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出版活动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2023-02-10 14:59刘山青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林 永,刘山青

(1.普洱学院 学报编辑部,云南 普洱 665000;2.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9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确立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文化领域,一方面,由于积极借鉴和吸收境外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和优秀文化成果,我国的文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个人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随机涌入我国,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观进行干扰、渗透和侵蚀,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和冲击。2013年8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纲要的印发就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是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论断和重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进一步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把我们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坚定文化自信,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出版活动是文化创新和文化积累的过程,出版活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是当前出版人建设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与出版活动的关系

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是文化的载体,有人才有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皆因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对此,人们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所谓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1]。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2]。“出版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有力工具,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

出版活动是一种文化活动,其标志性的结果是“作品”,而“作品”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出版活动从属于社会文化活动,文化对出版活动的决定作用中,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程度及人的文化素质是出版物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现实的文化需求是出版活动最重要的动力和活力。出版活动对文化发展具有能动作用,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知识素养,对国家的文化事业发展起着主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西方文化浸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和特点

新时代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交融与碰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着“普世价值”观的幌子,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输出,鼓吹自由、平等、博爱、民主和人权等一系列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企图以“西方文明”的温和方式浸入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最终西化和分化中国社会制度,建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西方文化浸入中国所采用的策略及所呈现的特点如下。

(一)西方文化浸入的输出策略

1.鼓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摧毁中国主流意识

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经济、教育的领先地位,肆意垄断国际话语权。“‘文明’与‘野蛮’是西方社会推销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的惯用话语,他们以‘文明’自居,以‘野蛮’丑化其他民族或国家地区”[4]。同时,不断神化“西方文明”,认为其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最高境界和终结。随意攻击中国民主政治制度,肆意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兜售“普世价值”观念,鼓吹其民主、法治、人权等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和外交,肆意批判中国的人权、民主、法治方面的状况。通过各种分化的手段,“企图以‘润物细无声’的温和方式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5],进而达到其西化的目的。

2.在经济贸易中进行西方文化输出

经济的发展,从来不会是孤立的发展,其往往伴随着政治、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美国“对中国作出‘经济侵略’‘不公平贸易’‘盗窃知识产权’‘国家资本主义’等一系列污名化指责”[6],公然动用政府力量对我国企业进行打压。如2018年以“危害国家安全”、以莫须有的“盗窃知识产权”为由无端打压中国中兴企业,制造“孟晚舟事件”,单方挑起事端提高对我国的贸易关税。其目的就是在“美国优先”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制造不平等的经贸关系,迫使中国按照基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全球规范”进行经济活动,从而压制我国优势产业发展、打压我国经济发展,并不断输出“西方文明”的价值观念。

3.在文化传播领域进行隐性文化渗透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给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各种蕴含西方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文化产品,通过互联网、通信系统、广播电视、电影、广告、邮箱信息、手机短信、手机微信、QQ信息等新媒体源源不断地涌入我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从而对我国民众造成信仰危机,尤其是给青年人造成价值观迷茫和缺失。如用53 种语言对外进行广播的“美国之音”,吸引眼球的好莱坞、迪士尼等电影大片,无不宣扬着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意识、文化观念,严重“影响着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政治观念,将我国青年引向时尚化、自由化、西方化,追求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严重冲击了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认同感”[7]。

4.培植亲西方组织和势力,破坏中国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部分农村、边疆等地区因自然环境差、居住地偏远、教育落后、交通不畅等原因,经济发展极其缓慢,生活水平低于沿海和内地城市地区。因此,产生了少部分对社会不满的极端分子。由西方国家资助和培植的境外“藏独”“疆独”“港独”“台独”等反华势力寻机与不法分子勾结,在境内制造事端,或将国内的一些小矛盾,在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组织和煽动下,利用其在媒体、舆论的主导地位,片面报道或不实报道,将事态影响扩大,或煽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的领土争端,或渲染国内经济、文化、科技、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图谋在中国复制“颜色革命”,从而丑化中国形象,进而达到动摇和改变中国政体的最终演化目的。

(二)新时代“西方文明”渗透的特点

现阶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而处于封闭之中,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与碰撞不可避免,这些为西方文化入侵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创造了契机。新时代,西方文化渗透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文化渗透的影响具有广泛性

当今社会,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平安夜、愚人节在我国年轻群体中很是流行,我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通常以家庭为单位,以合家欢乐为目的,部分青年人不愿接受家人和家庭的约束,传统节日呈衰微之势。而西方的这些节日以青年个体为单位,聚在歌厅、酒吧、慢摇吧或烧烤摊等场所,普遍采用AA 制的金钱分担的消费形式,在西式节日进行中充分发挥个性自由,青年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熏陶”。这些人群在享受节日的娱悦后,把西方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默默地传递给周围的其他群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入侵呈现出广泛性和全球性。

2.文化渗透的手段具有先进性

西方国家利用科技、经济的领先地位,运用互联网技术、卫星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信息传播方式,使得文化渗透的手段更具先进性。随着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人们接受信息的容量日益扩展,时间提速加快,方式更加便捷。这些技术因素的提升,为西方文化的网络传播及影响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渗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3.文化渗透的媒介具有多样性

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导致了信息全球化,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智能手机、广播、电视、电影、图书、期刊、商业、广告等媒介向我国人民输送多样化文化产品,形成以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样化的立体式传播,对我国传统文化构成严重的威胁,使国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等受到严重干扰和侵蚀。

4.文化渗透的方式具有隐蔽性

文化产品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其内含思想、知识或艺术等精神文化内容,消费者消费的目的,既不为吃,又不为穿,而是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文化产品和文化设施直接承载着文化特质和文化传统,包括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人们在欣赏西方的电影、电视、歌舞、戏剧、动漫画、音乐或参与电脑游戏的同时,对其表达的西式的生活方式、思想内涵、文化习俗等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与渗透方式具有较强的隐藏性。

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行各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的过程中,受西方用“民主、自由、法治、人权”精美之词包装的“普世价值”观念的渗透下,西方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如洪水般涌入我国,对我国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严重侵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遭到质疑,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和现实价值面临严重被边缘化的困境,人们的信仰出现一定程度的危机。鉴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他明确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一)传统文化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特别是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延续,由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与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共同筑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中国社会结构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即家庭、宗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宗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庭—宗族—国家。

中华传统文化提倡“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夫妻恩爱”伦理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奋斗精神;“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和睦相处的原则,以及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等传统美德思想,都有效地维护着家庭健康发展。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的功能”[8]。中华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不断创造、传承、创新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有的中华文化精神,其精神实质表现在如“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这些千百年传承的文化精神,已浸润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这些精神观念凝聚着家族、社会、国家的和谐稳定。

(二)传统文化具有精神激励的功能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诸多精神激励功能的文化要素,其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中国当今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都源源不断地激励着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成为焕发国人自强不息、团结进步、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激励功能。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刚健自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国人不断奋发向上,与各种内部恶势力作斗争,与外部恶势力和外来侵略压迫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国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精神激励功能。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把天地人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不能违背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但人对自然具有主观能动性。中国文化重视以和为贵的精神,“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精神就是突出体现,凸现了全局利益高于局部利益价值取向,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倡导以小我成全大我、以牺牲个人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和全局利益的高贵品质。

中华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功能。“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中心本位去思考一切问题。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人与人之间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产生巨大能量。

(三)传统文化具有整合创新的功能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从没有中断过文明的延续、整合与创新。农耕经济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可持续性,幅员辽阔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拥有文化输出与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无论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及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还是与外域文化的交汇碰撞中,能够不断地汲取养分,合理选择取舍,加工整合与创新,升华自身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始终倡导“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思想,及我们党倡导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使中华传统文化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华民族能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和不足,按照新时代文化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焕发其新的活力;中华民族善于利用现代全球文化发展的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补充、替换、拓展、完善,实现其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四、出版活动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当前,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增强和巩固广大干部群众“四个自信”的理论基础。作为文化工作中的出版工作,更应担当起“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历史重任。

(一)始终坚持文化发展的国家指导思想

2017 年5 月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指导思想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尤其会影响人们的政治立场、理想信仰、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因此,出版工作者在出版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使出版的每一部作品、每一篇文章都要严格实行“三审三校”制,始终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以正确树立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9]。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优秀特征:第一,连续性。在世界文明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过而连续传承和发展至今的文明。第二,包容性。中华文化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既整合了中原、楚越、北方草原、西域等境内外众多地域文化的因素,也通过与世界各大文明广泛交流,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因素,始终呈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形态。第三,和谐性。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从而培育了各民族之间“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和人际关系,“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构成了中国人认知世界、改造世界、与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基本方法。

通过出版物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出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出版活动的对象——“作品”,必须传播和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出版人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在对待传统文化上,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充分吸收有益的成分滋养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标,这些都离不开出版工作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担当。

(三)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出版工作的任务就是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出版强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技术科学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出版工作既要致力于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这些知识,也要致力于科研成果的创造和创新。出版活动就是严格把好承载这些知识出版物的“出口关”,即对出版物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的审核,对文中的错别字、语句不通的校正,以及出版物的内涵进行审核。从而增加文化积累、推进文化创新、优化文化选择、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四)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不断提高,迫切需要丰富多彩、多层次、多方面的出版物和媒体信息,如期刊、报纸、图书、电视、广播和微信、QQ信息等。出版物和媒体信息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在生活中,人们从出版物中获得消遣性的愉悦,实现抒发感情、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还要求出版物外观新颖、内容丰富、传播迅速、方便获取、价廉物美。为此,出版工作必须从出版物的内容到形式,传播形式到传播渠道,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广大受众,并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品质优秀的出版物。

五、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平稳运行和发展,出版工作者必须坚决抵制“西方文明”价值观渗透,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这是出版人必须牢记的使命和历史重任。出版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紧紧围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任务,在出版活动中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多形式、多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新媒体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明,讲好中国故事。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