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技期刊开展茶叶科普工作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2023-02-10 23:57张琴梅翁蔚李书魁朱俊峰
今日科技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术论文科技期刊科普

张琴梅 翁蔚 李书魁 朱俊峰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

近年来,我国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综合产值不断提升,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茶叶科技创新为茶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1-2]。

茶叶科技期刊是发布与传播茶叶科技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茶叶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察看生态茶园时指出:“要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3]。”《中国茶叶》作为一本由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茶叶科研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期刊,一直以来以传播茶文化、服务茶产业、推广茶科技为重要使命,在组织和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不断提高学术水平的同时,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茶叶科学普及工作,以期在传播茶叶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中作出贡献。

1 茶叶科技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优势与不足

我国现有的10 种茶叶科技期刊均由省级以上茶叶科研院所或茶叶专业学会主办,创刊时间早且办刊经验丰富;均有专业的编辑队伍和权威的编委团队,在茶叶科学领域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权威性。

茶叶科技期刊专业性强,受众特定,相较于一些大农类期刊受众面更窄,影响力相对较弱。2022年,仅有《茶叶科学》《中国茶叶》《茶叶通讯》3 种期刊的复合影响因子超过1,其中只有《茶叶科学》入选核心期刊。文献传播速度慢、范围窄、方式单一、影响面不广、影响力不强等是国内茶叶科技期刊在茶叶科技传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然,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也有茶叶科技期刊开始创建以纸刊、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等多媒体融合的一体化平台,拓展科技传播途径。如,《中国茶叶》期刊打造“一刊一平台两微四号六库”的中国茶叶媒体融合矩阵,在纸刊基础上衍生内容、策划话题、多平台联动,报道科研进展、传播茶业资讯、推广茶叶技术、普及茶叶知识。

2 茶叶科技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路径探索

茶叶科技期刊承担着发布茶业最新权威科研成果的重要责任,且为了提高期刊的权威性与影响力,提高所刊学术论文的引用率等指标,期刊组织学术论文往往追求“高精尖”,内容专业但相对小众。如果缺乏一个科学普及平台,会使诸多学术成果无法及时地面向大众传播。如何让茶叶科技期刊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上实现“两翼齐飞”,是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

2.1 学术论文与科普文章的衔接转化

学术论文是科技产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智力资源“实体化”的学术论文,自然是科学普及的重要来源。将学术论文转化为科普文章,能够有效提升科普内容的科学性,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两轮齐动”[4]。

论文的“碎片化重造”是将学术论文转化为科普文章的一个有效途径[5]。2022年,《中国茶叶》发表的40 篇文献通过公众号推送,阅读总量达20 万余次,篇均阅读量达5000+。《中国茶叶》组织数字茶业专题,聚焦茶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前沿,总结我国茶叶数字化、智能化研究工作与成果,分析未来发展趋势。这组专题文章学术性强,可为茶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另外,这组学术论文中提到的一些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尤其是科研成果,正是茶叶一线科技人员需要的。对于此,编辑在发表之后进行“再加工”,保留原作者的核心观点和主张、提炼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将长篇的论文提炼成便于读者迅速了解的“推文”。形式上,用通俗易懂的标题,精心设计的版式,吸引读者的阅读。如将2022年6月发表的《人工智能识别茶树病虫害的应用与展望》[6],以《茶树病虫害识别黑科技》为题,图文并茂地介绍人工智能识别茶树病虫害的应用研究成果,推文中同时嵌入科研人员最新研发的茶树病虫识别小程序,随时随地可查询遇到的病虫害特征、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又如《中国茶叶》组织的“茶树良种”专题,在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时,删减了原论文中的选育过程和方法,重点介绍茶农更关注的品种优势和栽培配套技术,起到了推广与普及的作用。

2.2 组织系列科普专题

科研与科普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普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科技创新,科研更是科普不可或缺的源头。

《中国茶叶》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策划组稿的“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系列科普文章,为各地茶农提供了减施增效的多种可参考模式;“跟着专家认茶树病虫”系列科普文,从茶园常见病虫或茶农在茶园新发现的病虫入手,邀请国内各大科研院所、高校的植保研究、害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撰写原创科普论文,与微信公众号同步发表,图文并茂地介绍病虫的识别方法、习性和防治措施。系列文章通俗易懂、指导性强,与新媒体结合的传播方式提高了传播效率、扩大了传播范围,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专题文章网络下载量过万,微信阅读量达10 万+,获得茶叶科技人员广泛好评。

2.3 布局融媒体矩阵

《中国茶叶》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茶叶期刊,纸质期刊读者遍布全国30 多个省(市),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为主动应对传播环境变化,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拓展科普渠道,杂志相继推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抖音号等,目前已形成“一刊一平台两微四号六库”的中国茶叶媒体融合矩阵,在纸刊基础上衍生内容、策划话题、多平台联动,推广普及茶叶科技。

“中国茶叶”微信公众号的推出,本身就是为了顺应新媒体时代,弥补传统纸刊的传播速度慢、专业性过强、受众面窄等不足,以“报道科研进展、推广茶叶实用技术,传播茶叶资讯、普及茶叶科学知识、弘扬茶文化”为定位。自推出以来,关注人数和阅读量持续增加,订户数居于开设公众号的科技期刊订户总数的前5%;新增粉丝的黏性强,新增粉丝次日留存率月均达95%,7日留存率达92%;篇均阅读量明显优于大多数开设了公众号的科技期刊,超过86.7%的科技期刊;新榜指数579.3,领先于89%的文化公众号。2022年“中国茶叶”微信公众号先后策划茶叶功能性成分、龙冠杯春茶季、茶园与气象专题、茶叶贮藏、特异茶树品种专题、科学饮茶小知识、茶产业经济动态系列话题,共推送334 篇科普文章,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和业界关注。特别是以茶园与气象、茶园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普文章,阅读量普遍超过5000。

将“科学知识+短视频”形式结合的科普短视频,因其形象生动、互动性强、受众广的特点,在科普资源中占比越来越高。将科研专业知识以短视频形式展现出来,也更易让大众理解,以此可以提高科技期刊的关注度、交互性,以及受众的参与度[7-12]。对此,国内外期刊都有研究与实践。周华清等调查分析Nature等3 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的学术短视频,发现科技期刊能通过稳定持续的信息传播、富有创意的内容包装、跨媒体矩阵组合、社群化的学术短视频运营方式,能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提升科技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13]。《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在公众号上推出“5 分钟读懂论文”“视频解读”专栏,在作者参与度提高后,文章点击量提升了近3 倍[14]。

“期刊科研论文+微信公众号增强出版+视频号推介”,是《中国茶叶》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并尝试的科研成果推介模式。通过三者互动,对进一步增强文献传播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22年,《中国茶叶》策划了“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专题,系统介绍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5]。与专题同步,“中国茶叶”微信公众号推送阅读量超5000;“中国茶叶”视频号推出茶树害虫高效性诱剂的使用[16]、茶叶中水溶性农药速测卡的使用等介绍视频,形象生动、互动性强,浏览量过万[17]。

“中国茶叶”视频号推出“论文导读”,通过短视频解读最新科研论文,传递最新科研进展,这种形象、生动、互动性强的文献推介模式,受到了作者和读者的一致青睐。“云学堂”“云推介”“大咖说”等版块则通过短视频普及识茶、评茶、新茶饮等茶叶知识,《跟着审评专家识别花果香型红茶》《茶叶专家教你如何识别手工龙井茶与机制龙井茶》等短视频,更加直观地为读者传递茶叶审评、制作方法。

3 关于茶叶科技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3.1 团队建设

茶叶科技期刊目前大多存在着主编为主办单位领导或行业专家兼职,专职编辑人员少等情况,并存在传统期刊编辑兼职新媒体运营及编辑部各项事务性工作的现状,要想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上实现“两翼齐飞”,当前还缺乏合理的团队结构,因此需要组建一个高素质的科普创作和新媒体运营团队。一要培养科技期刊编辑科普思维,打造“一专多能”的职业素养,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二要在青年编委、热心科普的作者,甚至是一些热心科普工作的退休老专家中组建科普创作团队。《中国茶叶》编辑部长期联系了多位从茶叶科研、科技推广工作岗位上退休的老专家,为“中国茶叶”微信公众号撰写茶叶科普文章,其撰写的科普文章科学性、实用性兼具,且通俗易懂,深受读者喜爱。

3.2 渠道拓展

茶叶科技期刊开展科普工作,除了结合学术论文转化为科普文章、组织撰写科普专题、拍摄科普视频等,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B 站等新媒体传播外,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团队优势等尝试多途径为茶叶科普工作作出贡献。如编写出版科普挂图、科普图书、组织会议交流、培训等。《中国茶叶》编辑部近年来组织了多期白茶、花果香型红茶、武夷岩茶加工技术培训,培训了数百名茶叶加工技术人员,为推动茶叶加工技术的升级,提高茶叶附加值和助力乡村振兴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科技期刊科普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科技期刊的分类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