系,激发校园篮球内在活力。建立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的贯通式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便于篮球人才的输送,也便于建立大联动篮球发展布局。与此同时,结合贯通校园篮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建立校园篮球精品赛事,以篮球精品赛事为指引,实现青少年校园篮球人才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实现对校园篮球的有效管理。
校园篮球的发展情况将对今后篮球事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实现体育强国梦,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园篮球事业,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设置专项发展资金,不断推动篮球运动的普及发展。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需要中央、地方政府设置专项公共财政资金,为校园篮球的发展提供强劲的保障;其次,要结合地区校园篮球开展情况,给予适当的倾斜。尝试将有限的篮球专项经费设置在参与度高、发展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挥其典型示范的作用,实现以点带面,成为辐射效应,筑牢篮球发展之基;最后,全面提高专项资金的利用效能。
首先,充分借助国家支持校园篮球发展的专项资金,结合实际情况,明确用于篮球场地设施建设的金额,为建设高水平运动场地打下基础。同时,在抓好篮球基础设施数量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质量建设水平,安排专业人士做好篮球场地的维护、草场保养工作,确保篮球场地的质量,便于校园篮球活动的开展。与此同时,在篮球场地的外围要设置休息坐席,便于学生在运动后,能够进行适当休息,恢复体力,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我国青少年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发展青少年校园篮球不仅能够为中国竞技篮球提供了庞大的后备人才数量,还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体育强国战略建设。主要体现在,加强青少年校园篮球发展能够夯实中国篮球后备人才之基、有利于实现体育强国梦。但目前我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的发展仍然受到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契合度、师资建设、资金的支持力度、篮球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发展面临困境。新时代,在体育强国战略建设背景下,加快青少年校园篮球的发展工作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从青少年篮球的顶层设计、校园篮球师资建设水平、校园篮球发展专项资金、校园篮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